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黑格尔哲学的核心(75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30 阅读次数: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

1、按照黑格尔《逻辑学》的讨论方法,概念作为规定性,都是作为作为有限的规定性,而作为有限的规定性,它的规定性都取决于它的限定方,也就是对立方被规定的。所以讨论规定性,还是首先要指出它的对立规定是什么。

2、我们不必对这段译文展开讨论。我只想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即便解释中将黑格尔所说的Sein和Nichts改译为“存在”和“非存在”,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认为,他说的其实是“有”和“无”,而且后者似乎更能说明他的思想,特别是说明相互的对立,以及相互向对方的过渡和转变。

3、(译文5)但这种纯有是纯粹的抽象,因此是绝对的否定。这种否定,直接地说来,也就是无。(《贺译2》,第192页。(黑格尔哲学的核心)。

4、(1)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下卷,第296页,译文有修正,参见Hegel,G.W.F.:WissenschaftderLogik,Band第305页。这句话的德文是:dieseHandlungistgut;dieKopulazeigtan,dassdasPraedikatzumSeindesSubjektsgehoert。

5、在某种意义上,写一本黑格尔哲学的导论意味着首先必须对于黑格尔学术史谙熟于胸,对于学术史上关于黑格尔的最重要的论争了如指掌。从黑格尔去世之日起,他的思想就成了学术争论的渊薮,越往后,这种争论就越深入、盛大,阅读和思考黑格尔的著作不得不面对那些歧义纷呈的讨论,唯有“上穷碧落下黄泉”,把它们搜罗殆尽并“自作主张”才可能真正进入黑格尔的思想世界。我们不得不佩服拜塞尔学识之渊博,裁断之精审,从他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无论是黑格尔本人思想之来龙去脉,还是学术史上关于黑格尔的诸种争论,他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第四章“有机自然观”为例说明这一点。在这一章中,拜塞尔不仅从逻辑学的角度阐述了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本性,而且结合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说明黑格尔重提它的重要意义,不仅追溯了黑格尔这一观点和亚里士多德的关联,也指出了黑格尔有机自然概念和黑格尔基督教研究之间的直接关系;不仅探讨了有机世界观的一元论基础是如何通过斯宾诺莎中经谢林的媒介,最终在黑格尔的《差异论文》中通过生命的概念表现出来,而且考察了黑格尔如何受惠于康德第三批判与谢林《自然哲学》中的自然观,最后还极力讲清楚,黑格尔并不是无视现代自然科学的自然观,而是要从根本上重建人可以在其中生活并通过它而获得对于自己本性的真正理解的自然。

6、(译文2)存在只是潜在的概念。(1)存在的各个规定或范畴都可用是去指谓。(2)把存在的这些规定分别开来看,它们是彼此互相对立的。(3)从它们进一步的规定(或辩证法的形式)来看,它们是互相过渡到对方。(4)这种向对方过渡的进程,一方面是一种向外的设定,因而是潜在存在着的概念的开展,并且同时也是存在的向内回复或深入于其自己本身。(5)因此在存在论的范围内去解释概念,固然要发挥存在的全部内容,同时也要扬其存在的直接性或扬弃存在本来的形式。(《贺译2》,第187页,序号为引者所加)

7、我看到皇帝,这个世界的灵魂,骑马穿城而过,去检阅军队。看到这样一个人在这里集中成一点,坐在马背上,走向世界并且统治它,这的确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8、“精神哲学”是黑格尔首次开辟的一个哲学领域。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研究了“灵魂”,但没有提出过“精神”概念,罗马时代提出了“自然法”思想,也不知道“精神”为何物。“精神”(Geist)作为一个“术语”,最早出现在基督教中,但不是独立出现的,而是和“神”的“位格”连在一起,作为“圣灵”(GeistGottes)而存在。

9、在拜塞尔看来,如果不能理解形而上学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基础意义,我们甚至不能正确地理解黑格尔最为生动最为流行的美学思想。只有从艺术的概念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黑格尔认为艺术尽管低于宗教和哲学,但是艺术作品不应该服务于任何外在的目的,每一种艺术的形式或者媒介有它自身的特质,艺术属于一种独立的认识形式,艺术作品“意味着精神之自我意识的一个阶段;不仅艺术家通过其作品意识到自己,而且全部历史和自然的精神也通过他意识到自己”(349页)。黑格尔之所以强调哲学高于艺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解释。首先,他反对浪漫派把艺术置于哲学之上的做法,因为虽然浪漫派正确认识到感性的作用和现象的地位,但是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哲学认识局限于知性的抽象概念之内。其次,黑格尔认为,我们身处其中的反思文化,不利于艺术,因为艺术表达了我们的感性,而我们现代人更想要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真理。

10、第最初的是(Sein),乃是依自身被规定的,所以,

11、对照德文(13)可以看出,后半句的意思是说:当某物失去它的质时,它就不再是(aufhoert…,daszusein)它所是的东西了(wasesist)。而这后半句所使用的两个动词sein和ist,恰恰是与前半句中的名词Sein对应的词,意思也应该是对应的。现在可以看出,译文3中这句话,即“失其所以为这物的存在”,是错译。句中的两个动词都是系词。第一个系词是以不定式sein的方式表示的,它的表语是das,意思是“是这个(东西)”,逗号后面的从句是对这个das的补充说明。第二个系词是以第三人称单数ist表示的,它的表语是句首的was,即该从句所说明的“这个(东西)”。所以,这两个动词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系词,因而没有存在含义。在我看来,译文3的错译不是语言水平问题,而是因为它要与这里所考虑的“存在”相一致。

12、张世英先生,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的书香门第。从小熟读论孟,中学时修理科。1941年秋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后转入哲学系。1949年毕业,取得哲学硕士学位。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13、(9)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上卷,第54页,译文有修正,参见Hegel,G.W.F.:WissenschaftderLogik,Band第68页。

14、(后记)黑格尔的逻辑著作,特别是《小逻辑》,一直深受国内学界的双重重视。一则黑格尔逻辑与辩证法相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因而一直获得学界的推崇,二则它在我国西方哲学翻译工作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因而始终被提及。我尊重译者,绝无丝毫贬低译著水准、贬低我国几代学者翻译和研究工作之意。本文的工作仅在于指出,现有的翻译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这说明在关于黑格尔逻辑的理解上,因而在关于黑格尔哲学的理解上,学界是存在问题的。译文中的问题与being(Sein)这个术语及其概念相关,是表面的,其实质与对逻辑的理解和认识相关,与对哲学的理解和认识相关,与对逻辑和哲学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相关,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一如我一直强调的那样,being的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与它相关的问题绝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15、由于强调黑格尔哲学中逻辑学或形而上学的基础性地位,它渗透在全部黑格尔的哲学思考中,所以拜塞尔为我们呈现出来的黑格尔形象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和那些只从某种意识形态出发的黑格尔研究者提出的形象不同,也和那些据守一方只从部门哲学的角度出发的黑格尔研究者提出的形象不同。这尤其表现在本书第四第五部分之中。比如,在拜塞尔看来,黑格尔不仅不是自由的背叛者,或者只是积极自由的支持者,而且简直就是消极自由的最早发现者之“重要的是承认,黑格尔对消极自由的辩护并非他晚期思想的发展,而是他思想生涯中一以贯之的事,是所有他的政治著述的始终如一的标志”(238页);黑格尔根本不是如梅涅克等人指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实在政治的拥护者,黑格尔既说过“人应该把他的存在归功于国家,他只有在国家中才拥有他的生命。无论他拥有什么样的价值和精神实在,都是他单单凭借国家取得的”,又说过“对于政府而言,真正神圣不可侵犯之事应该是像保证和保护公民的自由行动这样的事情,而非这一点(组织和维持权威机构)”,必须从概念出发,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理解黑格尔的国家观;拜塞尔还让人大跌眼镜,提出黑格尔根本不是一个历史主义者,“黑格尔不是一个历史主义者,事实上,他是反对这个学派的中坚人物。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是支持理性的权威,以反对历史主义的相对主义。因此,他的认识论想方设法要恢复理性的批判,而他的法哲学则是面临历史主义时再次尝试自然法的重新建构”(307-8页)。这些提法绝非拜塞尔刻意标新立异,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他深入而细致地解读黑格尔的著作文本,并且坚持形而上学的基础地位得出的真实结论。据笔者所知,在国内学术界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在2019年“欧亚首届国际黑格尔论坛:黑格尔实践哲学中的行动与正义”学术会议中,张汝伦教授以“黑格尔是一个实践哲学家么?”为题对非逻辑化的、非形而上学化的黑格尔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16、最后我们看修正译文9*。它谈的是“变”,然而谈论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即它直接谈论的乃是“真”这一概念,并借助它的说明而谈及“变”。

17、黑格尔有两部逻辑著作,都有中译文。一部是《逻辑学》,俗称大逻辑,一部是《小逻辑》它们体现了黑格尔对逻辑的看法和认识。这两部著作的思想大体差不多,主要区别是在规模上,后者一般被看作是前者的简写本。即便如此,研究黑格尔逻辑,主要还是从《逻辑学》入手。

18、译文9*说过,变乃是是与不者的相互转变。实是与是不同,乃是规定了的是,因而这里说它从变发生,变在它的背后,便是容易理解的。字面上可以看出,关于实是,这里说到两个特征,一个是它有了一个直接物的形式。可以看出,这大概说的是实是的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是。问题是,这种形式是什么?黑格尔的表述方式给人一种感觉,他的表达是自明的,用不着多做解释。所以我们也只能从前面说过的东西来理解。如上所述,实是乃是规定了的是,因而相当于“是P”。现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借助这样的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这里的相关论述。“是P”有了一个给定的东西,也具有一个形式,大概可以说明这里所说的“直接物的形式”。这是变化的产物,但是,如果不考虑变,即如译文所说,变化扬弃了自身,“是P”就成为最初的东西。所以,借助“是P”来理解实是,看来是不错的。

19、(23)参见Hegel(1969:82-83)。序号为引者所加,为讨论方便。

20、1816年黑格尔迁居海德尔贝格,任海德尔贝格大学哲学系教授,从1818年开始任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1827年主编《科学评论年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黑格尔学派。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在1829年当选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因病逝世。

21、和霍尔盖特一样,拜塞尔突出了自由概念在黑格尔政治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但是他并不是借此向自由主义投降,而是——尤其是通过比较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概念——要说明黑格尔自由概念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其核心要点有四:黑格尔的自由是质料性的和具体的,它首先关涉特定共同体的伦理(ethos)和生活方式,而非形式的和抽象的自我;自由的主体是精神,是主体间的自我,而非独立的自我;自我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而非纯粹的理性,也包括人的欲望与情感;和康德所设想的自我的独立性是一种幻相,自由的自我必须依照自己的本性和作为整体的宇宙的必然性而行动。

22、拜塞尔此举一个非常重要的靶子是近几十年来在英美学术界出现的对于黑格尔哲学的非形而上学的阐释,这种阐释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把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视为完全过时的东西,“事实上,黑格尔已然被解读为形而上学之外的任何东西:作为一种范畴理论、作为社会认识论、作为新康德主义的观念论、作为文化史学,以及作为最初的解释学。所有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相信黑格尔哲学就其根本的主旨或精神而言是非形而上学的”(7页)。拜塞尔强调,“在黑格尔看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基础,是他体系的每一部分的根基。为了在其个体性和整全性中理解黑格尔,首先和首要的是恢复形而上学在他的思想中核心作用。出于这一原因,实际上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将强调形而上学对于黑格尔体系的各个部分是多么根本。”(同上)

23、在我看来,译文11*的意义并不在它本身,而是超出其自身的。我想指出的是,当结合举例和“系词”一起考虑的时候,我们固然可以明显看出所谈的Sein乃是“是”,或者应该译为“是”,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当不是这样谈论的时候,比如单独举例或谈论“系词”的时候,所谈的Sein也是“是”,也应该译为“是”。甚至在没有例子、不谈系词的时候,而只是一般性地谈论语言的时候,所谈的Sein同样还是“是”,还是应该译为“是”。不仅如此,即使连语言也没有涉及,比如前面译文7*-10*,这时谈论的Sein也依然还是“是”,依然还是应该译为“是”。黑格尔谈论系词及其相关句式的地方很多,举的例子也不少。限于篇幅,我们不必一一列举。为了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也为了更好地说明黑格尔的思想,我们完整引用两段译文来讨论:

24、关于“是”与“存在”的区别已经有很多讨论了,关于它们的区别也有基本的共识。最简单地说,“是”有系词含义,“存在”(和“有”)则没有系词含义。基于这一认识,考虑黑格尔逻辑学中Sein一词的翻译问题也就可以转换为考虑:其中这个Sein是不是系词含义,或者是不是存在含义?或者,有没有系词含义,或者有没有存在含义?主要是系词含义,或者主要是存在含义?假如Sein是系词含义或主要是系词含义,那么译为“是”乃是正确的,而译为“存在”则是错误的;即使它仅仅是有系词含义,将它译为“存在”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存在”一词根本就没有系词含义。相反,假如Sein是存在含义或主要是存在含义,那么译为“存在”是正确的,而译为“是”乃是错误的;但是,假如它仅仅是有存在含义,那么就不能说译为“是”乃是错误的,因为需要认真考虑,“是”一词是不是有存在含义。

25、用LiberalArts(博雅教育)理论,

26、有人可能会以为,即使译文9中相应于(2)的译文有问题,修改过来就是了,但是那里(2)的问题是不是足以说明将Sein和Nichts译为“有”和“无”乃是有问题的。因为至少字面上看,“是”和“不是”可以表达对立,但是“是”和“不者”并不是对立的表达,或者至少不如“有”和“无”那样可以明确的表达对立。或者最保守地说,毕竟“有”与“无”的对立是自然的,而“是”与“不者”的对立不是自然的。在我看来,这就涉及黑格尔本身的表述问题了,即涉及Sein与Nichts相互关系的问题。为了可以比较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看一看黑格尔关于Nichts的一段说明:

27、(5)是关于(3)和(4)的进一步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对立的形式”和“抽象的直接的否定”,以及二者的区别。前者大概是指“是”与“不是”这样的对立。后者大概指“不者”与“是”这样的对立。也就是说,“不者”与“是”尽管没有形式上的对立,却是抽象的直接的否定,而这才是黑格尔所要的结果,或者说,这才是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因为他要谈的乃是否定,而且是纯粹自为的、没有关系的否定。“不者”字面上即有否定的含义,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或者,借助黑格尔的说明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这就够了。

28、这种观念论的目的论维度既体现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也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中。“理性统治世界”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中最基本的命题,但是它的意思并不是说,理念是某种心灵的内容或意图,某种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或精神统治世界,统治世界的目的只是世界的形式或者结构,它并不必然意味着某些行动者的意图。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一向受到最大的奚落,尤其在我们习惯了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理解自然的时代。卡尔·波普就说过,他在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看到的只是“夸夸其谈的、迷惑人的黑话”,刘创馥也认为,“无可否认,自然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系统中最弱和最被轻视的部分,因为当中包括的不少论述,从今天的科学知识看来非常可笑,这点笔者没有异议”(《黑格尔新释》,27页)。实际上,黑格尔并不否认现代科学中的机械主义,而只是认为,主张自然只有依据机械发展的自然主义对于理解自然的本性来说是不够的。黑格尔的自然观来自于他的形而上学,亦即他的逻辑学中所确立的一种理解生命的基本方式,把生命理解为自我生成和自我组织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黑格尔据此拒斥了主观——客观、实在论——观念论的简单对立,它们本质上来源于同一个东西。

29、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

30、(译文13*)(1)上述从关系的形式到规定的形式的过渡,造成以下的直接后果:必须把系词的“不”加到宾词上去,同样也必须把宾词规定为不-普遍的东西。(2)但不-普遍的东西也由于一个同样直接的后果而是特殊的东西。——(3)假如否定的东西按照这个直接的不是的完全抽象的规定而固定下来,那么,宾词便只是完全无规定的不-普遍的东西。关于这种规定,在逻辑中将在矛盾概念那里加以讨论,并且作为某种重要的东两加以强调,即:就一个概念的否定物而论,应该仅仅在否定物上固定下来,并且应该认为它是肯定概念的他物的纯粹无规定的外延。所以,(4)单纯的不-白物既可以是红物、黄物、蓝物等,也可以是黑物。(5)但这个白物本身却是无概念的直观规定;于是这个白物的“不”也同样是那无概念的不是,后者的抽象在逻辑一开始就被考虑了,而且变被认为是离它最近的真。(4)

31、与“真理”相应的德文是Wahrheit。这个词是形容词wahr的名词形式,后者的基本意思乃是“真的”,而且主要是在istwahr这种意义上使用的,即其最主要意思乃是“是真的”。所以,Wahrheit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应该是“真”,而不是“真理”。一个命题或判断,一种认识、理论或道理,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真理”大致相当于真命题、真判断、真认识等等。所以,真与真理乃是不同的,二者还是有不小区别的。假即是不真,所以“真”这个概念在这些讨论中非常重要。黑格尔在这里谈论真,并借助真来谈论Sein和Nichts,也不是随意的。字面上即可以看出,Sein与Nichts不是同一的,但是一开始黑格尔把它们说成同一的,然后又对它们进行区别。恰恰在进行区别的过程中,他谈到真,这也就说明,不仅通过真可以说明Sein与Nichts的区别,而且Sein与Nichts乃是与真相关的。如果可以认识到,这里所说的Sein乃是“是”,这里所说的Nichts乃是“不者”,含有对“是”的否定,或者主要就是对“是”的否定,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里引入“真”的说明乃是自明的。如果说“是”乃是真的,那么说它的否定,即说“不是”就是假的,并且反之亦然。这不恰恰是黑格尔所说的“是”向“不者”的过渡,“不者”向“是”的过渡吗?“是”与“不者”的对立乃是显然的,而它们之间的对立乃是与真假相关的,即与真相关的,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实际上这是自明的,所以黑格尔才会有如上论述。

32、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33、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34、(24)参见Hegel(1969:83)。序号为引者所加,为讨论方便。

35、我要指出的是,以上问题在德文中是没有的:Sein乃是无规定性和空。这里的Sein乃是“是”。“是”(Sein)字面上是系词,系词所联系的东西起规定说明作用,因而它所联系的东西起着规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是它的规定性。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谈论“是”的规定性。而谈“是”本身,特别是说纯粹的“是”,因而也可以看作是与它所联系的东西没有关系,这样就可以说它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因而是无规定性。在这种意义上,系词字面上没有含义,只是起联系作用,或者说,它的含义来自它的起联系作用的那种句法结构,也就可以说它是空。但是,这样的意思,或者说,所有这样的意思,经过汉译,即经过“有”一词就都消失了。

36、经过这样的分析也就可以看出,黑格尔所说的“是”实际上乃是系词意义上的东西,或者主要是系词意义上的东西。最保守地说,在他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在系词意义上的论述,特别是这里关于本质的说明,以及借助本质来做出的关于是的说明。

37、CentralConceptsofHegelianLogics(I)

38、黑格尔在哲学史上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对当时的各门学科多有精通,并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哲学之中,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比一般的哲学家站得都高,他是站在哲学史的高度来看待哲学看待自己的。

39、精神经历辩证的演化阶段,显示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最根本发展源泉——他的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黑格尔简介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校长任内。

40、这段话紧接上一段话,(1)承上启下,其中所说的“过渡”即指上一段话的论述,所谓“后果”包含两点。一点是对否定判断的谓词(宾词)的说明,一点是将这样的说明移植到黑格尔自己的说明上。前者说的是“S不是P”,后者说的则是“个别的东西不是普遍的东西”。从这一说明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重复并强调译文12*的并由此结合前面的论述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但是,这里的表达与12*(3)是有区别的。那里说的是将“不”加到系词上,而这里说的是将“不”加到宾词上。正是由于这一区别说明,因而随后使用了“不-普遍的”这一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黑格尔这里所说的究竟是“S不是P”,还是“S是不-P”。因而,他说的究竟是“个别的东西不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东西是不-普遍的”。

41、这三大理论也是一个正反合的逻辑关系,量变质变的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规律,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规律,而这三大规律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余两个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展开的形式。

42、黑格尔去世之后,他的友人和学生编辑出版了《黑格尔全集》,其中包括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一系列黑格尔讲演录,有《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和《哲学史讲演录》等。目前,《黑格尔全集》德文版有六个版本,其中反映了最新研究成果的是第六个版本《黑格尔著作集》(历史评论版)。

43、这段话是在80年代初说的,那时国内尚无关于Sein的问题的讨论,所以这里关于Sein的说明乃是自然的,它体现出学界一种比较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关于Sein的看法。直观上即可以看出,这里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关于Sein一词的翻译:采用“存在”一词,同时说明它也可以译为“是”和“有”。由于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这似乎表明,这是学界的共识。另一个意思是关于这个词的解释。

44、张世英对这段话有三段简要的说明。我们看其中第一段,即关于译文2第一句的说明:

45、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46、(译文9)所以纯有与纯无是同一的东西。这里的真理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无中之有和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有中之无。但是这里的真理,同样也不是两者的无区别,而是两者并不同两者绝对有区别,但又同样绝对不曾分离,不可分离,并且每一方都直接消失于它的对方之中。所以,它们的真理是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之中的运动,即变(Werden);在这一运动中,两者有了区别,但这区别是通过同样也立刻把自身消解掉的区别而发生的。(22)

47、  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在纽伦堡,黑格尔于18181816年先后分3卷出版了《逻辑学》这部巨著,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逻辑学》中详加制定的。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了正确的理解、改造并加以应用。透过这部著作的神秘外壳,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着对于自然、社会与思维中一般辩证法的深刻表述。

48、译文12*中的多层含义,除了(3)中明确谈到把“不”加到系词上,因而谈及否定判断及其形式以外,其他几层意思似乎都是关于肯定判断的论述,尽管其间有时也谈到否定,包括(6)在涉及反思时谈到其肯定或否定的规定。所以,这一段虽然是在论述否定判断一节中,总体上却是关于肯定判断的论述,是关于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的关系,向否定判断的过渡的论述。(5)中关于“是”的明确说明,各层关于端项的说明,借助“规定”进行的说明等等,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这里所谈论的是“S是P”这样的东西。这样也就说明,(3)所说明的乃是“S不是P”这样的东西。这样,实际上也就有了关于否定判断的形式的说明。如果说这一点在这里只是提及,而还没有说清楚,因而看得还不是那样清楚,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黑格尔接下来的论述:

49、(5)在谈论判断的部分,黑格尔的举例说明还是不少的。比如“玫瑰花不是红的”(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下卷,第312页),就是关于否定判断的说明。

50、Hegel,G.W.F.,1969:WissenschaftderLogik,FrankfurtamMain:SuhrkampVerlag.

51、第二小段主要说质。它以“因此”开始,表明是从第一小段的推论,因而因循第一小段的意思来理解它,也不会有太多的困难。由于是没有规定的,因而没有质,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这至少表明,质乃是与规定性相关的,或者它甚至就是规定性的另一种说法。如前所述,规定性是通过“是P”中的P来体现的,或者,通过P与是的结合来体现的,因而质也是同样的,即通过“是P”中的P来展示,或者通过P与是的结合来展示。这样也就可以看出,“是”本身乃是没有规定的,“是P”由于与P相结合,因而是有规定的。类似地,“是”本身乃是没有质的,或者说,它的质就是它的无规定性,而“是P”则是有质的,因为这里的是乃是有规定的,因而是有质的,而这种质已经不是最初是本身所没有规定的那种质。

52、许多人由于《精神现象学》本身的影响大大超过《精神哲学》,而不愿把前者作为一个部分纳入到后者之中。但只要对照一下这两部书的内容安排,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作为“主观精神之中介环节的“精神现象学”,的确不能等同于独立的《精神现象学》,因为在这里,“理性”的部分,非常简短,没有包含《精神现象学》中的“精神” 分,以及宗教和“绝对知识”等部分,但是这些部分却在《精哲学》的“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部分得到阐述。

53、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也是黑格尔思想的精髓。

54、接下来的(4)至(9)是对判断中端项之间关系的说明,有的提到否定,有的没有提到否定,但是我们看到,其中明确提到“是”,而没有明确提到“不”。所以,这些论述,若是看作关于关于判断的论述,大概是不错的。但是,它们是不是可以看作关于否定判断的论述,则似乎是有疑问的。

55、摘要: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概念Sein和Nichts一直被译为“有”或“存在”和“无”。本文指出,这样的翻译是错误的,而且给理解黑格尔的相关思想带来问题。通过对相关译文的分析,本文还指出,应该将它们译为“是”和“不者”,这样可以消除原译文中存在的那些问题,同时可以更好地理解黑格尔的相关思想。应该认识到,Sein不仅是逻辑的核心概念,而且是哲学的核心概念,在Sein这个概念上,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得以充分体现。所以,与Sein相关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翻译的问题,而且也是理解的问题,不仅是如何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56、这激动的泪同时也是悲怆的泪,纯粹的学者毕其一生之力,可能就是为一本书、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呕心沥血,哪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主奴斗争”,真学问却往往难以被俗世“承认”;这激动的泪或许也是希望的泪,毕竟黑格尔在理念上阐明的“精神本身”在经历了不屈不挠的“沉浮”、“压抑”、“疯癫”、“抗争”之后,将会超越主观的“狭隘”、“偏见”、“任性”而得到“客观的”“意识”、“认同”,开辟出“法”、“道德”和“伦理”的世界,向着“世界历史进程”迈进,会给予学者们某些内心的安慰。

57、译文6谈及有与无的真理,这在译文9中也谈到了,而且谈得更多。因此有些地方似乎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也可以看到,尽管谈得更加详细了,许多地方仍然是不容易理解的。容易理解的地方是,这里明显是借助真理来说明变,借助它来说明“有”和“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这里借助真理说明,“有”和“无”并不同而是有区别的。这一点至关重要。译文7和8的说明给人的感觉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二者没有区别。但是这里借助“真理”使它们获得了区别。不仅如此,借助“真理”,它们还被说成是一方向另一方的过渡。

58、与费希特和谢林相比,黑格尔堪称大器晚成。谢林比他小5岁,但是20多岁就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学教授,而黑格尔最初只是谢林的追随者。直到黑格尔发表了《精神现象学》之后,他才真正超越了谢林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且逐渐登上了德国哲学的王座。

59、的确,黑格尔将古典哲学以形而上学为核心和基础的哲学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发现,除非超越黑格尔,除非扭转哲学的方向,否则谁也无法进一步推进哲学的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黑格尔哲学都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60、–––,2007:《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61、1950年,贺麟的译著《小逻辑》出版。1976年,杨一之的译著《逻辑学》出版。它们成为国人学习和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的基本文献。贺麟的译著在国内影响很大,它还使汉语“有”一词成为西方哲学中being一词的译名,杨译《逻辑学》也采用了这一译名。这一译名直接影响国内学界对西方哲学being这一概念的理解。比如有人认为,就being的理解和翻译而言,亚里士多德那里应该用“是”,黑格尔那里应该用“有”,海德格尔那里应该用“存在”2002年,梁志学的译著《逻辑学:哲学全书.第一部分》出版。此后不久于2007年,薛华的译著《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出版,其第一部分即“逻辑学”。这样,关于黑格尔的逻辑著作我们已有多个译本。确切的说,关于通常所说的《大逻辑》,有杨译的《逻辑学》(3);关于通常所说的《小逻辑》,至少有贺译梁译(5)和薛译等三个译本。

62、(修正译文9*)纯是和纯不者乃是同一的。(1)真之所是,既不是是,也不是不者,(2)而是这样的:(不是(那)是向不者并且不者向是的转变)而是(那)是转变成了不者,不者转变成了是。但是,真也不是它们的没有区别,而是这样的:(3)它们是绝对不同的,只是一方同样直接在其对立面消失。因此它们的真是这种一方向另一方直接消失的运动:(4)变,即这样一种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是与不者乃是通过一种区别而不同,但这种区别本身同样也已直接消失。(25)

63、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这本书,对于学过西方哲学史的人而言,应该是不会陌生的。但是,大多数人恐怕会像我一样,以前并没有认真地读过它。1986年张世英先生出版了《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并给我们五位研究德国哲学的硕士生每人一本。对于张先生的这份宝贵礼物,我们都不敢怠慢、抓紧学习,记了许多笔记并进行了几次热烈的争论。

64、很多人都会忽略黑格尔在实有讨论的这个开端的规定性。而事实上,理解“实有”的规定性,这个开端最是重要。大家从《小逻辑》中知道,黑格尔《逻辑学》所规定的对象是“绝对”。

65、值得注意的是引文2中关于“纯存在”的说明。短短几句话,却表达了许多意思。一个意思是说,“纯存在”只说出了“x是——”,而没有说出它是什么。另一个意思是对这一说明的解释:对x只说出“是”,没有做出任何规定。最后一个意思是关于“无”的说明:这个“x是——”,这个纯粹的“是”,即是“否定”,因为它什么也不是。这样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无”。

66、当时的西方社会,正逢启蒙运动。这也是在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再次掀起的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反对封建、呼吁自由的解放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67、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68、前面说过,《小逻辑》中关于Sein一词的翻译有一个从“有”到“存在”的变化,并最终在“存在”一词上确定下来,因此,我们要重点考虑“存在”,即这里只结合“存在”来考虑“规定”。首先,存在这一概念的规定是存在着的规定,这句话好像是同义反复。“存在”的意思是有。存在着的规定就是现有或即有的规定。那么,存在的规定为什么相互之间会是对立的呢?为什么对立的存在的规定会向对方过渡呢?这些意思如果不清楚,进一步的那些说明,包括向内的回复和向外的设定,都不会是清楚的。由于这是开始的论述,有不太清楚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看接下来的说明。

69、《精神哲学》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部分。但在篇幅上三个部分是完全不对等的,“主观精神”占了三分之二还要多的篇幅,原因在于,“客观精神”在《法哲学原理》中得到了详细阐发,而以“艺术”“宗教和“哲学”为主题的“绝对精神”分别在《美学》《宗教哲学》和《哲学史》得到了详细的阐发,在这里只是为了体系完整的需要,点到为止就够了。因此,《精神哲学》最具独立价值的部分,就是关于“精神概 ” 绪论和“主观精神”。

70、在杨一之老先生翻译的《逻辑学》中,自在存在等中的存在,是用“有”来标识的,而存在是指具有本质的有。所以下面的讨论,是在《逻辑学》意义中的“有”这样意义上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转换到黑格尔的《逻辑学》的自在之有、自为之有、自在自为和为他之有等规定中去讨论。

71、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72、丝珂拉人与公民:卢梭社会理论研究(宗成河译)

73、他认为,只有资产阶级民主制才唤起了人们对于自由的普遍追求。

74、梁译文也是有问题的。它只译出一个“是”(sein),而没有译出另一个“是”(ist)。这无疑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严谨的。面对wasesist这样的句式,出现这样的错译和问题,实在是不应该的。译文会在与Sein相关的翻译上出错或出问题,这就说明,在相关问题的理解上,确实是有严重问题的。当然,译文中有这样的问题,也就不可能不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问题。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黑格尔哲学的核心(75句一览)":/wenan/36078.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