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故事(89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6-30 阅读次数: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故事

1、在这个时候,孙刘双方就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荆州刘备占据5个郡,而孙权占据一个南郡。孙权驻守南郡,就要面对长江北面曹兵的威慑。而刘备虽然占据荆州5个郡,却没有临江的控制地域,就连出兵西川,攻打刘璋的据点都没有。相当于孙权据守南郡,是替刘备抵挡北方的曹操。在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鲁肃。鲁肃劝说孙权,如今刘备占据荆州5个郡,“二分天下”的愿望已然被破灭。南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累赘,我们不仅要在扬州抵御曹操的威慑,现在还要在荆州抵御曹操的威慑,对于东吴来说压力太大。而刘备却非常想要得到南郡,倒不如把南郡借给刘备。让他在荆州地界抵御曹操,分担我们东吴的军事压力。孙权觉得鲁肃说的很有道理,便同意了这件事,孙刘双方商议后,孙权将南郡让给刘备,而刘备将半个江夏郡让给孙权,也就是我们在演义中看到的夏口。这才有了“刘备借荆州”的故事。

2、周瑜的战略计划,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双方彼此互不知道有这么一种计划)。周瑜对孙权建议了以后,获得孙权的同意,就离开京县,回江陵去准备西征刘璋。走到中途,在巴丘(湖南岳阳)箭疮复发而死。他死后留下在江陵的直接指挥的“士众”,仅有四千多人(孙权下令交给鲁肃接管,鲁肃的军职由“赞军校尉”升为“奋武校尉”。周瑜所遗下的南郡太守的位置,孙权调程普来继任)。

3、孙权应该知道如果动粗,他是保不住江陵的。当时刘备驻公安,在长江南边,距江陵很近;张飞是宜都太守,在江陵西边;关羽为襄阳太守,驻长江以北。这简直是对江陵三面合围之势。江陵东部的土地,也并不尽在东吴手中。原刘琦驻夏口(现汉口、汉阳一带)也在刘备手中。这样,刘备则对江陵可以四面合围。东吴虽可用长江水道与江陵联络,不过,相对于东吴主力军队驻地,江陵颇为窎远。

4、特辑:中美贸易战开打,对美国华人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

5、我的社区:马州蒙郡调查受暴风灾害的居民财产损失|经过了最后的料峭-华府诗友社新春联欢

6、赤壁之战后,曹操的主力北撤,将主要的防御力部署在南郡的江陵以及南阳郡的襄樊两地。此时周瑜率领的孙吴军队进攻曹仁驻守的南郡与南阳郡两地,特别是在南郡两军相持了很久。而刘备则趁此机会,拿下了荆州南部的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并以四郡的兵力补给,逐渐壮大。

7、可以作为下一步进军巴蜀的基地,为日后占据巴蜀、汉中,形成南北对峙打下基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故事)。

8、后来,中兴通讯还向美方提交了报告,声称所有惩罚措施都已做到位了。

9、事情说到到此,可以说刘备与孙权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借与不借之说,只存在一个协议,甚至可以说孙权在借刘备的地盘。

10、用权、用谋、用战甚至偷袭,凡是可以得到荆州,孙权可以都去尝试,所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就成了孙权用谋毁灭刘备人设的前沿阵地,以此争取百姓的支持,可是也确实看出了孙权的不厚道。无奈“君王之道,霸者行迹”。

11、当时作为大都督的周瑜不同意,然而不巧的是他当时病逝了,由鲁肃当起了东吴的大都督。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说是借,然而孙权并没有完全拥有过。

12、例句:信手拈来的素材使他写作文时如鱼得水。

13、这个举报后来被FBI查证属实,中兴通讯遂遭到美国司法部(DOJ)的起诉。

14、可以全据长江之险,保护下游的整个东吴地区的安全;

15、特辑:我们说:狗屁!---- 佛州枪击案幸存学生振臂呼喊

16、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7、赤壁大战前,刘表病死,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当时是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故而荆州名义上就由汉政府、实际上就是曹操接管。但是,曹操并没有拿下整个荆州,只是占据了南郡,加上之前本就由曹操掌握的南阳郡,这样一来,荆州有两个郡落到了曹操手里。

18、建安50年,刘备陪妻子回家探望亲戚,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并未给与回复。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他发誓一定要拿下江陵,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典故

19、再到后来,李傕、郭汜把持朝政,升刘表为荆州牧(刺史只掌一州监察权,当然乱世之中有些刺史兼管了本州军政,朝廷也奈何不得;州牧则掌一州军政大权)。由此可见,到了这时,荆州正经的“主人”是刘表,他不仅有汉朝中央政府的任命,更是一直都在荆州上班,这和刘备那个有名无实的“豫州牧”是完全不一样的。

20、刘备是一个枭雄,他的铁杆兄弟关羽、张飞都是熊虎般的猛将,他一定不会长久屈身,为他人所用。

21、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军主力在汉中和刘备作战,驻守荆州的关羽积极配合刘备的行动,亲率荆州主力进攻魏军占据的樊城和襄阳,击败曹魏大将曹仁并乘机围困襄阳、樊城,曹操四处抽调兵力去解襄樊之围,其中包括于禁所率七军、徐晃军团、张辽军团等。关羽巧妙利用汉水暴涨的时机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地区遥相呼应关羽北伐,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差点打算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22、由此,赤壁之战后,在荆州的争夺上,刘备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不过,为了更好地发展,比如向益州进军等,刘备便向孙权两次请求用半个江夏换孙权手上荆州的半个南郡。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同意将手中的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值得注意的是,孙权之所以将南郡借给刘备,也是希望刘备帮忙分担对抗曹操的压力。虽然在赤壁之战中损兵折将,但是,曹操在整体实力上依然远超刘备和孙权,所以,孙权在借南郡上,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23、在东汉末年,灵帝既死,少帝既废,献帝初立之时,各州、各郡的长官于袁绍等人的号召下,纷纷出兵讨伐董卓。当时,荆州的刺史是王睿,长沙的太守是孙坚。孙坚有决心与董卓一拼;王睿却扬言必须先杀掉他所不喜欢的武陵太守曹寅,然后才肯向洛阳进军。曹寅于是伪造了“案行使者”温毅的檄文,列举王睿的罪状,叫孙坚逮捕王睿,先斩后奏,孙坚信以为真,就设法把王睿逼得吞金自杀(所谓“案行使者”,是中央朝廷派下来的巡回监察官)。

24、董卓与袁术是死敌,当然不理睬袁术所上的推荐孙坚的“表”。董卓以献帝的名义,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

25、就在此时,曹操出兵消灭张鲁、占领汉中,益州门户洞开。大敌来临,刘备急忙与孙权讲和。经过几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商定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孙刘各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了一郡,还让出了一郡,虽然保住了南郡,但实际上吃了大亏,以此换取孙权出兵攻合肥,迫使曹操回师救援。

26、刘表死后,曹操率领大军,以泰山压顶的气势,吞了襄阳县、当阳县、江陵县,与整个的南郡。他在赤壁、乌林吃了周瑜、黄盖的亏,不曾拿到江夏郡,更谈不到今天湖南省的四个郡了。曹操留下曹仁,撤了大部分的兵回许县。曹仁在建安十四年也走了,南郡只剩下襄阳等县尚在曹军之手。江陵及几个其余的县落到了周瑜之手。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已经被他任命为江夏太守)。

27、作者:林森,字天俊。鱼羊秘史签约作者。网络新锐通俗历史作家,擅长用故事刻画、分析历史人物及事件,著有《谁将主宰未来天空》《金戈铁马之两宋烟云》《盛世余光》等历史、军事类专著。

28、在赤壁之战前,荆州是由刘表控制着。孙吴虽然屡次进攻荆州,最终也仅获得了江夏郡的一部分。在刘表死后,刘琮成为刘表的继承人,而刘表的长子刘琦为了防止遭受迫害,则带领荆州的一部分部队前往夏口镇守。曹操南下之后,刘琮投降,荆州六郡(南阳郡、南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在名义上都属于曹操的统治之下。而赤壁之战的争夺,则是被曹操、刘备(刘琦)、孙权一分为三的江夏郡。

29、刘备得到了这块用武之地后,才能逐渐的走上“人生巅峰”,后来成功入蜀。不过,后来家大业大的刘备,撕毁了这份协议,要玩“黑吃黑”的戏码。屡遭人们的诟病。

30、大家都知道,荆州重镇襄阳一直就在曹操手里没丢过,关羽为了打襄阳,没打下来还丢了命。而刘备在掌控并“任命(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之后,从曹操手里抢了一半南郡,同时还攻取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31、可是美国方面发现中兴的报告有水份,就又追查。结果,中兴通讯直到今年3月才被迫承认,该公司只解雇了4名高级雇员,并未处罚或减少另外35名员工的奖金。相反,美方还发现,中兴通讯其实还对他们进行了奖励(甚至还在继续对伊朗出口美国物资),美国商务部被彻底激怒了,不再相信中兴的任何话,于是就有了这次全面禁售的到来!

32、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33、刘备借荆州,是三国历史中的著名事件。作为一个历史典故,还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家喻户晓。

34、关于这个“借”众说纷纭,最具权威性的当属陈寿的三国志,而《三国志》中却也没有表述清楚。蜀志先主传中,关于荆州的说法是,孙权“予”刘备以南郡。吴志吴主传中,关于荆州的说法是,孙权“借”刘备以南郡。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蜀志的说法相当于,孙权是把南郡给刘备的;而吴志的说法是孙权是把南郡借刘备的。给自然就不必还了,借自然就需要还了,三国志中出现了明显的矛盾,说明陈寿也不确定当时的情况。但是,情况是刘备用半个郡换了一个郡,明显是赚了,多借了半个郡。后来,刘备占领西川,实力大增。孙权感觉到西方刘备越来越强,自己已然是两面受敌,突然发兵5万,攻下长沙郡、桂阳郡和半个江夏郡。当时的刘备闻讯大怒,命关羽为先锋,自己统兵5万为后援,开赴荆州,大有与孙权一决雌雄之势。双方剑拔弩张之时,曹操发兵汉中,张鲁投降,汉中被曹操占领。刘备感觉北方压力,便与孙权和谈,双方以湘水为界,刘备承认长沙郡、桂阳郡和江夏郡三个郡为孙权所有,荆州一人一半,矛盾便缓和了下来。之后,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汉中全境被刘备占领,兵威大振。按照道理来说,刘备借了孙权1个郡,准确来说只有半个南郡,还给孙权3个郡,孙权应该知足了,为什么他还要攻灭关羽,占据荆州全境呢?

35、自古兵家必争,荆州的战略地位就那么重要吗?失去了荆州,蜀汉真的毫无翻身的机会?欲知后事,且待下文。

36、至此,刘备与孙权的荆州问题暂告解决,尽管不算公平,但不管怎么说,双方的旧账确也一笔勾销,因而也就谈不上此后谁欠了谁的情,谁该还谁的债的问题了。

37、刘备借口地盘小,容不下人马而向孙权借荆州(主要是江陵一带)。刘备占据的南方四郡地面不能说不大,人口也不少,怎么会容不下刘备的区区人马(当时顶多也就5万)。实际上,由于江陵在孙权手中,刘备向益州发展就无路可行(甚至可以说就没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这才是刘备借荆州的最大目的(当然还有其他好处)。

38、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其实荆州本是刘备同宗兄长刘表的地盘,当初刘表让刘备,他却不肯要。认为从别姓手里夺回才名正言顺。

39、所谓了刘备借荆州,只是借了南郡的江陵部分,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真相。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从刘璋手上夺取益州。孙权知道了刘备夺取了益州的消息,希望收回荆州的南郡。但是南郡对于刘备集团的战略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南郡,被南郡隔断益荆联系的荆南四郡如同鸡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九州春秋》)。更无法实践隆中对中“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战略规划。

40、以后,果然刘备凭借荆州为基地,西进占据了益州,北上不断攻击襄阳。可是同时也威胁到孙权的上游安全,造成了吕蒙偷袭荆州的后果。所以,人口众多的南方四郡实际上不如半个南郡的意义重要(另外半个在曹军手里)。

41、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刘备最多,本来拥有的江夏郡,以及向刘琦投降的荆州的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

42、首先,在《三国志》等正史中,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对于曹操来说,虽然迟到了赤壁之战的败仗,但是,其依然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所以给孙权和刘备带来了比较大压力。对于孙权来说,只得到了江夏郡和南郡,也说说法孙权得到的是半个南郡和半个江夏郡。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还有说法刘备获得了半个南郡和半个江夏郡。

43、在司马懿等人的建议之下,曹操联合东吴孙权,让孙权乘机偷袭关羽的大后方荆州,关羽的荆州后方空虚,给了东吴吕蒙以可乘之机。最后关羽在219年年底,败走麦城,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关羽的错误轻率北攻樊城,而在于没有防备孙权违背盟约,没有注意巩固自己的后方,以至于丢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

44、美国商务部4月16日宣布,在未来的7年里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禁售的理由是,最初中兴通讯(ZTE)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在被发现遭指控之后,又继续违反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于是美国商务部才拿出了这一大杀招!

45、不久刘表病逝,小儿子刘琮束手投降曹操。曹操驱兵南下,到达新野,刘备当时屯兵樊城。刘备得知刘琮投降,只好弃城南逃,在长坂坡这个地方被曹操骑兵追上,双方发生激战,刘备惨败,抛妻弃子。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演义中著名的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军,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

46、当时汉朝还不曾亡,天下是汉朝的天下,领土是皇帝的领土,除了汉献帝本人行使其自由意志之时以外,没有第二个人有权力把荆州或任何一州赏给任何人,或借给任何人(倘若按照今天的中国人的思想来说,中国是全体中国人的中国,不是皇帝一人的中国,汉献帝也没有把荆州借给别人的权力)。

47、刘备在取得荆南四郡之后,北上与周瑜联合攻打南郡。刘备在关羽绝北道(成功断绝曹仁援助,徐晃、乐进皆不能救应曹仁,李通仅接应到已经败北的曹仁)、借张飞给周瑜攻打江陵城后,刘备又亲自绕道夏水(“从夏水人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后曹仁果如刘备所言放弃江陵北撤,周瑜遂占领战略要地江陵。孙权任命周瑜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

48、中华文化中和"诚信"有关的一个著名歇后语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是从<<三国演义>>中"借荆州"的故事衍生而来的。这故事说的是,赤壁之战后,为照顾在长坂兵败后无立锥之地的刘备部众,同时也为了在曹操面前树立一个更强的敌人,东吴把荆州南边的4个郡借给了刘备,并约好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就归还东吴。

49、《三国演义》让周瑜被诸葛亮“气”死,此后诸葛亮“哭”周瑜。

50、然而,刘备同样不能坐视荆州的丢失,因此当刘备从“汉中之战”中恢复过来后,便立即发动了“夷陵之战”,意图夺回荆州。可惜,刘备于“夷陵之战”中惨败,自己也于不久后病逝白帝,蜀国南中随之爆发叛乱,自此蜀国再也无力夺回荆州。

51、为此,他不得不极力表示荆州原本是自己借给刘备的,以掩饰其袭杀关羽、主动毁约的劣迹。孙权虽然夺取了荆州,却也失去了消灭曹操的最好机会。因为我们不妨试想,如果没有吕蒙的白衣渡江,关羽是不是很有可能给曹操以更大的打击呢?

52、桂阳郡是今天湖南省东南部,与广东省的一部分(包括韶关),首县是郴县。武陵郡是今天湖南省的西北部与湖北省的一部分(包括刘备其后新设的公安城。公安城的所在地油江口,原来是属于武陵郡孱陵县的)。汉朝武陵郡的首县是(今天湖南常德之西的)临沅县。长沙郡是湖南省的中部。首县不称为长沙县,而称为“临湘县”,汉朝的临湘县城,比今天的长沙县城小得多。今天的长沙县城,是在隋朝的时候扩大的:隋朝政府把临湘县北门外的郊区都收进了新的城墙里面,改临湘县之名为沙县。

53、赤壁战后,曹操占南阳,以及南郡北部的襄阳等地。

54、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四郡。

55、因此,当曹操从建安十六年(211年)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荆州以北压力消失,而刘备也应刘璋之邀率兵入蜀,孙刘联盟围绕荆州归属,开始产生裂痕,就在刘备入蜀之时,孙权便派人将已经嫁给刘备的妹妹接了回来。

56、然而历史上,刘备真的是借了荆州之后不愿意归还么?历史上荆州原有七郡,包括荆南四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荆北三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只保有南阳郡,江夏郡的小部分和南郡的襄阳地区(后分南阳郡南部和南郡襄阳部分设襄阳郡),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孙权则占领江夏郡大部和南郡的江陵部分。

57、南宋吕祉在《东南防守便利》中论到:不守江陵则无以复襄阳,不守江陵则无以图巴蜀,不守江陵则无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则无以固长沙。

58、刘表死前,曾调其长子刘琦镇守江夏,之后刘琦和刘备合兵一处共同抗曹,江夏成了刘备的落脚地。而荆南四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个郡的太守分别是刘度、赵范、金旋、韩玄,他们名义上服从汉朝中央政府的领导,实际上处于割据自立的状态。

59、最危险的是偷袭荆州(江陵)后,若刘备顷全蜀之兵来复仇,孙吴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东和刘备作战,曹魏如乘虚而入,可能会灭掉吴国。在刘备大军压境时,孙权向曹魏投降称臣,曹魏大臣刘晔向曹丕进言不要接受其降,说:“(吴蜀)相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伐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孙权命真好,此时曹操刚死不久,曹丕缺乏统一中国的雄才和魄力,没接受此建议,东吴才得以保全。偷袭时鲁肃已死,但是,他在东吴不会没有知音的,对这种危险性不会没有意识;即使偷袭时没看到,刘备兴兵时不会没人看不到这种危险。

60、因为曹操大后方受到马超、韩遂的威胁,曹操退兵北上,留下曹仁、徐晃守南郡,文聘守江夏,乐进守襄阳,满宠守当阳。赤壁之战后期孙权率大军北攻打合肥,被张辽击败;周瑜则率兵进攻留守南郡的曹仁,双方隔江对峙。

61、至于孙权为何要夺取南郡,那就要说明,江陵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了,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说到:湖广之形胜,在武昌呼?在襄阳呼?抑荆州呼?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62、有人说,孙权虽不曾借了全部荆州给刘备,却也真正借出了油江口、南郡江陵县的一部分。江陵是南郡的首县,也就是孙方的荆州的首县(曹方的荆州,已经改以襄阳县为首县)。因此,江陵与南郡被混称为一;也与荆州混称为一。那末,所谓借荆州,实际上是借江陵;借江陵,实际上是借油江口。虽则以大称小,究竟还可以把“借荆州”这三个字勉强说得通。

63、答案很明确,至少在以讲规矩、重信用为主流的美国市场和其他相似的地方,你必须要遵循前一条。

64、之后刘备又将:长沙、江夏、桂阳三郡给了孙权,要是东吴真是重视同盟深明大义,便可就此罢手,唇齿相依,不在进攻荆州,而事实上东吴还是趁机偷袭了荆州,所以说可见东吴早就惦记荆州全郡,并很有可能编造出“借荆州”一事来说明东吴是有理有据的取回荆州的。

65、中华文化很博大精深,很复杂。既有教人要讲究诚信的曹操割发代首、自我惩罚的故事,又有教人要"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不那么守信用的警句,究竟该遵循哪一条呢?

66、孙坚于逼死荆州刺史王睿以后,也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张咨的罪名是:“道路不治,军资不具”,“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孙坚带了他的部队,由南阳进到鲁阳,在鲁阳见到袁术。袁术在形式上写“表”给董卓所把持的洛阳朝廷,推荐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行是“暂代”,领是“兼领”)。从此,孙坚被他的朋友们称为“孙破虏”,很少被称为“孙豫州”(常常被称为“豫州”的是刘备;刘备后来曾经由曹操所把持的许县朝廷,以献帝的名义,任命为豫州牧)。

67、东吴在占据了荆州几乎一半土地后,虽然暂时化解了刘备的威胁,但仍未彻底消除来自上游的威胁。于是,趁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和曹魏在襄樊地区大战之际,东吴在背后捅了一刀,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全境就此落入东吴之手。

68、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四郡。

69、实际上当时南方四郡有多少人口也是个未知数。虽然在东汉顺帝时期四郡有280万人口,但是在80年后的三国时期能有多少呢?只知道280年时整个吴国一共才230万人口。

70、后来,曹操重心偏向西北,东吴抽出手来,以“借荆州”之名向刘备讨要整个南郡和荆南4郡,讨要半个南郡要“还”整个南郡外加四郡,刘备当然不答应,孙权于是发兵攻打刘备、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交还部分,即只将长沙、桂阳两郡当作南郡还给了孙权。

71、刘备得了益州,孙权就派人去讨还荆州,双方为此剑拔弩张,关系紧张。曹操进取汉中,刘备担心丢掉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也担心自己难以打胜,于是两家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掉了一郡,还让出了一郡,也算公允,吴人却趁关羽北伐,偷袭荆州而整个取之,反捏造“借荆州”一说,来增加占有荆州的合法性,这些都是东吴君臣的狡辩。

72、而正好孙权也担心打不赢刘备,于是双方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

73、所以,鲁肃建议孙权全力扶持刘备,将东吴所拥有的南郡地盘让给刘备,使其在荆州彻底站稳脚跟。这样一来可以为东吴培养一个强力的外援,二来更可以将曹操的注意力转移到日渐壮大的刘备身上,让刘备替东吴在荆州方向上直面曹军,缓解东吴的压力。

74、成也荆州、败也荆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偌大的荆州到底是谁的?果真是刘备“借而不还”吗?历史可能并非如此。

75、说到这里你还认为刘备是“借”荆州吗?是有“借”无还吗?所谓的“借”只是孙权的谋,所谓“有借无还”只是孙权毁坏刘备形象的措施。刘备其实不欠孙权什么,要说欠,只能说刘备实力不足,不足以碾压孙权,面对江东的盛气凌人,刘备只能迫于无奈地忍。

76、出自《三国演义》:孙刘联合抗曹,以东吴力量为主,周瑜设计谋火烧赤壁大胜曹军,诸葛亮却趁机夺了荆州。

77、然后任命新职位给关羽、张飞,把他们二人分开,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派遣像我这样的人挟制他们,迫使他们与我们一道作战,倘若如此,大事即可成功。

78、孙权即便有再多的不满又能怎么样?那个战争年代,谁有地盘谁就拥有战略的纵深,刘备好不容易连哄带骗得把长沙、武陵、桂阳、零陵这四个郡,还有江夏郡纳入了自己的口袋里,又怎么可能平白无故让给孙权呢?所以,赤壁之战以后,面对战利品的分配问题,孙刘两家结下了梁子。

79、刘备收取四郡,引来了盟友孙权的巨大不满。孙权认为,赤壁之战中,东吴出力最大,功劳也最多,但是最后只得了大半个南郡,这岂不是便宜了刘备?所以,孙权强烈要求刘备将得到的地盘让出一部分,作为赤壁之战时东吴出力的回报。

80、关羽失荆州,走麦城以致兵败身死?毛泽东六个字评价

81、说到这里,我们可以下结论了,荆州之争,不是因为刘备借了荆州不还而引发的。荆州重要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不论是曹、刘、孙三方中的哪一方,都肯定想要将其据为己有。尤其是对孙权而言,出于巩固东吴安全、确保长江中游控制权的考虑,对荆州的欲望尤为强烈。

82、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而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

83、但是后来刘备在夺得益州后,违约了,改口说"等我夺了凉州再还吧"。东吴无奈,就降低要求,荆南四郡,你先还三个可好?还是不行。

84、刘备占据荆州,在《三国演义》中有借用一说,因赤壁鏖战曹操败北,刘备则借了荆州“有去无还”,后来孙权想要回荆州,鲁肃却在关羽身上吃了亏。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乘势派吕蒙乘虚而入,偷袭荆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失陷,关羽“大意失荆州”,也由此开启了蜀国失势的序幕。

85、由此,在获得孙权的南郡后,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2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张鲁,赵云、诸葛亮等人相继入蜀。由此,在刘备、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都走后,荆州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张鲁,刘备、诸葛亮等人相继入蜀就交给了关羽这位大将来镇守。后来,刘备击败了刘璋,夺取了巴蜀之地。在此基础上,孙权自然要向刘备讨要荆州了。在湘水划界中,刘备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而蜀汉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

86、D.C.公校毕业丑闻,教育部长谴责“自上而下的压力”和奥巴马时期“独裁“的教育政策

87、同月,刘琦死,刘备为荆州牧。周瑜将南郡的江南岸的地盘分给刘备,刘备在油口建立公安城,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

88、荆州不是一座城池,而是很大一块地方。东汉划天下郡国为十三个州,荆州便是其中之它包括荆南四郡,即长沙郡(今湖南东北部)、零陵郡(今湖南西南部)、桂阳郡(今湖南东南部)、武陵郡(今湖南西北部),和荆北三郡,即南阳郡(今河南西南部),南郡(今湖北西部)及江夏郡(今湖北东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稍有实力的州郡长官无不称霸一方、割据自守。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故事(89句一览)":/wenan/2062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