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佛语禅心24句(65句一览)
佛语禅心24句
1、静心是一种美,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纯净和清明。
2、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3、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4、3)四大不懂事: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话你唠嗑,领导报听你自摸,领导隐私你乱说。
5、一个人该住什么样的地方,事实不在于地方的大小如何,主要在于个人胸襟的宽阔如何。
6、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佛语禅心24句)。
7、弥醯比丘有一次在化缘后返回精舍的路上,看见一处美丽、舒适的芒果园。他认为是禅修的好地方,就请求佛陀答应他去那里禅修。佛陀要他过一阵子再说,因为佛陀明白光凭对一个地方的喜欢,无助于他的禅修。但弥醯急躁难耐,一次又一次的恳求,最后,佛陀只好答应他。
8、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9、当所有人都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不能太拿自己当回事。当所有人都不拿你当回事的时,你一定得瞧得上自己。这就是淡定,这就是从容。
10、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1、6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1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名人语录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佛语禅心语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佛语禅心语录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15、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详,死亦安详。”了。
16、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随天际云卷云舒。
17、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胸怀坦荡,宛若长空旭日烦恼则无处藏身。
18、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20、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1、人命极短,在世须臾间耳。生死长远,多诸畏难。若死来至,于中啼哭,骨节离解,身体烦疼,而是无有救者,非有父母妻子奴婢仆从国土人民所能救也。《增一阿含经》卷大爱道般涅槃品
22、面对生活送给我们的种种苦涩,我们不妨给自己说几个笑话,让自己快乐。
23、4)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4、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回去,叫本事。
25、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
26、18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27、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28、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应该做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样获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29、过分客气是虚假的表现,繁琐礼仪是多余的形式
30、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第六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33、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4、(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中有爱,就是富有人生;福缘共聚,就是美善人间。
35、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6、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着之病。
3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8、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9、赵州禅师说:“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就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
40、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1、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42、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说不好。你再怎么不好,也会有人赞你好。别人说你好,你未必就真的好。相反,别人说你不好,你也未必就真的不好。只要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
43、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创造什么,你给予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44、静慧大师说:“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4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度量,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4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7、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48、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49、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我们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淡泊明心放下贪、嗔、痴,不绝望于人生的苦也不执著于人生之乐。
50、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
51、相貌是一个人心灵的写照,脸庞是一个人情感的凝固。的确,一个人存好心,做好人,有文化、有品位时;欢喜充心,愉悦映脸,她一定会越变越漂亮越变越有味,反之则越变越丑陋,越变越萎缩。对自己的容貌负责,让自己的心充满慈悲。
52、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53、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54、6)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5、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56、 事不过三。(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57、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58、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有呼吸。
59、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静止的眼光观察周遭的一切,所以经常对变化产生不适感,例如,事业失败了,却在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做错什么啦?其实,你的失败之旅早就开始了,飞行的速度并不慢,只是你感觉不到罢了。妻子闹离婚,还在问:她为什么变心了?其实她的心一直在变,你却感觉不到,从来没有为挽回她的心做过什么,反倒依着惯性使她日益失望。孩子进了监狱,这才痛心疾首:他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孩子,为什么突然变坏了?其实你的孩子并不是突然变坏的,可爱只是他三岁时的形象,从那以后,便一步一步向着监狱的大门走去了,你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60、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61、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慢慢地,你不会再流泪;慢慢地,一切都过去了。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62、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6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
64、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佛语禅心24句(65句一览)":/wenan/29243.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关于描写夏天的成语(21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