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墨子经典名言名句(51句一览)
墨子经典名言名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源头浑浊的江河水流必定不清,行为不守信用的人名声必然败坏。这两句以水源和水流的关系作比,说明“行不信者”一定有“名必耗”的恶果,规劝人们注意养成恪守信用的美德。(墨子经典名言名句)。
3、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4、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6、是的天下有利的事业兴起,出去天下有害的事情。(墨子经典名言名句)。
7、战国·墨子《墨子·亲士》。谄谀(chányú阐渔):巴结奉承的人。这几句大意是:巴结奉承的人在身边,好的意见就会被堵塞,国家就危险了。墨子的意思是:国君不能亲近阿谀奉承之臣,这些人得到宠幸,就会闭塞贤路,堵塞善议,使国君听不到好意见来改善国政,迟早国家会发生危机。因此执政者要特别慎于择人,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疏远谀小人,使国家免受其害。
8、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9、译文:钓鱼的人躬着身子,不是要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也不是因为喜爱老鼠。
10、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1、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d:袒护。偏:偏爱,偏私。嬖(bi避):宠爱。颜色:指女色。这几句大意是:不袒护自己的父兄,对有钱有势的人不讲私情,不宠爱女色。这种待人处世的态度,体现了公正无私的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可以借用以表彰那些公正的掌权者。
12、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墨子·七患》—— 墨子经典语录
13、战国·墨子《墨子·耕柱》。言:言谈。称:称扬。汤文:汤,成汤,商朝的建立者;文,周文王姬昌,商末周族领袖。行;行为。譬:比如。稀(xi西):猪。这两句大意是:言谈必称扬商汤周文,行为则比如猪狗一般。这两句以言美行恶的反差对比,十分典型地概括出那类言行不一的人的低下品格,可用以形容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的虚伪可耻的两面派人物。
14、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名言名句
15、这句话总结起来就是一句: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怎样对你,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不是吗?你若善待全世界,你将得到全世界的善待。
16、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迹:察看行迹。这几句大意是:听听他们的言论,看看他们的实际行为,考察他们所具有的才能,谨慎地授给官职。除官授职要慎重。对准备授官的人要先听听他的言论如何,再看看他的实际行为如何,综合考察出他的才能有多大,然后授予适当的官职,切不时盲目行事。这几句对当今领导者考察选拔干部有借鉴意义。
17、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18、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公孟》
19、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其智慧也不会通达。言语不真诚的做事情也不会去的很好的成果。
20、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2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2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23、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
24、译文: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25、就如一个公司里每一次都是销售冠军一样,容易遭人嫉妒,表面上虽然大家有说有笑,但是背地里都觉得这个人很装。
2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27、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28、(释义)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29、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0、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31、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32、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33、释义:物理学上的镜面反射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人情世故。爱敬别人的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爱敬;厌恶别人的人,同样也会招到别人的厌恶。
34、还有“物极必反”等等一些4个字,都是能道尽了天下没有东西是完美的!虽然上面只是举例一个,但还是可以继续举例出很多,说到这里,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墨子很经典的名言,仅用4个字,却道尽了天下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文字如下:
35、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
36、《墨子》一书,是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撰而成。
37、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38、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39、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40、战国·墨子《墨子·七患》。虚:空,白白地。待:招待,这里赏赐。这两句大意是:把百姓的力量都用在无用处的事上,把财宝白自地用来赏赐无能的人。民力用于无用之事,则属于滥用;财宝虚赏,则属于滥赐。民力、财宝滥用则易使国力空虚,是国家大患。这两句可用于警戒不可妄用民力财力。
41、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42、一个人严守承诺,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4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44、所以说墨子很经典的名言,仅用4个字,却道尽了天下没有东西是完美的!!大家对这段名言有什么新的看法?或是更高的见解呢?不妨说出你的想法,在下方跟大家一起讨论吧!或是觉得这句名言值得让更多人看到,不妨动一动你的手指,分享点赞收藏下,这也是启路文学最大的动力!
45、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非乐上》
4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47、战国·墨子《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48、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墨子·尚贤中》
49、战国·墨子《墨子·兼爱下》。见:被。恶(wù雾):厌恶。这两句大意是: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爱护和尊重,不应互相征伐、战争。~两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
50、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修身》。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墨子经典名言名句(51句一览)":/wenan/1158.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关于时间的名言格言(31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