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程颢书院(31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5-28 阅读次数:

程颢书院

1、但是,倒塌的只是房屋和庙宇,消失的仅仅是历史的标本,古书院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晋城大地,经后人手手相传,正在发扬光大,那段历史也因此变得鲜活而灵动起来。

2、晋城市古为煤铁之乡,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境内泽州铁器、兰花炭曾名扬海内。蟒河、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猕猴、大鲵等稀有动物,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3、战国初,为韩上d之地,战国末兼属赵、魏(秦赵长平之战前,冯亭献韩上d17城于赵,本境东部属赵,西部近魏国都城安邑,属魏)

4、环绕于晋城市城区,北与晋城市高平市毗邻,东与晋城市陵川县相连,西与晋城市阳城、沁水县衔接,南与河南济源、焦作交界。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

5、晋城市历史悠久,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诞生了刘羲叟、李俊民、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

6、一次伤感的历史遗迹的巡阅,总会带给我们一个长长的故事,唤醒我们的共同记忆。那是金元朝代更迭时期。公元1223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一路南下,踏破了坚固的泽州城,宋代程颢苦心经营的古书院在战火中倒塌了。晋城籍金代状元李俊民在《重修庙学记》中记述了这场兵乱:“元兵上天行,烈焰所焚,荡然一空。”

7、程颢书院弄成现在这个样子,有很大原因,是官员们和设计者根本不懂程颢,也不懂得程颢的“心”到底是什么。因为从一开始就不懂,自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弄。自然也就体现不出程颢书院与理学、心学的联系。更无法在建筑上体现程颢的思想。

8、历史的年历翻到明万历年间。怀庆府河内(河南沁阳)的王所用来到泽州府就任泽州知州。他目睹到旧时程颢书院“平垄遗墟,旧迹亦泯然尽矣。”(陈廷敬《体仁书院记》)不胜唏嘘。便在城内张公祠的东边修建了一所书院,取名“文昌书院”,并捐地24亩,作为书院生活教学费用。明代崇祯年间,晋城巡盐御使杨鹗檄,十分尊崇儒家思想,他便将“文昌书院”更名为“体仁书院”,又捐学田32亩,重修了明道祠,还在祠中立了程颢像,两边还立了周敦颐、张哉、邵雍、朱熹、吕公著、吕大临等理学家塑像。这处书院,清代多有修葺,后也墙倒屋塌,湮没于一片荒草之中。

9、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总面积6万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10、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全县总面积266平方公里。

11、该市古为冶炼之都,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境内泽州铁器、兰花炭曾名扬海内。蟒河、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猕猴、大鲵等惜有动物,素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12、                          

13、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遗址、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高僧慧远、名将陈龟、名医王叔和、天文学家刘羲叟、李俊民、郝经、荆浩、贾鲁、陈卜、孔三传、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故里。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崇寿寺、玉皇庙、阳阿古城、海会寺、开化寺、程颢书院、崇安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群、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程颢书院)。

14、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南北长4千米,东西宽5千米,东濒丹河水,西临依侯山,丹河与沁河萦绕其左右。截至2019年4月,城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四周与原晋城市郊区接壤,全区下辖7个街道,1个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88个社区,67个行政村。

15、北魏永安,改建兴郡,为建州,州治高都,辖高都、长平、 安平、泰宁四郡。(高都郡辖高都阳阿二县、长平郡辖高平泫氏二县,安平郡辖获泽端氏二县,泰宁郡辖东永安西河西获泽高延四县)

16、程颢,坚持“以教化为先”,兴办乡学,发展教育,建立乡校72所、社学数十所。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其大儒、“程朱理学”创始人的身份,都曾在古书院讲学。晋城古书院因此而名声大噪。因程颢和其所办的乡学,民风为之一变,人人读书,家家向善,出现了“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的动人景象。宋时的提刑学士黄廉赞誉“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17、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晋城人来到这里感受浓浓书香气,在这里寻根追思。

18、程颢书院是晋城有史以来第一所“官办”书院,建院当时,由于晋城的社会动乱,流寇四起,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建书院、兴学堂,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严重缺钱。为了筹措办学经费,程颢打破官场陈规,动用了所有能用于修建的资金,“上犯天颜”而面临弹劾之险。同时,他倾其所有积蓄,捐出传家之宝的孤本《尚书》,还将夫人彭氏的首饰妆奁全部变卖,以致夫人病重竟无钱医治。程颢与夫人“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的壮举感动了晋城的农工士商,他们纷纷解囊相助,终于建成了功能完善、可以独立运作的文化教育组织——程颢书院。

19、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

20、晋中,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

21、据记载,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

22、在程颢书院瞻仰古代先贤讲学处,翻阅《泽州府志》《凤台县志》中抄录的有关程颢书院历史的文字,深为他兴学治晋的担当精神而感动。正是程颢,开晋城文化鼎盛之先河,播斯文晋城之种子,将古代书院打造成传播文化的高地,延续文脉的标杆,从根本上为晋城带来的文化繁荣和人才辈出,改变了晋城的风气,温养了晋城的文脉。

23、唐天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泽州,时泽州仍辖六县,即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端氏,州治晋城。

24、程颢书院的建筑整体在一个巨大的形似龟型的土丘之上。巨龟为鳌,在鳌头的位置建有文昌阁(今存,经历落架大修,仍在原址),供奉文昌大士,寓独占鳌头之意。书院在北城外,玄武在北,书院内供奉有玄武神龛,书院河环绕书院,呈龟蛇之像。龟蛇是玄武的图腾。程颢对书院的选址及修建并非随意而为,寄托了修建者的精巧构思和宋代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25、为改变晋城“重武轻文”、文化发展长期落后的局面,程颢采取了“启民智,立学校”的措施,制定了“欲治晋先兴文”的从政纲要,认识到“治晋之道以教为先,为民之要以学为本”。他重视兴学,“以教化为先”,提出“县有院、乡有校”的口号,并采取“官办民办并重,乡学社学齐上”“先招生后建校”等措施,推动实施多项兴学目标。

26、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27、晋中,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

28、我从2008年之后,对书院的建筑已不再感兴趣,转而投向程颢以及他的学说。在我人生最苦闷的时候,程颢成了我的精神导师。我所学所悟,可以总结为两个字:从容。程颢程颐的学问,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易经的研究,但我资质浅薄,对此毫无所得。

29、晋城市古为冶炼之都,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境内泽州铁器、兰花炭曾名扬海内。蟒河、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猕猴、大鲵等稀有动物,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30、截止至2014年初,泽州县下辖巴公镇、大阳镇、高都镇、金村镇、南村镇、犁川镇、晋庙铺镇、周村镇、大东沟镇、下村镇、北义城镇、柳口镇、山河镇、大箕镇14个镇和南岭乡、川底乡、李寨乡3个乡,共辖639个行政村,633个村民委员会,1204个自然村,2695个村民小组。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程颢书院(31句一览)":/wenan/263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