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道教经典语句哲理名言(97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4-01-11 阅读次数:

道教经典语句哲理名言

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道教经典语句哲理名言)。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  王者所病,在乎骄奢。贤者不用,用者不贤。

5、  饮酒者不必尽乱,而乱者多焉。富贵者岂其皆危,而危者有焉。

6、  劳谦虚己,则附者众;骄倨傲慢,则去者疾。

7、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8、  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

9、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1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2、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1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家风传袭的必然结果。

14、修道必须修心,皈依道经师宝。道教讲究口传心授,有谚语可以借来形容:“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从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15、“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16、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1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8、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1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21、孟子的这句话,道出了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法论,就是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于社会的价值。

22、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23、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5、之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出第三种物质,这里的“三”是虚数,是一个变量。三生万物指的就是阴阳相济,最后生出了宇宙万物。

2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7、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君子不失人,矣不失言”。通俗讲,就是面对不同的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28、伏尔泰(1694年-1778年),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

2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30、实在说来,没有知识的人总爱议论别人的无知,知识丰富的人却时时发现自己的无知。

31、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32、17)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3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7、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38、司马迁不愿死得“轻于鸿毛”,才忍受“腐刑”的奇耻大辱,只是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写作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

39、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4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3、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44、虚、静都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与外界的干扰而变得不安。所以老子劝导人们不争功名,不求私欲,让心灵回复自然的状态,顺从自然的法则。

45、佛说,人生的逆境,就像污泥对莲花而言,并不是诅咒,而是祝福;就像茧对蝴蝶而言,并不是阻力,而是助力。每一个困难和障碍,事实上都是一种隐藏的祝福,都是上天的厚遏。就看你是笑着还是哭着面对它。

46、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

47、仙道以精、霖、神三元为正药、以炼三合喻名炼药。

48、这是北宋大儒张载的话。张载被后人尊称为“横渠先生”,所以这“四为句”也被称为“横渠四句教”。

49、1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50、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2、直。《论语·雍也》中说,“人之生也直。”人性出于自然,本皆相近朴实,受后天种种习气熏染才偏离。人的先天本性真实自然,没有雕饰。

53、面对疫情,我们能够从道教经典当中得到哪些启示?

54、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55、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7、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5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59、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60、 司马迁的这句话流露出不屈的精神意志,影响了历史上很多人的价值观与现实选择,文天祥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王阳明以“此心光明,夫复何言”的遗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林觉民以“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信念舍身成仁……

61、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6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63、15)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64、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6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6、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67、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6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69、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70、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

71、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72、整句话的意思很明白: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73、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道教四大真人之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7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0、道是万法之宗,中华民族之根。鲁迅先生亦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8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8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83、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4、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85、http://www.678yx.cn/mobile.php/?s=Game/open_game/pid/435/game_id/1html

8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7、  节士不能使人不憎,而道不可屈;不能令人不辱,而行犹在我;不能令人不摈,而操不可改。语译:有气节的人不能让任何人都不憎恨他,然而其信仰不可被屈曲;不能让任何人都不侮辱他,然而他依旧按自己的主张来做;不能让任何人都不摈弃他,然而其操守不可被更改。

88、乾卦上九爻的爻辞是“亢龙,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龙就是飞得过高的龙。有悔,意味着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不好。

89、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90、笛卡儿(公元1596-公元1650),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9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2、第十七章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3、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

94、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95、1: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96、这是告诉人们适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则,不能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但要注意,此处“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隐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胀,不把持,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道教经典语句哲理名言(97句一览)":/wenan/9301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