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道德经原文及译文(38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02 阅读次数: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1、其可左右万物(可以左右万物)。 恃之以生而不辞(但它恃侯万物之生却不宣扬), 功成不名有(功成名就之后不图虚名),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护荫万物而不思主宰)。 常无欲(常用无欲的方法获得智慧), 可名于小(就可以小有名气);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归顺之后而不思主宰), 可名为大(就可以获得大成功)。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 故能成其大(因此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2、这篇传世奇文,全文仅42个字,说尽了人生六大悔事

3、我独昏昏(惟独我们得道之士仿佛昏昏沉沉)。

4、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驰骋田猎令人心狂意躁);

5、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6、所以,万物在天地眼中,就像是刍狗,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一切只是天理如此,命运使然。老子为什么h会这么说?(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7、(翻译):少说话,合乎自在本相。狂风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兴起风雨的是谁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丧的人就认同失丧。认同道的人,道便悦纳他;认同德的人,德便欢迎他;认同失丧的人,失丧便拥抱他。信心不足,才有不信。  

8、局面稳定时,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不稳定的因素出现时,容易对付;脆弱的东西,容易毁灭;微小的东西,容易消散。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做好准备,要在国家还没有出现混乱时就注意治理。参天的大树,是由小苗一点点长成的;九层的高楼,是由一筐筐土筑起的;千里的行程,是开始于脚下的。如果不按照规律勉强地去做事,必然就会失败;如果穷奢极欲地占有,必然会有损失。所以圣人不强力妄为,因而不会失败;不随意占有,也就无所损失。人们做事,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所以,掌握了道的人做事在即将成功时仍会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因而也就不会失败。因此圣人想得到的东西是一般人不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不看重一般人所贪求的货物;圣人学习的东西是一般人不愿接受的,并以此来纠正众人的过错。圣人按照万物的自然属性去帮助它们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去随意干涉。

9、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0、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1、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2、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3、(自解)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自解:存在但看不见的,叫“夷”,存在听不到的,叫“希”,存在但摸不到的,叫“微”;这三种存在,但感受不到的事物,是人力所不及的,所以混而为一。  这一段,可以看出来,周朝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有人力所不能及的,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事物存在,知道其中有不同,但还不知道怎么分类。  目前的科技已经能让人看到之前看不到的,听到听不到的,摸到摸不到的。三者也不能混而为可见古人的认知还是比较有缺陷的。  但这里其实是在说“道”,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没有实体,甚至连波都没有。这三种情况就合在一起说了。  那么如何谈论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三种情况呢?

14、勇于无所顾忌,则充满凶险;勇于不无所顾忌,则稳妥灵活。这两种方式有的得利,有的受害,自然环境所厌弃的,谁知道它的缘故?因此,圣人从事于任何事务都要作充分的审慎犹豫。最好的行进方式应是:不犟执抗争却善于取胜,不强颁立言却广有响应,不大声疾呼而人们却共赴其事,从容坦然却自有筹谋。完善的涵摄之网的覆盖范围无比广大,虽疏若无有,但没有事物从中漏失。

15、(翻译):真正的勇士不会杀气腾腾,善于打仗的人不用气势汹汹,神机妙算者不必与敌交锋,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这就叫不争不竞之美德,这就是得人用人之能力,这就算相配相合于天道。上古之时便如此啊!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8、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

19、(翻译):知道自己无知,最好。无知却自以为知道,有病。只有把病当成病来看,才会不病。圣人不病,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是病,所以不病。  

20、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21、合道境地的人,他的行为无辙迹可追寻,他的言谈无瑕疵可指谪,他的谋划不必借助于筹码的演算,他的关闭不用栓梢而不可打开,他的束缚不用绳索而不可松解。因此,圣人通常留心于救护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通常留心于修复物,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可以说有了含而不露的明。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师范;不善人,又可以作为善人的凭资。不懂得标榜师范,不懂得善待凭资,虽然对善不善的知见有很深的认识与把握,行为举措仍将是糊涂之至。懂得这一点是非常精要玄妙的。

2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24、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25、勇于不敢则活(勇于顺从自然的人则会活的潇洒自如)。 此两者(这两种不同的勇敢), 或利或害(一个有利一个有害)。 天之所恶(天也有它所厌恶的), 孰知其故(谁也不知这是什么缘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就是圣人也很难说明到底是什么原因)。 天之道(天道的规律): 不争而善胜(不与万物相争而善胜万物), 不言而善应(不与万物言语而善应万物), 不召而自来(不召万物而来而万物自来), 单然而善谋(它宽缓自然但却善于筹划)。 天网恢恢(天道就象一张巨大的网), 疏而不失(虽然疏松但却不失一切)。 

2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唯道是从(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认从)。 道之为物(道作为未知世界的事物规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这种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万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这种似有似无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万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识深远冥灭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华)。 其精甚真(其精华的真实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这就是你确信无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从古至今), 其名不去(这种悟道的方法就没有失去过), 以说众甫(用它可以了解众生万物的规律)。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众生万物的规律)? 以此(就是用这种方法感悟的)。 

2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9、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作品简介《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30、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

3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2、最圆满的却像缺少什么,但它的作用却不会衰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尽。最直的好似弯曲,最巧的好似笨拙,最善辩的好似不会讲话。运动能抵抗寒冷,安静能减轻暑热,清净无为能做天下的基本准则。

33、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4、(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35、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36、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反而没人与你相争)。

37、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道德经原文及译文(38句一览)":/wenan/21508.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