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韩非子难一(39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01 阅读次数:

韩非子难一

1、从前,弥子瑕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乘坐的车,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称赞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缘故,忘了自己会因罪获刑。”又有一天,弥子瑕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弥子瑕摘了一个桃子吃觉得很甜,但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也想吃却拿给我吃。”等到弥子瑕年纪大了之后,卫君的崇信不再。卫君怪罪弥子瑕,说:“这人原来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虽然弥子瑕的行为和当初并没两样,先前被称赞、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所以被君主宠信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加被亲近;被君主憎恶时,才智就显得不恰当,遭到谴责而更加被疏远。所以,劝谏有谁的人,不可不觉察君主的爱憎,然后才能进说。

2、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

3、韩非是韩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的学说不被当时的韩王所采纳。在悲愤之下,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

4、特别说明:老师、毕业生和外校同学都可以投稿作品,但没有活动证明。礼品需到校领取或请人代领。

5、⊙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d之分。

6、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观行》

7、⊙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8、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所发生的灾难。(韩非子难一)。

9、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10、⊙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11、他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他举例子说,如果说服的对象,是一个爱好名声的,你却用利益来游说,那么,肯定要完蛋。如果说服的对象,表面上是一个爱好名声,私底下却是一个重视利益的人,那么,你用名声来说服,表面上,他会任用你,实际上,他却不理你。如果你用利益来说服,那么,表面上,他不会任用你,实际上,他却会采用你的主张。

12、远水不救近火——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13、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

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5、(2)已经爱护下属又不欺骗民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话呢?但他一定要说“(战胜楚军的办法)来自欺骗诡诈,因为这属于战争计谋。(关键词“孰”、“善于此”状语后置、“者…也”判断句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6、君爱桃李花,桃李花易飘,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

1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8、他说:“周泽既渥,深计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简单的说,就是,等到说服对象,给你优渥的待遇,并对你深信不疑,也不会因为不同观点之争而降罪于你,你就可以讲真话,帮助他取得成就,直接给他指明是非对错,指引他的行为。

19、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以前一个叫弥子瑕的人受到卫国君的宠信。当时,根据卫国的规定,偷驾君王的马车,是要刖刑(砍脚)的,但是弥子瑕母亲生病,他为了赶回家,就偷驾了卫国君的马车回家,卫国君不仅没有惩罚他,还夸他孝顺。还有一次,弥子瑕陪卫国君游果园时,他随手摘了一颗桃子,吃了一半,发现非常好吃,便直接递给了卫国君吃。卫国君没有责怪弥子瑕把剩下的桃子给他吃,还说这是弥子瑕关爱他,知道好东西要跟他一起分享。

20、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其心有高也,而实不能及,说者为之举其过而见其恶,而多其不行也。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使之资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智。欲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于私患也。誉异人与同行者,规异事与同计者。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自勇其断,则无以其谪怒之;自智其计,则毋以其败躬之。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摩,然后极骋智辩焉。此道所得,亲近不疑而得尽辞也。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皆所以干其上也。此二人者,皆圣人也;然犹不能无役身以进,如此其污也!今以吾言为宰虏,而可以听用而振世,此非能仕之所耻也。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

21、司马迁说:“余独悲韩非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虽然韩非不能自脱,然而《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是学习权谋之道、认识人性之复杂难测的良好素材。

22、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3、(解析)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被欲望吞噬永不满足的人,可能一生都会困于烦扰痛苦中,得不到解脱。

24、倒言反事以尝所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2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26、《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提供了理论根据。

27、说服,最困难的是洞悉被说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28、韩非子不仅会画矩阵,而且是案例分析的高手。不亚于HBS的任何大拿。不就是讲故事么?!俯仰皆是。顺手拈来。

29、⊙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者)

30、⊙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31、韩非子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说难》,把说服君王的套路上升到理论的空前高度,遗憾的是,自己却因为“说服”的原因,被秦王干掉。

32、⊙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33、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34、(解析)安全还是危险,在于是否能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力量的强弱。

35、说服,还要知道人是会变化的,要懂得辨别说服对象的“爱憎之变”。

36、“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

37、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38、⊙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韩非子难一(39句一览)":/wenan/53758.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