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古德里安为什么没能晋升为元帅(43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04 阅读次数:

古德里安为什么没能晋升为元帅

1、“这种身临其境的效果一定很好。”兰克称赞道,“这谁想出来的?非常棒!”

2、此时斯科尔兹内因为伤愈刚从维也纳的病院返回柏林,他被调至d卫军第1装甲师在柏林郊外的莱布施塔特军械库担任技术勤务和维修工作,忙碌而单调的工作令生性好斗的斯科尔兹内感到百无聊赖,他咬牙强忍了6个月,感觉实在不能胜任这种工作,决定去找大人物疏通一下换个岗位,哪怕再返回东线作战也可以。这时候传来了遴选勃兰登堡部队新指挥官的消息,由于他在东线时常带领部下在战斗中采用狡黠而非常规的作战方式,这段经历引起了d卫军部分高层的注意,再加上新任帝国保安总局(RSHA)局长卡尔登布隆纳也是奥地利人,他毫不犹豫地举荐了斯科尔兹内。

3、“是,元首。”一直阴沉着脸的希姆莱在得到利好消息之后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对武装d卫军的扩编和优先补充一事,蔡茨勒心里当然是不满意的,不过现在国防军出了这么多叛国分子,元首对国防军不放心而增加武装d卫军部队也在情理之中,没看到元首连军事情报都一手抓了嘛,这也是对盖世太保的不信任,倒霉的未必只有国防军。

4、巴顿走了过来,大大咧咧地揽住休伊特的肩膀,快60的人了一点儿也不稳重,用自来熟的语气说道:“您可给他们解围了,推迟20天出发应该不会误事,有新坦克用总是更可靠一些,谁不喜欢粗一点、长一点的管子呢?今天我去你那里谈谈登陆的事情——我总觉得是不是该做些调整以便更完善些。”

5、霍夫曼点点头:“就是他,我觉得他远比你们挑选的人合适。”(古德里安为什么没能晋升为元帅)。

6、“东线的局势整体还比较——”蔡茨勒想了半天,终于憋出一个词,“积极!”

7、很快众人关注的焦点便被转移了,霍夫曼以陆军总司令的身份宣布道:“今天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东线战事,首先有几个人事任命调整……免去哈尔德将军总参谋长职务,赴柏林军事学院担任教育总监,重点负责陆军各级参谋军官培养,总参谋长由蔡茨勒上将接任。”(古德里安为什么没能晋升为元帅)。

8、西班牙内战是苏德两军和武器装备的初次交手,甚至可以理解为未来苏德战争的预演。德国人帮助佛朗哥的叛军,派出了“兀鹰军团”和托马中校指挥的一些1号坦克参战,这个托马中校后来成为中将,是隆美尔非洲装甲军团的副手。而苏联当然支持共和军,由巴甫洛夫担任指挥官的“志愿部队”光TBT7等型坦克就装备了700多辆。

9、“蔡茨勒将军,迪耶普战役打得很好,不过……”霍夫曼顿了顿,“我想听听你对目前东线局势的看法。”

10、显然,昨天晚上的事情已在高层中传开了,戈林言语的矛头直接指向d卫军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不仅因为负责安保工作的警卫旗队属于d卫军,更因为逮捕密谋分子的职能隶属于盖世太保。希姆莱既不能在事前破坏反叛组织的行动又没有在会议中及时处置,从法理而言完全是失职的。

11、“您不知道?难怪。”对方递过来一份文件,悄声说道,“这是情报部门最近收集整理的,英国人有很多事情瞒着我们。”

12、“孩子……”亲切的声音,和蔼的面容,外貌看上去有点像父亲,但霍夫曼知道肯定不是——父亲从未服过兵役,更不必说身着第三帝国时期军服的样子。

13、斯科尔兹内递给兰克一叠照片:“这是目标所在地,空军以前在不列颠空袭中曾经拍过该地的航空照片,但他们当时没意识到下面有些什么,误以为只是普通贵族庄园而没加理会,只当作一般资料存档了,我花了很大力气才把他们从故纸堆翻出来,目前国内几乎没人知道那里的情况。而且我还不敢派侦察机前去,白天能不能突破防空网我不敢说,万一惊动敌人、引起了他们警觉可就麻烦了。”

14、兰克整理了一下衣服,特别是将刚刚获得的骑士十字勋章扶正,然后才从容地走进了办公室,达尔格斯立即将门关好并紧张地守在门口。

15、“对美作战的问题主要就是反空袭与抗登陆,抗登陆的事情等专题会议再讨论。”霍夫曼转过头问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最近反空袭情况如何?”

16、第     组成这支部队的兵力要进行精心挑选,在志愿基础上优先选择非俄罗斯族和曾在苏联肃反运动中受迫害的俄罗斯族官兵,考虑用缴获的俄制武器武装他们,年底前先组建3个师,然后增加到6-8个师并组建集团军,只有成为集团军后才考虑配备装甲部队;

17、“你要好好想一想,不要这么快回答,或许你不一定适合这个任务。”

18、但自20刺杀事件之后,希特勒就对国防军将领的意见充满了排斥感,但最终还是架不住古德里安等人的请求,决定让温克出任维斯瓦集团军群参谋长一职,并负责主要的进攻作战指挥工作。这样一来,靠着温克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维斯瓦集团军群多少能对苏军的进攻产生一点阻碍。

19、ps.打基辅真的没毛病,他说的4装65可动有些恐怖但其实细想也不是太恐怖,因为德子可动本就是个玄幻的东西

20、“您是?”看着对方的中校军衔,他先是习惯性地敬礼,然后疑惑的问道。

21、对方点点头,用充满忧虑的口吻说道:“差不多就是这样,这就好比我们拿着驱逐舰和别人的轻巡洋舰斗,理论上近距离内驱逐舰也可以杀伤甚至击沉巡洋舰,可战场上谁试谁死。更别说德国人的新坦克数量占到了他们整体拥有量的80%。”

22、“基于人口战争理论和以往战例,要打到斯大林屈服我们可能要准备付出300万甚至更多的牺牲,这对德意志人民而言代价过于沉重。消除布尔什维克对欧洲的赤化威胁不是我们德国一家的任务,必须让俄国人自己起来组建军队和斯大林耗,这既有利于节约德国军人的性命,也有利于巩固最大多数的力量基础。”霍夫曼恳切地对这批心腹说,“先生们,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一个合格的士兵需要18年时间,经历千辛万苦才能生产、成长起来,而消灭他只要一颗子弹,甚至都用不了8秒……美国人可以给苏联人各种物资和装备,但美国人绝不会派几十万人给斯大林,斯大林也不敢接受几十万美国部队——这对他的统治没半点好处。如果我们出面组建俄国反斯大林武装,目前那些在斯大林控制之下、被迫为他卖命的俄国人民就能看到另一条出路——一条与我们共同合作、消弭赤化威胁的出路,这对于瓦解斯大林政权有很大好处。”

23、PanzerDivisionKempf(波兰战役中拼凑的肯普夫装甲师,规模不大)

24、1945年5月7日上午,美军第9集团军和德国第12集团军同时宣布停火,当天香雾,第12集团军最后一排部队从渡口越过易北河,而温克自己则是乘坐最后一艘渡船过河的人。

25、“元首……”蔡茨勒有点焦急,“高加索方向的石油资源也放弃么?我们好不容易拿下了罗斯托夫,打开了通往高加索的大门。”

26、而且陆海军矛盾是很敏感的话题,休伊特不想让自己和巴顿之间的问题上升到这个高度,更不想通过海军部长诺福克去压陆军一头,双方为了战略方向、战场资源争论得已十分紧张,海军高层的注意力在太平洋战场,最近又忙于瓜达卡纳尔岛战役,对“火炬行动”根本没有多少热情,纯粹是因为总统要求而勉力为之。如果他和巴顿的矛盾公开爆发,尴尬的不仅有陆海军之间的关系,还可能牵涉到英美两国“先亚后欧”还是“先欧后亚”的争论,那样是非就太多了。他只能捏着鼻子忍受下来,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

27、“表面上看兰克没受过训练,不但缺乏冷酷无情的决心也没有应付各种困难局面的能力,他的身体条件也不突出,情绪和精神都带有一点敏感,似乎并不符合特工所要求的稳重,但是……”霍夫曼用拖长了声调的声音阐述道,“你要明白,执行这个计划的人员几乎是九死一生,他必须有极大的勇气和忠诚,更需要充满对德意志人民和领袖的热爱,你们挑选的那个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社会渣滓,他之所以答应为我们效劳完全是因为我们抓住了他的把柄,同时在盖世太保的手段之下不得不屈服——这是被迫的、勉强的屈服。假设他落在英国人手里,在英国间谍机关的手段面前能撑住多久?会不会一开始就存了叛变、出卖同志的心理?他缺乏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德意志精神并愿意为之去死的信念。换而言之他是凭理智在执行任务,但这个任务光凭理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信念、信仰和意志——而兰克恰恰是具备这些条件中最合适的人选。”

28、士兵:三级小队长、三级小队副、组长、队员。

29、滨海公路上被古德里安救回来的意大利残兵败将们纷纷返回了国内,托卜鲁克前线只留下了完整的意大利伞兵旅,这个旅完全由德国教官训练,至今还有部分德国教官在里面充当军官,兵员大部分都是法西斯蒂成员,有很强的战斗力和斗争精神,再加上伞兵向来属于空军管辖,比起一般意大利陆军部队强出很多,古德里安将他们视为重要力量而留下了。然后第4装甲师也获得了好消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施坦因元帅将南线一年多来的缴获全送了出来,经过军备部的改良、刷新,给托卜鲁克一口气运来了78辆T-所以美国人的情报很准确,非洲军手里有200辆T-确切地说是总共221辆。

30、他的速度不仅仅让敌人害怕,就连身在柏林的希特勒都感到咋舌。在行军期间古德里安的部队甚至没有时间俘虏敌军,而是通过扩音器大叫:“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你们要放下武器,并且离开道路以免阻碍我们前进。”以此他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最快的进攻速度,即在不到6天的时间里他的装甲军长驱直入400多公里横贯法国。

31、陆军大将同时也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第个提出把坦克集中使用。因此也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二战爆发后,他指由自己亲自创建的坦克机集闪击波兰,后又挥师横贯法国,装甲战车狂飙到吉利海峡。古德里安和他的坦克拖着德国陆军前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空前的胜利。连续创造了坦克突击战的经典战例。

32、这位闪击战专家,虽然没有挤进元帅的行列,但他为德国法西斯称雄一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所负盛名,并不亚于纳粹德国26位元帅中的任何一人,他的肖像至今还挂在德国装甲兵部队的军营里。

33、听到这里,哈尔德的面色很不善,他个人对顶替自己的蔡茨勒没有恶感,只觉得给一个听不进意见的人当总参谋长着实是一件苦差事,而且这么灰溜溜回柏林更是一件大失面子的事,不过他还是抑制住了发火的冲动,擦了擦眼镜片后就默默转身离开了,接下来的会议对他已没有意义。

34、这个时候巴甫洛夫并没有被追究责任,受宠依旧,与朱可夫分掌苏军两个最重要的军区:西部军区和基辅特别军区,也都是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的主攻方向。当1941年6月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百万大军杀奔而来时,巴甫洛夫大将年仅44岁,他被“拔苗助长”的太快了,既没有朱可夫那样的军事天分,也不具备深厚的作战指挥功底,因此他指挥的西方面军很快趋于崩溃。

35、这是什么地方?他警惕地打量着四周,难道自己被送到了医院?但周边布置并不像病房,倒有点像鹰巢里的房子。。他挣扎了一下,身上并无明显的不适感。

36、    帝国元帅的军衔不同于其他元帅,由于戈林是空军将领,因此,他的帝国元帅军衔上保留了象征空军的鹰,下面是象征着纳粹d的“卍”字,以及代表着元帅权力的两柄交叉权杖。整个军衔军衔底板都是由三股金线编制,显得异常尊贵。

37、首先,两位元帅都是二战德军高级将领的“后起之秀”,由于希特勒的关系,莫德尔甚至比隆美尔还要后——在法国战役中,隆美尔已经是带兵的装甲师少将师长,而莫德尔仅仅是集团军的少将参谋长,当苏德战争爆发时,莫德尔才获得统率第3装甲师的资格,而此时隆美尔已经成为非洲军的军长。

38、“这个职位对古德里安而言也不合适,我有其他任务需要他去完成,让他在家里休假太浪费了,参谋总长就是蔡茨勒吧。”

39、“听说您率领突击队摧毁了敌人2个团的炮兵阵地,为全军顺利转进打开了通道?”

40、一战战败后,伴随着屈辱的凡尔赛和约的制衡及之后大萧条冲击,十万陆军和德军装甲部队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德奥合并,德军装甲师首次崭露锋芒,次年这一只只尚显稚嫩的铁骑无情地撕碎了波兰的;镰刀迅猛地斩断了昔日的耻辱;面对着东边的泥足巨人,德装走向巅峰,从布列斯特到明斯克,从布罗迪到乌曼沟,斯摩棱斯克的混战,维亚济马的灾难和图拉克林折戟冰原……德装在少的可怜的补充下包了一个又一个饺子,冲碎一个又一个机军;在北非,他们成就了沙漠之狐的美名;翌年东线,他们避免了拿破仑的覆辙,刻赤屠幼,以己拔毛损耗换彼不赀之损,战火烧至伏尔加河畔,陈兵与高加索山之前……只可惜杯水车薪的补充下越来越多的他们只能填线,“薄如禅唇”的南线和“勉强温饱”的央集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冬季风暴少的可怜的德装依然冲到慈父城百里之内;哈尔科夫,见证了东线德军由盛转衰……(注:指二哈三哈四哈)尽管这只“装甲救火队”始终不宽裕,最后三年传奇依旧。齐尔河79农村,普罗霍洛夫卡,奥廖尔,克里沃罗格,日托米尔,科威利,卡涅梅茨-波多利斯基,鲍里索夫,华沙,阿纳姆,德布勒森,劳班,包岑等地;冬季风暴,堡垒,瓦尔特劳特,双头,莱茵河卫兵,康拉德,北风,南风等行动,德装屡次以少克众证明了这救火队威力犹存……正如两年前跃马骑士之死一样,在勃兰登堡门前,幕钦堡最后的虎向后高仰他的主炮,是那样的不甘……却还是和该师永久的跟小胡子一起走向了地狱,宣告了欧陆这六载疯狂的终结……

41、授勋仪式终于结束了,在合影留念后众人纷纷离开了总理府,兰克很谨慎,他让所有比自己军衔高的长官和授勋时排自己前面的英雄先走——这几乎等于他是最后走的那一个。就在他跨出大门准备离去时,背后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兰克少校,请留步。”

42、桶哥杰作/还可以:三装合围基辅打头阵且穿插一直很快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古德里安为什么没能晋升为元帅(43句一览)":/wenan/22599.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