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七言绝句格律(38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8 阅读次数:

七言绝句格律

1、每句的平仄是相重的,又是相间的。相重相间交替用。七言绝句每句四个节奏,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2第一种是: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2、(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3七言绝句就是每句七个字。最基本的押韵要求是第第四句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平仄也相同)。第一句最后一字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

3、 格律中还有拗救的规律,比较复杂,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不在这里介绍。

4、例:七绝·感时(新韵)一代为官三代富,子孙不用再扛锄。只因未有翻云手,故勉骄儿苦念书。作者:山间月

5、(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6、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7、违反粘的规则叫做“失粘”(广义的“失粘”指的是不合平仄,这里用的是狭义);违反对的规则叫“失对”。唐人偶尔有不粘的律诗、绝句(如王维的《渭城曲》),但是不足为训,因为一般的律诗、绝句总是粘的。至于失对,则是更大的毛病,唐人虽也有个别失对的情况,那或者是模仿“齐梁体”(律诗未定型以前的诗体),或者是诗人一时的疏忽,后人是不能引为口实的。

8、(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9、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2、知道了粘对的道理,要背诵口诀(平仄格式)就不难了。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首诗的平仄都可以按照粘对的规则背诵如流。即使是百韵长律,也不会背错一个字。

13、第四种七言绝句是第二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

14、例:七绝·赠画家鲍景余(新韵)不负寒门廿载功,如今妙笔已扬名。只缘心有凌云梦,情寄丹青苦画鹰。作者:山间月

15、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16、(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8、(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9、要注意的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必须保证不出现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个字就不可以改动,因为一改就变成“平平仄仄平平平”了,就是三平尾了。

20、我年少的时候免不了写各种诗,也尝试过写旧诗。写的旧诗中以七律居多,绝句也写过一点。当时主要是为了通过平平仄仄的限制来提升自己的炼字能力,体会汉字组合时难以言表的细微之妙。现在很少写了,但格律一直都在我心中。

21、七言绝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跟五言绝句是相一致的。不过,七言绝句以首句押韵为比较常见,所以次序应该改变一下。第一种七言绝句是:

2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3、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24、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五言格律表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25、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6、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29、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30、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31、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32、(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3、七言绝句每句的第一字都是不拘平仄的,第三个字在许多情况下也不拘平仄,因此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是,这个口诀是不全面的,在正常的情况下,第五个字不能不论;更重要的是仄平脚的句子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犯了孤平。凡是不合于这里所讲的都是变格,在第六讲里还要谈到。

34、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35、代表七绝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

36、七律跟五律一样,中间四句要用对仗;至于头两句和末两句,一般不用对仗。特别是末两句,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37、正格平起式两种:平起平收,首句押韵,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七言绝句格律(38句一览)":/wenan/29954.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