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画蛇添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8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9 阅读次数:

画蛇添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2、原来,“画蛇添足”发生在小蛇的梦里。我们的小蛇每天都爬呀爬,离天空好远好远。它做梦都想长出腿!

3、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画蛇添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被大象放下后,小蛇想着今天的奇妙经历,笑了起来。

5、  结合挂图讲述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6、  在魏国夺取楚国陉山的次年,即公元前328年,楚怀王熊槐即位。

7、  (2)门客们得到一壶酒,他们商量要怎样分配这壶酒?

8、  昭阳打败魏国之后,又调军攻打齐国。当时,齐宣王刚刚去世,齐湣王田地刚刚即位。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国大军,齐湣王很是担心。

9、伙伴,是追梦路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然,有伙伴陪你一起乘风破浪是最理想、最美好的状态。

10、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蛇不像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小朋友,“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哦!

11、比赛开始,有一个人先画好了。可是他有些得意洋洋,觉得这壶酒一定是自己的了,就继续画蛇,想要给蛇添上几只脚。可是还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完成了画作,并且把酒壶抢了过去。

12、  进入战国之后,楚国与三晋(魏、赵、韩)发生了多次战争,双方互有胜负,仇怨越积越深。公元前329年,楚威王逝世,魏国听说楚国有国丧,趁机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这就进一步加深了楚国与魏国之间的仇怨。

13、故事是发生在古时候,那个时候,楚国他有一家人,他们祭完祖之后,就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那些来给他们帮忙的人喝,但是呢,来给他们办事的人却很多,一壶酒如果给大家喝是不够的,若是只给一个人喝,那么他就能剩下一些,所以这壶酒到底怎么分呢?就有人建议说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哪个画得快,这壶酒就归他,大家都认为这一个方法非常的好就同意了,这个做法都在地上画起了蛇来,有一个人他画的很快一下子就画好了,他端起酒壶就要喝酒。但是他回头却看见那些人都还在画,他心里就想他们画的可真慢,并且还说,就算他在给蛇画几只脚,他也能够最快画完,于是他就手里拿着酒壶,然后右手就把他画好的那条蛇添上了几只脚,可是就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就把他手里的九狐给抢了过去,并且还说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蛇画上脚呢?所以第1个画好的人就不是你了,而是我说完他就把夺过来的酒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14、何况,我们如果具有足够的逻辑能力的话,就会发现,即使这个人在添足未完时,另外一个人画完了蛇,他也不应该失去这壶酒。因为,如果大家承认蛇是无脚的动物的话,那么也应该承认,这个人实际上先画完了蛇,他应该得到这壶酒;现在因为这个人正在添足,而说他还没画完,事实上就是承认了蛇是有足的,没有画足的人也没有理由把酒抢去喝掉。

15、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16、他的话刚说到一半,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二话没说,一把就把酒壶抢了过来!

17、画蛇添足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前思后想,要尊重客观事实,不尊重事实,自作聪明,不然会像文中的人物一样,六个指头挠痒-多了一道,最后得不偿失。

18、弄巧成拙,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指心思);拙:笨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19、译文:给本来没有脚的蛇画上脚,是一件弄巧成拙的事情。

20、    画蛇添足这个故事比喻做了还不如不做的效果好,适得其反。

21、  而昭阳接受了陈轸的游说,则说明昭阳确实如陈轸预料一样,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率军出征,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功劳簿添上一笔,从而获得高官厚禄。如果得不到高官厚禄,或无法加官进爵,即便进军攻打齐国对自己的祖国(楚国)有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进军。所以,在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的背后,其实是昭阳枉顾国家利用的个人利益算计。

22、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23、蜈蚣真的不能把腿给小蛇,但它愿意背着小蛇走一会儿,体验一下!可是小蛇太重啦!蜈蚣累得直喘气。

24、   洛报教育培训学校现有小记者口才与主持班、小记者阅读写作双项班、小记者美术班等,常年招收想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对主持、阅读写作、绘画感兴趣的中小学生。

25、  《画蛇添足》是一篇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在进行到总结寓意的时候,我以幼儿的口吻设计寓意,做到通俗易懂,并鼓励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6、故事中,没有一只小动物质疑小蛇的梦,都十分友善地提供了帮助,让小蛇体验了走一走、飞奔、接近天空,甚至“飞起来”的快乐。连太阳也是温柔地帮小蛇“善后”。

27、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28、  昭阳,名云,字阳,谥号"山子",能征善战,曾担任过楚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大司马和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令,兼领柱国,封上爵执珪。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率兵灭掉越国,杀越王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

29、然而,给小蛇“添足”的不是哪位小朋友,而是童心世界的守护者、绘本大师——麦克·格雷涅茨!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品味这一本明亮、友爱、欢乐的书吧!

30、所以,从这个成语故事里边我们可以学到,我们要做一件事情的话,一定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不能一边做一边想,如果没有清醒坚定的意志的话是会失败的,并且我们一定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因为如果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话,往往也会导致我们失败。同时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情节外生枝,故意卖弄的话,就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31、画蛇添足,汉语成语。拼音:huàshétiānzú

32、释义: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3、小蛇遇到了一只蜈蚣,想问它借几条腿,这样就能和蜈蚣一样风度翩翩地走起来了。

34、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5、所以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36、我们不知道这帮门客约定以画蛇来决定那壶酒的归宿的时候,对蛇的大小、形态、神似还是形似是怎样规定的。可以想象,大家在争分夺秒之中,一定画得十分粗糙。这人画完以后,多半对自己这条粗糙的蛇不大满意,于是展开了想象,要给它添上足。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好看。换句话说,添上蛇足,是服从于审美的目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更充裕的时间的话,他完全有可能为这条蛇添上鳞甲,添上犄角,添上胡须,甚至添上翅膀,——龙的形象不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吗?

37、    当他正在给蛇添脚的时候,另一个人也画好了,一把抢走他手里的酒壶,说道:“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蛇是没有脚的,这酒应该是我的!”说完一仰头把酒喝光了。

38、这时,一只母鸡走过来了。听完小蛇的愿望,它决定帮帮小蛇!

39、 (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事多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40、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然后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41、   其中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拿起洒壶正准备喝酒,发现其它人都画得比他慢多了,便得意的说:“你们看,我还有时间给蛇画脚呢!”于是他一手拿着酒壶一手给蛇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抢过他的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给它画上脚不是多余的吗?”说完仰头喝了起来。给蛇画脚的那个人最终失去了酒。 

42、  (3)第一个画完蛇的人喝到酒了吗?为什么?大家再听一遍故事。

43、再来看那个给蛇添脚的人啊,是既后悔又羞愧,蹲在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后来,大家都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不但没有益处,反倒更加不合适了。

44、(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45、 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46、    大家好!我叫周之远,“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远”是爸爸妈妈对我的成长寄语。我热爱阅读,喜欢弹钢琴、做手工,最喜欢听妈妈给我讲故事,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世界让我乘上神奇的列车尽情驰骋,带着你对神奇世界的好奇心跟我一起出发吧!

47、从忧伤,到第一次失败后的痛苦,再到无论如何都感到快乐……小蛇乘风破浪追梦的故事,可以让孩子明白伙伴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着他们,如果不顺利,也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忘记快乐。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画蛇添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8句一览)":/wenan/30713.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