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道家经典语录及翻译(38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07 阅读次数:

道家经典语录及翻译

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家经典语录及翻译)。

3、《入药镜》: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 “是性命,非神炁,水乡铅,只一味。” “真橐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4、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2、  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第一洞天: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天”,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山西阳城县、垣曲县之间,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15、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1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7、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感悟)人类关系只有在未被庸俗化的时候,才能成为真实而神圣的东西。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20、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1、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2、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23、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4、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5、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7、《悟真篇》: 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谩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 要得谷神常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炼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成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从此交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药逢炁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还入身。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28、墙纸越来越破,而我越来越老,两者之间总有一个要先消失。——遗言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0、陈撄宁先生: 借身内之元炁,以招摄虚空之精神。则自有生以来,历年损失之精神,皆可还归于我身,何患老乎! 北派清静,但不是专靠打坐就能成功,外界资助,当然不可少,却是从虚空中寻求,不是在人身上讨便宜。所谓玄关一窍者,学者当于内外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此是实语,不是喻言。 修仙者,贵在搜积虚空中清灵之炁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炁配合而修养之,为时既久,则神炁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

31、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于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令,德无所立,怨无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

32、当你能接受不完美,只追求一个不坏的结果,情况才能变好。因为这是聪明人的思维,顺势而为。古往今来,多少人张罗平等、平均、公平......折腾几十年,最后还是那么回事。只是换了一波坏蛋独占大多数财富,压榨大多数人而已。这些人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这个世界的运行机制就是这样,谁也改变不了:弱肉强食,胜者为王,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3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4、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5、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害也;物至而应,智之动也;智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怵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

36、 很多人说,中国人春风得意的时候,就读儒家的著作,就信奉儒家;当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就读道家的著作,就信奉老庄,这个事确有其事。

37、1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道家经典语录及翻译(38句一览)":/wenan/56979.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