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陶行知简介的资料(57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8 阅读次数:

陶行知简介的资料

1、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2、在写给当时哥大教育学院教务长罗素(注:J.E.罗素(JamesEarl Russell),当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务长,不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也不是哥大教育学院另一位W·F·罗素(WilliamFletcherRussell))的信中,陶行知这样说道:“三年前,我就将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自己留学美国的最终目标……我终身唯一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个民主国家。看到我们的共和国(Republic)突然诞生而带来的严重弊端,我深信如果没有真正的公众教育就没有真正的共和制的存在。”(民盟南京市委,2011)此时的陶行知,经过一年多的美国教育,更加坚定了自己用教育改变社会的理想,而他在哥大所学到的知识也成为了他日后创立中国大众教育的思想根基。

3、对于乡村教育,陶行知曾这样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在这一点上,杜威与陶行知的认识是一样的。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曾经到访中国并做了多场演讲,其中他便提到了自己对于平民教育重要性的看法,他说:“共和国者,则必须实行平民之政治;欲实行平民之政治,非有平民主义之教育不可。”(川尻文彦,2009:147)平民教育就是一种寻求绝大部分人的解放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使得每个个体自立、自强、自我觉悟,又可以改变旧有的社会结构,创造一个社会上下流动的渠道,巩固当时中国脆弱的共和基础。可想而知,这样的思想对于之前仍然远在海外寻找救国良方的陶行知来说会是何等的重要,这样的思想也促使陶行知走到乡村之中,倾其一生为国家的未来储备积累人才资源。(陶行知简介的资料)。

4、  1927年11月11日,燕子矶乡村幼稚园正式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幼稚园招收附近3到6岁的幼儿,不收任何学费,实行“来者不拒”、“不来者送上门去”的招生方针。

5、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6、《斋夫自由谈》是201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陶行知。本书是他在担任上海《申报》顾问期间,在“自由谈”专栏中所发表的一百多篇杂文的结集。

7、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8、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所以在中国“科学的种子长不出来”。为纠此偏,就必须“(1)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的人做工;(2)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3)“在劳力上劳心”是指“手脑双挥”,将传统教育下劳力和劳心的“两橛子”联接起来,“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

9、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10、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12、基于此因,陶行知经过一番体验之后,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13、 晓庄师范的成立伊始,没有校门、没有围墙,周围只有望不尽的农田和不远处的劳山(原名老山,陶行知改“老山”为“劳山”,改“小庄”为“晓庄”,取日出而作之意,意为“在劳力上劳心”、“日出而作”)。建校之初,晓庄的培养目标便确定在:培养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将农村生活、劳动的实际与教育联系起来。老师在教授学生课程之时,其实同时也是自我提升、教育的过程,乡村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在其中受益。因此,晓庄师范没有教师,只有指导员,因为陶行知相信“没有专能教的教师,只有经验稍深和学识较好的指导,所以任何人不论是农民还是樵夫、耍蛇人还是渔夫都是合格的老师。“生活即是教育”就是要因材施教、就地取材(央视网,《人物》,2016,25,13’55’’--14’15’’)。可以说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对杜威思想批判继承。对于杜威来说,他的“教育即生活”更适合于发达社会的教育现实,是正规教育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结合。而陶行知要实现的,是立足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着眼于广大教育程度十分有限的农民群体提出的教学与乡村生活实践的结合。两者互有不同,却又有着许多的交汇点。

14、(3)VIP大数据题库,涵盖所有考试的重点题,绝对不让你浪费时间刷无用的题!

15、  就在这时,陶行知收到了妹妹的来信,询问如何给母亲办60大寿。陶行知在回信中提出了一个办法:用给母亲祝寿的钱和亲友的贺礼,办一所乡村幼稚园,以作永久的纪念。“立志要乘母亲六秩荣庆之年,为国家教育创一个不可磨灭之事业,以作吾母寿人寿世之纪念。”

16、陶行知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17、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之所以生活具有教育意义是由于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磨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所以说,“生活与生活——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18、1943年3月,陶行知接受周恩来所送南泥湾大生产图片一套和毛线衣一件。育才师生学习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战胜困难,开荒30亩,建立了育才学校第一个农场。

19、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中山网评)

2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21、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主要幼教类著作有《创设乡村幼稚园的宣言》《幼稚园的新大陆》《如何普及幼稚教育》等。

22、  除了燕子矶幼稚园,陶行知与晓庄学校师生还创办了晓庄幼稚园、和平门幼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幼稚园等。

23、1941年1月21日,香港业余学校的工人将存放在那里的乡村教育运动、普及教育运动、国难教育运动、科学教育运动的资料当废纸卖了。陶行知认为:“这是今天最伤心的事,真是值得我们哀悼的。”

24、陶行知曾将“以教人者教己”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根本教育方法之要求教人者先将所教材料“弄得格外明白”,先做好学生。同时,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有学有教”即“即知即传”,它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还要求: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去除“知识产权”的私有,树立“文化为公”的信念。“小先生制”就充分体现这一意义上的“教学做合一”。

25、《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4月初版本

26、顺便说一句,如果你平时学习时间不充足,学习的自制力特别差、看书也把握不住重点,不妨来了解下我们“教师之梦”的“VIP取证班”!

27、据2005年四川教育出版社《陶行知全集》第七卷、第八卷《人名索引》等载:

28、改造农村为己任,他能为中国农村、为农民的的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人从老百姓中来,最终又回到老百姓中去,为老百姓服务。真人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真人具有为民族复兴而献身的牺牲的精神。第陶行知的真人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培养“少爷”、“小姐”式的学生提出来的。这些少爷、小姐手无束鸡之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要人侍候。只会分利,不会生利。一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因此,他要培养的真人,要具备五种生活力:即科学的生活力,健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改造社会的牛活力。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看,“真人”的标准就是三个条件:“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

29、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30、陶行知对教学内容的总要求是什么?他提出三条标准: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也就是说教科书要有引导学生动手的力量,使儿童的手从仅仅起握笔的作用中解脱出来,成为“万能的手”,“开天辟地的手”。’第“看它有没有引导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想了又想的力量。”一本好的教科书,要给儿童以启发、以思考、以创造的作用,从而达到举一反学以致用的目的;第“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31、蓝九盛(1910—1995):福建长汀人,晓庄学校学生。曾在准安县莲花街新安会馆创办新安小学。1931年随张宗麟前往福建集美乡师任教,后在南安、大田、上杭、长汀等地任教。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顾问。

32、陶行知大声呼吁:“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6月25日,陶行知在国际饭店代表54个人民团体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要求美军立即撤退。6月29日,陶行知与郭沫若、沈钧儒等发起《致美国人民书》。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d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

33、由于国民d对革命青年的迫害,江浙一带许多革命青年听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比较自由,纷纷隐姓更名来到晓庄。1928年夏,在中共南京市委领导下,正式成立了中共晓庄师范支部。成立会在一处松树林里举行。不久,又成立了共青团晓庄师范支部。

34、《行知诗歌集》上海儿童书局1933年7月初版本

35、1926年10月,陶行知参观江宁市立师范时,了解到农忙季节,农民家的孩子无人看管,感到乡村有必要设立幼稚园。下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更坚定了他的这一想法:一次,他看到一个母亲正在田里劳动,旁边的竹筐里装着她的儿子;还有一次,陶行知见一个孩子辍学在家,便问为什么不上学?孩子说:“田里很忙,要帮妈妈看小妹妹,没法上学。”

36、证明刚刚寄到,陶行知的急电也到了,严厉阻止用这张证明,并要晓光立即将证明寄回。接着,又是一封快信。

37、(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38、王一心.陶行知最后的圣人(M).团结出版社.北京.20

39、2022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1周年。《陶行知语录》精选131条名言,是对陶行知先生的纪念,也是对其思想的重温。“学陶师陶”,就是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陶师陶”是当代教师的职业要求,也应成为当今社会的风气导向。树立新时代师风师德,弘扬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构建“全民学习,人人学习”的新时代学习型社会。

40、乘海轮离开上海,前往两广。下午5时45分,夫人汪纯宜在上海普慈疗养院病逝。

41、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各,进而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立志:“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

42、水是陶行知的化名。冰小姐就是吴树琴,与汪纯宜同是安徽休宁人,比陶行知小24岁。1934年陶行知介绍她和另外两个同乡同学投考上海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学习。

43、20福建师范教育学考研群694374767

44、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45、9月22日,毛泽东再次致信陶行知等四位救国会领袖说:“先生们抗日救国的言论和英勇的行为,已经引起全国广大民众的同情,同样使我们全体红军和苏区人民对先生们发生无限的敬意!”

46、根据这个基本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三条思路:第“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何教会学生学呢?陶行知认为,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老师不要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想告诉他。通俗地说,不要把现成的小鱼给小猫,而是要“授之以渔”,教会小猫钓鱼。不要把现成的金子给学生,而是要把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交给学生。第“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学生怎样学,先生就怎样教,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不断自我进修: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才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方法一定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

47、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48、年谱在这之前,除了“1914年夏,与安徽休宁县汪纯宜女士结婚,婚后共育有四子”,几乎再无这位夫人的记录。

49、由于国民d反动派阻挠和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四川重庆附近生存。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他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

50、《行知书信》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1月初版本

51、谨以此文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70周年(1891—1946)

52、教育学考研背诵打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坚持下来才会看到效果,把大量的背诵内容细化到每一天可以减轻很大的背诵负担。

53、1932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史量才与陶行知、黄炎培、宋庆龄等人作了长时间的交谈,一致认为《申报》在此紧要关头,应当表示鲜明的反内战立场。最后由陶行知抱病草拟文章的题目及提纲,交编辑部派人执笔成文,再由陶行知修改,写成时事评论,这就是《申报》于6月30日、7月2日、4日接连发表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文章以精辟的论述痛斥了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引起了国民d当局的极大恐慌。

54、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也给予南方局的活动很大的帮助。凡是南方局决定转送延安的育才学校学生,陶行知都给予疏散和掩护。南方局在国统区找寻到的革命烈士子女,往往先送交陶行知,安排在育才学校学习,有机会再转送延安。由于育才学校越办越好,一些民主人士也纷纷将自己的子女送往育才学校学习。

55、这是本栏目的第二篇原创推文:《万世师表:陶行知》

56、1923年,意识到农民教育问题的紧迫性的陶行知,倡议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力争在十年到二十五年之内,让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一万万不识字的中国人得到国民基础教育,还希望学生的人数能够年年地增加(央视网,《人物》,2016,25,08’15”--08’33”)。从1923年到1925年,陶行知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并在最后确定了自己建立农村示范学校的想法。可以说,在当时立志用教育来重振一个正在衰颓的民族,挽救中华于内患外辱之中,并且成功在中国农村地区实践的赴美留学生,陶行知是先行者。陶行知的一生,纵然短暂,但是其继承自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教授的教育思想,以及他为中国日后所留下的教育实践经验改变了中国旧有的教育观念,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的历史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陶行知简介的资料(57句一览)":/wenan/2989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