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歌德简介个人资料(48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3 阅读次数:

歌德简介个人资料

1、莱辛——(1722 — 115)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莱辛批判虚伪的宫廷风格和“虔诚”的情感,用人道主义、浪漫主义取代已陷于僵死、衰落的古典主义。主张天才与艺术创造的完美结合,反对艺术创作中的固有的模式的限制。莱辛处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折点,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其美学思想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美学与萌芽和蓬勃发展。

2、席间,歌德说:“在没有见到你的这几天里,我读了许多东西,特别是一部中国传奇,现在还在读它。我觉得它很值得注意。”当爱克曼对遥远的东方表示出惊奇后,歌德告诉他,“并不像人们所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因此和我写的《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英国理查生写的小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房屋内部和中国画一样整洁雅致。例如‘我听到美妙的姑娘们在笑,等我见到她们时,她们正躺在藤椅上’,这就是一个顶美妙的情景。藤椅令人想到极轻极雅。故事里穿插着无数的典故,援用起来很像格言,例如说有一个姑娘脚步轻盈,站在一朵花上,花也没有损伤;又说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年轻人三十岁就荣幸地和皇帝谈话,又说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相识中很贞洁自持,有一次他俩不得不同在一间房里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3、《神,英雄和维兰特(Wieland)》(笑剧),1774年

4、图为画家Grazioli,E的作品《GoetheundSchillerinJena》

5、口语部分分值,第一部分44分,第二部分40分,语音16分。

6、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7、   不少人认为《维特》是一部爱情小说,这其实是对《维特》的一种误读。因为小说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其本质体现的是对社会的反抗,这是对歌德所生活的时代最真实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8、迄今为止,该书已有5篇英德文书评问世。其中的最高评价来自瑞士巴特专家JehleFrank:“谁若对巴特感兴趣,必须阅读瞿”。德国巴特专家EberhardBusch也对此书赞誉有加,在《苏格兰神学期刊》发表书评称,此书是推进中西方基督教思想对话的先驱。

9、 在法律思想上,但丁强调: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由上帝执掌天国和尘世的大权是不能授予教皇和教会的,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

10、-DieFreundshaftvonGoetheundSchiller-

11、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dd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12、图为坐落于莱比锡市Naschmarkt上的歌德雕像

13、意思:读书,既需要字面的理解,也需要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只有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把感官所得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你才能真正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是登峰造极。歌德是想告诫我们,死读书是书呆子,只会照本宣科,甚至是画蛇添足,称为大家的笑柄。

14、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更大范围来了解问题的背景。从材料中我们得知,歌德除了不喜欢听贝多芬以外,还不喜欢当时出现的其他一系列浪漫主义音乐家,如舒柏特、韦柏、柏辽兹、帕格尼尼等。一生用尽心思为歌德的诗谱曲不下八十首(有的歌原诗和音乐都成绝唱)的舒柏特没有得到歌德的理睬;歌德对全德欢迎的韦柏的歌剧评价不高,甚至认为韦柏的《奥伯龙》充满了“毫无意义的喧闹”;景仰歌德、后来写了著名清唱剧《浮士德罚入地狱》的柏辽兹也未引起诗人重视;歌德听了帕格尼尼神话般的小提琴演奏后,感到这种音乐对他格格不入。

15、   ①克洛卜施托克(F.G.Klopstock,一七二四——一八○三),德国启蒙运动诗人。

16、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歌德是一位用发展观点对待事物、具有历史感的思想家。他认为,了解一件艺术作品时“非看见它那精神与形体进化链条上所占有的位置不可。”(罗曼·罗兰)按理说,用这种观点对待音乐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上的创新才对,但歌德却不然。前面分析了他不理解贝多芬音乐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与贝多芬音乐传达的思想情感存在距离和不合拍的地方,但从罗曼·罗兰举的一些例子来看,他不接受的直接原因首先还是从感觉上来的,即他的耳朵不习惯贝多芬巨大的创新,不习惯听贝多芬开辟出来的新音乐。听音乐是要用理智的,用理智听音乐才能听得深。但无论如何音乐首先是一种感觉的艺术,人们是通过听觉来欣赏音乐的;而音乐欣赏常常是不自觉地以过去听音乐过程中形成起来的音乐感为依据进行的。这种通过多次反复在听觉上形成的音乐感是不能以理智或意志一下加以改变的,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歌德要求自己从理智出发、不抱成见地对待新音乐;但听音乐,理智与音乐感相较,后者占了上风,听惯了巴赫、莫扎特的耳朵怎么也接受不了贝多芬。

17、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18、我参加的这个超级强化班共有9名学员,班上只有我一个亚洲人,其余大多来自欧洲。除我之外,1个荷兰人,1个美国人,1个俄罗斯人,3个意大利人,1个阿根廷人,1个比利时人。两位老师,FrauSuseKarl和HerrBertholdKuhn,上下午轮流上课。以下是一些难忘的小插曲。

19、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常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

20、   1805年席勒逝世,对歌德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半”。席勒不仅是歌德的亲密朋友,而且也是他创作的合作伙伴;失去席勒,歌德就在思想上和创作中陷入孤独状态。

2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南宋朱熹《读书之要》

22、    歌德在文艺创作中主张“限制”和“法则”,但他没有发现贝多芬恰恰是讲究“限制”和“法则”的音乐大师,正因为贝多芬的音乐有着严整的结构和完美的形式,人们才把他归入“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列。问题是:在贝多芬那里,“限制”和“法则”不是外加的或外在的;对他的音乐来说,结构本身是固有的,音乐具有的形式是内在的;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从不墨守成规,他不断探索新路子,如他本人所说的“走新路”即新的表现方法;他的音乐的形式不断更新,从不停留在老地方。也许就因为这两点才使歌德看不出贝多芬正是在音乐领域中实现他美学理想的不可超越的代表的吧!

23、本书通过28堂生动的职场课教你如何通过工作中的细节锻炼你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假设力,找出应对办法,成为一个有眼力的人,帮助你让领导安心,让客户信赖,进而备受倚重。

24、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25、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己,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

26、完成一张以时间为顺序的作品列表很难,因为加工作品的时间段经常不明确,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创作过程并不一致。以下的列表大致(可能并不准确)依照作品诞生的时间为序:

27、意思:在读书方面费力了,在写文章方面就省劲了。

28、(歌德与席勒的友谊故事摘自范大灿:德国文学史(修订版)第二卷)

29、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两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

30、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重要的如自传性作品《诗与真》(AusmeinemLeben,DichtungundWahrheit,1811-1833)、《意大利游记》(ItalienischeReise,1816/17)、长篇小说《亲和力》(DieWahlverwandtschaften,1809)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WilhelmMeistersWanderjahreoderdieEntsagenden,1821),抒情诗集《西东合集》(West-östlicherDivan,1819),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Faust.EineTragödie)。

31、《意大利游记》,1816年/1817年

32、《浮士德 一部悲剧》(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复印

33、歌德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自然科学,博物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34、    歌德对新兴的浪漫主义音乐抱着反感,这与他对待当时整个文艺领域兴起的浪漫主义潮流采取反对态度是分不开的。他不仅不爱听舒柏特、韦柏、柏辽兹等人的音乐,而且对年轻一代的浪漫主义作家:克莱斯特、荷德林、阿尼姆、诺瓦利斯等的创作也没有好评。他从根本上否定当时出现的德国浪漫主义文艺的价值,他认为浪漫主义文艺是一种病态的艺术。

35、   与社会格格不入,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维特》写出的正是这一时期德国绝大多数进步青年的所面临的现实。因此《维特》一出版就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维特热”(Werther-Fieber)。在中国,郭沫若所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1922年出版后,马上引起巨大的反响,此后再版重印,共达37版之多。

36、幼儿期让孩子学习国学传承经典,传承美德,可以健全幼儿的人格,有助于启迪幼儿的智慧

37、   第二部写到浮士德来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种种经历,其中包括他的几次重大的追求和幻灭:一次是追求功名利禄,却落得与皇帝的弄臣为伍;另一次是追求古典美人海伦,结果让海伦化轻烟而散;最后,他重新振作,试图筑堤拦海,却不幸已届百岁高龄,双目失明,命不久矣。

38、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 ——歌德《歌德名言 》

39、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40、《在所有美好的时刻》(共机会分会会歌),1775年

41、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歌德悟性很高,妈妈一点就通,并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来的不足。

42、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不禁惊愕。后来得知那位被解雇的农夫杀了人,维特很是同情,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

43、 很多人知道罗曼·罗兰是一个懂得贝多芬的文学家,但不大知道他是一个对贝多芬深有研究的音乐专门家。他那著名的小说《约翰·克利斯多夫》主人公的青少年时代是以青少年时代的贝多芬做模特儿的;他那本介绍贝多芬的天才和他不向厄运低头的战斗精神的小书《贝多芬传》至今还在我国广为流传。他除了用小说和传记文学介绍贝多芬外,还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研究贝多芬的多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Beethoven.Lesgrandes époquescreatrices),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梁宗岱先生的译本《歌德与贝多芬》正是这部专著的组成部分。罗曼·罗兰在写作这部研究贝多芬专著的过程中,收集到大量有关贝多芬与歌德关系的材料,他用这些材料先后写了五篇论文,汇集成册,便是《歌德与贝多芬》。这本书实际上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歌德如何和为何不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的代表,贝多芬是德国古典音乐的代表,前者竟然不能接受后者。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44、《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原迈斯特”,小说),《歌德文集》 《歌德文集》

45、《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框形结构小说),1795年

46、《我的生平 诗与真》(自传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47、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小时候,父亲是严厉的、严肃的。而母亲则用不同于父亲的那种温柔、体贴的母爱安抚、保护、激励着歌德,引导他对学习的兴趣,并竭力培养歌德掌握对于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歌德简介个人资料(48句一览)":/wenan/27566.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