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诸葛亮谦虚的事例(51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9 阅读次数:

诸葛亮谦虚的事例

1、书生哈哈一笑,“那就说说诸葛亮总领国政十一年的表现。

2、庙算之时,诸葛亮对北伐胸有成竹,战争走向也在控制之内,只是天不假年,才未竟全功。假如诸葛亮能与司马懿同寿,则有生之年,蜀汉大有翻盘的希望。

3、  诸葛亮给村里农夫上了音乐课!这个事情本身就很有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原因应该只有一个,就是借农夫之口宣传自己。可见诸葛亮说是隐居隆中,其实他的传播工作一直都没有停顿过。有大志向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好传播工作,而且要从身边做起,从眼前人做起。酒香还怕巷子深,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展示和传播。

4、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5、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诸葛亮谦虚的事例)。

6、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7、听故事找错误,我们一起来完善《论语》故事!

8、但谦虚并不等于谦卑,也不等于虚伪。在荣誉面前,谦虚是一种美德。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而“谦虚”,就是虚伪;为了讨好他人而谦虚,就是谦卑。我们不需要谦卑的谦虚,也不需要虚伪的谦虚,只需要真实的谦虚。

9、这次准备了三年,才在公元234年春天行动,带军队从斜谷的一条路出来,很顺利地到达今日郿县西南的汉代武功县五丈原。

10、不过司马骏却淡定得很,不仅一点也不着急,反而经常找人来府中清谈。

11、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12、刘备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壮大嫡系力量:一是拉拢东州派,娶刘焉的儿媳吴氏,后来扶为皇后,重用吴壹、吴班;二是重用扶风派成成员,将法正视为谋主,重视程度超过诸葛亮,又重用了孟达、马超;三是破格提拔荆襄派中的将领,如魏延、黄忠,将其发展为嫡系;四是提拔本土派中的后起之秀,最具代表的人是黄权;五是巩固与早年追随自己的这一派的关系。

13、泰始六年,刚刚建立的西晋王朝便受到了沉重的考验。

14、相对而言,骄傲不仅使人落后,还会招致不良后果。比如自满亡国的故事 :

15、从当时三国实力来看,蜀汉最为弱小,攻打最强大的魏国在许多人眼里也许自不量力,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是为了把握战争的主动权。

16、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

17、刘备和曹操相比,唯一差距其实就是谋略,曹操本身非常擅长谋略,而且还得到了一众谋臣辅助,如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还有后来获得奸诈的贾诩。

18、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声誉显赫的物理学家,深受人们的敬仰。在纽约河滨教堂所设的世界最伟大的学者的塑像中,爱因斯坦是惟一活着的人。但他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品质。

19、公元195年,刘备当上徐州太守,天下九州已据有其这时候曹操也不过拥有兖州青州两州之地,两个人并没有量级差距。

20、对有实力有地位或者有影响力的人,刘璋可能会睁一眼闭一眼。而对于那些微不足道的人,刘璋却非常残酷,这也是他执法混乱的一个表现。

21、诸葛亮:老谋深算,谦虚谨慎,一切以大局为重;

22、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结果,刘备是“真君子”抑或“真小人”?或者又是“先小人后君子”?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23、大家敬佩地说:”丞相的计谋,鬼神也不能预料啊。如果我们来指挥,必定会弃城而走了。”诸葛亮说:”我们只有2500人,如果弃城而走,必定走不远,不是很快就会被敌人追上吗?”诸葛亮知己知彼,用计谋吓退了司马懿,保住了城池,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24、诸葛亮指指先生说:“你这老匹夫,分明没有本事,在此胡扯!”先生气得脸色发紫,诸葛亮却摘下他的帽子,扔到房顶上。先生气急了,只好脱了鞋蹲在诸葛亮父亲的肩上去拿帽子。这时,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来。先生拿到了帽子,却找不到鞋子,诸葛亮说:“您寸步难行啦!”

25、鲁肃来到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26、司马懿驻扎在附近,对诸葛亮部队严密监视,却不敢走出壁垒来交锋,两军相持了一百多天,没有什么行动。

27、公元231年,诸葛亮把汉中与后方的政务与军事,都交给了李严父子负责,以便用全副精神与魏军决战。魏延以外,被诸葛亮带到前方去的将领,有王平、高翔、吴班。

28、另一方面,诸葛亮真的是严刑峻法吗?事实上,诸葛亮治蜀只能说执法严格,而不能说严苛。

29、  话说刘关张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刘玄德说:“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刘备态度很好,看到诸葛亮睡在草堂之上,刘备就规规矩矩地站在阶下。站了半晌,诸葛亮还是不醒。又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睡醒。谁知醒来后,诸葛亮满口谦虚之词:“我不过是种地的农民,才疏学浅,怕耽误您的事业。”

30、所以在刘备生前蜀汉即事实上形成了“五派林立”的局面,对刘备这个汉中王和蜀汉皇帝而言这是极为不利的,刘备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比如对荆襄派的不断崛起刘备就抱有警惕,一向待人宽和的刘备曾不假掩饰地表达过对一些人的不满:打压过庞统,要杀蒋琬,一再对刘巴表示反感,对马谡评价很差,上面这几位都属于荆襄派。

31、建安的尾声樊城之战(上)十年磨一剑,关羽和曹仁究竟是谁先发起进攻?

32、这么一比起来,老百姓究竟喜欢诸葛亮的严峻,还是喜欢刘璋的宽松呢?我想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33、这时诸葛亮长于治戎的优势体现出来,蜀汉军队纪律极好,他们夹在本地农民中间,相安无事。诸葛亮已经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司马懿进退两难:要打,打不过;不打,诸葛亮占下的关中平原,就会被蜀汉消化吸收。

34、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诸葛亮执政是非常有条理的,严格按照法律执行。而刘璋治国则是混乱的,有时严苛有时宽松,人们对他的印象只不过是选择性记忆罢了。

35、曹操是官宦世家,子弟兵众多,所以起点肯定比刘备要高,但刘备也不是没有过机会。

36、当时太子刘禅不在身边,刘备又专门交代他“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句话不是顺口一说或让人转达的,而是以诏令的形式正式发布,说明刘备对这件事很认真。

37、他对别人把他当成偶像感到无法理解,对报刊上的宣传和赞扬十分厌烦,非凡是那些记者、画师、雕塑师来找他拍照、画像、塑像,更使他难以忍受,他说他简直成了这些行业的模特儿了。

38、《世说新语•惑溺》里记载,曹操攻破邺城的时候,命令手下人抓紧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找来。手下人回答:“曹丕已经去了。”老曹一听不如儿子下手快,马上改口说:“我正好打算赏给他做奴。”当着众人的面,曹操不好意思承认与儿子争女人。他也暗自佩服儿子的速度,在抢女人这一点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9、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

40、诸葛亮驻西城,得街亭失守之讯,又知司马懿乘胜来攻,所部精锐已俱被遣出,西城空虚;在危急中,定空城之计,令将城门大开,自坐城头,抚琴饮酒以待。司马懿兵至城下,见状大疑,又素知诸葛亮谨慎,不进而退;及至探明回军,诸葛亮已调来赵云,惊退司马。

41、监军贾诩实在看不过去,就责备司马懿畏敌如虎,给天下人留下笑柄。司马懿面子上绷不住,同时,张郃等人也纷纷请求出战,与蜀兵一决雌雄。

42、按理说诸葛亮治蜀流芳百世,结果不应该是这样的啊,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

43、公元191年,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44、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45、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46、三国名臣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名人诸葛亮知己知彼的故事,欢迎阅读本文!

47、其次就是影响力事件已经形成,伏龙、凤雏的说法已经成为江湖的传说,从官方印象到老百姓口碑就已经形成,所以我们给这种情况做一总结,叫高调出场、低调说话。您在出场之前江湖名气已经那么高调了,所以本人就可以低调一下了。所以我们大家也看到有的人不懂这个道理,名气特别大了以后,自己的言语也特别强势,就属于高调出场、高调说话。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有可能毁掉自己的公众形象,葬送大好形势。这样的事情大家在个别名师身上也能看到,因此高调出场、低调说话绝对是一种大智慧。诸葛亮在跟刘备见面之前,出场氛围已经被烘托得很高调了,所以他见面就可以说话很低调。

48、及人有变告温舒受员骑钱,他奸利事,罪至族,自杀。其时两弟及两婚家亦各自坐他罪而族。(史记酷吏列传)

49、三年后的一天早上,水镜先生对弟子们说:“我出一道考题: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止,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出师。”弟子们急了,有的大呼:“庄外失火!”有的谎报:“家里死了人,得赶紧回去!”水镜先生根本不理睬。只有诸葛亮,早伏在书桌上睡着了。鼾声大作,搅得考场不得安宁,水镜先生很生气。午时三刻快到了,诸葛亮一觉醒来,听说先生出了这么个考题,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这么刁钻,尽出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还我三年学费,快还我三年学费!”水镜先生是天下名士,谁不尊敬?现在见诸葛亮这么辱骂他,气得浑身打颤,喝令他滚出水镜庄。诸葛亮哪里肯走,水镜先生使几个弟子,硬把他赶了庄去。诸葛亮一出庄子,哈哈大笑起来,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镜庄,跪在先生面前,双手捧上棍子说:“刚才为了应付考试,万不得已冲撞恩师,弟子愿受重罚。”

50、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诸葛亮谦虚的事例(51句一览)":/wenan/30424.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