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王阳明的心学四诀(56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9 阅读次数:

王阳明的心学四诀

1、如此就是格物,就是“致良知”,就与大道相合了。——这就是修行。

2、第四类:自己不知道,别人也认为自己不知道。

3、佛在一阵的惊喜之后,心情反而又变得很沉重。

4、 人生在世,总有毁誉傍身。众口难调,若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岂非寸步难行?只要立定脚跟踏踏实实地去做,不违本心、不负初心,就足够了。

5、一是“静坐息虑”。这种功夫使吾心处于“悬空静守”状态,可以排除杂念。

6、第良知是人心固有的是非之心。王阳明的良知源于孟子的良知、良能。“良知者,孟子之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7、 一个人面对挫折而愤怒,是因为他的修为还不到家,还没锻炼到“不动心”的境界。荣辱得失都是身外之物。一旦为其动心,那就内心就只能被奴役驱使。(王阳明的心学四诀)。

8、怎样才能把这样的大秘密转述给人,他感到十分的为难了?

9、应该说,致良知是王阳明对孟子“良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良知”,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由孟子最先提出。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可见,孟子所谓不学而能知的良知良能是指天赋先验的道德观念。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继承了孟子的观念,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的“良知”的含义首先保留了孟子的原意,继而又赋予了“良知”本体论的学术意义。

10、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1、修行,是踏踏实实地行走在人世间,为所当为,止所不当为,明辨是非,不断在一切境遇中磨练,不断在内在心性上下功夫,不断修正自己的心念、情绪模式、所言所行,知行合与天地正道合一。

12、王阳明认为,“良知”固然是愚夫愚妇与圣人共同具有的,没什么差别;但能否“致良知”,却是愚夫愚妇与圣人区别之所在。“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王阳明又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也。是故致良知之外无学矣。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13、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是每个人天性中自带的,是与天地大道相合的,是不需要通过学习、思虑、教育才能产生的。只要外境动荡和内心意动之时,保持一份清明的觉知观照,智慧会自然显现,你就会知道该如何应对外在事物。

14、 一个人有错误,直斥其过是最粗暴的做法,很容易起到反作用,不如温言勉励,循循善诱。既可以维护友谊,还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15、王阳明非常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他认为《大学》八目的宗旨在于“致知格物”。

16、可见,王阳明的良知是指先验的、与生俱来的、人人俱有的是非、好恶之心;是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是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的普遍价值标准。

17、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拓展资料: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18、 一两重的真诚,胜过一吨重的小聪明。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更喜欢和真诚的人交往,喜欢耍小聪明的人能赢一时,却永远无法让人放心。

19、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表述这些观点时,内心并不是真的洞若观火,明了无碍的。恰恰相反,许多是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认知,被混杂于这些脍炙人口的灵性语言之后,在一遍遍无意识的传播中,蒙蔽甚至误导人们的内心。

20、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1、打个比方,就象是99度的水升高了一度,就达到100度的沸水程度。

22、 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会受损。一个人无论是贫穷富有,得意失意,都应该谦逊待人。

23、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4、王阳明、释迦牟尼和老子他们在好开悟那一刻的状态是什么?

25、所以佛经里边才有许许多多精彩绝伦的比喻,佛的苦衷,我们应该能够体会。

26、读懂了阳明心学四句,再细细体会这几个词,会发现中华古圣先贤的修行之道,一切都是那么分分明明,殷殷切切,有依有据,没有含糊,没有虚飘,没有似是而非。

27、对于“致知”,王阳明解释为“致良知”。他主张“性无不善,知无不良”,所以“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也就是好善而去恶。

2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故事背景:有一天,那个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我们应该注意,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29、王阳明的“致知格物”,主要目的在于好善去恶。他把“致知格物”总结为著名的“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诀,可谓阳明学的真谛。

30、就不必这样诧异了,你会感到他是人而不是神。

31、严嵩当政期间,徐阶与自己门生故旧站到了裕王的阵营,通过灵活手段来制衡严嵩父子乱政影响,徐阶发现和栽培了后来挽救大明朝于危亡之际的张居正

32、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这些造假计谋不以为然,他们问王阳明:“这有用吗?”

33、在每一个感受发生的当下,只是警觉、清明、自在地看着这些能量自然起落,心头虽有喜怒哀乐的感受,却不对这些感受作任何的好恶取舍。这个时候,你只是对自己内在胸膛的一股气静静观照着,“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对于生命原本那份自然的造化之气,不助长,也不抗拒,试着让自己的言行不被那股气带走,而是以一份“观自在”的觉知,允许一切气机在心内自然流动。

34、 阳明先生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里,估计无法接受,但是阳明先生却能在生活中保持着积极乐观。他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35、生而为人,心内一切意念、欲望、情绪、感受的发生,也都是那么自然。因为心是活的。有意念,有牵动,有七情六欲,一切都只是心“动”之时,生命活泼泼的自然呈现。

36、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37、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看一下佛佗开悟的历史记载。

38、他们不是象我们一样,象王阳明先生后来的弟子们一样,仅仅是想;

39、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40、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41、这良知是不虑而知的,是没有私欲遮障的。在念头升起的刹那,就自然地能够明辨是非,自然会懂得于纷扰的外在事物间,如何明辨是非,如何进退取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42、一字之加,全局皆变,这不仅极大方便了世人的修学,更是突出了阳明心学“简易直截、当下即是”的方便特点。

43、《大学》中著名的八个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即探究的意思,朱熹将其中的“格物”解为探究事物之理。而王阳明认为,“格物”并非探究世间身外之物,而探究的恰恰是我们的内心。

44、王阳明曾多次奉命镇压民众的“叛上作乱”,致力于“破山中贼”,厥功甚伟。但他认为,“民虽格面,未知格心”,比“山中贼”更难破的是“心中贼”。他的“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他说,即使愚夫愚妇,倘真能“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这个破“心中贼”,达到“存理灭欲”的具体方法与诀窍即是“克己”。

45、 绍兴知府南大吉平时做事特别粗犷,不拘小节。他酷爱阳明心学,在王阳明座下当学生。阳明见他一身缺点,却不明说,只是天天讲授心学。有一天他对王阳明说:“先生,我浑身都是缺点,你怎么不跟我说?”王阳明说:“你怎么知道你浑身都是缺点呢?”南大吉回答说:“因为良知。”王阳明说:“那不就是我经常说的吗?”南大吉于是称谢而去。

46、——无论你是佛家或道家精进修行者,还是身心灵领域工作者,或是个人灵性探索爱好者,毫不含糊地、踏踏实实地修行自己内在的心性,都是必走的成长之路。让我们共同践行这清明落地的个人修行之道!

47、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如果分一下类,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48、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

4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故事背景: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0、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51、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中有著名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著名的心学四句。也是自古以来,对个人身心修行路径极为透彻、深刻、简洁的总结。

52、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形象地阐述了关于心动与不动的故事。当风吹动经幡时,两僧争论,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当外境尘缘起伏,你的意念为之所牵引,产生争论评判,而你却没有觉察到你内在的发生,此时你的真心就被妄念遮障了,你的妄念心“动”了。而若在外境起伏时,你能静静观察者,同时亦观察着自己内在的起伏,别说风动还是幡动,就算十八级台风,都影响不了你心中自有一片宁静广阔的天地。

53、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弟子们唯唯。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该弟子笑着接受。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54、这良知的照耀之下,看见自己蠢蠢欲动的私心私欲,也看见天地大道的浩然正气,于是回到生活中,在每一个挑战发生的当下,都能够不断内观自己,修正自己,不断剥离自身那些与天理大道相悖的私欲,不断发扬自身那些与天理大道相合的部分,此即“为善去恶”。

55、大厅两侧各有侧屋。故居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瑞云楼是王守仁当年出生的地方,已修复如初,并辟为王守仁史迹陈列馆。大厅为王氏家人议事及重要庆典活动场所。其它建筑如砖雕门楼,轿厅等历经岁月沧桑,仍保持了原有风貌。1997年3月被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王阳明的心学四诀(56句一览)":/wenan/30453.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