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87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8-24 阅读次数:

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1、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生命中最爱的三个人是谁?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课程配套《以人为师·手抄经典》手帐本,通过手抄经典,在一字一句间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让你获得持续的进步,在点滴间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4、这是《道德经》的一句总纲,人也在天地与道之间,为人处世,生活作息,当符合道,才是最正确的。比如说中医认为的子午流注,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人们应当在十一点之前安寝,才有最好的睡眠,中午小憩,可以补心阴,下午方能精力充沛。而违背天道循行的规律的人,熬夜伤阴,子时不睡伤甲木胆,丑时不睡伤乙木肝,长此以往,身体亏虚,五脏相连,五者皆伤。

5、2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6、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7、后面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9、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1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1、怎么才能做到致虚极?三个字守静笃。守静笃就是功夫,是止和定的功夫。

12、他不像我们现在说话写东西,讲一个核心意思,要铺垫个三千字废话。他每个字都是有用的,都在道上。

1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4、孔子曰:“欲速则不达。”想要做成一件事,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唯有慢中精进,才能水到渠成。

15、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1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18、《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道德经经典名句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19、这个境界虽然不可思不可定义,但是是清晰明白自在光明的,所以其中有象和物,这里的象和物,不是物体物事,而是显现的作用,是说这个境界里,可以显现万物万象演化的作用。

20、家庭中最好的风水就是在于一个“和”字。一家人相互理解和包容,接纳对方的不足和缺陷,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较真到底,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家人身上。

21、《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2、(相比而言)以充满爱意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心中彻底忘记双亲是极难的。

23、与其什么都不懂乱说一通不如沉默寡言分析他人所阐述的话语,更不可再别人背后随意议论,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会不会被其他有心人听到传给当事人,如果是夸别人的还好,但是这类话传到当事人耳朵的几率非常低,而真正传入当事人耳朵里较高的还是你之前议论的是非,就像中国的另一句古话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24、(释义与延伸)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我争。这跟佛家的“无欲则刚”殊途同归,与者“舍得”的辩证法也是殊途同归的。懂得不争,懂得忍让,往往却能笑到最后。

25、水,是不争的,遇阻就绕行,却能奔流不息;水,是低调的,专往低处走,却成就了“海纳百川”的奇观;水,是坚强的,可以仍受高温化为蒸气,可以忍受寒冷结为坚冰。水,几乎无所不在,高山平地都有水,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人也需要水。

26、3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译文)大的地域没有边角,贵重的器具最晚成xf,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大的形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27、2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28、(相比而言)让双亲忘记儿女是容易的,让双亲把儿女和天下同时忘记是极难的。

29、(相比而言)使双亲同时忘记儿女和天地是容易的,但使天地忘记我极难极难。

30、有一年我去一个山村访友。朋友接待我吃吃喝喝好几天,然后要走的那天,他说我们这有一个千年道观,你对佛道之事很感兴趣,要不要去参观一下?

31、对于“慈故能勇”和“俭故能广”,大家并没有什么争议,争议比较多的是“不敢为天下先”。现在人天不怕地不怕,偏偏就要敢为天下先。

32、钱钟书住清华园时,养了一只猫,那只猫老爱跟邻居的猫打架。即使是寒冬,只要他听见猫叫,就从被窝里起来,拿跟竹竿去帮自己的猫打架。

33、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后世流布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思想意识,与老子所谓“不争之德”都不无源流关系。

34、无为是不刻意主观作意去思去做。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搬出佛经来做对比了,无为而无不为,用佛的话来说,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6、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7、(译文)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

38、而所谓这个有欲和无欲呢就是色相和空性。山河大地,天地人物,一切万法的色相。

39、为什么呢?因为他整本书讲的就是道是无法定义的。不过我们可以先研究他这个开篇。

40、鬼谷子: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做人低调没有错!

41、孝道危机在前,慈道危机在后。这个后果是因为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这句经文,还是老子的警告没有被重视呢?孔子把父父子子作为心中的崇高理想,但很多男性已经没有父亲的天性了,剩下的只有母亲不离不弃。如果最后这道人伦防线也失守了,这个孩子就成为孤儿了。母亲依然伟大,部分父亲已经不再伟大。作为一位华人的文化使者,孔子该作何感想?

42、万物都是在道之中,道生万物,如果人违背了道,那么就会破坏了和谐,世间万物皆有阴阳,这也是老子告诉我们,不管和谁相处,都应该心平气和,和气才能生财,和睦才能兴旺。

43、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二十二章》

44、1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4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46、5)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出处)《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47、这本书的开篇很重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先就用这句话堵住我们的嘴了,你不要妄图用一句什么话来定义我所说的道。

48、我正在逐一参观。忽然看到后面坐着一个老道士,他正在打瞌睡。

49、对待事情能够冷静,平稳地去面对,就算是暴风雨来了,也能沉着镇定。

50、说的就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知道什么事情自己该做,什么事情自己不该做。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也能将自己的缺点隐藏下来,毕竟人无完人,就算是皇上或者高级领导者,都有自身的缺点,而这些聪明的人,真正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秀才能。

51、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处)《道德经·第五章》(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52、勉强描述一下古时的为道者,小心谨慎,仿佛冬天渡河,警觉戒备,仿若畏惧四邻,谦恭自律,仿佛在人家做客,又胸襟洒脱,仿佛冰之将融。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道者的行为,谨慎中却内涵游刃有余,逍遥洒脱,却中包原则与警惕。这才是一阴一阳相对存在的完人。

53、最终夏朝逐渐强大起来,一年后,成功一雪前耻。

5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55、(相比而言)以怀有敬意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充满爱意奉养双亲则很难。

5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7、他才能够有力量去推广它去认同它去推崇它。这是老子的善巧。

58、(译文)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提倡(有了)“仁义”。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

59、我说:就我的理解《道德经》,他不但是讲修行还能讲修身,治国、用兵、养生。而且很多时候都以政治为旨归,是所谓内圣外王之学,为什么在你口里就变成了纯粹的修行指南?

60、王俊逸和胡杰两个人就联手起来陷害黄自立,让黄自立背了这个黑锅。

61、(译释)万事万物都在背阴换阳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的一团和气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62、(释义与延伸)那些轻易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真的很实用。真正想要帮你的人,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需要帮到什么程度,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好好好,你尽管说,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

63、(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

64、那么,如何苦中得智慧,用︉苦升︄华自︍己?如何用般若智慧经营企业?

65、中国第一善书《了凡四训》:短短12句,改变您的命运!

66、知乎上有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

67、就像《红楼梦》一样这么丰饶的文化巨著,很多人在里面悟道,有些人在里面学炒菜,有些人在里面学历史学民俗,有些人在里面看爱情,各取所需,道德经也有点这个路子。

6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9、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70、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

71、1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译文)百姓不害怕威严的统治,那么祸乱就要来了。

72、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译文)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圣人以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为病。就是因为他们把“强不知以为知”当作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7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74、正所谓“故知之始己”,打败挫折的方法,就是从不断自省开始的。

75、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76、所以,人要向水学习,包容一切,因为不争而化育一切。懂得了这四个字,做人就不会那么多棱角,做事就会懂得迂回,人生就会懂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顺势而为。

77、(译文)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善于秉持自身道德的人不会丧失信心。

78、(译文)轻举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妄为就会失去主控的权能。

79、做人的修养,与金钱和地位无关,一个人唯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不然,自己所做的一切缺德的事情,都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80、(释义与延伸)说好听的话,是可以得到人的好感,但是只有把事情做得漂亮,才能真正得到一人的真心认同。

81、第23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2、惚兮恍、恍兮惚,惟恍惟惚,是个什么?当然绝对不是昏头涨脑,许多修道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修行境界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圆坨坨、光灼灼的大圆光境。

83、最好的统治者是这样,发现桥被冲毁,立即组织人修好桥,无声无息地就把桥修好了。人们不知道桥是谁修的,或者说人们仅仅知道统治者很快修好了桥,或者根本不知道桥坏过。

84、水是最高的善,滋润长养万物却不争,甘居于下,居于低位,这是人所厌弃的。故而水这种品质,更加接近道。我们为人处世,有了成就,要学会功成身退,不居功。“板凳要坐十年冷”在低位积蓄力量,才可厚积薄发。水是最柔弱,但又有最强的生命力,正因为它柔弱,天下最锋利的刀剑也无法使水受伤。

85、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不要打肿脸充大胖子,最后让自己难堪。

86、一位高学历父亲的儿子已经长到10岁了,这位外表光鲜的父亲从来没有为儿子花过一分钱,根本没有父亲的责任感和亲情,慈道尽失。因为他心中只是希望为前途成功而奋斗,原来指望妻子家资助他,妻子发现丈夫根本没有亲情爱意,心中只有前途金钱,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于是这位高材生对亲生儿子视为路人。这不是个案,华人不愿意宣扬家丑而已。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87句一览)":/wenan/49618.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