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现实的社会建构(77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12-07 阅读次数:

现实的社会建构

1、彼得·L.伯格(PeterL.Berger,1917—2027)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神学家,被誉为继韦伯之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曾任波士顿大学文化、宗教与世界事务研究所所长,荣休教授。著有《神圣的帷幕》《与社会学同游》等作品。伯格始终坚持一种人文主义的学科视角,主张打通社会学与哲学、宗教和文学等人文学科的边界。

2、这本书的研究计划构思于奥地利西部阿尔卑斯山脚下(偶尔也包括山顶)的一些闲谈中,那还是1962年的夏天。初始的写作计划也早在1963年就制订出来了。按照当时的设想,另一位社会学家和两位哲学家也会加入我们的工作。但由于不同的个人原因,我们两人以外的其他参与者最终都退出了。不过,我们还是非常感谢汉斯弗莱德·凯尔纳(现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斯坦利·普尔伯格(现任教于法国高等研究院)不断给出的批评意见。

3、最重要的他人经验出现在面对面的情境中。这类情境是社会互动的原型,所有的社会互动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另一方面,即使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我也会通过“类型化图式”来理解他人。例如我把对方理解为“一个欧洲人”“一个买家”“一个快活的人”。这些类型不断地影响我与对方的互动。当然所有的类型化都带有原生的匿名性incipientanonymity,当社会互动越来越远离面对面的情境时,类型化的匿名性会越来越强。因此,“直接性”和“间接性”就是日常生活中“他人经验”的重要特质。我对某人有多大兴趣,我和某人有多亲密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影响着匿名性的强弱。因此,在连续体的一端是那些经常与我面对面交流的人,它们是我的内部圈子。在连续体的另一端是那些具有高度匿名性的抽象类型,从本质上看,他们永远不可能与我发生面对面的基础。连续体中的所有类型汇聚到一起,搭建起社会互动的循环模式,社会结构由此形成。可以看到,社会结构是日常生活现实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4、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1927—2016)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斯洛文尼亚文理科学院院士,著有《无形的宗教》《生活世界的结构》(与阿尔弗雷德•舒茨合著)等作品。卢克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象学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卢克曼是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重要继承人。(现实的社会建构)。

5、作者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其范本是面对面的情境,其他经验类型都是其衍生物。随着逐渐远离面对面的情境,匿名性增加。所有的不同社会互动类型的总合,以及通过这些类型建立的互动模式的总合,构成了社会结构。因此,社会结构就是日常生活现实的一个主要成分。换句话说,我们在不同的社会互动中参与了宏观社会结构的构建。

6、当然,我们的立场和观点也不是无中生有地蹦出来的,文中的引用处处可见,只不过我们把它们全部放到了注释当中;与此同时,当我们试图对书中所借鉴的他人观点表达不同看法时,我们也会把它们放到注释中。这使得本书的注释占据了不小的篇幅,看上去像是对某种学术仪式的盲从,然而它实际上表达了我们对于历史的忠实与尊重。总的来说,对于本书,我们还是希望读者更在乎我们自身观点的价值,而不是我们对他人的观点做了怎样的阐释或整合。

7、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类有机体完成了自身的发展,这一过程恰恰是人类自我的形成过程。因此,要理解自我的形成,就需要与以下两点相联系:一是有机体的持续发展;二是一个社会过程。自我的基因预设诚然在出生时就已给定,但自我是一种社会产品。

8、有许多历史原因导致垄断情境无法建立或难以维持,这些原因由外人的international,也有自家的domestic。因此,相互竞争的传统及其管理者之间的斗争有可能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当对现实的特定定义联结着具体的权力利益时,我们就可以将其成为“意识形态”。大多数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它们有一个共享的、理所当然的核心世界,同时又有不同的局部世界。局部世界可能带有一些意识形态功能,但意识形态之间的直接冲突已经转化为不同程度的容忍甚至合作。

9、所有人类活动都可能被惯例化(Habitualization)。任何一种行动在被不断重复后都会被铸成一种模式,人们可以不费力的进行复制。惯例活动的意义被嵌入了他的日常库存知识,惯例化带来的好处是它能在心理层面缩小人们的选择范围。从理论上讲,用木头造独木舟有上百种方法,但是惯例化将其减少为一种,这便将人们从“那么多决策”(allthosedecisions)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为人们无导向的本能结构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宽慰。(弥补了人们生物机能的缺陷,使人们活动变得导向化和专门化,从而缓解了由无导向内驱力的不断积累所带来的紧张,即不必对每一个情境一步步重新定义,大量情境可以根据预先定义被归类)

10、三是d的执政治国理念有了新发展。十六大以来d中央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根据我国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d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精神贯彻落实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

11、那么,到底哪些行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交互类型化呢?

12、认同显然是主观现实中的一个关键元素。与所有的主观现实一样,认同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认同是由社会过程形塑的。一旦结晶,它就会被社会关系维护、修正乃至重塑。社会结构决定了在认同的形成与维护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过程;反之,由有机体、个人意识与社会结构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认同又反作用于给定的社会结构,同样对它进行维护、修正甚至重塑。

13、出生于斯洛文尼亚,后随新婚妻子移居美国,成为舒茨的学生。后担任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社会学教授直至退休。卢克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象学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是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重要继承人。使现象学社会学摆脱了现象学哲学的印记。

14、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惯例活动的交互类型化(reciprocaltypification)——制度化

15、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1927—2016)

16、如果这种初生制度的建构与维持只发生在A和B的互动中,那么即使它在这种有限的互动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也较为脆弱,易被改变,甚至带有嬉戏的成分。然而,当制度被传向下一代的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制度世界的客观性既会变“厚”,也会变“硬”。在人们眼中,制度世界就是客观事实。它有自己的历史。这一历史在个人出生之前就存在了,人们无法通过回忆来追溯它。个人的生命只是社会的客观历史中的一个片段。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确凿存在,制度对个人来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17、物化就是把人类现象当成事物来理解,即从非人或超人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现象。换一种说法,物化就是将人类活动的产品当作非人类产品,如物理事实、自然规律或神意的体现。物化现象表明,人会忘记自己是人类世界的创造者,并进一步忘记了创造者与产品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旦客观的社会世界建立起来,物化的发生就离我们不远了。换句话说,物化可谓客体化进程中的一种极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客体化的世界失去了它作为人类事业的可理解性。它被固定下来,成了一种非人的、无法人格化的、惰性的事实。即便在物化的情况下,人也能继续生产世界,也就是说,人能够矛盾地创造出一种否定人自身的现实。

18、我们与他人共享着日常生活现实,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他人是如何被我感知的呢?

19、共同的知识库中储存着角色扮演的某些标准。这些标准对社会的所有成员都适用。人们了解角色X的行为标准,这一事实本身也为人们所了解。由此,角色X的任何一个假想扮演者都会负责地遵循这些标准。作为制度传统的一部分,这些标准被教给人们。它们是判断所有的扮演者是否合格的依据,并因此发挥着控制作用。

20、交谈工具必须具备持续性和一致性,否则就意味着对主观现实的威胁。

21、《现实的社会建构》旨在构建一套自成体系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因此它既不讲述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也不点评此领域或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各式人物,不会对这些人物和动向加以整合。本书同样无意论战,只有在为了阐明某些论点时,我们才会对其他理论立场做出批判性的评论(不在正文中,而在注释中)。

22、一个社会中的知识是在历史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假定,由于劳动分工的存在,角色专属知识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大众化的普遍知识。

23、问题:制度化究竟能覆盖多大的范围呢,制度化的行动究竟占据多大的比例呢?

24、两个关键概念:现实(reality)与知识(knowledge)。前者是某些现象的属性,这些现象是独立于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则是一种确定性,它确证某些现象为真且包含一些具体特征。

25、这样的知识是制度化行为的动力。它定义了行为的制度领域和其中的所有情境,也定义和建构了情境中的角色。实际上,它控制和预测了所有的行为。由于这些知识都是社会客体化的,因此它们就像是关于现实的普遍真理体系。任何对制度秩序的剧烈偏离都会显得背离了现实。这些偏离会被理解为道德败坏、患有精神疾病或无知。这些对越轨者的精致划分需要不同的治疗,但它们都指出了一种对特定的社会世界的认知缺陷。通过上述过程,特定的社会世界就变成了“世界”。知识(有点儿像常识)位于社会基本辩证法的核心。在外化得以生产出客观世界的时候,它提供了“程序化”的通道。借助于语言和以语言为基础的认知工具,知识将世界客体化了。因此有关社会的知识可被理解为一种“实现”,它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客体化的社会现实被理解了,二是这一现实被不断地生产出来。

26、(4)抽奖采用抽奖小程序进行,确保完全公正透明。

27、象征秩序也能为生命的不同阶段赋予秩序,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能在人类的意义整体那里找到自己的象征。做一个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等,生命的这些阶段都被视为象征世界中的某个存在模式modeofbeing而被正当化了。

28、制度的上述物化也适用于角色的物化。在自我意识中,那些已通过角色而被客观化的部分也会被视为一种无法避免的命运。这样个体就可以逃避一些责任。“在这件事情上我别无选择,我所处的位置(丈夫父亲将军大主教董事长匪徒刽子手)决定了我必须这么做”。

29、我们认为,思想问题仅仅是知识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核心内容。

30、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31、进一步来讲,子世界至少还需要基本的正当化装置,这种装置常常表现为仪式象征或物质象征。以步兵和骑兵之间的区别为例,在骑兵语言的工具性基础上出现了一套图像和寓言的体系。当个体接受了骑战训练后,角色专属知识就完全被他内化了。

32、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

33、社会对有机体的生物可能性所施加的限制最清楚地体现在寿命问题上。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着不同的预期寿命。进一步来说,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疾病发生率和疾病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下层阶级的人比上层阶级的人更容易得病,他们得的病也不一样。换句话说,社会决定了个人有机体能生存多久、以什么方式生存。社会控制措施会使这种决定变成制度规程。社会现实不仅决定着活动与意识,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有机体的功能。因此,社会也决定了在活动中使用有机体的方式,表现力、步法和姿态都是社会建构的。从生物性角度来看,人注定要与他人共同建构和栖身于一个世界。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会变成主导性和决定性的现实。自然为这个世界设定了一些限制,但是一旦被建构起来,该世界就会反作用于自然。在自然与社会所建构的世界的辩证关系中,人类有机体自身得到了转化。也正是在这个辩证关系中,人创造了现实,也随之创造了自己。

34、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神学家,被誉为继韦伯之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曾任波士顿大学文化、宗教与世界事务研究所所长,荣休教授。

35、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完全否定心灵白板说,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36、自20世纪60年代起,知识社会学经历了从“社会决定知识”到“社会通过知识而建构现实”的观念转变。《现实的社会构建》(1966)标志着新知识社会学的转向,同时也是社会研究的建构主义转向的代表作。在此之前,结构功能主义是美国社会学(包括知识社会学)的主流。本书挑战了这一格局,不仅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产生影响,而且被视为社会研究中的建构主义思潮的开端,鼓励了研究者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实在建构过程进行经验的考察。

37、第一个部分,作者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进行划定,指出了知识社会学中使用的“现实”(reality)和“知识”(knowledge)是从常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像哲学家一样去追问这两个概念的终极根据。并给出了本书的基本观点:现实是由社会建构的;知识社会学必须分析这种建构的过程。

38、任何制度秩序都源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的类型化。这便意味着特定行动以及行动的样式都被类型化了。这就给自我经验带来了相当重要的后果。在行动过程中,自我要在行动的客观含义方面寻找认同。自我的一部分被客观化为行动的执行者,而整体的自我则与该行动保持相对的距离,借助于社会的有效类型化,自我的某一部分被客观化了,这一部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我”。人们对它的主观体验异于对总体自我的体验,这两者甚至相互抵触。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建立起对社会客观化行为类型的认同,但是在随后反思该行动时,他又会与这些类型拉开距离。这样,行动中的自我和他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是类型。

39、本书基本观点:现实是社会建构的,这一建构过程是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

40、关键词:现实(reality)、知识(knowledge)、最高实在(paramountreality)

41、另外,在很多领域和行业有正面的“规矩”和反面的“潜规则”。我们都要学会合理(伦理)合法(法律)地应对,须知“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42、我们要在合理(伦理)、合法(法律)的前提下,以最小的花费获得最大的效益。

43、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历史变异,不同的社会为非制度化行动保留的空间有大有小。那么,与较小范围的制度化相比,较大范围的制度化是由什么因素促成的呢?

44、与这个极端类型相反的是,在一个社会中只有一个公共议题,制度化仅仅发生在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行动中。这个社会几乎没有公共知识库,所有的知识几乎都是角色专属的。在规模较小的社会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在自由主义的领地,经济配置乃是唯一的公共议题;在由多个部落或种族所组成的远征军队中,唯一的公共议题就是打仗。

45、l 次级社会化:泛指之后的过程,将已被社会化的个体引领到社会客观世界的新领域中

46、但是,多数现代社会都是多元的,它们共有一个核心共同体,将其视为当然,不同部分的共同体在相互调和的状态下共存。多元主义一方面伴随着发生快速社会变迁的条件,另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个加速变迁的因素。多元主义鼓励怀疑主义与创新,因此内在地就是传统现实的破坏因素。多元主义往往出现在一个有着高度劳动分工、高度分化的社会结构与高速经济剩余的都市社会。

47、《现实的社会建构》是彼得·L.伯格(PeterL.Berger,1929-2017)和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1927-2016)的合著,出版于1967年。伯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神学家,被誉为继马克思·韦伯之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他出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是著名学者阿尔弗雷德·舒茨的学生。伯格一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与社会学同游》(也译为:社会学的邀请)、《现实的社会建构》、《天使的传言》、《神圣的帷幕》等。

48、本书应该被视为“社会互构论”的开山之作:社会是人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和社会是相互构建的。(谢立中北大社会学系教授)

49、读者将会在后文的阅读过程中多次看到,我们的理论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益于已故的阿尔弗雷德·舒茨(两位作者伯格、卢克曼共同的老师),这里需要感谢他的教学和写作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卡尔·梅耶(CarlMayer)(社会研究新学院研究生院)的教学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韦伯的理解,他的同事阿尔伯特·萨洛曼对涂尔干及其学派的解读同样令我们受益良多。

50、在第一章节(“日常生活的根基”)中,作者对本书在学理方面的预热,采取一种“前社会学”的哲学分析对本书核心思想进行勾勒,这些知识铺垫贯穿于后来的其他各章节中。作者一上来便指出:对日常生活现实进行社会学分析,就是对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知识进行分析。现实,指的是社会中的普通人通过常识可以感受到的现实,这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讨论,但需要分析前先考察一下人们主观意义中规整(coherent)世界的内在性质,所以在开始之前先要阐释日常知识的根基——主观意义过程的客体化,正是通过这一环节,主体间(intersubjective)的日常世界才得以建构。在作者看来,如此这般的“日常生活现实”具有:先定性、“此时此地”性、主体间性、至尊性和时空结构性等特征。

51、在内化的任何一种复杂形势中,我都不仅“理解”他人短暂的主观过程,也“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随后也变成我的世界。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化到达这种程度的时候,他才成为社会的一员。这种个体发生过程就叫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被全面地、连贯地引领进社会客观世界或它的某个部分。初级社会化是个体在儿时所经历的第一次社会化。经此过程,个体变成了社会的一员。次级社会化泛指其后的一种过程,它把已被社会化的个体引领到社会客观世界的新领域中。

52、(1)在心理层面缩小人们的选择范围,为人们无导向的本能结构提供心理宽慰,使人的活动变得导向化和专门化,从而缓解由无导向内驱力不断积累带来的紧张。

53、正当化的第三个层次是由明晰的理论组成。借助这些理论,某个制度区域就可以被一个分化的知识体系正当化。由于自身具有复杂性和分化性,它们常常需要委托特定个人通过正式的传授程序来进行传播。这样我们就可能看到一个明晰的关于“旁系亲属cousinhood”的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说明了旁系亲属的权利、义务和标准操作程序。

54、合法化包括四个层次,符号/象征性意义共同体是合法化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有各种理论传统,这些传统整合不同的意义领域,将制度秩序囊括在一个符号或具有象征意义的整体中。符号/象征性意义共同体可以为人生体验的主观理解提供秩序,还能为社会日常生活中实际出现的不同意义提供最高层次的整合。它为所有分离的制度过程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整合,整个社会由此获得意义。特定的制度与角色,通过将其放入一个广泛的、有意义的世界中被合法化。例如,君王受命于天,政治角色可以被视为宇宙原则的代表而获得合法化。

55、不难看到,物化既能发生在理论层次,也能发生在前理论层次。于是神秘的宗教启示就可以编造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所涉问题从最具体的人类事务延展到神圣宇宙最偏远的角落。通过物化,制度世界看上去与自然世界融合了,制度世界变成了必需的和命定的。人们就这样生活在制度世界中,至于他快乐还是不快乐,那是另外一码事。

56、现实自我(小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综合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也指个体实际拥有的自我概念,即现在是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的特点是注重实际的情况,比较满足当下,从现实中找突破口。

57、《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在书中,作者将“知识”从“理论”的神坛拉下,置入了日常生活情境中,并提出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命题,即:“这门学科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社会差异,它同样关注人类社会在确立‘现实’之时所遵循的普遍法则。换句话说,‘知识社会学’不仅事关人类社会的‘知识’在经验上所表现出的多样性,而且事关一切‘知识’在成为‘现实’时所经历的社会过程。”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借用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的一番评价,简直再贴切不过了:“作者在书中所做的全部论述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社会是人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和社会是相互建构的。这正是‘互构论’的基本命题。因此,凡欲学习社会学理论、理解互构论者,都应当将本手视为必读之书。”

58、《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

59、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推行公民个人、法人和社会组织的唯一信用代码制度,实现社会信用主体信息的归集、查询、公示,就是要实行信用记录与评价对失信者的持久社会处罚。这种通过信息传递和公示对失信者实行的长期社会惩罚,首先需要解决征信的合法性问题。制定和颁布信用信息采集和使用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的基础和前提。换言之,我国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首先需要解决征信的法律制度缺位问题。

60、我们显然无法对历史上的各种维护世界的概念装置展开详尽讨论,但不妨关注下其中较为突出的概念装置,如神学、神话、哲学和科学。

61、制度也意味着历史性和控制力。行动的交互类型化是在共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得以建立的。制度有自己的历史,也是这一历史的产物。制度的存在意味着人类行为受到预定模式的限制。因此,人类行为被引导至某一个方向而非理论上的多种可能方向。这一控制特性是内在于制度的。首要的社会控制是在制度中实现的。人类活动的某个部分被制度化了,就意味着这一部分已经处于社会控制之中。只有在制度化未完全成功时,才需要额外的控制机制。任何社会情境只要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制度化就会出现。

62、ThomasLuckmann(1927-2016)

63、尽管我们的兴趣点并不在于知识社会学的历史,但仍有必要解释一下两个问题:我们所理解的知识社会学与主流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答案请见本书的绪论部分。另外,我们的工作会给社会学理论或某些经验研究带来什么“影响”(pay-off)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本书的最后也做了一些总结。

64、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是这些现实的定义者。要理解社会结构的世界在某一给定时刻的状态或是要了解它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人们就必须要了解该世界背后的社会组织。我们要把问题由抽象的“是什么”转化成“谁说的”。

65、(3)如留言点赞数第20位处与其后若干留言点赞数相同,则一并算入(例如第20位、第21位与第22位点赞数相同,则第22位及之前留言者都将获得抽奖资格)。

66、假设有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社会世界的人开始互动。此时我们说他们是“人”,即假设他们已经有成型的自我,而这乃是在社会过程中才能完成的事情。我们假定,此二人来自于历史上相互隔离的社会世界,因此,他们的相遇和互动发生在一个对二人来说皆为非制度性的环境中。想象一下,一个叫“星期五”的人与制造独木舟的人在荒岛上相遇了,前者是巴布亚人,后者是美国人。为方便起见,我们把这二人称为A和B。

67、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斯洛文尼亚文理科学院院士,著有《无形的宗教》《生活世界的结构》(与阿尔弗雷德•舒茨合著)等作品。

68、社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看见社会的构成要素:人、建筑、地理环境等等。社会是可以认识的,是哲学的三大研究对象(自然、社会和精神)之一。

69、象征世界还为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矛盾意义提供最高层级的整合。例如神学世界观可以为人们化解同时扮演地主和表哥角色带来的意义矛盾。于是,夺走表弟一块土地就不仅是经济上和道德上的换行为,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对宇宙神授秩序的违背,依照这种方式,象征世界把日常角色、优先顺序和操作步骤置于宇宙层次,从而对它们进行规制并赋予正当性。

70、Ø 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就是现实的社会建构

71、日常生活的时间结构对我来说是一种必须估量的现实;也就是说,我需要尽量使自己所做的事与其同步。我在这个世界中的所有存在始终遵循一种时间的秩序,都是由时间来封装的,我知道自己肯定会死,所以时间对我来说是有限的。时间的限制性决定了我在等待某事时的焦急程度。

72、投射自我(投我):亦称“镜中自我”,是指“我”意识到“我”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及他人对该形象的评判,并由此产生骄傲或屈辱感。投射自我的特点是容易在意别人的评价,并对这个评价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73、人的表现性可以被客体化,也就是说,它通过人类活动的产品展现自己。例如在面对面情境中的愤怒,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足的特定动作等等。“愤怒”是可以被客体化的,一件武器就能做到。比如我与某人发生了争执,对方对我表示出强烈的愤怒。当天晚上,我突然醒了,只见一把匕首插在我床头的墙上。这把匕首使我感受到了对方的主体性。而且,若有其他人看到了这把匕首,他们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也就是说,这把匕首成为我与对方以及其他人所共享的现实中的一种有效的客体成分。

74、社会化总是以特定的社会结构为背景。无论是社会化的内容还是衡量社会化是否成功的标准,都与社会结构的状况有关,也都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对内化现象的微观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分析必须对内化现象的结构特性所做的宏观社会学解读为背景。

75、对于研究路径,作者指出要从涂尔干“自成一体的现实”和韦伯的“行动的主观意义群”出发,把握社会的客观事实性和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要回答主观意义如何转变成为客观事实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建构”。

76、《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更是社会学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将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范围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理论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融汇了现象学的洞察与人文主义关怀,对知识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现实的社会建构(77句一览)":/wenan/8918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