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49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16 阅读次数: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我们学习《易经》和《易传》有一个禁忌,不能断章取义,而应把这句话放在全篇的语境中理解。

2、朱熹怎么看格物致知?朱熹认为道理散在事物上,人做不到一理通便万理皆通,故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只有穷理后知才能尽道才能明”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无数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故,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因为他有良知,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便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3、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部分,我们来讨论一下,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③。

5、啊,说半天忘记写知行合一了,这也是天理人欲一样的前后思想争辩,一件事儿到底是看明白了再做,还是做完了再慢慢想,分先后,要么说大道至简呢,老王直接说别犟嘴,一边干一边想,然后落实到现在就是每天的早会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6、山虽无言,然非无声。在这个打响漳南战役的土地上,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林涛阵阵,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激荡着智者的哲思。

7、  然而,王阳明这里对“知”的用法却是从俗的,而没有坚持他个人的用法。按照他对知的理解,只有实际做到才能称得上“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以孝弟为例说明:“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14)应用这个逻辑,没有实行仁的人如何可以称得上“知君之当仁”呢?没有实行忠的人如何可以称得上“知臣之当忠”呢?

8、问题在于若阳明本人,从小就受到极好的儒家教育熏陶,其品格气禀俱已上佳。按我过去文章里的术语,他本身就已形成了很好的快乐机制构架,有很强的毅力。对这样的人,确实“致良知”三字足矣。如阳明自述云:

9、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知行合一说。同年,原配夫人诸氏去世,王守仁续娶张氏,并于次年喜得一子。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0、弊端二是,即以修身而言,致良知缺乏可操作性,几乎全凭人之自觉,诚意正心修身全混为一处,易流于空谈。知行合一之说,对才力气质远不如阳明者,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反养成一副偏狭心肠。

11、知的生产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知的原料生产,一类是知的加工生产。(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2、一方面王给人努力灌输的是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但另一方面他表述论证的前提却又往往就是有个和行不一样的知,有个和知不一样的行。

13、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14、所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真行即所以为知,不知不足以谓之行,行即是知,知行合一。

15、我们不妨把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为无知,二为虚知,三为准知,四为真知

16、我们知道驿,驿站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这个邮电,在邮电站可以有住宿,他还管政府招待所这样的工作。当时,由于王阳明被贬谪,所以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了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但是刘瑾并没有放过他,在路途上这个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当时伪造了跳水自杀现场,才逃过一劫。但是回到家,见到他父亲以后,父亲还是建议他,尽管刘瑾要追杀你,但是你是国家的公职人员,你还得去上任,所以王阳明后来就继续就到了贵州龙场去上任。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37岁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正德5年初,王阳明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知县。8月的时候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勇设计除掉了,王阳明随即就被召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所以就回到了北京做京官了。正德11年也就是公元1516年到正德12年,他平定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的暴动。正德14年,王阳明镇压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嘉靖元年也就是公元1522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志。在这段时间里头,就是在他回到浙江的时候,在54岁的时候他就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和余姚这一代创建了书院,宣讲他的心学,而且在天泉桥留下了心学的四句教法。这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非常著名的四句教,也是他晚年思想的重要结晶。到了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他奉命平定广西思恩和田州的暴动。嘉靖七年11月2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船中。

17、  以往论者在此点上多有误解,一方面都注意到王阳明知行合一并进之说与程朱的知先行后说针锋相对,可是,另一方面,在解释王阳明“知是行之始”时却不自觉地将其说得与“知先行后”相似。实际上,对王阳明来说,行是知之始,而不是“知是行之始”,这里的“知”是作平常用法。

18、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

19、王阳明谈知行合谈的是“道”,其他的知行合谈的是“术”。

20、知行是一物。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达成,知行是一不是二。把知行分开讲是因为便于理解,其实知行不可分。

21、你品,你细细品,“致良知”不正是强调“德”,强调“君子敬以直内”,而“知行合一”,不正是强调知“德”在前,行“道”在后,也就是坤卦《文言》的“义以方外”,这不就是《大学》所言“止于至善”换了一个说法吗?

22、  换句话说,如果道德行动的关键在于主体的意向或意愿,那么,当问题出在意向与意愿上,又该如何是好呢?例如,如果我们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戒烟取决于他是否有真正戒烟的意愿,那么,当我们确知此人无意于戒烟,我们仅靠一遍遍向他重复:你得有戒烟的意愿,就能使他具有戒烟的意愿了吗?相比之下,程朱的理论似乎要有希望得多。因为,他们理论认为,一个人不肯戒烟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知识使他了解到吸烟的害处以及戒烟的好处,所以,只要让他了解足够的知识,可以相信他就会做出戒烟的行动。

23、《易经》的游戏规则,六爻自下而上排列,其中5为阳位,6为阴位,阳爻配阳位,阴爻配阴位为吉,反之则凶。

24、先生说:“你这样的理解反而是背离了古人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能够领会,只要说到知,行便包含在里面了;只要说到行,知也包含在里面了。古人之所以将知和行分开来说,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懵懵懂懂、任意而为,完全不加思考,只是任意妄为,因此才要提出知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做得恰当;还有一类人,整天空想,不肯切实躬行,全凭主观臆测,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知得真切。这是古人不得已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说,如果能够领会真意,只要一句话便已足够。现如今的人却将知与行分作两边,认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如今我若只是讲习讨论如何去做知的功夫,等到知得真切之后才去行,必然会导致终身一无所成,也终身一无所知。这不是小病小痛,而是由来已久。我今日提出‘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下药。但‘知行合一’的说法也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而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即是如此。如今你若能明白我为何如此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两回事也无妨,本质上则还是一回事;如若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说些无用的话罢了。”

25、“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26、在他看来,自己是如此,别人自然也是如此。但问题在于,阳明之灵丹,他人之泥丸也。对气质差者而言,只说致良知三字,而无朋友乃至社会制度之力辅助,便只是空谈。

2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8、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29、见到美色,立刻喜欢上,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本就是一体,所以,知行就是合一的。

30、文化方面。王阳明以兴建平和县城为契机,同步建设奉祀孔子的文庙和奉祀唐代诗人王维的城隍庙,大兴文风教化。城隍庙建设,因王维和王守仁同为王姓的“族姓相亲”有关。平和文庙和城隍庙都严格按照府制规格建造,黄道周曾赞其“美轮美奂,冠于他邑”。

31、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暨学术委员吴光:

32、而“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

33、如今,在平和县城阳明公园千年广场,王阳明雕像正踏着花山溪水,凝视世人。

34、《周易》64卦,由乾坤二卦统领,乾卦六爻全阳,代表刚健的天道,坤卦六爻全阴,代表顺从的德行。

35、确实,按照阳明的逻辑,一个人光是修炼性情,提高品格,都嫌来不及,投入大量心力精神都未必能有所提高。对每个人来说,最要紧相关总是自己的性情品格,若如此,有什么必要又有什么精力去关心一草一木之理?而且世间外物如此之多,如果一草一木需要格,那日月星辰也需要格,风雨雷电、飞禽走兽之都需要去格,怎么格得过来,索性都不去格。只需要关心和自己切身联系的日常人伦之理就可以了。所以阳明举的格物例子也都是些什么事亲、事君、待友之类。即便要涉及某种客观规律知识之掌握,按阳明之逻辑也局限于人事相关的实用范围,事到临头再去学。

36、王阳明从他一出生到37岁悟道以及到58岁去世之前,整个的人生历程就是孟子说的这个话,因为上天要降大人于王阳明,所以先“苦其心志”让他遭受种种的挫折。“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让他的荣华富贵一夜之间没有了,让他贬谪到非常偏远贫困的孤寂的贵州龙场在驿站里做驿丞,而且甚至都要把他性命夺掉。“空乏其身”就是把他的身体所有的这个一切都要把他夺去,穷困他的身体。“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如意,他37岁之前他几乎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如意的。“动心忍性”,振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王阳明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振动,他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益其所不能”,王阳明的生命潜力终于爆发出来了。

37、良知本身即是性之一部分的体现,而由性者,则涵盖范围比良知更广也。

38、▲原平和县县衙前的两根石柱如今已建设成凉亭

39、  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妨碍了知指向行?又如何用功?王阳明的回答是:是私欲阻断了知指向行。要用功,就要在意念上实实在在为善去恶。

40、人的气质之性本就蕴涵着向天命之性靠拢的可能。气质之性可内生出格物致知之动力,此谓由性。在格物致知诚意的基础上,再加以合适的环境制度之配合,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谓之尽性。

41、可见,王阳明在平和这个地方花费了相当多的心思和精力,平和在他的心目中就像是他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一样,让他无比牵挂。

42、严复: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

43、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

44、在缺乏先进系统之理论主义指引的条件下,与其教条主义的僵守并未理解的或者本身过时的理论,不如简单的采取实用主义。毕竟前者可能带来巨大的灾祸,后者至少可以灵活转向,虽然停滞,但不至于有太大损失。这也是先易后难之体现。但如果长期满足于这样的情形,那就不对了。

45、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

46、“第先生之论心性,颇与其论理气自相矛盾。夫在天为气者,在人为心,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理气如是,则心性亦如是,决无异也。人受天之气以生,祇有一心而已”

47、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真知就是行,真知必能行,知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相。

48、“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49句一览)":/wenan/61325.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