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歌德耳机特点(74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8-13 阅读次数:

歌德耳机特点

1、最后再提醒一下,HD650和K701基本上都在拯救,现在总的来说,HA300直推650和70直推里是最佳的,可以加下潜,宽度,中频密度,高频提供一点点控制力。

2、下面我重点说说125i的声音特点,一提到歌德自然大家想到的就是人声,歌德人声的特点是贴耳,热情有穿透力,然而并不是所有他家的耳机都有这个特质,比如ps2ke,人声不热情也不够亮,这是我不喜欢这支耳机的原因之我认为这是歌德严重倒退丢失自己特色的产物,之后小歌德乱报价,这声音竟敢要2w多,,,不管怎么看我都认为这支耳机非常缺乏诚意,实际上小歌德做的e版这些耳机我基本都不太喜欢,声音不是太过于毛躁就是太中庸,大概就这了两个方向吧,那天聚会时我旁边的朋友听完ps2k后也说没听出ps2k有什么特色,简单说就没听出什么东西,相对psk声场窄了声音糊了,你觉得这样雍容华贵耐听沉稳了也没毛病。。。 

3、总结:SR325e的声音表现没有什么地方能谈得上是硬伤,但也不是那种绝对素质流的产品,它反而更加注重调音风格和对某种特定的曲风进行更好的演绎,所以SR325e并不能称之为一条杂食的产品。对于SR325e本身来讲,这就是一个单纯地用来欣赏音乐的产品,毕竟按照当下的评判眼光来看,它的做工的确是有些惨不忍睹。

4、SR325e搭载了一枚44mm尺寸的动圈单元,这个“奇葩”尺寸似乎不太常见,扬声器的频响范围达到了18Hz-24Khz,灵敏度8dB/mW,阻抗32Ω。

5、相比起K701来说,SR325e的声音风格要显得“粗糙”一点,你不可能会在SR325e上感受到比较精致、柔和的声音,SR325e从听感上讲是要显得奔放一些的,它的高频有着不错的密度和通透度,而中低频则是偏暖、注重力度表现的那种风格。(歌德耳机特点)。

6、DT831931(透明度高,分辨率一流,但有时声音往往过于明亮,不适合长期收听)等中端产品退市前景不明;DTX新系列DT440660860值得期待。高端产品以DT880战场为主,纯净,几乎不染色,HD600是强大的对手。

7、歌德的耳机是外向型的,完全没有控制能力,这个时候听起来纯粹的是受罪,HD650的隐形特点就是声音控制力强。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这样的词,克制、控制力。通常在拜亚耳机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拜亚的克制、控制力,都是以牺牲量感为前提的,我个人更欣赏HD650的控制方式,没有牺牲频段的量感。

8、其实SR325e的高频风格本身是有着一些修饰感的,这也让它相对来说更加适合流行、摇滚甚至是金属,其实就SR325e高频风格本身是和松下HD10略微相似的,很显然并没有坊间传闻所谓歌德“重低频,弱高频”的风格趋向。根据一些电商平台对于SR325e的描述来看,官方似乎是将SR325e定位成一个欣赏摇滚、小编制以及流行风格的耳机产品,这么看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9、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歌德耳机特点)。

10、实际上SR325e还是有着比起SHP9500相对精致一些的高频表现,并且高频到极高频部分的延展性也还算不错,只是高频乐器的结像以及定位要显得有些生涩,相比起K701来说少了些柔顺感,因此这或许也是SR325e听感上“奔放”的一个原因。

11、      总的来看,如果你问我红色单元的e系列歌德是否都更好的,我要说声音取向这个东西,绝对是见仁见智的,而e系列歌德,虽然在驱动良好的情况下,我觉得比之前是稍有提高的,但是总体素质并没有质的提高。对我而言,首先ps1000e和ps500e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因为前代的ps1000和ps500我都买过,但是很快都出掉了,除了ps1000佩戴感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种“葫芦型”的声音,我听起来有点接受不了,相比而言e系列把中频不足了不少,而降低了低频和高频的能量感和侵略性,我觉得平衡性上更好了,而且ps1000e的重量也稍微降低了一些,另外类似问题的在sr325(m2)上面也非常明显,之前我说过,我不太喜欢这两款耳机,而现在我觉得也是个不错的产品了。第其实最早的单元最凸出的rs1e,我觉得是我最喜欢的,我知道在这个追求声场的时代,贴脸唱的耳机很多人难以接受,三代目歌德很快也在群众的呼声下把单元逐渐缩了回去,但是其实在某种意义上(音迷总,我向你道歉,盗用了你的专用台词),初代rs1e的表现形式,是在向最早一代的rs1致敬,也就是所谓的vintage版的rs这里可能很多发烧友没有听过初版的rs我不能说rs1e的声音接近vintage版,但是这种贴脸唱的感觉,是几乎一模一样的,要知道最早的rs耳垫是类似于现在sr60的平面耳垫开个洞。初版的rs1e,绝对是个个性十足的产品。最后sr系列在e时代灵敏度提高了,也更适合直推了。但是对我个人而言,也有几款产品改变不多,或者不是太欣赏。第一是rs2e,这个耳机,前后改变的不多,还是那个中频浓郁的路子。第二是gs1000e,我这里觉得不是gs1000e比gs1000i差,但是gs作为歌德单独一个系列,和上面的ps1000或者下面的rs1应该还是有具有鲜明特色的,否则就只剩下佩戴舒适一个优点了,老的gs1000或者gs1000i,走了一种声场宽大,力度十足的bigband风格,在驱动好的情况下,非常适合表现一些大动态,大编制的古典作品,直到现在,我听马勒交响曲的首选仍然是我的gs1000i,但是gs1000e多少弱化了gs1000之前的特性,更加平衡了,但是也相对缺少特点,更加同质化了。当然这里大家不要误解我的观点,gs1000e也并没有rs1e那么突出的中频,只是相对而言走了一个“中庸的路线”。第三是mpro,之前有个讨论mpro的帖子,我说了一些e系列驱动的问题,结果楼主仿佛还觉得我是在帮白版卖solo,抹黑ra1一样……殊不知其实我自己用的仍然是一只老版的mpro,没别的意思,我觉得红色单元的mpro(这里叫mpro-e并不妥当),和rs1之间的差别更小了,虽然相比rs1仍然是个声音更均衡,价钱也更超值的存在,但是失去了之前mpro表现一些古典小编制的独特特质。

12、歌德:华丽、饱满、动感、低频、丰富。典型的美声,美声唱法,浓重的嗓音代表,豪放有力。尤其适合流行乐,摇滚乐,爵士乐。中端产品是其最强大的,具有非常个性化的声音。

13、和新一些的歌德耳机相比,sr100的线材也有所不同,这款歌德的线材要软一些轻一些,不那么容易发生缠绕。我见过不少歌德线都拧麻花了,sr100即便是过了这么久也没有这种情况。这个线材比较直观的特征就是印字。

14、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台式耳放做为前端。对比参考AKGK70松下HD飞利浦SH9500。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15、K701的最大优点是声场很自然,中频有一定量感,低于森海,高于拜亚,直推量感比歌德多、上放跟歌德基本持平。很重视中频,低频有些频段量感可以,低频响应不足,高频保守。看了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出来,这个耳机是非常中庸的,你能想到的指标都涉足了,速度不快不慢、声场最自然、中频响应较足、中频有量感有密度。

16、包装盒整体采用上翻盖的设计,背面印有密密麻麻的耳机参数以及相关特性,当然你也别指望上面能有中文。的确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五大三粗的美国厂商在包装盒方面居然有别样的设计风格,SR325e的包装盒谈不上精致,也没什么用料可言,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把耳机装进去罢了。

17、如果你对于欧美流行音乐、摇滚乐以及小编制器乐类似风格的音乐更加偏爱的话,那么SR325e绝对会给你带来良好的听感。但是如果你更喜欢日韩流行、大编制交响以及女声的话,或许SR325e就会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了,这是一条本身听感良好,但个性鲜明的产品,不过相比起K70SHP9500来说,它在声音素质上并没有展现出多么大的差距,对于它目前2K左右的价位来说,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原装进口的话,或许不会有较高的售价。

18、森海塞尔:温和,细腻,动态,平衡,稳定,适应范围最广。古典音乐,特别是交响乐,是它的杰作。中低价产品与其他品牌的乐器相比有着很好的性能,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19、从驱动特性来讲,我觉得GS3000E比起GS2000E更“友好”,更容易驱动得入耳。我用几千块钱的德国湖人G100W晶体管耳放、EarmaxSE小胆机,都已可收获非常好听的声音。甚至我用原配的转换线插在“太子”播放器上也能听得津津有味。这不是一副非要动用贵价耳放才能入耳的“挑剔型耳机”。

20、5600、650等高端产品性价比非常高,对DD非常敏感,录音效果不好,对前端(耳放大器、音源、电线、录音电平)更为挑剔。

21、但实际上SR325e很明显不是一个人声见长的产品,你可以尝试用SR325e去试听一些Jazz、Blues等风格的音乐,会有着非常好的听感,这或许也是SR325e本身的一种调音审美取向,并不是一条单纯地侧重流行音乐风格的产品,中频部分的素质表现SR325e算不上优秀,但听感绝对是很好的。

22、当然你也可以通过适当调整EQ让SR325e表现出略微重口味的风格来,可以说SR325e低频风格是有些类似飞利浦X1S那样的,比较典型的美式调音。SR325e并没有绝佳的低频素质,但听感和调音上却并不差,至少在低频的瞬态表现上,SR325e并没有令我们感到失望。

23、GRADOLABS(歌德实验室)是来自美国的一家老牌的音频品牌,曾经还被某代理商评为“世界四大耳机品牌之一”并且广为流传。其实歌德的产品线在国际一线厂商当中并不算多,产品的更新速度似乎怎么看都好像有些脱离时代脚步,不过仍然不能阻挡我们去欣赏一个被老烧们称之为“经典美国声”的产品。

24、如果你有见到过歌德其它耳机产品的话,那么对于SR325e来说应该不会感到太过陌生,歌德的耳机产品在结构、外观以及整体的设计语言上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品牌特点与延续性,实话说SR325e的外观仍然有着很明显的“直男审美”趋向,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多的设计语言在内。

25、中频:相比起它明亮、清脆的高频来说,SR325e的中频表现就要柔和许多了。从听感角度来看,SR325e的中频是我们对比的这几款产品中最讨人喜欢的,因为相比起SHP9500略微生硬的中频,SR325e的中频风格要厚实、松弛许多,但仍然保持了较好的中频密度和质感。

26、歌德GRADO是公认的世界四大耳机品牌之是一家专业制造发烧耳机/唱头的公司,工厂位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是家族式的专业发烧音响器材厂。

27、SR325e的采用双边入线的设计,为不可换线设计。对于SR325e线材,只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粗壮。SR325e线材的最粗线径达到了6mm左右,这个线材的粗细程度要比你家的公牛插排的电缆还要粗那么一些,当你手握这条线材,你甚至会有种你戴着一条听诊器的感觉。

28、耳机(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Earpieces)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29、低频率,重质量,没有重量,所以它不是刺激寻求者和摇滚听众需要的耳机。低端产品不具竞争力,但其不偏不倚的表现和流畅的音乐性仍能体现出来。

30、GS3000e上用的木碗,材质和之前的RSGS2000都是明显不同的——是来自中美洲国家的Cocobolo黄檀木。之前歌德只用过一次,是在限量版的GH2耳机身上。然而GS3000e耳机绝对不是只靠木头、只换了木头的。它的单元是全新的设计。后面会说到,这是它叫做3000的根本。否则的话不如就叫GS2000Coco算了。

31、初烧买了D50+225或者是台机加225的,都很满意。买了HD650和K701的,都在拯救,看看帖子,都是有据可循的。

32、另外给我们送测这款SR325e的粉丝希望通过趣听将这款耳机出给有缘的伙伴,在此趣听的用户可以享受这款耳机1250元的价格购买,比新机便宜了足足一半哦~

33、第不好就是没推好。这个本身就是个诡辩的说法,什么叫推好?谁闲着没事干去为了一个1000块的耳机,配上一万的前端。

34、效果非常给力,三频确实在同价位的算是出色的,尤其是低频和中频,高频相对一般,低频效果理想并且不是那种轰头。

35、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突然音量剧烈变化的曲子,例如大动态古典曲子,古典很多时候,是会从一个很小音量,突然爆发。这个时候,歌德225就傻了,这个耳机,如果歌是黑人胖女人,并且突然叫一句的时候,这个耳机就控制不住了。

36、声音表现(耳机的声音表现结论较为主观,以下内容仅代表趣听观点。如有可能,我们建议结合其它媒体发布的内容一同进行参考。)

37、歌德的耳机,在经典同价位耳机里,歌德耳机基本上是综合素质最高的,没想到吧?

38、老实说,这是我第二次听牛牛家的作品。第一件作品是牛牛家的电源线,还不错,私下推荐了几次。而这次的歌德放,听名字就知道是为歌德耳机准备的。到手大概一周,使用GS1000i以及RS1i进行了试听,结果满意。本想成文以记,发现九段、流氓才子等大咖已经先发文以赞。我相信对于一台音色如此有特点的机器,只要耳朵正常、审美无差,看法应该也大体相近。不过,这台DesignedforGrado的耳放,确实是让我印象颇为深刻,所以请允许我赘言几句。

39、声音我就不在第一楼介绍了,吃个饭回来再说。因为srrs1vb、奥利奥都还在我手上,正好就凑成了老中新三代,这三只耳机微妙的声音特质的不同很有意思。

40、歌德非常有特点,以至于,很多道听途说“歌德音染重”,这让很多人不愿意去尝试歌德。那么歌德式“音染”,是怎么回事呢?

41、听感与风格印象:SR325e的风格有些略微偏暖,但却有着还不错的声音解析力和细节表现,它的中高频并没有我们当初预想那样是偏暗的,实际上SR325e的高频在它的整体频段分划中占比仍然是比较大、且突出的。听感上SR325e并没有显得多么重口味,这意味着SR325e或许是可以承担大部分风格的演绎的。

42、其实对于SR325e的做工方面我们真的不想去说什么,因为如果对歌德产品略知一二的用户都知道,歌德的耳机是以粗糙的做工闻名于世的。或者说“精致感”与做工都好像和歌德的产品不太沾边,但无论如何,对于SR325e我们还是要如实描述。

43、一款极其经典的耳机,粗旷的外表,经典的设计以及做工

44、歌德这些特点,一看就是阳刚的,听张学友、陈奕迅,那是最好的,如果听女声,声音会显得很一点点成熟,小鸡嗓子也能变得有韵味。

45、1500价位的经典耳机,只有这个耳机能做到这一点,歌德耳机里比225i低端的,素质没有步入“明星耳机”这一档。价格比225i高的,很可惜,低频太少。225i是歌德里低频最多的。

46、GS2000e和GS3000e哥俩的合影。

47、歌德的耳机产品都长着一副“五大三粗”的样子,开放式的设计以及它独特的耳罩,都造就了歌德产品的独特美学设计,但不得不说,歌德的产品怎么看都有种背离时代设计脚步的感觉,导致所谓的“四大牌”中的其它品牌,发展的都要比歌德更好。

48、其实SR325e本身并不是移动端就可以良好驱动的,在飞傲M9下需要开启高增益模式并且提供大约60左右的音量才可以达到相对正常的声音响度,在使用飞傲X7MK2+K5台式耳放组合当中,仍然需要开启中增益档位才能让低频有着更为扎实、稳重的表现,但仍然要比起K701来说好伺候不少。

49、      在讨论gs2000e的蓝色单元之前,我先说说红色单元的e系列的歌德的特质,红色单元有几点是和原来明显不同的,首先是中频做了补强,相比之前的i系列歌德要浓郁很多,这对几款中频相对比较薄的歌德耳机,比如psk,ps500,sr325(m2)还有gs1000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改变;第二是高频部分有所“缓和”,之前很多人诟病的歌德耳机容易发亮的现象在e系列歌德上有所缓解,高频变得“顺滑”了不少;第三是低频部分,相比之前的歌德,更注重下潜和弹性,而在低频绝对的量上是有所收紧的。

50、对于K70最靠谱的方法是什么呢?去耳机店,拿着dha300直推已经煲开的耳机,如果你认可这种非常保守、中庸的声音理念,那上放了你会更喜欢,如果直推不喜欢,上放了依然不会喜欢,就这么简单。

51、HD650的最大问题,几个明星里,通透性、透明度最差,声场憋屈,层次有点扯不清楚。

52、不考虑耳麦匹配的K50K240M等中档产品性价比高,受到众多古典乐迷的喜爱,但近期的提价后,情况令人担忧。K240DF、K1000等高端产品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听众的喜爱。但akg耳机的流行音乐表现力是很一般的,必须强调的是,她不适合追求低频和动感的爱好者。

53、SR325e的外观设计堪称是极致复古了,到现在除了歌德以外似乎再没有哪个耳机厂商会使用如此简单、不拘小节的外观设计。SR325e的外观设计让我们想起来了几十年前的耳机外观设计,的确这种双边入线、单层皮质头带的结构设计已经很少见了,但也绝对可靠、坚固。

54、GRADOLABS/歌德SR325E头戴式耳机

55、AKG:具有传统的奥地利民族特点。醇和、圆润、耐听是其特色。但是高低频延伸都比较保守,而音乐感相当好,地道的维也纳典雅之声。“温文尔雅,小家碧玉”用来形容它的声音极为合适了。

56、SR325e的低频密度没有K701那样大,但低频下潜表现要比SHP9500好很多。所以在试听一些金属风格的音乐时候,SR325e仍然能表现出那股“劲儿”出来,这是K701和SHP9500都难以企及的。但好在即使低频本身解析力并不怎么样而且量感还稍大的情况下,SR325e的低频也没有掩盖其中高频的表现,中低频的分离度算得上较为优秀的。

57、    又扯远了,回到正题,sr125i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就是人声,首先非常贴耳,其次中高音爆发力极强,穿透力可以说是直达人心,在歌德所有耳机中我只在125i上找到了这种感觉,尤其是听惠特尼休斯顿的保镖,那种张力是其他耳机绝对没有的东西,在人声表现力方面可以说其他歌德耳机完全没有办法与它媲美,包括我一直最喜欢的rs1vb,让我说不一样的地方也很简单,就是125i的人声是可以直接进入你心里的,每一个嗓音都非常饱满,弥漫在整个声场当中,歌手情绪的波动,嘶吼,伤感,激情全都可以用更为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这可不是rs1e那种鲁莽傻冲的表达,而是通透靓丽并保留着中低音宝贵的厚度基础之上,像是热巧克融化时的感觉,热热的还带一丝甜美,舒服极了,每次聆听我都能轻松捕捉到歌手的感情变化,这才是歌德啊,我喜欢的歌德,我不要那种均衡极高的素质,我要的是热情饱满夸张的人声!!很明显,只有125i能够给我。

58、头梁呢,比较讨厌了,宽头梁,基本上没什么弹性。佩戴上略微硬核一些,因为弹性比较小,所以头大的用户估计不会好受,不过歌德嘛,头梁随便换。我手里粉红版RS1的头梁就已经是新式的了,很有弹性,所以这款硬邦邦的头梁歌德也知道不舒服,所以没有用太久。

59、拜亚动力:冷静、高分辨率、动态、平衡、广泛。适用于古典、金属摇滚、新时代(高透明度)、唱片发烧记录等低价位产品(DT231)与其他品牌相比,综合实力好、潜力大但难以推广,声音清凉。

60、那么为什么初烧不喜欢HD650和K701?

61、这些特点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救死扶伤,人人都有了一把好嗓子。很多偶像派的歌手,声音不光是没有密度,还很平、音域窄,这样的声音,你能指望去震动耳朵边上的空气,也是不可能的。

62、本期测评的产品是歌德旗下一款售价2499元的产品:SR325E,这款头戴式耳机的定位处于歌德产品线的中端偏下部分。其实歌德的耳机本身价格覆盖的区域还是比较大的,从几百元到上万元都有,那么这款SR325E,能否带来令人称赞的声音表现呢?

63、      众所周知,e系列歌德出现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而且改动幅度要比i系列更大,i系列主要的改动,其实是更换更粗更好线材,对于音圈,单元而言,改动的幅度是比较小的,而e系列歌德直接更换了更新更大的振膜,之前所有的e系列歌德都漆上了红色漆,尺寸也比前代有所增大(50mm和44mm),而且由于灵敏度由万年不变的98db上升到了8db(就算100db吧,好无聊的数字……),我认为在音圈上肯定也有改动,除了大披萨盒子的几款耳机之外,歌德耳机一律改成了5的小插头,甚至还有了黄色版的头梁。

64、拜亚动力:总体来说声音清晰,直白,不美化,注重线条的清晰感,是典型的德国声(富有理性,音染很少)。 动态,清晰度,解析在同级耳机中比较突出。

65、整款耳机最大的缺点,做工实在太……而且佩戴舒适度也差了点,这已经成了歌德耳机品牌的最大特点

66、高频:SR325e的高频有着清亮、通透并且略微紧致的风格,这其实是我们最没有预想到的。SR325e的高频表现相比起SHP9500来说胜在解析力上,但是在驱动力较差的情况下,会出现高频控制力明显下降的问题,但实际上即使在驱动力没有问题的情况下,SR325e的高频控制力仍然不及K70

67、二是开阔宽松。一般饱满的机器,若非水平高超,难免给人感觉沉厚压抑。但DesignedforGrado并无此问题。这台耳放中频非常饱满,但是声场依旧保持宽松,虽然不是极致宽广,但丝毫不会压抑拥堵。相反,其声音反而是比较宽松的,前后左右的距离感也颇为适度,从而构建了一个不错的三维空间。无论是GS1000i与之搭配,还是RS1i跟其配伍,都能得出有距离、稳定、结实的结项,而绝非像一大坨面粉一样松松垮垮的糊你一脸。

68、实话说SR325e的线材是我们有史以来见到过最粗的耳机线,一般来说这样的线材你也不比担心是否会损坏。不过SR325e线材较细的那一段似乎线芯并不粗,因此你可以看到SR325e细端线材会出现褶皱的情况。

69、三是沉稳醇厚。是的,就是沉稳醇厚。DesignedforGrado的沉稳,主要在其厚实的中低频与稳定的控制力,搭配GS1000i,无论是大编制的交响还是电影原声中的大场面,都能应付自如,而不会有大动态来临时的发空、发糊、发涩等等各种各样的毛病。而其厚实,则主要在于强大的低频控制力,以及其非常饱满的中频。GS1000跟GS1000i的中频都是偏空的,就算搭配不少名器,给出了一个较为自然的三频,但中频依然会有偏虚的特征。但这台歌德放不会。GS1000i与其搭配,中频很饱满,而其饱满之余还能鲜艳、丰富,非常难得。GS1000i能过关,RS1i更不在话下。

70、每一条歌德的耳机都有独立的编号,这条编号可以在包装盒的背面看到,看起来似乎是手写的。而如果你取下耳机的耳罩的话,可以看到黑色的塑料前腔侧面,会有类似美工刀刻出来的数字,并且很明显是手工刻上去的。

71、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

72、K701的频段,请注意是保守的。这个耳机注定跟HD650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HD650(HD650至少频段的量感是非常突出的),是个不适合初烧的耳机。

73、由于我们手中的SR325e只附带了一枚常规尺寸的耳罩,导致单元离耳朵的距离其实是是非常近的,所以SR325e的高频部分可能会要比中低频更为靠近一些,略微有些压迫感。我们猜测如果能为SR325e更换一副尺寸更大、包裹性更好的耳罩的话,或许整体的声音就会更加舒展、开阔一些。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歌德耳机特点(74句一览)":/wenan/43481.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