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庄子的名言并赏析(62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19 阅读次数:

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1、“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2、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3、关于这一段文本的理解,向来存在着众多分歧。分歧之一在于,意境是诗境的最高层次,还是诗境的一种形态?分歧之二在于,意境与诗境是从属关系还是等同关系?(4)这一段看起来并没有多少歧义的话,为什么解释起来会存在如此重大的偏差?归纳起来,原因或许有二:一是意境概念的后来发展往往会干扰解释者对意境原意的辨析;二是解释者往往联系文学现象进行对号理解,而不能追溯哲学语境进行考察。

4、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5、庄子与老子同为道家,庄子之“道”与老子之“道”,既有明显的渊源承继关系,也有明显不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老子之道,主要为理想的“治世之术”提供本体论依据,庄子之道主要为“逍遥自适”的人生实践奠定本体论基础,老子更加看重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庄子更加看重道的“无为而自适”的特征。这种由外在功利价值向内在个体价值的转向,使得庄子哲学具有明显的审美化倾向。尽管有这些明显的不同,庄子之道仍然明显秉承了老子之道的基本特征,他也是强调道的“自然无为”、“浑沌无形”的特征的。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大宗师》)“有情有信”是说道真实存在,可以验证,“无为无形”正是对道“自然无为”、“混沌无形”这两大根本特征的总括。《庄子》全书涉及其本体论与价值论的两个最重要篇章《逍遥游》与《齐物论》,也正是分别集中说明道的这两大根本特征的。《逍遥游》主要是说明道自然无为,逍遥自适;《齐物论》,则主要是说明道浑沌无形,万物齐一。庄子之“道”之所以不可言,正是因为,在庄子看来,名言的特性正是与“道”的这两大特征直接相对的。如果说道自然无为,混成无形,名则是人为的造作,是有形的区分。道“无为无形”,名“有为有形”,二者在性质上截然相反,相离相悖,这是道不可名、道不可说的主要原因。庄子的“道不可言”正是沿着这一逻辑理路来展开的。

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7、道与言的关系,是庄子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在道与言的关系问题上,庄子与老子的态度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道不可言,言不及道,名言与道之间是相离、相悖的关系。庄子在《知北游》中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齐物论》中也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齐物论》)其意思都是在说,道不可言,言不及道,“道”一旦被明确“道”出,“道”便不再是“道”了。

8、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9、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10、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11、而“形色名声”之所以不足以达道之“情”,则是因为“名以定形”,而“有形则有分”。(王弼《老子注》)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讲的“是与非”、“彼与此”、“有与无”、“然不然”、“可不可”等等是非纷争都是由“言”区分出来的。而道之体混沌无形、通而为它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不能被有形的区分性的语言来谈论的。庄子说:“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轸。”(《齐物论》)所谓“轸”即界限和区分。道本没有什么固定的边界,言本没有什么恒常的定论,只是为了争论一个“是”字,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界限和区分。有了分界,就有了局限。“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齐物论》)有了区“分”,就会有是非之争,有是非之争,混整的大道就会受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之成。”(《齐物论》)因此,庄子极力反对用区分性的名言概念对混沌未分的大道进行谈论。“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故德总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徐无鬼》)《应帝王》中那个“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的故事,更说明了区分性的语言对于混沌未分的道所具有的灾难性。以区分性语言表达混沌未分的道,只能带来有限的知识和无限的是非纷争,只有带来对大道的破坏与毁损。只有“不道之道”,“不言之辩”,才能返归那混沌未分的、道通为一的无穷之境。

12、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

13、感悟:朴素乃是人的底色,朴素的根底在于坦荡真诚。朴素的人不做任何的伪饰,他不遮不掩地向人坦露自己的本来面目。他的衣着,他的谈吐,他的表达,他的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都不是为了掩饰。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而且可敬。

14、“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15、白话释义: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1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17、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8、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9、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20、赵奎英(1969— ),山东定陶人,山东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理论学专业教授。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体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国际美学协会会员,“国际诗学与语言学协会”(PALA)中国方面联系人。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语言诗学、中西文论文化比较研究。著有《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混沌的秩序——审美语言基本问题研究》等,编有《美学与艺术鉴赏》、《造型艺术鉴赏》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2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2、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23、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24、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5、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26、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为了应酬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就多读兵书,研究鬼谷子,在社会中学习一些市侩的东西,结果造得灰头土脸,大败亏输。因为他们用错了地方,不如保持正直无邪的本性,更能适应环境。

27、——提取“善若”连续的两字作为女孩名字,延伸其寓意内涵同时,还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她单纯、善良、品德高尚。其中“若”字虚词,以虚词组名,让其名字整体好听、易读,朗朗上口。

28、形容女孩子有修养、能言善道、聪明伶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2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3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31、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3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33、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庄子》

3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35、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36、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

3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8、肩吾老老实实地转告:接舆说“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着,他的皮肤雪白得可以媲美冰雪,他姿态柔美,好像没有结婚的女子,他自然辟谷,以清风月露为饮食,他出行则乘坐云气,驾驭飞龙,瞬间可以游遍五湖四海,而他不出行的时候,凝神涵养,则可以让万物不会发生灾害疫病而五谷丰登。”

39、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

40、▶  越是内心阴暗的人,越喜欢聊这四种话题,遇到一定要远离

41、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释义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42、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庖丁解牛》

44、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无师乎?(以自己的成见作标准,谁没有标准呢?)----《庄子》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庄子》

45、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46、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物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47、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48、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无后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庄子》

4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5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51、大意: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可是如果梦不是梦呢?那么人生怎么办呢?就把它当做是梦。

52、下辈子的事情是不能预料的,过去的事情是不能追回来的。

53、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54、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实之蕲生乎!----《逍遥游》

5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56、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57、译文: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58、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相比,生命在地球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在没有好好经历的时间里,他匆匆而过或戛然而止。所以珍惜该珍惜的,放弃该放弃的,不要太执着或执着于某件事。人活在天地之间,才配得上他们的生命。君子之友淡如水,小人之友甜;君子轻吻,小人拒绝。源自《庄子·外部·山木》轻吻:意为淡泊却贴近内心。放弃:因为感情太甜蜜而分手。

5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60、感悟:对于一个一心只想做“有用”之事的人来说,应该尝试做些看似“无用”的事情。看一本好玩儿的书,哪怕这本书不是一本能够提高专业能力的书,同时也不是一本马上就对你的生活“有用”的书。做这些“无用”之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好好放松心情,好好享受生活。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无用”也会变得“有用”。

61、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庄子的名言并赏析(62句一览)":/wenan/6312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