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爱国的成语典故(47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15 阅读次数:

爱国的成语典故

1、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2、(释义):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3、忠心耿耿、为国尽忠、殉节报国、战死沙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光荣就义、为国殉节、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

4、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

5、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6、出处: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翻译:倒是也有不少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的人和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的谋略。)

7、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8、出处:出自《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9、出处:出自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10、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1、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12、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13、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

14、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15、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16、成语“精忠报国”,意思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形容非常爱国。这个成语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中也有记载:“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17、那么,“尽忠报国”为何变成了“精忠报国”?在《宋史》中记载,1133年秋天,岳飞前去觐见宋高宗,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以赐之。而后来清朝钱彩的历史评书演义《说岳全传》便根据宋高宗赐予的“精忠”两个字,将“尽忠报国”演为“精忠报国”,故事影响广泛,一直流传至今。

18、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 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19、“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20、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21、岳飞享年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

22、  针对这一现象,校长特别安排了“立命”这一课,在台上激情地演讲起来.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而读书?”

23、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24、表达意思:意思指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25、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26、杨虎城,看到国家危难,冒死发动西安事变,后殉国.

27、“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28、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碧血丹心、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29、屈原,看到国君昏庸,祖国衰弱,无奈跳江殉国.

30、舍身为国、赤心报国、忧国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

31、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他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校长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32、(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33、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尽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34、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画。

35、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36、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和爱国英雄。他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求和,遭到了朝廷权奸的排挤,最终被罢官。经过长期隐退后,朝廷又重新起用他,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与同住绍兴的爱国诗人陆游结成了好朋友。  不久,宋宁宗赵扩召辛弃疾到京城临安,让他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和对策。陆游听到这个消息,为辛弃疾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很高兴,挥笔写了首长诗相送好朋友。诗中写道: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让人感到十分叹息。  大材小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原意是指大的材料用在小处,使用不当,浪费材料;后也用以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也作大器小用。 

37、小朋友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现在要做的是健康成长,做最棒的自己,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38、爱国如家、美人香草、仁人志士、乃心王室、保国安民、尽忠报国、爱国如家、为国捐躯、忧国奉公、以身许国。

39、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40、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岳飞回答道:"到前线抗敌,尽忠报国!" 

41、出处:出自《北史·答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翻译:你们深受朝廷的恩情,应当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42、   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金兵南侵后,一直主张全力抗金,反对求和,后来他受到朝廷里投降派的排挤,最终被罢了官。经过长期隐退后,朝廷又重新起用了他,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他与同住绍兴的爱国诗人陆游结成了好朋友。

43、表达意思:意思为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44、(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45、“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46、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爱国的成语典故(47句一览)":/wenan/6119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