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老子100句名言及译文(110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18 阅读次数:

老子100句名言及译文

1、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老子100句名言及译文)。

4、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6、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9、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0、(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11、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2、(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13、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4、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6、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7、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8、(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20、亡,如果人民对于当政者失去信心,这个国家便站不起来了。”

21、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22、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3、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24、老子名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5、(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26、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7、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8、《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9、(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30、“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老子

31、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32、(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5、(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36、(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37、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40、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译文)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字:“道”。

41、一岁多的宝宝,妈妈每天教认《圣学根之根》不二字。

4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3、老子名言: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5、(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46、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47、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8、(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4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译文)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然从小处做起。

51、(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5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5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5、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56、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57、1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德经》

58、(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5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60、(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61、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鱼不能离开水,国家最锐利的武器不能够让人知道。

6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3、(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64、(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6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6、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6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8、(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9、10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

7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7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72、(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73、(译文)穿衣服需注意整齐,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74、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7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6、✿補天認字技術代理公告暨聖學根之根不二字字卡代理公告

77、(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蔑,更不能妒忌。

78、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7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81、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82、(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83、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道德经》

84、(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8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道德经》

86、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87、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8、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8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

90、(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

9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9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94、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为人处谦为下而能以下为上,统万人之心。)《道德经》

9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6、老子名言: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7、(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98、(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一切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处理问题,就会招来很多人的怨恨。”

99、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00、军队是不详的器具,不是君子就不要使用该器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动用它。

10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103、(文化)中国对联故事,妙趣横生的文化瑰宝!

10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5、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6、字院在实践教学中找到了古人高效的认字技术,同时对外普及这种认字技术。

107、    观看如下教学视频:“补天认字法---先认字后读书”

108、(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09、(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老子100句名言及译文(110句一览)":/wenan/6243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