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歌德的作品(44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4-05-13 阅读次数:

歌德的作品

1、《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2、在这被无数次引用的开场白的10个诗行中,浮士德以其个人的经验将中世纪大学学习和教育成果全面归零,予以彻底否定:学与不学一个样,教与不教一个样,之前之后没变化。紧接着,浮士德用两个排比句再次强调他所拥有的正确知识和教学效果都只是“想象”而已(V.371f.)。“永不满足”或“贪得无厌”成为浮士德形象的标签,对此梅菲斯特已在“天上序曲”中做了鉴定(V.301-307),浮士德的言行无一例外地坐实了梅菲斯特在天主面前的预言。

3、浮士德在其“复活”中的两次流泪(V.777,784)并非对上帝或耶稣的信仰和感恩,而是现代的主体性觉醒:“世界为我而产生”(V.778),“大地重新有了我”(V.784);两次流泪也象征着浮士德从精神上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裂变,从神性到人本的突变。因此,天使赞美复活的最后一节唱词同样可以演绎浮士德基督般的弃死复活,挣脱所有传统和权威的束缚,继而创造现代世俗化的历程。(V.797-807)宗教演说对背弃上帝和宗教的浮士德毫无意义,其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进行人本主义的世俗化翻译。浮士德就成了现代启蒙运动的先驱和革命者,他的复活的目的就是彻底否定一切权威和传统,将其贬抑为腐朽与黑暗、愚昧与迷信,把人从神性—自然秩序中解放出来,做神能做的一切事业。这就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自由幻象。

4、此后,浮士德继续得到靡非斯特的帮助,从个人的小世界投身社会的大世界:开始他接触政治生活,希求功名,向皇帝倡议大量发行钞票,解救了财政危机,却被昏庸的皇帝视作浅陋的魔法师。于是,他又在瓦格纳的“人造人”帮助下,穿越时空,追求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并与海伦结婚生子,儿子欧福良无限制的追求高飞,却坠地身亡,海伦也悲痛离去。

5、“天上序曲” (1) 的“天幕关闭”(V.349后的舞台指示)之后,启开了《浮士德·一部悲剧》的第一场“夜”。这一场共有453诗行的独白与对话,场景时间设定在没有阳光照耀的“夜”,空间是一间哥特式狭小书房,主要人物是对此在状况深恶痛绝的浮士德。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在贬抑性喻指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与“狭隘”,这是欧洲自文艺复兴经启蒙运动至现当代对欧洲中世纪的主导性观点,历史书、教科书均作如此描述。(歌德的作品)。

6、鲛人并不是“四川乡下”的水神,也非德国的Nixe,而来自南海,没有诱溺的故事可考。但《神话世界》已经提到鱼虽本无泪腺,而中国传说中鱼可哭泣,这已足以让人联想到“泪珠的鲛人”。更关键的是,郭沫若的《夜歌》正和歌德的《渔夫》“诱惑之歌”构成镜像。在《神话世界》中,郭称“诗人的心机”一触到神话便“成就了一幅绮丽的织锦”。鲛人善织,而郭的《夜歌》也是一幅宇宙的织锦。郭译《渔夫》中,歌德的ewigenTau(永恒之露)变为“露晶”,而《夜歌》中的宇宙是“融晶泛流”,是天海互为镜像的“水银的浮沤”。长陨于星汉“无穷”和坠入“海底”,既相成,又相反。厌世者的死亡冲动和渔夫的自恋毁灭,也相反相成。不过,本来由生之痛苦朝向死之永恒的厌世者,最终却不愿沉溺于海底(鲛人和死亡的世界),而坠落的星辰本意指生命之暂,却又在长陨的美光中得以归入“无穷”。既同于《渔夫》通向“水、镜、歌”,又不同于“渔夫”/抒情主体在水中、歌中、原始神话中的“溺死”,郭沫若诗中的厌世者/抒情主体的陨落却翻转为生之“前进”,通向永恒星空的水晶/水镜。就这样,《夜歌》为郭沫若的“宇宙意志”隐藏着歌德神话和镜像机微。

7、    德语文学的古典时期一般指“魏玛古典文学”(WeimarerKlassik),起于1786年歌德第一次开启意大利之行,止于1805年席勒逝世。歌德与席勒紧密合作,创作了大量传世之作,创造了德语文学的繁荣期。

8、“在这新环境里,我为那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气蓬勃,友爱温暖的气氛所感召,如入一个新的世界。见到朱团长,他那学者的风采和长者的风度,他的学识渊博与平易近人,想来是那样仪态可掬、和蔼可亲……”著名画家沈柔坚后来回忆他参加战地服务团的经历时如是说。信仰如山,信念如磐,风采卓然的朱团长已然为革命慷慨赴死,但我们仍有幸从书里一睹其当年从容。

9、《浮士德(Faust)》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10、在得到魔鬼帮助、获取自由之前,浮士德将其此在方式全面否定性地比喻为囚禁。389至417诗行是一曲控诉幽闭环境和情绪遭受束缚的咏叹调。他极尽所能来否定自己的此在空间,把书房比喻成“牢狱”(V.389)和“发霉的墙洞”(V.340),里面还堆满和塞满了各种围困着他、且令他厌恶的器具,或者说,他厌恶书房里所有的一切东西。他感到被这些东西所“围困”(V.406),所“拘束”(V.402),甚至连书籍的存在都会让这位学富五车却一事无成的博士感到压抑,浮士德对知识载体书籍的鄙视与憎恨也说明了他不具备学者的基本素养。他对传统的厌恶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与书籍一样,祖上遗留下来的器物(V.408)同样构成对他的紧拘与压抑。他的世界充满死气,铺满灰尘,蚊叮虫咬,烟霾与腐朽(V.416f.)。他的心胸因感受到挤压而恐惧(V.410-413),德语“恐惧”(bang)其本意就是“紧缩”(Duden,1996:205)。浮士德此段独白恰是一个空间幽闭焦虑症患者的病情陈述。因此,他在寻找逃离的可能性,要去更为“宽阔”的地方(V.418)。

11、浮士德的自杀陈述是人本主义自由观的典型案例,把身体和生命视为个体的所有物,进行或结束生命的权利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既不被他人—社会的情感所牵制,也不被宗教—文化的禁忌所束缚;选择自杀同样是追求自由的决定。在基督教语境中,自杀显然违背了天主的意志;在《浮士德》语境中,浮士德的自杀意念至少与天主的意志相对立,天主还特意嘱咐梅菲斯特,必得给浮士德留有生路(V.315f.),因为,他是天主的“仆”(V.299),有义务为天主服务,而自杀的结果就自主性中断了这样的服务。他在经过了深思熟虑和三次尝试之后(如果与瓦格纳的对话也算作一次消极的尝试),觉得毁灭肉体和意识是能从牢狱般的神性—自然秩序中得以解脱的唯一方法;助手瓦格纳走后的长篇独白(V.602-730),再次表达了浮士德对“牢狱”幽闭的持续性恐惧,对此在环境的彻底绝望,呈现出其内在的精神结构;在他看来,存在于神性—自然秩序中,即没有自由的生命已经毫无价值,全无意义,“连狗都不愿这么生活下去”(V.376),眼下,抵抗神性—自然的唯一自由就是结束神性—自然赋予的生命。

12、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

13、席勒将戏剧对人的影响与法律和宗教等同。他认为,法律和宗教若与戏剧结合便会得到增强。他声称,舞台的审判权开始于法律领域终止的地方。即便在宗教和法律认为与人的情感相伴有失其尊严的地方,舞台仍可对我们的教育有所作为。在席勒看来,法律是平滑的和有弹性的,而宗教的约束力是严格的和永恒的。两者无法独自完成对人的全面的教育。孔子在人的教养中非常重视诗与乐,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阳货》)他在论及人的教育时同样重视诗、乐和礼,他解释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在他的语言中,礼和乐往往作为一对概念或者相互对比使用。孔子将礼与乐视为教育和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

14、社会向现代化进程转变过程中,或许只有变化本身才是永远不变的。歌德始终是有求变意愿的,紧抱住历史不变是他所反对的。他认为,要在传统和历史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在传统和未来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通过这样一种观念,歌德达到了一种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平衡,同时也是创新和传统之间的平衡。这在歌德与时俱进的艺术观中也能找到印证。

15、“五四”之后,开始了对诗剧的翻译,并出版了中国最早的歌德研究专著:冯至的《歌德论述》。其中的《〈浮士德〉里的魔》等两篇论文直接对《浮士德》进行了解读,文中将其看作一部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斗争的历史。

16、大学毕业后,歌德回到故乡,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宫廷做了枢密大臣,试图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不幸碰壁。1786年,他秘密离开魏玛,到意大利游历,研究古希腊,歌德故居罗马艺术。回国之后,他对宫廷政治不再热衷,而将兴趣转移到了文艺创作上。先后写出了《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1787)、《哀格蒙特》(1788)、《托考多·塔索》(1790)等剧作。1796年,歌德结识了席勒,两位德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开始了长达10年的艺术合作,他们相互帮助,彼此激励,各自完成了其重要作品,并以他们的艺术成就,提升了德国文学和艺术的水平。

17、(1)vonGoethe,J.W.(2012).FaustIundII.BeltzVerlag.

18、我想约你,去祖国的五湖四海,感受她70年来的日新月异和蓬勃生机,看紫荆花和金莲花交相辉映,又或者站在浦东新区亚洲第一高楼的顶端坐拥东海日出、云卷云舒……

19、因此,当有人要求18世纪末的德国作家成为“经典”作家时,他坚决予以反对,因为这是不切合时代特点的过分要求,当时德国根本不具备产生“经典”作家的基本条件。歌德的责备并非说他不心仪文学经典,而是他认识到作家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自觉融入民族文学的时代精神中。

20、本平台图文发布除特别注明外,版权归新学术网。

21、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466号(世纪广场东首)

22、德累斯顿马戏剧院由汤姆·库阿斯创建。汤姆·库阿斯在德累斯顿国家话剧院以及法国马戏艺术中心积累了足够经验后,他召集优秀舞者、默剧演员、歌手、木偶艺术家等,通过该剧院实现其崭新和大胆的尝试。

23、FaustWithoutWordsbyTheaterzirkusDresden

24、歌德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欧洲整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他用语言将浮士德的悲剧与欧洲人民的灵魂联系在一起。因此,去掉台词,以默剧的方式演绎《浮士德》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实验。导演汤姆·库阿斯打破了语言与艺术门类的限制,成功演绎了这部世界上最著名的德语悲剧作品。

25、浮士德就存在于这个“黑暗”而“狭隘”的时代。不过,在这一场中,我们既看不到通常所说的“学者”,也没发现独立存在的“悲剧”;绝望、焦虑也不等同于悲剧,因而,这不可能构成一部“学者悲剧”。浮士德是从传统蜕变到现代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充其量是个学人,而非学者,“无论浮士德学了多少东西,他既不是学者,也不是研究者”(Arens,1982:77)。就诗学文本而言,浮士德的学术身份只是个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饱学之士,既非教授,亦非学者。在《浮士德原稿》中,浮士德还是“教授”(Urfaust.S.367,V.7), (2) 在定稿中,“教授”头衔被删除。因此,诗剧定本中的浮士德并没有正式的教授职位,可能只是有多个学位的无俸讲师;他是个一穷二白的饱学无产者,既没有物质财富,也没有精神财富:“而我既无财产也无金钱,/更无世上的荣誉和辉煌”(V.374f.)。一个年逾花甲却没被晋升,也无晋升希望的老讲师对自己的此在境况充满了愤懑和绝望。

26、《浮士德》,这部脱胎于德国传说的恢宏史诗,长达12111行诗句,内容复杂,结构庞大。整部诗剧的构思与写作持续了64年,几乎贯穿了歌德的一生。

27、《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28、在《呼语》中,我试图彰显早期郭沫若的呼语模式,而本文则通过“歌德神话”,转向深藏其中的“镜像构造”。和《呼语》一样,我在此以《女神》为起点和基点,而讨论却又势必超出《女神》,以郭沫若早期作品为整体。这里的“早期”,以郭沫若《女神》写作爆发期到《文艺论集》初版印行(1925年)为大概起讫,作品既包括诗歌(其中有歌德的神话元素闪现),也包括文学观、文化理想的传达(也多有歌德的影子)以及泛神论的表述(《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在其中的地位无须多言),又包括翻译文本(《浮士德》试译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9、(歌德与席勒的友谊故事摘自范大灿:德国文学史(修订版)第二卷)

30、郭沫若、宗白华视浮士德为歌德的替身。余匡复《〈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一文将《浮士德》视为诗化的歌德思想的百科全书。进一步的,韩瑞祥、仝保民在《〈浮士德〉悲剧第一部的浪漫主义色彩》中认为:浮士德是一个在幻想和戏弄人生中追求着的浪漫主义形象,他不是作者本人生存观念的释解,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分裂的悲剧。歌德自己说过:他说不出来作品里的具体观念,作为诗人他只是将自己的印象从艺术的角度生动表现出来,并使读者能获得同样的印象。董问樵在解读这段表白时认为:在思想上,诗剧是接近人道主义的过程;在艺术形象方面,浮士德是哈姆雷特的发展,前者在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后者的形象。王力在他的《文学的归真——对〈西游记〉、〈浮士德〉的随想》中将浮士德定位为一个“当代英雄”:真正的当代英雄体现着人类最深刻的智慧和最崇高的人格,是人类文学中的最高典型,浮士德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思想,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31、为将自己从神性—自然秩序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获得人本自由,浮士德义无反顾。但他深知,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摆脱对“牢狱”的幽闭恐惧,他亟需他者的帮助和支持。在与魔鬼签订滴血契约之前,浮士德曾有过两次寻求外力帮助的尝试。第一次是企图在欧洲传统的神秘文化中寻求自由之道,第二次是指望于土地精灵(地灵)的帮助。神秘文化就是浮士德顺手抓取的一本由“诺斯特拉达姆斯”(V.420)亲手书写的秘籍,他兴奋不已,以为会得到“自然”的“指教”(V.423),“就会认识星球的运转”(V.422),掌握世界最内在的构成。浮士德追求星球运转的根本知识,而“天上序曲”中天使长拉斐尔、加布里尔和米歇尔赞美天主的四节诗句(V.243-270)否定了人类具有这种神一般的能力。(吴建广,2009:58-63)当浮士德打开书,看了一眼洪荒宇宙的符号,就激动不已,以为找到了真理,即天体运行之力量的根底:“哈!此刻一阵狂喜猛然流遍我所有的感官!感到年轻、神圣的生命之福重新灼热奔腾在神经和脉络里。是神写下了这些符号吗?它们镇定了我内心的激荡,以欢悦充实我可怜的心,并以神秘的动欲在我周围揭示自然的力量?我是神么?心中亮堂起来了!”(V.430-439)

32、这一观点在他的《色彩学史资料》一文中得到证实。在这里他将中国人归入静止的民族之内,并将他们的礼仪习俗称为“静止不变的礼仪习俗”。在歌德或者赫尔德看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处于童稚阶段的民族”,两人对孔子及其学说毫无兴趣。在《准则与反思》一文中歌德写道:“中国的、印度的、埃及的古代始终只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自己和世界熟悉这些东西是好事,但这些东西无助于我们进行道德的和审美的教育。”

33、该剧的设计者、表演者和音乐家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包括法国默剧大师马歇·马叟(MarcelMarceau)的弟子。

34、浮士德很快就不满足大宇宙之符,因为它只是Schauspiel,郭沫若译为“一座幻景台”。于是浮士德翻到书上“地祇篇上的符迹”,念符召唤“地祇”(Erdgeist)。郭沫若1919年的《抄译》集中于浮士德的“述怀”,所以并不包括我们前面引到的地祇的现身“歌词”,很可能,那部分“歌词”的译文是到1920年从事全译时才完成的。而《抄译》的结束之处,便是浮士德反复召唤地祇显形:“你请环护着我的身旁!”

35、   魔鬼命小鬼为他挖掘坟墓,浮士德听着掘墓的声响,竟以为是大堤即将筑成,脑海里一副国泰民安之景,不禁发出了“停一停吧,你真美丽!”的赞叹。随即颓然倒地。最后,经过天使们的拯救和超度,浮士德的灵魂最终并没有落入魔鬼之手。

36、正是因为揭示了这样的矛盾,浮士德自然也就充满了各种戏剧冲突,从诞生之初就被搬上了舞台,成为无数剧作家创作的灵感源泉。从最开始的戏剧、歌剧,到后来的戏曲、电影,无数的浮士德被创造出来。

37、《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38、而《浮士德》第一部最后一场的标题就是“牢狱”,格雷琴身陷真实牢狱以及被处极刑,讽刺性地成为浮士德摆脱“牢狱”,获得“自由”的结果。牢狱中的格雷琴最终不愿跟随浮士德逃生,而宁愿将自己交付给神的法庭:“神的法庭!我已将自己交付给你”(V.4605);祈求上帝的拯救:“我是你的,天父!拯救我吧!”(V.4607);同时对貌似获得“自由”的浮士德说:“海因里希,你让我毛骨悚然。”(V.4610)从《浮士德·第一部》的整体来看,浮士德与格雷琴走的是背道而驰的路,前者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人本自由,后者在绝望中拒绝浮士德的解救,执着地追求神性自由。在《浮士德·第二部》最后一场中,格雷琴以“悔罪女”的身份迎接浮士德灵魂的回归。(V.12069-12075)

39、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ÜberstimmungvonInhaltundForm)

40、《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篇诗剧,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一样,同为欧洲最重要的文学作品。

41、现代出版一本书,可以用商业手段炒作、找亲朋好友做广告,一本书尚且可以炫耀一时,但是100年之后没有这些社会资源了,真正决定这些书是否有市场的都是后来人。《论语》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不尽完善,但是已经不需要为它的流芳百世背书,而且它的当代影响力也能确保它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歌德的著作也是如此,世界各国的人都在接受着歌德智慧的赠予。

42、很快就证明了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浮士德》赢得了评论界的一片赞誉,成了当时最受巴黎观众欢迎的剧目。古诺又及时对这部歌剧作了不少修改,把初版中所有的人物对话都谱了曲。

43、这种表面上的一致是基于一个错误,即“孝”被译为Ehrfuscht(敬畏)。撇开这一点不说,在歌德的小说中,敬畏被视为人之为人所由立足的基础。他在他的“教育省”中确定了三个应在人心中唤醒并通过教育达到的敬畏:首先是对凌驾于人之上者,反映和显现在父母、师长、上级身上的上帝的敬畏;其次是对位居其下者,即对为人提供着饮食、给人以说不尽的快乐但也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大地的敬畏;第三是对与之相伴并存者,即对他的同类的敬畏,因为人只有在与其同类的结合中才可能面对世界。在歌德看来,上帝始终是人及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第一和终极的原因。在《孝经》中,或者按照儒家的说法,人始终在第一位。只要人达到德无不实,无人欲之私可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便可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便可“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歌德的三个敬畏中对上帝的敬畏是终极根据,是其他两个敬畏的基础;而儒家在一切本质中独推人的本质为最高贵者,在人之为人的行为中孝是其他一切仁爱的出发点,即孔子所说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歌德的作品(44句一览)":/wenan/102605.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