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27句一览)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5、译文: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议论了,已经完成了的事就不要谏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
6、--------------- 小学语文 ---------------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8、☞读书不好的娃是来报恩的!校长这一段话刷爆朋友圈
9、言外之意:在当时能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要引以为荣,但亦不能骄傲自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夹在大国之间,随时有可能受外国军队的侵犯。要治理好,必须“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乃国家生存之道。
10、(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11、译文: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1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 :孔子说:“朽木没办法雕琢成器,粪土做成的墙壁不能去掉污秽,我能把他怎样?”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5、(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16、(赏析)一个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美善,何愁没有知己?因此,他没有必要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他要做的是从自身做起,看自已是否能了解别人、体悟到别人的方方面面。严于解剖自己,发扬自己的美德,如此才能高朋满座,知交遍天下。这样的话,即使你身处陋巷,居于茅屋,也不忧虑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17、(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
18、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19、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2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21、译文: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譬喻别人,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人道的办法了。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4、小编挑选了48句经典《论语》,一起在经典中增长智慧吧!
25、(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26、(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27句一览)":/wenan/67583.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演员表(11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