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101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1 阅读次数:

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

1、海德格尔是针对“存在者”提出“存在”的。那末,在海德格尔心目中什么是“存在”,什么是“存在者”,二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

2、《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在描述了解决主-客体冲突的企图失败后,紧接着他在一个脚注中又谈到:“这些考虑都没有排除一种释放和拯救的道德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应该经过彻底的改宗而达到”对于这种可能性,当代美国著名萨特研究专家黑泽尔·巴恩斯在《冷却的太阳——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一书中做出了尝试。在论及萨特的爱情理论时,巴恩斯以萨特提出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改造并发挥了萨特我们”的理论。我认为这种尝试是非常成功的,也是萨特理论的逻辑必然。

3、我们用“对死亡的恐惧”来理解萨特笔下的“问题”人物的行为似乎是合理的,但还不够。因为这还不够,因为我们的现实并不仅有主体一人,我们还应该将视线投向主体之外,到他人身上。

4、1951年6月7日,《魔鬼与上帝》首演时,萨特对这个剧本有过一段谈话,在这个谈话的开头,他说:“这部剧本可以看作《脏手》的补充、续集。”在《脏手》中,萨特触及到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涉及到道德问题;《魔鬼与上帝》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更为突出的展开。因此,此剧就还应该具有一定的“介入”性,虽然剧情发生在16世纪的德国。

5、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6、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萨特都突出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都把“存在问题”作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但二者提出“存在”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赋予存在的功能有别,各自的存在“在”的结构也不完全一样。

7、七幕剧《脏手》(1948)也是一个介入剧本,是一个写d内路线斗争的剧本。它自演出后,许多论者包括萨特本人在内,都就它的政治意义而争论而辩解,其实,这个剧本更大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一种政治生存的荒谬性:正确的主张不被理解时,主张者被视为叛徒,而遭到被刺杀的结果;当形势变化、政策调整后,历史事实却被有意模糊化,被要求淡忘。

8、其次,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认为主观性占据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绝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永远都是不可避免的,认为残酷的战争、丑恶的罪行这些种种都是造成人类冲突的因素,而这些都是荒谬的,人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是极其痛苦的,如此的世界反映出来的现象和表象只能给人们带来痛苦和悲伤、失望与苦闷,而人生注定是一场苦痛交加的旅行。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如此。

9、萨特的戏剧观念是建立在其文学观念的基础上的。然而,不仅是在新时期,而且至今,中国学界仍缺少对萨特与其存在主义哲学相联系的“介入”文学观的认真评析,亦未曾联系其“处境剧”的剧作,来说明其剧作理论的实际效果。有鉴于此,本文拟联系萨特的哲学观来评析其“介入”文学观,并说明其六部处境剧的实际成效。这对于探索一种正确的戏剧观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10、1943年,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一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此书充分展示了其才华。这部著作里,“将人的意识(即虚无)与存在(即物性)对立起来,意识是非物质的,并由于这个特征而摆脱决定论。”

11、既然存在主义“是一个行动的学说”,那末,萨特阐发一种“介入”文学观,就是必然的了。

12、然而,反对激情的观点,同他“介入”文学的理论是矛盾的,因为要想引起变革,没有严重的不满以至愤怒和一种强烈的愿望,那是不可能的。

13、此书,回答了社会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疑问或叫“责难”;解释了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自由成为人类斗争的工具,它意味着社会责任心”。

14、1933-1935年,他进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此间,他研读了可称存在主义首创人海德格尔的学说,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15、此外,海氏认为此在在世、存在不是指象桌子在房间里摆着,张三和李四都在教室里坐着那样的一种静态的空间形式,而主要是指一种“在起来”、“显现着”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主要是一种动态的时间形式。既然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因此烦就包含有时间性结构,大致说来有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在,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在,依附于其它存在者的在。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分别为此在的将来时态,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时间性自行表明即为本真的烦的意义”,(1)(P378)言下之意,有“此在”就有“烦”,有烦就有时间。此在、在世、烦,时间完全是同步的,“烦”从始至终贯穿于“此在”的整个在世之中。

16、人的一生是在尝试将自己推向将来的,未知的存在,那么人永远不是现成的,确定的存在,也就拥有了“主观性”和“超越性”两种特征。

17、 《什么是文学》:是他纲领性的文艺理论著作:什么是文学?萨特以为写作就是揭露,揭露即变化,当你写一对象,即说穿了这对象,并改变其性质了。如果这对象还安于现状,那就是佯装不知,就是在明知故范。故对象呗揭穿,不安于现状,就该去改变。

18、《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萨特”条目下的第一句话是:“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际知名人物,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

19、他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写了众多的评论,就不多说了萨特是个值得钦佩的传奇式人物。

20、萨特的“介入文学”观,其主要的缺点在于:一是不正确地将诗排除在外,二是它的目的是狭隘的——做出揭露,引起变革,这只能是文学的一个目的。

21、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22、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23、萨特对死亡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反对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命题中将死亡理解为一种将要到来的事件。这其实很好理解: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人怎么可以断言注定有一个确定的“死”的将来在某处等着他呢?用通俗的话说,死亡对于主体是一种无常。

24、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25、1943年,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一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此书充分展示了其才华。这部著作里,“将人的意识(即虚无)与存在(即物性)对立起来,意识是非物质的,并由于这个特征而摆脱决定论。”

26、不过,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沉沦还是异化,都并不是指此在道德上的堕落,也不是此在的偶然属性、偶然特征,而是此在内在的先天结构。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此在在世不是离群索居,孤寂一人,总是要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体现“常人”统治的政治制度、法令法规、社会舆论、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的约束,如果自我对此没有高度的自觉,自然会陷于沉沦与异化之中。

27、存在主义诗人意识到了自身的自由,意识到了在任何处境中都具有的不可剥夺的选择权。如同一位被关押的犯人与一位自由人,犯人看似选择少于自由人,但实际上二人都有无限的选择,但在同时,他们的选择的集合没有相交。

28、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29、但反过来说,只有靠他人的在场,靠来自主体外的凝视,主体才能与这世界拉开距离。正是因为凝视带来的焦虑,主体才要拼命从是其所是中挣出。如果再不挣出,变成我所不是,那又和死有什么区别呢?主体挣出自在的方式,只能是“瞪回去”。他身为自为存在,就也必然要把他人眼中的世界拉到他这边来。主体自己对于他人而言也是他人,更何况世上还有其他成千上万同时在场的他人,这将是一个混乱不堪,且带着刀光剑影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萨特才说出了“他人,即是地狱”。

30、萨特于书房/图源learnreligions.com

31、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以研究西方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同时又继承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即无神论背景下的存在主义思想。

32、与此不同的是萨特却把“自由”看作“自为的存在”之在的根本方式,有“自为的存在”在,就有“自由”在,想逃避也逃避不了,并由此确立起颇具特点的自由观。

33、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34、但是必需指出的是,萨特并不是为强调自由而强调自由,他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由自由选择而带来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康德曾经指出: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任何道德可言,而自由就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萨特接受了这个思想并把它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当自我一旦作了某种选择之后,不仅是在塑造着自我,而且也是在塑造着他人,因此不仅应替自己负责,而且也要替他人负责。“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它本身是有责任的”,(3)(P708)显然其中贯注的思想和康德的“普遍道德律令”是一脉相承的。

35、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36、“我们是进行选择的自由,但我们并不选择是自由的:我们命定是自由,……我们被抛进自由”人是自由的,但自由本身没有什么好荣耀的,因为人除了自由别无选择。不在自由的行动中选择,却妄求自己的自由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切实际的利益,正是最不自由的行为。

37、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38、但在我确实自由的范围之内,在做出决定之前,时常感谢萨特指出了人的焦虑情绪。这时我意识到,也许我连逃避类似的情绪的自由都无法掌控,但这的确让我在做出行动前慢下步伐,去尝试思考行动背后的责任。

39、剧本写阿伽门农死后15年,18岁的俄瑞斯忒斯来到阿耳戈斯城,埃癸斯托斯正在搞一个年年都进行的所谓大典的把戏:大祭司呼唤亡灵将仇恨发泄在活人身上,于是人们都乞怜、都悔恨。阿伽门农的女儿、被当作女佣的厄勒克特拉则盼望着弟弟俄瑞斯忒斯来报仇。俄瑞斯忒斯以一个名叫菲勒勃的科任托斯人的身份遇到了她姐姐,正在与她谈话,克吕泰涅斯特拉来了,对女儿传达埃癸斯托斯要她穿戴整齐参加大典的命令,厄勒克特拉不接受,克吕泰涅斯特拉竟说:“一朝之间毁了自己一生的我,又怎能规劝你呢?”当她发现菲勒勃时,竟又问道:“十五年前犯下的一桩不可饶恕的罪过,把我们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告诉你了吗?”而在所谓放出亡灵的大典上,埃癸斯托斯在尽情地恐吓过他的臣民后竟说:“对我的惩罚已经开始:大地颤抖,天空阴暗。亡人中最大的人物就要出现,他就是我亲手杀死的阿伽门农。”大典以后,埃癸斯托斯对克吕泰涅斯特拉承认他是在用恐怖吓住老百姓,克吕泰涅斯特拉也明确说:“这套鬼把戏是你自己为老百姓编出来的。”身为王后的克吕泰涅斯特拉怎么会在一个外乡青年面前讲自己的罪行?克吕泰涅斯特拉既明知这是一套愚弄臣民的鬼把戏,她又怎么会在命令女儿参加所谓大典时自己说出悔过的话来?既然意在恐吓臣民,国王又怎么会坦露其罪行?以上所述克吕泰涅斯特拉与埃癸斯托斯的言行,不符合人物身份与规定情景,还前后矛盾。

40、萨特由上述作者与读者之自由的观点,引出了反对激情的意见。他说:“如果我向我的读者发出召唤,要他把我开了个头的业举很好地进行下去,那么不言而喻的是我把他看作纯粹的自由,纯粹的创造力量,不受制约的活动;我怎么也不能诉诸他的消极性,就是说我怎么也不能试图影响他,一上来就把恐惧、欲望或者愤怒等情感传达给他。”“在激情里面,自由是被异化的”,“读者应该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到了自由的异化。这是萨特晚年向别人强调的一个观点。我们记得,“异化”一词,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都加以了使用。

41、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绝对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这里的“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

42、二次大战中,萨特从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逃出集中营,与庞蒂、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43、萨特还对作家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他说,“艺术家是统治阶级的‘精英分子’的食客。但是就其功能而言,他与养活他的那些人的利益背道而驰”:“这便是规定了作家的状况的原始冲突”。然而,“当潜在的读者群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当作家不是处于特权阶级的外部而是被吸收进去时,这一冲突就简化到极点”;“例如欧洲在十二世纪左右便出现这种情况:教士专门为教士们写作。”“会写作就是会注释《圣经》”。“十七世纪的法国可以选作作家依附现有意识形态的第二种例子”。在17世纪,“尘世的两大势力——教会和君主政体——渴望永久不变”,没有人怀疑“上帝的存在和神授的君权”,作家们则“深信才能不能代替血统的高贵”,“凡是艺术品必须脱胎于古代典范才能取悦于人”,这个世纪的艺术“是极富教诲性的”。作过上述叙述后,萨特却得出这样的结论:“作家虽然为压迫阶级所同化”,“作品毋庸置疑是解放性的,因为作品起到的作用是在这个阶级内部把人从他自身解放出来”。

44、萨特深爱波伏娃,同居51年,却一直未结婚:透过波伏娃与萨特一生一世的爱情契约的誓言,如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萨特身边不乏女人,而波伏娃也有几个肝肠欲断的恋人。他们这种独特的爱情宣言,允许两个鲜活的个体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性爱观,但彼此又非常明了他抑或她都是第一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使他们终于险些闯过外界的种种诱惑,而最终又回到彼此的灵与肉的交流中。

45、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

46、除沉沦外,海氏还谈到异化。实际上异化的本质仍然是沉沦,但相比之下它比一般沉沦的程度更深、更重,是说此在本己的在被完全掩盖起来的,甚至是走到与自我、本己对立的那样一种沉沦状态。

47、可以看出,这个剧本完全意在宣传作者自己的自由选择及承担责任的理论,人物的突兀转变、不符合规定情景的言行,主要由此而产生。因为后者不过是前者的载体。用惯常的话来说,萨特的剧本是席勒式的,人物不过是作者的传声筒。

48、无独有偶,萨特把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前者是指不能意识,不能领会、理解、体验到自己存在意义的那种“存在者”,即物或“自然的存在”,相当于海德格尔“此在”之外的“存在者”。而“自为的存在”则是能意识到,领会到自己存在意义的存在者,而这样的“存在者”又只能是“人”,这和海氏的“此在”实质完全一致。

49、萨特的“自由观”一方面是以存在主义为其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相对于“本质主义的自由观”建立起来的。在萨特看来承认本质先定,承认上帝决定论、命定论、承认自由是对必然的限制等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表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存在主义自由观确认“自由”首先不是有待于争取的目标,而是“自为存在”的起点。换句话说,有自为存在,就有自由;有自由就有自为存在,人作为“自为的存在”生来就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法摆脱的。“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囚徒”,“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因此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区别于‘人的实在’之存在(etre)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3)(P5—6)

50、这时,萨特点名了“主观性”,指出人“不是关闭在自身以内而是永远的处在人的宇宙里”,强调了自由与承担责任相辅相成。自由不再是日常语境中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而上升为人(person)在意识到责任并主动承担责任的前提下,成为真正的人(man)的条件。这样的责任不仅面向自我,同时面向社会,面向全人类。

51、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52、从1943年开始,萨特又出版了一些列的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53、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54、前面提到,自为的存在仅仅能是意识面对自身的在场,但自为无法在面对另一个自为在场时自证清白:对方既不能是一个确定的僵死的自在,也不可能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主体甲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与表态,对于主体乙而言,都只能是一个无法彻底把握,无法直观的对象;乙对甲也同理。因此萨特说:“我不能把我的信心建立在人类的善良和人对社会改善的兴趣上,因为人是自由的,而且没有什么人性可以认为是基本的。”

55、首先我们要从加缪的哲学思想开始说起。战后存在主义的盛行是由于战争带来的时代巨变,萨特和加缪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大师,一直在阐述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存在是否荒诞的问题和如何选择,如何行动的问题。在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和鼠疫这本书里,他已经给出了答案。

56、巴恩斯从我通过“注视”可以意识到占有某人出发,以“他人乃是一个无法化约的主体”这一事实为突破点,指出:既然意识具有超越性,那么,“任何诚实的人的关系都将是每个人在心里保持着关于他人是一个自由的主体而不是一个客体的意识”。她论述道:“当另一个人的行为对我显现时,我可以依靠我的赞同性评价基础来评价这些行为的客观方面,我就会将他的存在作为一种意识来赞同和评价。我决意去保持和发展这种主体的安宁,它是我无法把握以使我可以继续享有我与他的为我的自我之联系的主体。”(4)365以此“意识”为基础,巴恩斯还提出了“在世的共同注视”的概念,由于意识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使它自身与其客体相联系的自由过程,故这种在世的共同注视是源于我与他人某种程度的注视交换,在这种交换中,我与他人都开放自己,拥抱对方,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生活,这种共同创造的过程实际就是前述的相爱双方谋划爱情的过程,这样相爱的双方必然会产生一种和谐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便是“我们”。

57、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58、作家有其读者群,他以赖特为例说:“他为北方有文化教养的黑人和心地善良的美国白人(知识分子、左派民主d人、激进d人、产业工会联合会会员)写作”;“不识字的黑人和南方种植园主在他真正的读者周围代表一个抽象可能性的空白地带;说到底,文盲可以学会读书识字啊;《黑孩子》可能落到对黑人怀有最固执的敌意的人手里,使他恍然大悟”。但“对于赖特来说,黑人读者代表主体性”;“他就是他们的意识,他从眼前的直接事实上升到对自身状况进行反思的运动,也是他所属的整个种族的运动”;“当赖特对白人说话时,他的目标本身也改变了:他需要把他们也牵连进去,让他们衡量自己的责任,必须激起他们的愤慨,使他们感到羞耻”;“赖特为分裂成两部分的读者群写作,他做到了既维持又超越这个分裂。他把这个分裂变成创作一种艺术品的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在谈论赖特这个例子时,萨特说:“理查·赖特为谁写作呢?肯定不是为普遍的人。普遍的人这个概念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他不介入任何一个特定时代”。对于普遍的人的否定,即是对于抽象的人的否定,人具体化、社会化,乃至阶级化、集团化了。

59、谈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海氏认为“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依据,是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动态的角度讲,是使“存在者”显示为“存在者”的活动,过程。“存在”较之“存在者”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反过来,既然“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没有现实的本质,不能给它下定义,仅仅是一种“在起来”的可能性,从这一点出发,就不能问“存在”是什么,只能问“存在者”怎样存在,为什么存在,有什么理由说它存在而不能说它不存在,等等。显然这便是通过“存在者”提出、追问、澄明“存在”的意义。这表明“存在者”固然要依据“存在”而成为存在者,但是“存在”自身的意义却要依赖、通过“存在者”才能加以探求和追索。正是根据这种认识,海德格尔才借用柏拉图的话说:“当你用‘存在者’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已经早就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1)(P1)之所以茫然失措,原因正在于没有真正懂得“存在”的内涵。这表明在海氏看来传统哲学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即都是在没有真正理解“存在”意义的情况下就肯定了它的存在,而实际上却是把“存在”的问题作为“存在者”的问题处理了,从而导致“存在”的失落或遗忘。

60、二次大战中,萨特从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逃出集中营,与庞蒂、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61、而个人自由选择和肩负道德责任时,却出现了焦虑,被抛弃与绝望等情绪。人不得不选择,人的不选择也仍是一种选择。杜尚在听到萨特拒绝接受诺贝尔奖时,所评价:“你拒绝一件事和接受一件事,其实是一回事”,便正是这个道理。

62、《密室》。这部戏只有三个演员,同时自始至终同时在舞台上。大致情节是:三个人,一男两女,他们死后被安排在一个房间里。每个人都需要其中另一个人,而每一个又都妨碍另外两个人彼此依靠,最后终于没有任何一个人达到自己的愿望。戏剧中的台词“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萨特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之一。   

63、萨特指出:上面的问题是人所在的“处境”。处境并不单纯地是外部对主体的限制,因为这些限制离不开意识的“照亮”,在进入意识之前,处境中给定物的意义是无法想象的。比如一块岩石,如果我仅是要搬起它,那么它对我展现出来的意义便是深深的抵抗;但如果我要攀到它之上远眺,那它对我的意义则是一种宝贵的援助。这就是说,人行为的意向性就意味着对他当下处境的超越。我感觉到了石头在“抵抗”我,并不是因为石头本身又大又重(它本身的属性决定不了人的任何意向),而是我在努力超越我当下的处境,拉开距离,这个处境我无法忍受,我要指向那个尚不存在的,克服了石头的未来。这样的否定发生在每一刻,每一刻过去的动机,现在的行动,将来的目的都统一在此刻不断的行动中——也就是说,决定论者“凡是行为都有其原因”对给定物的偏重也就站不住脚了。

64、这充分表明在萨特那里“自为的存在”(即人)、“自由”、“选择”、“责任”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在不顾任何条件的极端的自由观中明显包含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合理的成份。

65、萨特认为将人与物区分开的原因在于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它使用了一个精妙的例子进行论证:一把裁纸刀在被制造之前,匠人已对裁纸刀的功能形态有了判断,而对裁纸刀的认识在即使没有实体时也存在,故裁纸刀的本质先于存在。

66、那么,当我处在犯人的角度时,我是否会要求另一种无限的自由?即使我也有无限的选择,但我如果渴望另一种无限可能,这是怎样的情况?自由有好坏之分吗?

67、存在主义的历史发展背景是,宗教体制逐渐过渡到以个人为代表的自由时代,所以在这一期间人们对自己没有认识。封建时代人们的所有思想和注意力都放在宗教上或是王权上,没有考虑过自我的价值。存在主义最为鼎盛的时期,就是在二战的那个时候。战争笼罩的整个世界,人们极度渴望找到能引导他们迷茫内心的真理。

68、在书中,萨特论述说,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是人的真正存在价值,是对个体的最大尊重和包容。

69、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西方传统的自由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猛烈的抨击,特别是在对“本质先于存在”的错误观点的彻底颠覆和对宗教神学的完全否定,在此基础上,他最终确立起一种超越传统认识论意义之上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比下萨特和尼采的哲学,我们发现萨特和尼采有一点共同之处,即他俩都是反宗教主义者,而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一脉相承的共通之处,萨特哲学被认为是最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

70、“他人即是地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它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之一——自我與他人的关系,强调个人要摆脱他人的定见和偏见而通过自由选择去造就自我。萨特在考察人的问题时把人放到人与人的关系中,指出:人与人的关系的不可超越性是人必须面临的关系。处在关系中的人之间的冲突消解了人是实现自由的可能性或者至少使这种可能性大打折扣。因而在自由是人的绝对需求的前提下,为了克服人与人之间关系对自由的压制,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改变这种状况。因而人的活动成为克服矛盾的钥匙。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他人就是地狱。因为他人的意见只能属于他自己,不能够运用到除了他自身以外的任何个体身上。

71、萨特说,“自在”与“自为”的联系,依赖于“自身”;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72、年轻人在留在祖国陪伴母亲与参加军队两个选项之间困惑不已,而萨特认为如果年轻人想体现出对母亲的爱,只能通过陪伴母亲体现,而任何类似“如果我未参加军队,我定会留在母亲身边”的话都是无效的,因为感情的深浅只能通过做出选择,付诸行动,承担责任来肯定感情。

73、萨特既谈到了对象——我们,也谈到了主体——我们,在对象——我们中,它倒是提到了单一关系,并指出两个人的关系只有在第三者的注视下才得以显现二者的联合,巴恩斯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她重点考虑了主体——我们的概念。对于主体——我们的论述,萨特先是在“存在与虚无”中用抗议的人群、沿着火车站路标而行进的人群等等进行举例说明,后又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引入“融合群体”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地发挥。“融合群体”乃是在一种为实现同一客观目标的共同谋划下所产生的直接行动中形成的群体。萨特把融合群体描绘为一种第三者的集合,其中每一个第三者都是一个“我自身”。巴恩斯认为,将萨特的融合群体转到两个恋爱者的双重性在世的共同注视上来,就会发现一种比“第三者的集合”更为亲密的平行关系,这是因为恋爱双方不仅都在全神贯注于一种共同谋划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共同谋划的行动中他们还比第三者集合多了一个作为其背景的“你”的记忆。在巴恩斯看来,这个你正是萨特所未论及的,而在强烈的爱情中,问题就在于,”我敏锐地意识到了“你”的意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意识到了作为一种意识的“你”(4)3换句话说,就是我承认你也是主体而不再是作为他人的对象并与你达到了相互性的认识,这是一种存在的相会,这是一种强烈的“我们”感。

74、“介入”文学观的提出,还同萨特从关心后世到关心时代的思想变化相关。在和波伏瓦的谈话中,他说:“一直到二十岁,我都是非常强烈地相信后世。慢慢地我明白了我首先应该为今天的读者写作。这样,后世就变成一个闪烁于其后的东西了,我在根本上是为当代读者写作,同时,后世像一种模模糊糊的萤光伴随着我。”“同时代人的这种承认,是发生在我的一生中的事情,是为了达到荣誉或死必须经历的阶段。”如果说以上这些话说得还比较模糊,那末他在载于《现代》第一期(1945年10月)的《介绍》一文中,对这一思想变化就说得相当明确了:“沦陷让我们懂得了‘作家的责任感’。既然我们以我们的生存本身在这个时代活动,我们就决定这个行动是自愿的……我们为我们的同代人写作,我们不想用未来的眼光观看我们的世界”;“我们将在我们的时代中满怀激情地战斗,因为我们将满怀激情地热爱我们的时代,因为我们甘愿承受与时代同归于尽的风险”。事实也正是这样,萨特在战俘营中写了一个戏剧供圣诞节上演用,剧名为《巴理奥纳》,假托罗马占领巴勒斯坦来暗指德国占领法国,战俘营中的德国人没有理解它,但法国战俘们一看就懂,受到了感动。这个剧本写得并不好,却使萨特真正喜欢上了戏剧。《巴理奥纳》便是一部“介入”戏剧。

75、从艺术上说,这个戏的构思可谓别具匠心,对话中的藻饰比之《苍蝇》明显减少,剧本比较紧凑,虽然在叙事逻辑上仍有牵强之处,而伊奈司说的那一些表达了作者存在主义人生哲学的话,也显然并不符合她的邮政局职员的身份。

76、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力”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77、与《死无葬身之地》中抵抗战士选择拒绝相反,独幕剧《恭顺的妓女》(1946)中的主要人物选择的是顺从。白人汤麦斯在列车上老想撩起妓女丽瑟的裙子,还枪杀了一个无辜的黑人。嫖宿丽瑟的弗莱特,要求她证明黑人强奸了她,以使汤麦斯免于入狱。丽瑟因这不是事实而拒绝,但在胁迫与欺骗下,终于在书面证词上签了字。这是一个介入剧本,揭露了美国存在的种族压迫;它也是一个处境剧本,让丽瑟处于难以选择而又不得不选择的境地。

78、本质主义(康德、黑格尔的哲学核心点之一)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进入社会,后来才说明自身,体验人生,感觉生命。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何为工匠主义呢?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79、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说,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个观点,是多少受了海德格尔影响的。

80、萨特只是按照团体来讨论“我们”的,巴恩斯通过对萨特我们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处于爱情中的两个人之间产生的“我们”。

81、对详细描述某一性格或某一情节的微妙演变过程的否定,对启示真理的向往,这两点明显地影响了萨特的剧本创作,他的剧作的优缺点与此紧密相关。

82、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83、理解萨特绕不开“我思”概念。在搭建理论框架的准备工作中,萨特基本采取了笛卡尔式的思路,“把事物从意识中逐出,恢复意识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但他认为笛卡尔的工作并不彻底。因为传统的“我思”有着无限回退的风险:“我”意识到了“我”在思考,那么当“我”意识到了前面的命题时,就又有一个“我”在做着这样的工作,这样思维会陷入一个怪圈。萨特认为问题出在“反思”上,“反思”的工作会使一切对象化,从而无从找到真正思考着的主体。萨特的破解方法是突破反思。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数香烟,如果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在数”。这揭示了人内部含有一种未被反思,未指向某个对象的“意识”。萨特接着否认这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也不认为它是一个能在接下来生成意识的本原——总之,这种“意识”不会连贯地走过黑格尔式的异化-复归路径,在将全世界排除在外之后,如果仅从它本身看来,它仅是,且将永远是一个虚无。也就是说,萨特将我思推到了极限:如果没有什么不能被意识对象化,那意识只能什么也没有。

84、“和死人的关系……是被我们叫做‘他为的存在’的基本关系的本质结构。”也就是说,主体逃避被他人超越,逃避在他人凝视下变成他为的存在,其实就是在逃避死亡。但主体无处可去。因为这种恐惧的决定性来源是他自己的虚无的结构,它为了维持自身,自己设定了自己的规定性,直到肉体死亡这个纯粹的外在性、偶然性让它戛然而止。这样也就意味着,与其恐惧,逃避,不如直面他人与恐惧,将自己的自由背负起来。

85、1945年,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

86、但此案例中,年轻人需通过一些判断标准来进行选择,一种是无法确认的结果,例如战争结果,母亲的健康;另一种则是责任的优先等级,例如对家人,国家的义务的既定优先等级。在第一种情况下,人要为无法确定的结果承担责任,后一种情况则无法体现人的自由意志。

87、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剧本完全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念而展开剧情的,因此,无论作恶还是行善的理由,都不充足。交钥匙的情节,杜撰得不合理:因为只要告知地道入口便可,门总是可以弄得开的。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多有不符合其身份或不必要的话。比如,关于杀贵族的事,格茨对纳斯蒂说:“我杀一点点”,“我干吗帮你们去吹灭太阳和地上所有的火把呢?那样大地将会变成北极式的漫漫黑夜”。这样的话就不符合格茨的身份与口吻。又比如,希尔达对格茨说:“我有时甚至奇怪自己有个名字”,这句话既没有来由,也没有必要。更严重的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念,而让许多人物都能够说出有哲理的话来。在这个剧本中,孤独、自己造就自己、共同选择与共同负责、自欺、绝望这一类存在主义的话头,经常可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此剧作为结穴之所在,写了格茨认清上帝不存在亦即上帝消失的过程。而上帝的消失,萨特是将之视为存在主义的起点的。

88、到这里,我们也能明白,恰如“自为的存在”之于以往“意识”“心灵”“理性”等概念那样,萨特“自在的存在”的地位与以往哲学家的“质料”“物自体”“物质”等概念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之处:并没有一个已经给定了的世界先于主体存在,等待着主体去发现它们原本的样子——因为这样就又落回了传统的物质意识二分,而这正是萨特尝试摆脱的。

89、自在存在本身既不是否定的,也不是肯定的,但如果仅是如此,它的提出就没有意义。前文已经提到,自在与自为的存在是相互揭示的。这种在场关系正是萨特世界中一切运动的马达,当二者相遇时,一切也就紧张地运动起来了。现象、主体、自由、本质,一切都在这相互在场的关系中不断生成。

90、我们得承认,处境中的这些给定物必然会影响到自由的结构——如果要将存在先于本质贯彻到底,那“自由”必然也不具有事先被规定的某种本质,自由离不开具体的给定物,它不可能是无限的,能站在抽象的原则上对人漫天要价的,它只能如此。“只能有介入到抵抗的世界之中去的自由的自为。在这种介入之外,自由、决定论、必然性这些概念都将失去它们的一切意义。”比如说一个囚犯有重获“自由”的自由,他有完全的自由去做以各种方式出去的谋划。这初看起来的确可笑: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预见囚犯越狱的失败,乃至更糟的下场。那他做这样的谋划有何意义?但萨特的自由从来都将未来与结果排除在外,自由止于人自由的谋划与选择。囚犯可以选择采取各种各样的意向和行动,结果无论“好”或“坏”,都只能在与人相遇,被人超越后赋予“好坏”的本质——即使人有对以往“好坏”的经验,似乎可以对类似环境的未来进行一番演绎,未来也无法被赋予具体的本质。因为对未来的演绎是建立在逻各斯的基础上的,无神论的萨特一开始就用自在自为两种新的视角否定了本质性的规律、秩序(诸如上帝、逻各斯、绝对精神等等)作为存在的背景,而先于存在在场。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在人,也就是敞开的虚无之前,什么也没有。

91、出于对性格剧的否定,萨特说:“我们不觉得有必要详细描述某一性格或某一情节的微妙演变过程”。萨特自述:“我们从第一场戏起,就把主人公抛到他们的冲突的中心”,“我们的剧本简洁、强劲,围绕单一的事件展开;演员不多,故事被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时只有几个小时”。“只用一堂布景,上下场次数很少”。剧本“高度紧张”“朴实无华”。这些话并不都符合萨特剧本的实际:《苍蝇》第一幕有六场,第二幕共二景十二场,第三幕有六场;《死无葬身之地》中第二幕也有九场;《魔鬼与上帝》则有十景;《苍蝇》与《魔鬼与上帝》两个剧本的语言又颇有藻饰。

92、    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不到两岁时去世。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他的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家中拥有大量藏书,使儿童时代的萨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1915年,萨特考入亨利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期间接受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影响。1924年到1928年间,萨特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了一同应试、获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1933年萨特赴德留学,悉心研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一切从人、人的意识出发来研究人和这个世界,把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与此同时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二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入伍,次年被俘虏,在战俘营中度过了10个月的铁窗生涯。战争与现实使萨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战前的个人主义和纯粹个人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波伏娃创办了《现代》杂志,这份杂志成为存在主义的重要论坛。从此,萨特辞去教职,成为一位职业作家,活跃在法国和世界政治、文化舞台上,开始利用文学干预生活,直到1980年逝世。     萨特主张“介入文学”(或译献身文学),即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文学作品要干预社会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在他的小说中,作者叙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互相交织;在作品时间的处理上,讲求同时性。例如在长篇小说《缓期执行》中,他同时描写了约20处的人物活动情景。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文学有重要影响。

93、今天我们借助英国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一书,重新理解他。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在他看来,自由是区分人为什么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原因,只要人们注重对待境遇的心理、个人的选择,自由并不是一个艰难的追求。到底什么是自由?怎样才能获得一种自由的生活?我们总结了萨特的答案,也希望借此,看清在我们此刻的困顿中,像一个存在主义者那样去生活,是否还有可能?

94、当我面对着不同选择,我确实可以做出任何一项选择,不过一些选择的责任更易承担,另一些更不易,而这难易的标准也是由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责任所规定的。

95、既然在爱情趋向于他人的自由,也就是我为了在他人的注视下收回我的自由而力图使自己同化于他人的自由,那么我实际上是在追求着一个绝对的存在,即:“作为他人的自我”和“作为自我的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与另一个人之间达到一种“一体性”、“合并”或“融合”的状态,萨特把这种追求称之为“爱情的理想”。在萨特看来,这种理想是不能实现的,这是因为,爱情远不只纯粹肉体占有的情欲,“恋爱远不想像人们占有一个物件一样占有被爱者;他祈求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归己有。他想占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即,“他想被一个自由所爱并祈求这个自由不再是自由的”(1)2由此看来,爱情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东西:恋爱者既要对方爱他,又要自己不成为被爱者;既要实现爱情,又要消除它。爱的过程就是这个矛盾的产生和消解,不断地产生和不断地消解,“爱情总是归于失败的”。

96、戏的第一场,加尔森就两次说了要正视处境的话,可以看出,这个戏作为处境剧来写的目的很明显。在主要剧情展开前,伊奈司说了一句揭示主题并推动剧情展开的话:“咱们之中,每一个人对其他两个人就是刽子手。”这个戏的主要情节是伊奈司想和埃司泰乐要好,但埃司泰乐爱的是加尔森,而加尔森却想着世间的事。虽然如此,伊奈司却嫉妒加尔森,这迫使加尔森不得与两人周旋。这样,三个死者就展开了在地狱中的争斗。

97、存在主义强调,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特别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最先提出的是尼采。索伦·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和海德格尔可被看作其先驱。

98、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99、其次,海德格尔认为要澄明,揭示“在”意义,必需通过“存在者”。问题是“我们应当在哪种存在者身上破解存在的意义?我们应当把哪种存在者作为出发点,好让存在展示出来?出发点是随意的吗?”。(1)(P1)对此他作了否定性的回答:出发点不是随意的, 作为出发点的存在者只能是“此在”。

100、如果说海德格尔只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基本本体论的一个有机环节,一个构成要素的话,那么萨特则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整个学说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只是为其存在主义自由观服务的。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101句一览)":/wenan/2629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