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论语十大名言(45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18 阅读次数:

论语十大名言

1、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先做好了应有的准备工作,自然顺风顺水,事半功倍。

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4、“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5、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论语十大名言)。

6、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出自《论语·颜渊》。无信,不信任。立,指国家成立、存在。自古以来任何国家都有饿死人的事。

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0、有人批评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但剥夺百姓受教育的权利,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有明显矛盾的。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之。——《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3、《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d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则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再次一等的人才)。

14、大意: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

17、译文: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0、     出自先秦《论语·颜渊》。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君子只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21、从159000多字当中,选择其中约6000多字,按十个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

22、点评:“骥”就是千里马。“德”就是和驯而善良。千里马之所以称为“骥”,并不是称赞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而是称赞它所具有的优越品德。所以孔子教育学生,不仅注重才能,更注重品德。如果没有品德,那他的才能越高,破坏力就越强,对国家社会危害就越大。

23、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24、  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6、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因此死并不可怕,怕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不相信政府。如此,则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31、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32、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33、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34、大意: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35、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36、“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37、  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39、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七律·冬云》

4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4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论语中的名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42、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第十四》

43、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论语十大名言(45句一览)":/wenan/62475.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