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孟子的十句名言警句(74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23 阅读次数:

孟子的十句名言警句

1、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4、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的十句名言警句)。

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8、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10、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1、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12、终于有人问起《孟子》,很高兴地来回答这个问题。

13、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4、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7、在孟子看来,男子汉要有高尚的气节和坚定的立场,不为富贵、贫贱、威武所干扰和引诱。

18、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19、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20、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1、  成章:古称乐曲终结为一章,这里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大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能透过细微的缝隙照到一切。

22、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3、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24、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5、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2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9、解释成现代白话文就是: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做到至诚而不能使人们感动,是从未有过的事;同样,缺乏诚心的人是无法感动别人的。告诫人们:诚信,是天的本义,思考诚信的人,才是你的人生正道。

30、是什么意思呢?解释成现代白话文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而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大的不孝。

3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3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3、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尽心下》。百姓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主放在最后。

3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5、◇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37、选自《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经常背后说人家缺点,招来了后患怎么办?

38、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9、◇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40、(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41、这样的气势,不仅仅因为文辞酣畅、音律优美,更是因为孟子对于儒家的坚定信仰,以及“舍我者其谁”的天下担当。

42、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4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4、(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45、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46、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47、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48、解释成现代白话文就是:在享受安逸中衰亡,在忧愁祸患的环境中生存。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5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5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4、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

55、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56、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5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5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59、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而误解作品完整的意思;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才是懂得了阅读作品的正确方法。

60、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6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2、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同情。端:端绪,萌芽。(译文)同情心是仁的萌芽;羞恶心是义的萌芽;辞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心理萌芽,就像人有四肢一样。

63、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64、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名句

65、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66、(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67、(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68、“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名句

6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0、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孟子·尽心上》

71、《孟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2、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7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孟子的十句名言警句(74句一览)":/wenan/65394.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