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女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故事(30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16 阅读次数:

女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故事

1、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2、1960年,她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课程,成为那年哈佛大学唯一一名被录取的女性。

3、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4、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应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

5、1950年,富兰克林前往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任职。她原本的研究主题应该是蛋白质的X射线晶体衍射,但她的上司兰道尔邀请弗兰克林主持测定DNA结构。当时,DNA的化学结构的研究正是热点领域。无论是化学、物理或是生物学家,都希望能尽快破解DNA的结构秘密。

6、此时,沃森和克里克也在剑桥大学进行DNA结构的研究,威尔金斯在富兰克林本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看了那张照片。根据照片,二人很快就领悟到了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氢键把两条链联结在一起。他们在1953年5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但是,在这篇本应该与富兰克林联合署名的文章里,他们只是含糊不清地写道,“我们也从M.H.F.威尔金斯博士,R.E.富兰克林博士,以及他们在伦敦国王学院的同事所没有发表的实验结果和思路中,受到了启发。”富兰克林知道这件事时,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感到生气,反而很高兴自己的资料能够对科学研究有所帮助。

7、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8、后来沃森与克里克皆坦承,富兰克林的研究结果是建构双螺旋结构的必要线索。克里克在一篇纪念DNA结构发现40周年的文章中说道:“富兰克林的贡献没有受到足够的肯定,她清楚地阐明两种型态的DNA,并且定出A型DNA的密度、大小与对称性。”2003年,国王学院将新大楼命名为“罗莎琳德—威尔金斯馆”时,沃森在命名演说中说道:“罗莎琳德的贡献是我们能够有这项重大发现的关键。”

9、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10、她去世时年仅29岁,但她关于天文学、数学的著作,还有诗作影响了后世众多科学家、数学家与作家。

11、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

12、她是DNA的“第一夫人”,DNA背后的“黑暗女神”

13、富兰克林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她分辨出了DNA的两种构型,并成功地拍摄了它的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和克里克未经她的许可使用了这张照片,但她并不在意,反而为他们的发现感到高兴,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证实DNA双螺旋结构的文章。

14、化石学家、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1799-1847),世界上第一个蛇颈龙化石是她发现的。

15、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16、幼时为了补贴家用,她帮父亲收集悬崖上的化石卖给有钱的游客。

17、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18、对于权威人士的嘲笑、奚落,富兰克林不予理睬,终于在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做了风筝实验。

19、我国著名的妇科专家林巧稚一生未婚。林巧稚是中国协和医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师,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医学部)。她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爱情以及毕生精力,实践了当初为了取得家人对自己上医学院的支持而对父兄许下的诺言——终身不嫁。

20、如果你们问我,为什么要译这样一本书,众多理由中最关键的是:如果我更早读到这样一些无所畏惧的前辈们的故事,知道了她们怎样打破性别、身份甚至是时代的束缚,一直寻找关于这个世界的机制与真理,也许,我也会坚定地成为一个科学家,继续走在她们披荆斩棘的路上。

21、近期,中文版《无所畏惧:影响世界历史的50位女科学家》终于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22、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

23、33岁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之后又成为第一个获得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奖的女性。

24、称其为盛气凌人的女学究(bluestocking),从来不注意女性特质,不涂口红也不注重穿着。并且恶意地猜测富兰克林的家庭可能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并刻意贬低甚至无视她的贡献。

25、1962年,沃森与克里克、威尔金斯因研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果,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此时,富兰克林因患卵巢癌已去世4年。

26、在科学史上,特别是在早期,女性从事科学研究所受阻力和责难是难以想象的,为了应付性别歧视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终身未婚的女性有很多,特别是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女性,比如美国第一位女医生终身未婚。另外,实际最早发现原子核分裂现象的莉丝·迈特纳因对同事哈恩芳心暗许而无果,她也终身未婚。此文用以纪念这些伟大的未婚女性们!

27、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28、1953年1月,威尔金森将富兰克林的“图片51号”拿给沃森参考。沃森和克里克看到“图片51号”后心跳加速,茅塞顿开,接着就从医学研究理事会拿到富兰克林的实验报告,掌握了螺旋长度、碱基距离等珍贵数据。经过一星期的“抢种抢收”,沃森和克里克在2月28日宣布发现了DNA双螺旋。事实上如果没有沃森和克里克,弗兰克林完全能够在三个月内破译DNA结构,而假若没有弗兰克林的“图片51号”,沃森和克里克将很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29、一天,电闪雷鸣,暴风雨就要来了。在雷声、雨声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间小铃旁的富兰克林,听到了小铃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他高兴地笑了。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女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故事(30句一览)":/wenan/61394.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