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李代桃僵的意思(65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6-23 阅读次数:

李代桃僵的意思

1、清.黄遵宪《感事》诗:“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闻道诟天兼骂贼,好头谁斫未分明。”

2、这件事明明不是你的错,你偏偏要李代桃僵,这是何苦呢?

3、(出处)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4、译: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 (李代桃僵的意思)。

5、[成语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6、译: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7、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②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8、  《乐府诗集》中有“李代桃僵”这个成语。诗的开头第一句是:“鸡鸣高树巅,……”因此,在《乐府诗集》中,这首诗就以《鸡鸣》为篇名。

9、这则成语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10、接着这首诗说,井边有一株桃树,桃树旁边有一株李树,害虫来咬桃树的根。李树虽然没有遭到虫害,却非常替桃树着急难受,以至于僵死了。桃李这样的树木竟然能够互相疼爱,以身相待,而同胞兄弟却还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呢。

11、词性: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宾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12、释义: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13、释义:井边有一株桃树,桃树旁一边有一株李树。害虫来咬桃树的根,李树虽然没有遭到虫害,却也替桃树着急、难受,而至于僵死了。桃李这样的树木,竟能同情互爱、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却还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呢!

14、(出处): 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15、警察一时疏忽,错抓了罪犯的弟弟,以致发生李代桃僵的情形。(李代桃僵的意思)。

16、语法: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等。

17、[成语解释]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18、译: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19、真想不到,他竟干了那么多李代桃僵的罪恶勾当。

20、后来,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阶下囚,不得不受刑。这时其他兄弟各扫自家门前雪,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倾轧,丑态百出。

21、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22、译: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假,间谍便乘机活动。《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

23、2尺布斗粟 (chǐbùdǒusù)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24、(李代桃僵的反义词):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25、明.李渔《闲情偶记.结构第一》:“何以有隙之人止暗寓其姓,不明叱其名,而以未必有隙之人,反蒙李代桃僵之实乎?”

26、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27、戴(拼音:d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现在先秦。

28、“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就是由这首诗来。本意是借桃李的患难与共来比喻兄弟互助互爱。但是后来人们运用这句成语的时候,却多用它来比喻彼此相代、顶替或代人受过的意思。

29、“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就是由这首诗而来。但是,我们运用这句成语的时候,只用它来比喻“代替”、“顶替”。例如以甲代乙、以此代彼的意思,同什么兄弟手足之情完全无关。

30、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所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相和歌辞》便为其中的一类,这类诗歌原本是民间歌谣。而在相和歌辞·相和曲》里有一篇名为《鸡鸣》,讲述了汉朝望族盛衰无常的生活现状。

31、1兄弟参商 (xiōngdìshēnshāng)比喻兄弟之间不和睦。

32、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33、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李代桃僵,僵是枯死的意思。这个成语是说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来比喻兄弟间互爱互助,互相帮助,后来转而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者代人受过。

34、   北宋时期,知名学者郭茂倩经过遍历走访,收集民间著名的乐府歌辞而著成《乐府诗集》这一巨作。《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总集。它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35、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36、引证:芝焚蕙叹嗟僚友,~泣弟兄。◎清·黄遵宪《感事》诗

37、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

38、该成语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在军事战略上,是三十六计之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类似于象棋中的“舍车保帅”战术。

39、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40、  发展必然在个别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利益上有所舍取,有所牺牲,而后有所发展。

41、后来,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阶下囚,不得不受刑。这时其他兄弟各扫自家门前雪,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倾轧,丑态百出。

42、《唐韵》都代切。《集韵》《韵会》《正韵》。丁代切。去声。《说文》:分物得增益曰戴,一曰首戴也。《广韵》:荷戴也。《书·大禹谟》:众非元后何戴。《孟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3、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44、传说有兄弟五人,均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偶然他们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当上了侍中郎。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成了钟鸣鼎食之家。

45、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弟还相忘。

46、这首诗的末后两节原文是: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 黄金络马头,熲熲(jiong)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47、(解释):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48、(举例造句): 李白桃红未吐时,好个春消息。

49、王皓沅《清宫秘史》第四十五回:“皇后已崩…乾隆帝见她淡装素服,别具丰神,未免起了李代桃僵的意思。”

50、(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51、(成语释义)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52、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53、译: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54、译: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55、  这两节的大意是说,:一家四五个兄弟,都是高官,每隔5天休假的日子,他们同来相聚的时候,路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瞧他们的服饰打扮,多么华丽,连马嚼子和缰绳都有黄金装饰,光灿灿地,漂亮极了!接着说:井边有一株桃树,桃树旁一边有一株李树。害虫来咬桃树的根,李树虽然没有遭到虫害,却也替桃树着急、难受,而至于僵死了。桃李这样的树木,竟能同情互爱、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却还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呢!

56、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57、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相和乐歌辞》便为其中一类,原本是民间歌谣。而这辞里有一名篇《鸡鸣》,讲述了汉朝望族盛衰无常的生活现状。

58、3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错,你为什么要李代桃僵,为他顶罪?

59、市场上造假现象极其严重,各行各业产品鱼目混珠、李代桃僵的现象随处可见。

60、人们借此叹息:井边之桃树与李树相依为伴,虫蛀桃树,往往李树代桃树受蛀而枯萎僵死。李树尚能够以身代为提醒,他们兄弟之情谊连树木都不如!

61、译: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62、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63、1僵李代桃 (jiānglǐdàitáo)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64、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李代桃僵的意思(65句一览)":/wenan/1628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