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3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8-31 阅读次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2、忧患:忧愁祸患。安乐:安逸享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为国家、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人恒(21)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29)则无法家(30)拂士出(32)则无敌国(33)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35)也。”

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但,无论面对何种处境——或者说面对上天的考验,他们的态度都是努力、坚强、忍耐,认真地对待苍天给出的试卷。错了就改,如果小心翼翼害怕犯错而不敢尝试又怎么会有改进的机会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脸上表现出抑郁的神色。征:察验,表现。色:脸色。

7、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8、(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9、(1)代词,这,这些。(2)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10、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1、(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明白、知晓    

1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环而攻之而不胜

13、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

14、    百里奚举于市(正确语序为“百里奚于市举”)

15、忧患中,使人时时戒慎恐惧,潜移默化中,大我激扬,迎接挑战,希望就在点滴中孕育。

16、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17、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对比  的表现手法。

19、原来贩卖鱼和盐,曾被周文王举荐给商纣王,后来又辅佐周武王。

20、  (4)悉可俯拾            完全    

2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2、出处:《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24、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25、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26、(2018深圳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8——30题。(9分)

27、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28、  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29、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0、(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     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      B    的中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       C        。(3分)

31、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3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3句一览)":/wenan/5288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