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关于巴金的资料简介300字(57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04 阅读次数:

关于巴金的资料简介300字

1、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学习老舍先生的爱国精神,学好本领,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老舍先生,向您敬礼!

2、1987年7月中旬,我收到了巴金先生的一封亲笔回信。

3、      《寒夜》的哈萨克文译文版于1989年9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对于哈萨克语读者来说,这是一件大事。巴金先生的作品译成哈萨克文版的还有,《家》(别克译,伊犁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出版)、《巴金小说散文选》(阿合别尔迪译,伊犁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出版)、《海的梦——巴金中短篇小说选》(吾孜木汉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等。显然,像巴金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师的作品尚没有全部译成哈萨克语(甚至“激流三部曲”都未能译全),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相信也没有系统地译为国内其他少数民族文字。现在国家确立了百部文学名著译介工程——是向国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汉译工程——是把用母语创作的少数民族文学佳作翻译成汉语,提供给广大汉语读者世界。我以为,国家应当在文学翻译方面进一步加强专项支持与投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把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们的著作系统译成国内少数民族文字。这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4、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5、(现代)第十二章:1937年-1949年的文学创作2

6、本书辑录了李天纲、钱宗灏、宋浩杰、惜珍、薛理勇、张伟、周立民等多位上海文史专家的精彩文章,以上海市地标性老马路——武康路的老建筑为线索,记述曾经居住和生活在这里的那些实业家、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等,他们或在这里兴实业,或在这里搞创作,或在这里做学问,等等。同时选配多幅精美图片,有历史资料性的图片,也有今日风貌,古今对比,文图对照,力图使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历史图景是鲜活的。透过细枝末节,感受时代变迁。(关于巴金的资料简介300字)。

7、收入巴金研究集刊卷五《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3月第1版)

8、得知吴先忧私人借贷办学之后,为表达对吴校长的爱戴之情,协中学生在成都“三益公”剧场组织了三天的义演,集资、捐资,偿还了吴校长的所有债务,使他摆脱了长期以来沉重的思想负担。接下来的两年,吴先忧在成都度过了两年清闲的教书生活。

9、(现代)第十一章:1937年-1949年的文学创作1

10、     位于成都市青龙街的成都市第十三中学

11、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则从花溪的自然山水,想到了海峡对岸的故人,吟出了“举世乡音最有情,花溪飞瀑唤归人”的诗句。在《花溪语丝》中,他写到:“花溪很美……青山一发,碧水横成,光虹攒叠。柳影毶毶,芳草遥碧。一群牧童,牛背对歌。桃源咫尺,使人神怡。”

12、大约1944年前后,国民d当局在全国高等中学推行军训,规定高中学生一律要打绷带、束皮带,男生不能蓄发,一律剃光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的格局下,这样的规定有利有弊,我不能轻率地评价。当时大后方所有高级中学都遵守此规定,唯独华西协合高中例外。吴先忧认为这是形式主义的规定,认为强行让学生剃光头有损人格。同学们当然不喜欢剃光头,就把这次违抗国民d“剃光头”的风波称之为“护发运动”。这不是偶然而起的事件,事实上,华西协高办学历史上,一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13、他要求文科也要做实验,“文科的实验至少与理科的实验有同等的重要”,号召学生“只要有机会做实验的,都去做。”这与今天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在教学法上,他主张废止注入式,“总设法多给学生讨论的机会”。他对学生提出“最紧要的就是养成个个学生都有自动的看书的习惯”,并能“于每样课作一种有系统的研究”。这些思想闪耀着教育的光辉,对今天的教学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时学校只收高中男生,一律住校。1936年后、在校学生有300多人。学校无门禁,学生可以自由进出,上课和晚自习、全凭自觉,不以点名等方式相约束。像这样自由开放的办学形式,在当时的中学学校里是少有的。

14、在《我的幼年》里,我叙说过我怎样认识那些青年朋友。这位先生就是那些人中间的一个。他是《半月》的一个编辑,我们举行会议时总有他在场;我们每天晚上在商场楼上《半月》报社办事的时候,他又是最热心的一个。他还是我在外国语专门学校的同学,班次比我高。我刚进去不久,他就中途辍了学。他辍学的原因是要到裁缝店去当学徒。他的家境虽不宽裕,可是还有钱供他读书。但是他认为“不劳动者不得食”,说“劳动是神圣的事”他很喜欢当时一个流行的标语:“人的道德为劳动与互助:惟劳动乃能生活;惟互助乃能进化。”。他为了使他的言行一致,毅然脱离了学生生活,真的跑到一家裁缝店规规矩矩地行了拜师礼,订了当徒弟的契约。每天他坐在裁缝铺里勤苦地学着做衣服,傍晚下工后才到报社来服务。他是一个近视眼,又是初学手艺,所以每晚他到报社来的时候,手指上密密麻麻地满是针眼。他自己倒高兴,毫不在乎地带着笑容向我们叙述他这一天的有趣的经历。我们不由得暗暗地佩服他。他不但这样,同时还实行素食。我们并不赞成他的这种苦行,但是他实行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却使我们齐声赞美。

15、   哇!杜甫草堂太美了,美得就像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山不是石头做成的假山,而是一个个碧绿碧绿的小山包。那一个个小山包就像一个个晶莹饱满的小水珠。山包上的野花交错地开着。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有的花儿红得像太阳一样灿烂热烈;有的花儿蓝得像天空一样湛蓝深远;有的花儿黄得像麦田一样金黄饱满;有的花儿紫得像紫罗兰一样高贵素雅……在这么多五光十色的野花映衬下,让碧绿碧绿的小山包变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非常好看。那儿的水不是水管里的自来水,而是一个个清澈见底的湖,清得可以见到湖底的沙土和卵石。那些湖蓝得像一块块巨大又剔透的蓝宝石,那里是鱼儿们的天堂。无论是金鱼还是泥鳅,都喜欢这里的水。这里的湖有的像巨大的翡翠;有的像有点儿发光的绿松石;有的像蔚蓝的蓝宝石……

16、 (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示例):这些理论自相矛盾。扩展资料:近反义词辨析近义词:格格不入(gégébùrù) (解释):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出自):《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示例):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反义词:并行不悖(bìngxíngbùbèi) (解释):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出自):《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示例):但风雅之事,又怎么能够和卫道的精神~呢?◎巴金《家》九

17、吴先忧是成都秘密社团“均社”的成员,也是该社《半月》杂志的主要创办者之一。结识吴先忧的时候,巴金大约17岁。1923年,巴金离开老家成都,先后到上海、南京求学,后又到法国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定居。吴先忧一直生活在成都,从事着教育事业,虽然他们不再经常见面,但他们的友谊没有中断。

18、   走进巴金故居,首先来到一层的客厅,客厅里把放着书柜、钢琴、沙发等家具。巴金先生以前就是在这里与朋友们进行文学创作的交流,可以想象这里以前高朋满座。一楼还有一个太阳间,这里摆放着有书柜和很多鲜花。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巴金先生的书桌,他曾经在这里写下了《随想录》。从太阳间往外望去,可以看到整个花园。

19、苏曼殊的古体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20、现代文学年表(下):4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21、叶圣陶擅长写知识分子,暴露过不少当时教育界的黑暗(现在也一样),代表作《潘先生灾难中》《倪焕之》。

22、周奎之子周际华就有诗云:“山村篱落隐斜晖,一径风花扑面飞;婉转歌声牛背隐,牧童身带绛云归。”意境非常美妙。任过清代云南巡抚、云贵总督的吴振棫也赋诗赞曰:“始觉田园好,村烟带阁斜。”对公园建设有着很大贡献的刘剑魂和李大光这两位县官,也为花溪留有诗作。前者诗云:“柳岸风柔筚路燔,清辉楼上一凭栏。水中华阁连瑶栋,云里清溪绕翠峦。”后者吟道:“园林掩映嵌山坳,亭榭参差立水边。花外平畴千顷浪,树头初日万家烟。”

23、洪子诚专访|重审当代文学中的“制度”与“人”

24、   这里是一座550平方米左右的四合院,和周边的高楼大厦相比太矮小了;曲折幽静的胡同和喧闹的大街相比太寂静了。可就在这个小院里居住过我们中国共产d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爷爷和他的家人们。一家人在这普普通通的小院里生活了10年之久。

25、   从书房出来,在院子里走了一圈,这里干净整洁,院内的树木花草平添了许多生活情趣,我的耳朵了好像听到了李大钊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作诗,追逐嬉闹,让人感觉李大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普通的长者,亲切的家人,让人不忍离去。

26、    大家好我是王子懿的妈妈,这次名人故居参观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历史人物,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历史事件,名人作品等资料,加深了对人物的了解,孩子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家长也受益匪浅。

27、   大家好,我叫陈沐萱,来自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四(1)班。我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待人友善,很乐观。我的爱好有很多,比如滑冰、滑雪、蹦床、书法、绘画……但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情还是读书和写作啦!瞧,春节我去了成都杜甫草堂后就写了一篇观后感《美的象征——杜甫草堂》。

28、   这次,原计划是去参观齐白石故居的,可是故居关门,临时改去参观鲁迅先生故居。由于没有提前做准备工作,所以,参观时孩子非常认真地观察,拍照记录。回家后又认真查询资料。

29、   我叫王轶芃,是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5班的学生。我喜欢运动,更喜欢旅行。在假期爸爸妈妈总是喜欢带着我去旅行,我去过景色如画的阿尔山,也去过很多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去当地的名人故居和博物馆去看看,在哪里去了解更多的文化,更加能走进历史名人。

30、他还做过一件使我们十分感动的事,我曾把它写进了我的小说《家》。事情是这样的:他是《半月》的四个创办人之他担负大部分的经费。刊物每期销一千册,收回的钱很少。同时我们又另外筹钱刊印别的小册子,他也得捐一笔钱。这两笔款子都是应当按期缴纳不能拖延的。他家里是姐姐管家,不许他“乱用”钱。他找不到钱就只好拿衣服去押当,或是当棉袍,或是当皮袍。他怕他姐姐知道这件事,他出去时总是把拿去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进了当铺以后才脱下来。当了钱就拿去缴月捐。他常常这样办,所以他闹过热天穿棉袍的笑话,也有过冬天穿夹袍的事情。

31、1931年,巴金以当时的成都为时代背景,以他的家庭情况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家》。小说《家》里有一位叫张惠如的青年,他对觉慧的影响很大,他是导致觉慧离家出走的外部因素。而张惠如人物的原型就是吴先忧。

32、   原以为理解鲁迅精神对一个10岁的孩子还有点难,但当他说特别喜欢“民族魂”的时候,忽然觉得爱国主义精神已悄然在孩子的心里扎根。

33、      巴老的信是用杭州市作家协会的稿纸写的,是20x15=300字格的,赭红色方格。巴老把稿纸横过来作竖写体书写而成。用的是碳素墨水(当时一次性碳素笔似尚未引进)。信封是当时通用的红、蓝、白边的航空信封,邮票是“云南民居”图案,面值一角。当时平信为8分,航空信件为10分——即一角。邮戳是上海31(支),时间为1987年7月15日11时。没有北京落地邮戳。当时大概就是这样的。信封寄出地址只写了“上海”二字。这也许是工作人员疏忽没有写全。

34、★ 名家云集:所收文章的作者为当代上海知名文史专家。诸如,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教授,师从朱维铮教授,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史;钱宗灏,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上海城市史、近代建筑史、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文博研究;宋浩杰,徐汇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惜珍,著名海派作家;薛理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一直致力于上海史研究;张伟,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逾三十年;周立民,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工作。

35、看来,很多问题还是一个谜。比如最初造这座房子的人的身份,他住了多久?在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这二十多年中都有谁在这里住过呢?暂时还找不到确切的资料支持,希望更多亲历者和历史研究者能够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解开这些谜。

36、   看了孩子参观老舍故居的作文,我感到非常高兴。从课堂走向生活,在自主实践中学习,是昌平实验二小的教学特色。语文来源于生活,更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丰富多彩。寒假期间我们和孩子一起参观了老舍故居,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了解了老舍先生的生平和作品,自己也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

37、      我一直认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的交流,而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的作用是独具的。尤其是文学大师们的作品,既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读者可以窥见和理解一个民族最隐秘、最美好的心灵世界,又有超然于其上的人类文化意义的精神价值,不仅能够温暖人心,沟通心灵,更能够鼓舞人心,给人以感动,给人以激情和力量。因此,古往今来文学翻译都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艺术语言转换为另一个民族的艺术语言,体现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修养、艺术心智和翻译风格,更重要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们,通过文学翻译这座桥梁,可以畅达彼岸心灵世界,并在那里获得理解与沟通、感动和升华。

38、   鲁迅的故居很大,走进大门,你先会看到两棵鲁迅亲自种的丁香树,虽然现在不是丁香花开的时节,但是我仿佛闻到了一阵芳香气息,是那样恬静舒适。沿着小路往右边走,便会看到一间房子,那便是鲁迅母亲住的地方。对面是鲁迅住的地方和厨房,接着往前走会看到一棵郁郁葱葱的树。听说这棵树是由鲁迅亲手种下的。让我不由思考他的笔名周树人是否跟这棵树有关呢?做人要像树一样扎根、牢固。在这棵树的左边有一块鲁迅以前种菜的菜地。我看到这块菜地不由得想到我们二小东区的小麦田,鲁迅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呢!这大概就是鲁迅故居的全部面容了。

39、吴先忧曾任华西协中文科主任、教导主任多年,自当校长后学校又有了新的变化。他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兼收并蓄,不为一家之见所囿。1929年,他在《成都华西协合中学第一次年刊》上写了一篇《明日的文科》的文章,他说:“现代许多办学的人,常有统一思想的弊端”,“办学的人有的什么思想,便要强令学生也有什么思想;办学的人信仰什么主义,便要估住学生也信仰什么主义”。他主张:对学生应“不偏于一家的学说,不围于一派的偏见,总以正确的真理为标准而从旁指导为好。在教会提供经费,影响办学方向的背景下,他说出这番话是非常不容易的。

40、朱自清:家喻户晓的散文家,《欧游杂记》值得读读。

41、   听完讲解、看完图片。我潸然泪下,我要向大钊爷爷学习,学习他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劳苦大众,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舍小家顾大家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待人热情、生活简朴、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像大钊爷爷一样踏实、端正、真诚。

42、   草堂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诗圣而修建的,希望大家可以在心中永远记住他——杜甫!

43、也很有可能我早已在贫困中死亡。”巴金对叶圣陶的感激之情,是如此之深。然而,叶圣陶并没有据功,他说,“他们的名字能在读者的心里生根,由于他们开始就认真,以后又不懈地努力,怎能归功于我呢?我只是仔细阅读来稿,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取舍而已。

44、通往戴安澜将军衣冠冢的路旁,有覆盖着藤萝花的长廊,花朵紫艳艳的,不远处,花田里艳丽而柔弱的蝴蝶花,让人禁不住停下脚步。在经过一大片碧桃园、玉蝉花,以及葱郁茂盛的鸢尾花丛之后,穿过将军门广场,便来到戴安澜将军曾经的暂厝地了。

45、武康路100弄1号:王元化的早年寓所·惜珍/68

46、   我叫姬轩源,今年10岁,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喜欢交朋友。业余时间里除了完成学校作业,我还经常去踢球和画画。希望大家愿意和我交朋友。

47、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与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

48、   作为一篇游记,孩子的这篇小文章粗看让人感觉写得有些偏,并没有全面展现杜甫草堂的概况。但细读整篇文章,还是让人欣喜。作者紧紧抓住杜甫草堂的美来写,视角独特,行文非常聚焦——全文用近乎华丽的排比句与比喻,描写了杜甫草堂的花草树木与溪水小径,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整篇文章色彩斑斓,行文流畅。透过这灵动鲜活的语言,美丽的草堂自然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小作者对草堂的欣喜、对大自然的热爱跃然纸上,同时作者乐观热情、活泼调皮的形象也活灵活现……所谓“文如其人”,还真这么回事儿。

49、   今年春节,我和弟弟、妈妈一起去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睹大师风采。草堂有3个门供游人出入,我们是从正门进去的。

50、   鲁迅是一名伟大的作家,他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市,1936年在上海因重病逝世。

51、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凤和村人。1925年七月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因作战勇敢,曾升任营长、团长,先后参加台儿庄、昆仑关以及缅甸同古、棠吉等重大战役。因屡建战功,1939年,成为陆军二百师师长。

52、   唐杨霏,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七班,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热爱读书,还喜欢弹琵琶。在体育方面也有所擅长,比如说我是我们班篮球比赛女生组的主力。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旅游。

53、坝上桥取“坝桥风月”之意,是一座石墩木板桥。桥头的牌子上显示,此桥是国民政府李大光任贵阳县县长时修建,而一旁蛇山崖壁上的“坝上桥”三字是国民政府省主席吴鼎昌所写。站在桥上,但见花溪河从一处山谷里缓缓地涌出来,经过坝桥,飞泻而下,溅起一片片硕大的水花,传出阵阵轰鸣声。

54、   杜甫草堂里的小石子路也异常美丽,在石子路的两旁栽着许多盆栽。有的是蝴蝶兰;有的是兰花;有的是玉兰花;有的是三角梅;还有的是紫罗兰……这些花颜色各异,各不相同。有蓝的,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还有白的……除了这些娇嫩柔弱的花儿,当然还有花中的“花坚强”。“花坚强”指的是那些长在石缝里或路边的野花。因为它们的生命力顽强,穿过坚硬的石头开出美丽的花朵,所以被称为花中的“花坚强”。草堂里还有一条条林荫小道呢!小径边上什么树都有:有的是杨树,有的是柳树,还有的是榕树……石子小径边一草一木都像是春姑娘又长又绿的头发。

55、    陌上花,山东省潍坊市人,潍坊市朗诵协会会员。用真诚的声音朗诵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是不改的初心和努力的方向。

56、    孩子们妙笔生花,在他们的笔下我们不仅了解到当年那些名人的生存情况,思想状况还可以看出一个时代变迁中历史人文风貌以及发展轨迹。一篇篇文辞激昂的文章蕴含着孩子们对仁人志士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赤诚之心。这次“走近名人故居”语文主题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师生都受益匪浅。让我们共同前进,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吧!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关于巴金的资料简介300字(57句一览)":/wenan/55161.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