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53句一览)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1、(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2、(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3、(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5、(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6、解读:关于君子的标准,孔子还有一些名言。如,《论语•里仁》里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论语•宪问》里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过犹不及出处:《论语•先进》
7、释义: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息地奔流。”
8、(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9、(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0、(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11、(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12、(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13、(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14、(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5、(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16、(5)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17、(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8、(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9、(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0、(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1、释义: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22、(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23、(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24、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25、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6、(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27、(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28、(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9、(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1、(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2、(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33、(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4、(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5、(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6、(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7、(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38、(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39、释义: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40、(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41、(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42、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3、(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4、(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45、(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6、(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47、(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48、(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4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0、(出自)《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1、(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52、(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53句一览)":/wenan/64571.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出处(59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