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人性本善的辩词(92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8-23 阅读次数:

人性本善的辩词

1、我今天喜欢一个女生,这个女生也喜欢我,我们都想跟对方结婚,我们组成美好家庭,这是恶吗?再说吧,人有本能,人肚子饿了就想吃饭,那人跟狮子不就是一样了吗?对方同学您如何解释呢?

2、反方一辩:只是因为我们或许不忍心评判他吧,今天我方也在立论中告诉大家了,婴儿天生表现出来的一些自私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人,放在成人世界的评判体系里不是善的,不就是恶么?

3、反方姜丰:我方早已回答,倒是请对方正面回答,按照种瓜得瓜的逻辑……(时间到)

4、反方三辩:通常不会说他笨,说他不懂得学习知识。

5、   那人世中为什么有恶的表象呢?很简单嘛,我们都知道我们种西瓜只要丢西瓜种子就好了吗?我们还要施肥,还要浇水啊,而且一不小心,万一再下了十几天的大雨,那么西瓜不仅长不好,而且还会烂掉。所以同样的嘛,我们在人类充满污染的环境中,我们承认有些人他虽然有善根,但是呢他长不出善果。他是长得不好,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人性中没有善的种子啊!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犯罪人到最后他们都良心发现。我们说他是良心未泯,那么想想看,如果人的良心自始就不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的话,那么我们怎样去解释人有后悔的行为呢?大家不都曾经后悔过吗?(这个种西瓜的例子很精彩,迁延到犯罪人的良心发现也非常自然)(人性本善的辩词)。

6、第二: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不孝的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难道我们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来谈什么人性本善吗?

7、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曹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路易十五也说“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泰晤时报》记载:有个英国小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买掉了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地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8、(1)能被教化吗?(驯兽师与狮子、恶人能接受善的观念吗):人性根源点

9、对方多次问我们人性怎么样?人性怎么样?始终没有问我们人性本怎么样?

10、三轮较量之后,正方台湾大学是步步紧逼咄咄逼人,对反方的“后天教化论”连续施压,不仅可以产生很好的现场感,也给对手制造了巨大的压力;

11、   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指出对方错误判断的根源)  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但是历史、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时间到)。谢谢各位!(掌声)(好精彩,我也忍不住鼓掌~)

12、恶行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环境影响论)

13、反方一辩:首先,您方给我方论证的是人性可能是善,而没有论证人性本善。其次,我们今天不忍心苛责一个婴儿,因为它没有受到后天的教化,可以原谅他,并不代表他就是善的,对不对?还可以用成人世界的体系评判它么?

14、在原本“为了美观”的位置,我们上线了一个新的功能——“搜索辩词”。

15、历朝历代的学者,各家各派对人性的善恶均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莫衷一是。总体说来,有如下几种主要倾向。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二是荀子性恶论;三是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四是董仲舒的性三品论;五是朱熹的性二元论;六是戴震等人的性一元论;七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化学者的性无善恶论。这些观点长期以来在中国哲学领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似乎没有定论。然而,人性,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呢?

16、如果说呀,驯兽师可以改变狮子的本性的话,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可以教狮子敬礼,也可以教狮子行善吗?

17、再长大一些,见识多一些以后,我会知道一个冬天在街上乞讨的乞丐的生活是非常艰难、值得我同情的,我也会对他表示怜悯,这是我的本性。

18、立足“人性根源点论”、“真正道德论”,继续进攻“后天教化论”

19、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不是的,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人性本恶,这时候对我们产生了善,这个善就是与个人的决裂啊。

20、“人之初,性本恶”这是荀子所说的,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一语道破“人性本恶其善伪也”

21、对方辩友,孔子早就告诉过我们:“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我方认为,人性本恶主要基于如下理由:

22、反方严嘉:所以我要不断地注意修身自己呀!曾子为什么说:“吾日三省吾身”呢?所以,我再次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内因没有的话,那恶花为什么会从善果里产生呢?

23、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

24、反方姜丰:我方明明回答过了,为什么对方辩友就是对此听而不闻呢?到底是没听见,还是没听懂啊?(笑声、掌声)

25、   许金龙:孔老夫子孜孜不倦,因为他是个勤于灌溉善根的人。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提出了这么多,如果说人性真的是本恶的,我们来请问下面几个问题:如果说呀,驯兽师可以改变狮子的本性的话,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可以教狮子敬礼,也可以教狮子行善吗?

26、②社会属性: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

27、(2)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为什么就是后天的,不是本性?”

28、   主席: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严嘉同学怎么反驳,时间三分钟。(掌声)

29、反方季翔:我方三辩早就解释过了,我想第四次请问对方辩友,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的?

30、那么什么才是人的本性,什么才是人的本性的行为体现?我看到有人对我笑,我也会对他笑,这是我的本性;再长大一些,见识多一些以后,我会知道一个冬天在街上乞讨的乞丐的生活是非常艰难、值得我同情的,我也会对他表示怜悯,这是我的本性;再长大一些,我看到被城管抓住不放、砸摊子的小贩那求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的情况我会觉得城管做得很过分。

31、善行的发生: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社会属性),人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

32、第二: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不孝的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难道我们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来谈什么人性本善吗?

33、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

34、 首先将由正方一辩吴淑燕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时间为三分钟(掌声)。

35、反方蒋昌建:那我就不知道了,哪个人过马路的时候,是捧着这个良心过去的吗?我倒听说过孤胆英雄,却没有听说过“孤心英雄”啊!(笑声、掌声)

36、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

37、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38、反方严嘉:按照对方辩友的这种逻辑,那么教化应该是非常容易的,每个人都是“心有灵犀不点通”了?(笑声、掌声)

39、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但是历史、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

40、另外我们再想一想吧,对方同学说人的本性可以教育,所以恶的本性可以教育成善,我们就来想一想,为什么人的本性可以被教育成善呢?我们说小鸟会飞,它只要学了飞就可以飞,为什么我们人怎么教,我们都不会自己飞呢?

41、第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

42、我们再看到,对方辩友认为恶都是外因,但我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所以,还是它有内因在起作用的。

43、    再以此为基础,从“真正道德论”和“权威监督论”两条进攻线路对“人性本恶”进行了猛烈进攻,也起到了对“人性本善”的反向论证的效果。

44、(2)“种瓜未必都能种出好瓜,要是环境不给力,也可能种出烂瓜”;恶行是由外在环境造成的,但这不否定人心中的善根(犯罪后的悔恨、良心未泯):人性根源点论+环境影响论

45、第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46、我们先来看一看上述这些主要观点的来龙去脉,以得出我们最后的结论。

47、反方季翔:荀子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人性恶,其善者伪也。”(掌声)

48、此次比赛由现代文秘22-4班和早期教育22-1班精心准备,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了四位评委,他们分别是:人文团委副书记苏晨悦、学生会执行主席黄杨杨、21级优秀辩手刘凯、陈佳佳。

49、反方季翔:如果恶都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那外部环境中的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50、正方三辩:对方辩友,不是这个意思,告诉您类比不当。今天道德层面关于善恶的评判、对于思想上面的追求善践行善就可以论证它的本质是善的,不是您方纯粹的类比。。。。。(时间到)

51、   第人性本恶是古往今来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早在两千年前,所谓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荀子的性恶论与犹太教的原罪说便遥相呼应。而到近代,从马基雅维里到弗洛伊德,无一不主张人性本恶,这难道仅是历史的巧合吗?不!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一语道破天机,“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他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多的思想。”(掌声)令人遗憾的是,对方辩友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至今未能幡然醒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乔西·比林斯的那句话,“真理尽管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掌声)(比正方还要会引经据典……orz)

52、②权威监督论:人世间也不会有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因为需要一个绝对的、无所不在的权威监督每个人(但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曾经产生过,但是舍己为人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

53、关于告子,我们只知道他是战国时代的人,他的其它情况却是一无所知。正因为他有了与孟子在稷下学宫关于人性论的论战,我们才知道历史上有告子其人。告子认为:人“生之为性”,就是与生俱来的“食”“色”两种本能。“食”是生存的本能,“色”是生殖的本能。人性无所谓善恶。所谓善恶都是后天教化深化了人本性导致的结果。他举例说:“性好比流水,在东方挖口子他就往东方流,在西挖就往西流”以此来证明人性本不具备善恶。孟子针对这一比喻,也同样用水来证明:“水的流向的确不分东西,但也不分上下吗?人性之善就好比水往下流。你当然也可以引水而上,但那是水的天性吗?是外因改变了水的本性。正如人不善,是环境使然,并非人性如此”。孟子还辩论说,食色是任何动物都有的本能,“难道狗性就是牛性,而牛性就是人性”?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孟子与告子的这番对论,决定了告子的观念亳无立脚之地。但后世依然有依附告子的观点来各抒已证的。我们这里暂且不论。

54、反方季翔:我当然不喜欢,因为我受过了教化。但我并不以我的人性本恶为耻辱。我想请问对方,你们的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的?(掌声)

55、正方王信国: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是因为教育跟环境的影响吗!我倒请对方辩友直接回答我们问题嘛,到底人世间为什么会有善行的发生,请你告诉大家。

56、神话归神话,现实归现实。对方同学请你们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看这个现实的世界,就在你陈辞的这三分钟当中,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多少战争、暴力、抢劫、强奸。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方为什么在他们的陈辞当中,自始至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呢?

57、反方蒋昌建:对方终于模糊了,我倒想请问,你们开来开去善花如何开出恶果,第五次了啊!(笑声、掌声)

58、第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个基本的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谢谢各位!(掌声)

59、善是人性之本: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人性根源点论)。

60、反方蒋昌建:你说荀子说错了就说错了吗?那要那么多儒学家干什么?(笑声、掌声)

61、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62、①自然属性: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

63、正方二辩:人性本恶,为什么要相信教导我们的那个人呢?二辩。

64、此起彼伏的五次连环逼问,犹如捕猎的蟒蛇一般,死死将对手缠住,正方完全脱离了本方攻防体系,彻底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犹如落入蛛网中的飞虫一样,拼命抵抗也只是垂死挣扎,本场比赛就此进入垃圾时间。

65、主席:观众朋友,欢迎光临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这个国际大专辩论会是由新加坡广播电视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过去的一个星期,辩论会的八支队伍经过四场初赛,二场半决赛之后,其中的六支队伍淘了。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可说是辩论经验丰富的精英,他们肯定会在今天的比赛中大展辩才,给大家带来场“劲”的,让大家大饱耳福。

66、最后,经过评委们公正的评判,第十九届新生辩论赛初赛第四场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获胜的班级是:早期教育22-1班。

67、“人之初,性本善”不过是人类对于美好向往的寄托罢了。其实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只是一味虚妄,非但不承认自身的缺点,反而冠冕堂皇的为之辩护,亲手把自己推向了恶的一面。

68、另外对方所讲到的种种善行,那完全是后天的,又怎么能够说明我们命题当中的“本”呢?神话归神话,现实归现实。对方辩友请你们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看这个现实的世界,就在你陈辞的这三分钟当中,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多少战争、暴力、抢劫、强奸。

69、主席:观众朋友,欢迎光临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

70、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但是历史、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时间到).谢谢各位!(掌声)

71、至于说到,善端是从哪儿来的?我告诉对方辩友,如果人人皆自私的话,那么人人都不能自私。因此制约、权衡中产生节制,这就是最早的善源。至于后天的教化,它自然而然形成了。

72、在经过了层层衔接紧密的论证之后,最后提出了本题目的性质:“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是一个事实判断的问题,而不是价值提倡的问题。

73、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方为什么在他们的陈辞当中,自始至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呢?我方立场是:人性本恶。

74、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人性的善和恶刚才已经说过了,能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发展就是一种善,反之则是恶。而我们必须立足于人类整体的风貌来看。

75、第二大错误,对方辩友犯的是倒果为因的错误。对方辩友借用一种经验事实的法则告诉我们说,我们有恶的果,所以导出来恶就是因。如果真的这样说的话,我们发现是什么呢?每一个人都是恶,尤其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要教育,要道德教育,你如何去教育呢?每一个人都是恶,由此来定出真正的法律,而定出的法律就是善法吗?恶人定出来的是恶法。如果你定出了法律,如何去遵循,每一个人都恶,我为什么要信任你,好像大家在这个地方,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呢?你可能在骗我,于是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戴上面具。大家互相欺骗,互相蒙蔽,这样的世界是对方辩友所建构出来的。他告诉我们由于有欲望就建构出来个恶的世界。

76、人的天性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很多时候,为了“利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去“损人”。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在得到自己为自己争取来的利益的同时,也受到了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时间长了,“伤害”所带来的痛苦超过了“利益”所带来的甜头,于是,人们就彼此商量道:我们定个契约吧,我不伤害你,你也不要伤害我了,我们都利己而不损人,好不好?而这个契约就是我们所说的“善”。

77、(1)进攻“恶”的概念:人有“欲望”与“本能”,就能带来恶吗?(饿了要吃饭、喜欢一个人就要追求)

78、继续本方的论证:为“自然本性的恶”、“社会属性的后天教化”、“面对真理,敢于正视”三方面提供现实事例和历史史实的支持。

79、第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80、正方二辩:所以您也看见了,一开始没有知识不代表天生就笨。一开始没有尊重不代表天生不会尊重人,下一个问题,您方告诉我们,人要教化。对吧,二辩。

81、最后,对辩题的性质做出明确定性:这是一个事实判断的命题(反方认为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

82、反方严嘉:佛祖释伽牟尼可算是至德至善之人了吧,但他在释伽族作王子的时候,不也曾六根不清静过吗?

83、另外我们再想一想吧,对方同学说人的本性可以教育,所以恶的本性可以教育成善,我们就来想一想,为什么人的本性可以被教育成善呢?我们说小鸟会飞,它只要学了飞就可以飞,为什么我们人怎么教,我们都不会自己飞呢?因为我们本性中没有飞的本性嘛,(时间警示)那么人为什么被教成行善呢?就是因为我们相信人的本性中有善性嘛。如果说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能够教成善的,那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如果人的本性没有善性为什么我们一学就知道什么是善,一教就知道怎么行善,而教怎么飞再怎么教你都不会呢?

84、那人世中为什么有恶的表象呢?很简单嘛,我们都知道我们种西瓜只要丢西瓜种子就好了吗?我们还要施肥,还要浇水啊,而且一不小心,万一再下了十几天的大雨,那么西瓜不仅长不好,而且还会烂掉。

85、   正方将“恶行”归咎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将“善行”产生的原因则解释为:由“人性根源点”的“善端”引发,借此提出了“善是人性之本”的论证。

86、 那么再说到人的社会属性,我就不懂了,人的社会属性,为什么就是后天的,不是本性?人的社会属性就是说人可以被教,人有善根,人有善端,那这不就是人的本性了?对方辩友,如果说今天本性可以移来移去,从恶换到善,从善换到恶,那我想请问,本来的性到底是什么?(鼓掌)如果对方辩友说今天坚信,历史演进过程当中都是往恶的方向移动的话,我方今天没有话说。今天就在于说,整个历史过程都是往善的去移动,所以我们相信,对方辩友也相信,该往善的方向去移动,可是谁会相信,社会该往善的方向去移动呢?是那些本恶的人吗?如果说对方辩友真的坚信本恶的话,那我就要称赞对方辩友一句:你是泯灭天性,没有天良的人了!(笑声、掌声)因为那就是您顺性而为,顺乎自然,应乎天理,顺乎人心了吗?(毒舌……)

87、正方二辩:对方辩友,道德层面上的判断和事实层面上的判断不一样。就像今天我说我要追求和平不能论证事实上已经和平,但一定能够在道德层面上论证我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善良的人。

88、戴震等人认为,理与气是一体的。“天地之性”和“义理之性”是相同的。作为人的物质基础的血、气、心和知就是性。除此无它。而血、气、以及心知就是欲、情、智。因此欲情智就是人的本性。性中有智,智辨义理从而向善。智无义理人则从恶。因此,戴震认为,人必须靠性中之智来约束性中情欲,如此就能成为善。反之人则从恶。

89、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您也看到了不能因为它没有学到知识就说它笨,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学习尊重,就说他不尊重别人。二辩。

90、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但是历史、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时间到)。谢谢各位!(掌声)

91、人人都拥有善源,具有善的萌芽,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成为善人,因为必须真正的实现了善行才算为善人。人都具有成为善人的先天素质和潜能,所以那些高尚的品格还需要后天人的努力,把自己这些善端发展成品格,成就自己,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人性本善的辩词(92句一览)":/wenan/4884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