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古德里安吧(46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6-14 阅读次数:

古德里安吧

1、当然了, 他也有可能像奥维曼斯假定的那样最后战死了。

2、一位名为HermannKluge的服役人员的卡片

3、1930年,古德里安又回到了部队任职,第三摩托化营营长的位置在等着他,现在他有大量的时间把理论付诸于实践了,上级对这位精力充沛的军官很是满意,作为奖励,古德里安的营被加强进了一个分队,这是德国第一支装甲试验部队,古德里安如鱼得水,在多次联合演习中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就像我们了解的那样,当时的德军被一战老将领们把持,这些新式的战法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在这些老家伙看来,古德里安每天搞的这些东西就好比滑稽戏一般可笑,但是历史的主流仍然再向前推进,1931年他出任德军摩托化兵总监部参谋长,这让他得以在高层四处游说,渐渐的那些嘲笑的语言少了,现在他所缺少的是一个时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的时机,但是真正的人才不会等待太久。

4、1944年新年刚过,美国把整师整师的军队,成百万吨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英国。由11个国家组成的历史上最庞大的300万盟军,将从这里出发实施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向欧洲大陆进发!

5、由上可知,德国授予元帅军衔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40年和1943年。每个国家的授衔都是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我们不能只摆出战功、美誉等资历,这样的说服力不强。我们就结合德国授衔的时间段来分析古德里安未被封的原因。

6、1949年,改任更偏远、职务更低的乌拉尔军区司令

7、再看曼施坦因,苏德战争开始时是第56装甲军军长,隶属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这个时候的古德里安隶属中央集团军群,指挥的还是第2装甲集群。两人都是猛冲猛打,曼施坦因从东普鲁士出发,只用四天时间冲入苏联境内几百公里,抵达伊尔门湖最后进抵列宁格勒城下;古德里安从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也是一路狂飙横冲直撞,最后抵达距莫斯科仅几十公里的地方。

8、第三次的库尔斯克战役,严阵以待的朱可夫还是在南线被德军实现了突破,霍特的装甲集团军已经取得良好战果,那正是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方向,所以也正是曼施坦因强烈反对中止战役,因为他的进展最为良好。第四次的“切尔卡瑟包围圈战役”中,朱可夫判断被合围的胡贝第4装甲集团军一定向南方撤退,而曼施坦因却巧妙地命令胡贝从西南方向逃出生天,高下立判呐。

9、鉴于珍珠港事件的教训,尼米兹大力加强太平洋舰队情报机构的建设。情报机构设法从被击毁的日本潜艇中找出日本海军密码本,致使日本海军的电文得以破译。通过情报破译,尼米兹得知日军企图攻占图拉吉岛并进而夺取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参战兵力包括由2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突击部队,由1艘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组成的支援掩护部队,以及由1搜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护航的登陆部队。为了迎击日军,尼米兹将2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紧急编成特混舰队,由弗莱彻海军少将指挥前往珊瑚海。此次作战由舰载飞机进行,双方的水面舰艇互不照面,故珊瑚海战役可谓第一次航空母舰会战。战役从5月3日日军攻占图拉吉岛开始。次日,日军分乘14艘运输船由l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护航,驶往莫尔兹比港;美国"约克敦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攻击图拉吉,击沉驱逐舰1艘、毁伤其他舰船数艘,导致日本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南下。7日,日本机群击毁美国1艘驱逐舰、重创1艘油料船,美国机群则击沉日本"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8日,美国"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被日本机群击沉,尼米兹命令美军撤离战场。珊瑚海海战,美国的直接损失较日本为大,但是,尼米兹挫败了日本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企图,使日本的2艘航空母舰无法及时恢复战斗力(其中之一未能参加中途岛战役)、对后来美国在中途岛的胜利产生了积极影响。

10、奥维曼斯认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最终会申请退休金,当然这个是建立在这 个人在达到法定要求的领取退休金年龄时仍然还活着的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当然, 我们完全可以想到的是,这个人的死因可能与军队服役无关。尽管如此,看起来最有可能的是在这些已经失踪且没有更多可以查询到的信息的人应该是都已经  死了。他们的死亡似乎更有可能与他们在军队服役有关。因此,我们不可能将所有“死亡卡片”中的310万张卡片以外的所有卡片全都排除在死亡人数之外。 只有当这些卡片与“一般卡片”中的卡片重复时,我们才能这么做。然而,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11、1916年10月,第一次参加战斗,被地雷严重震伤入院治疗,因俘虏一名德军军官和受震伤获两枚乔治十字勋章(古德里安吧)。

12、1944年7月3日,朱可夫指挥苏军解放明斯克。

13、所以,古德里安唯一可能获得元帅的机会,是1943年“重启”时能够重返战场,并且在战争中取得一次重大胜利,但是战场以外的职务,除非是陆军总司令或者最高统帅部参谋长,都不够陆军元帅所对应的军职。前者是资历深厚的凯特尔元帅一直担任的职务,那是希特勒的宠臣,后者干脆是希特勒自兼着,古不帅哪个也替换不了。

14、(2)心理测试(个人或企业),企业在用人前或用人中可以做心理测试,了解其性格特点,帮助企业测量个人与企业职位的匹配度;

15、而朱可夫被称为二战苏军“名将中的名将”,不能小瞧他的指挥能力和军事综合素质,网文中对于朱可夫只会以多胜少的宣传是种误解,那是因为苏军的单兵素质和单位战斗力在1944年之前仍不及德军,质量的劣势只能用数量来弥补。但这不代表朱可夫的能力不够,他能够像“救火队员”一样被先后派往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显然是斯大林对其指挥能力的认可。

16、但是当他在东线势如破竹的时候,德国陆军还没有晋衔的计划;等到大将的停年时间足够时,古德里安又在家赋闲呢;好容易被重新起用了吧,又干的是后方不容易出彩的活,自然也就与元帅无缘了,只能归结为:时运不济!

17、1940年7月被封的这12位元帅哪一个都比古德里安职务高、军衔高、资历老,同时战功也不差。在西线的波兰、法国战役中,功劳并非是古德里安一个人的,龙德斯耐特、博克、勒布、克莱斯特等都是居功至伟的。因此,古德里安在1940年是没有资格授予元帅军衔的。第二次集中授元帅是在1942年与1943年,此时的古德里安在东线战场也是战功赫赫,但莫斯科战役使他战功归零,遭到解职,同样失去资格。1941年6月古德里安转战苏联战场,古德里安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再次震惊世界,他与霍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成了决定性的突击力量,连续进行了几个著名的合围战,即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会战和维亚兹马会战,兵锋直逼莫斯科城。古德里安此时的战功达到顶点。

18、仅仅一句话,仅仅半分钟,盟军的千军万马沸腾了。5000多艘舰船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朝法国诺曼底海滩直扑而去。

19、1920年代的日本海军对海军航空兵有着十分矛盾的态度。一方面,像其它海军强国一样,日本高层对航空攻击的威力十分恐惧;他们大肆宣传、夸大海军航空兵的威力,并在国际上多次呼吁严格限制海军航空兵的发展,甚至在1932年的日内瓦海军会议上提出各国拆除航母。另一方面,日本也在大力发展自身的海军航空兵,希望抓住这追平甚至赶超西方海军强国的机会。一战时,日本便独立制造了第一批飞机;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欧美航空业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与日本的差距也逐渐拉开。因此,战间期的日本向西方学习,引进欧美技术来发展其年轻的航空工业。

20、可到了1942年7月份,其他两位相继晋升为元帅,古德里安直到战争结束也没当上元帅,很多人为他惋惜甚至鸣不平,那么,这位德国闪电战之父究竟为何与元帅杖失之交臂?

21、1943年2月2日,全歼被合围之德军,斯大林会战取得胜利。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获得第一枚苏沃洛夫一级勋章,并被誉为高度天才的勇敢的领导人。

22、想了解更多军事、战争知识,请关注右上角头像-“LY传媒or 大杂烩”;

2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1945年9月2日,尼米兹代表美国参加日本投降仪式。战争期间,尼米兹获得3枚优异服务勋章,10月5日被美国政府定为"尼米兹日"。

24、看完洪秀全的书法,终于明白为啥他连秀才都考不上了

25、事实上,古德里安这也真是舌战群儒了,在场愣是没有一个人能帮他的,要么是默不作声,要么就是毫不在意。古德里安一再指出前线德军的困难,称部队不可能在冻土和雪原上据守,第2装甲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都已经开始后撤,撤到组沙河至奥卡河一线的阵地是唯一出路。

26、这就是第二次,最具说服力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从1943年2月2日—3月3日,朱可夫以最高副统帅的身份指挥四个方面军超过50万大军,攻击曼施坦因残缺的南方集团军群20多万人马,在至少2比1的优势兵力和战场局面下,被德军打得大败。德军以有限兵力转入反攻后,大约粉碎了苏军52个师,俘虏75000余人,并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这恐怕是朱可夫军事生涯中不忍回顾的战役。

27、行动计划还变不变动?窗外的雷雨催促艾森豪威尔的脑子飞快运转:如再次推迟登陆战役,军事秘密可能会泄露,士气也将下降……可万一天气状况没有改观,强行登陆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8、在6月4日凌晨4时30分的高级军官会议上,盟军气象主任斯塔克上校来到会场时,艾森豪威尔从他脸上的“乌云”中看出大事不好。果然,斯塔克认为6月5日的天气不适合出动空军掩护登陆战役。

29、但明斯克战役中的古德里安也是存在有一些指挥问题的,他为了直取莫斯科而将少量部队留在南线,导致苏军近30万人从明斯克跑掉了。在莫斯科会战中,古德里安与希特勒关于撤兵问题发生激烈冲突,莫斯科战败后,在1941年12月遭到解职并被编入预备役,此战遭解职的并非古德里安一人,还有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以及博克。所以,古德里安在第二次集中授元帅衔时,更是失去了资格。莫斯科会战后的古德里安,已经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还有古德里安始终为技术兵种的主管,只能是将而非帅。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到惨败之后,希特勒又重新起用了古德里安,任命他为坦克兵总监,让其负责装甲部队的发展训练。这其实已经远离了一线战斗的,远离了权力核心,这充分说明了希特勒想启用古德里安,而又对其存在严重的不信任。

30、二战开始前他遇到了希特勒,并成为他手下的营长.德国开战后,隆美尔要求做一名装甲师的师长,而当时很多人反对,可希特勒同意了隆美尔要求!后来在德国的闪电战中,第七装甲师大胆穿插,一往无前,显示出他的指挥才能!隆美尔他居然轻易的突破了法军的马其诺防线,法国战场结束后,第七装甲师俘虏法军7万人,自己仅损失42辆坦克!

31、专家团共有27人,领队是威廉·福布斯·森皮尔勋爵,他在一战中负责海军飞机的设计和测试。专家团于1921年11月抵达霞浦空军基地,伴随他们而来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技术和一百多架飞机(包括五种皇家海军的在役机型)。日本人头一次了解到鱼雷、炸弹、机枪、照相枪和通讯设备等最新的机载武器设施,而英国带去的飞机则为后续日本的飞机设计提供了大量灵感。

32、所以,尽管曼不群在回忆录中有些甩锅的言语,但战场实践仍然证明,他的指挥能力和用兵的机动灵活性,还是要比朱可夫高明一些。

33、结他军人生涯,他自从二十岁进入军校便一直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职业,在这样的心态支撑下把一切困难甚至苦难都看作是自己的职责,所以无论是顺境还是身陷苦难,他都能保持激情,这就是他为何能有出色表现的原因。而且,对于军队的感情十分深厚也是蒙哥马利成功的原因之当然这也得益于他自小时候起养成的品行,他曾经面对那些一战后忙着恋爱的军人们说:“结婚对于军官来说不是个好事情,不深思熟虑的话,你就既不能当个好丈夫,也不能当个好军人!”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得出,要想控制好武力必须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情况下,笔比剑更有力!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敦刻尔克到克罗,再到阿拉曼,从非洲海岸到诺曼底,假如不是拥有极高的军事素养的话是不足以应付这么多复杂情况的,这也是他和巴顿等一大批杰出将领统帅们的共同点!就像他自己说的机运永远站在谨慎者一边,正是因为他养成的那些良好的品质才造就了他最后的辉煌!

34、之所以有曼施坦因能力高于朱可夫的结论,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曼不群调任顿河集团军群开始,就与朱可夫成为了主要对手。这个时间点是1942年11月21日,然后一直到1944年3月30日被解职,曼施坦因在兵力完全劣势的情况下,给朱可夫造成很多次和很大的麻烦,至少将德军崩溃的时间拖延了两年,如果不是小胡子的瞎干预和德国战争潜力的不足,天知道苏军几时能反攻到柏林。

35、回到德国,隆美尔又受命构筑"大西洋壁垒"以阻止盟军的进攻!隆美尔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他在短期内埋设了400万颗地雷,超过了以前几年埋设的总数!隆美尔设计的一种用与靠近海岸的水域中的新型路障就像水里的暗礁,有效的阻止甚至摧毁了盟军的船只!德军工程师专家威廉迈泽将军称隆美尔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了不起的工程师"!可惜无论隆美尔怎么善战,第三帝国的覆灭已无可阻挡了!

36、可是北非战争正如隆美尔所说"这场战争的结果从一开始就由双方的军需官决定了"!而事实确是如此,隆美尔最后败在了部队补给上!他根本得不到充足的补充!而他的对手确有着源源不断的给养!所以他败了!!!

37、不过,要是希特勒真信得着古德里安,冯·克鲁格的把戏也未必能好使,可是大家别忘了,古德里安之前和希特勒吵过一架,这就让希特勒心里不是特别喜欢古德里安这人了。尤其是古德里安当时还说了冬装问题,把冬装都堆在华沙没运到前线的事情给抖出来了。

38、(乔治十字勋章最初仅用于奖励军官。后为奖励作战勇敢的士兵和士官而设立此种奖章,所以乔治勋章的获得者作为勇敢和值提尊敬的人而普遍受到尊重。)

39、1938年初,调任骑兵第六军军长,夏天暂离职务随一个军事代表团赴中国。冬天应召回国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主管骑兵)。

40、1942年11月20日,朱可夫指挥苏军突破德军防御对德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实施合围。

41、因此不出意外的话,如果古德里安能够在1942年取得一次重大胜利,就比如曼施坦因在克里木攻克塞瓦斯波托尔那样,也是肯定会被封帅的,因为德军高级将领们,已经于法国战役大胜后的1940年7月13日进行过一次大晋衔,当时一口气晋升了13位陆军元帅(古德里安晋大将),包括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等等,再行封帅,怎么也得过上个一年两载的。

42、艾森豪威尔清楚,“霸王行动”如果失去空中优势,无异于让希特勒看笑话。于是,他决定将登陆时间推迟24小时,改期为6月6日。

43、二战期间德国三大名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这仨人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在军事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战争初期的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他们打得也都很出色,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

44、大家好,我是UO尼克,现旅居新加坡(目前正在国内休假)。作为一个资深的军迷,我喜欢利用业余时间来研究和近代德国军事历史有关的史实(其中二战部分是我最热衷的话题),我从上小学那会儿就开始关注研究德国的军事历史,到现在已经有15年了,应该可以算是一个资深德派了。

45、1888年6月17日,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古德里安在维斯托拉河边的库尔门地方出生了。他的父亲菲特烈·古德里安是第二波美安里亚轻步兵营的中尉,而他的先世只有地主和律师两种职业。他的母亲。卡拉娜克尔齐霍夫。因为他父亲是个职业军官,于1891年调驻阿尔萨斯州的柯尔马。6岁那年。他就在那里入学读书了。到1900年,他的父亲又调驻柏林州的圣阿伏德。这个地方小,没有高级中学,所以家里就必须将他送到一个可以寄宿的学校里去。因为当时他父亲的收入很有限,所以他父亲希望他的两个儿子都以军人为职业,因此他父亲就把选定军官学校作为他们的升学对象。1901年4月5日,古德里安就和他的弟弟一起进入了巴顿地方的卡尔希鲁赫军官学校,一直到1903年4月1日,古德里安才转到柏林附近的学校——大里希特场的中央军官学校去学习军事。1907年2月,古德里安毕业了。他被分配到驻在罗林州,比特赫的第十汉罗福里亚轻步营当见习官,而这个营的营长又恰恰正是他的父亲。这个意外的好运使古德里安在离家6年之后,又可以暂时享受一下家庭生活的快乐了。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古德里安吧(46句一览)":/wenan/1160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