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鲁迅讽刺中国人语录(62句一览)
鲁迅讽刺中国人语录
1、现在,这些林黛玉句式的流行,虽然称不上什么文学,但却可以看做是对《红楼梦》的生活化应用。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尤其是加班族和考研族。他们偶尔停下来,需要在社交平台排遣一下自己的压力,而直白的吐槽已经不能满足,借用经典文学作品来表达情绪便悄然流行。
2、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3、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
4、落座后,萧伯纳立即打开话匣子:“7月7日发生的事,我知道了。”(鲁迅讽刺中国人语录)。
5、我年轻时注意到,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努力干下去。
6、「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病后杂谈之余》一九三四年
7、说话到真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坟」题记》一九二六年
8、“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这是“苦痛”经验的概括,也是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敏锐的洞察。
9、阔字,给人感觉像是《红楼梦》里一掷千金,珠光宝气的四大家族。原本阔的意思就是与富贵挂钩,但是鲁迅先生冲破了传统思想和手法,硬是把原本褒义词,令人生羡的成语用作了贬义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阔字在鲁迅先生舞台上第一次粉墨登场是在《孔乙已》中。
10、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了。
11、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12、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13、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14、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15、。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鲁迅讽刺中国人语录)。
16、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17、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出自鲁迅的《鲁迅杂文精选》。
18、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19、「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20、21「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21、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
22、“想起来了!”萧伯纳呵呵大笑,“这是我的话。”
23、经典既不是用来随意糟蹋的,也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陶玮所讲,黛玉体、林怼怼体、黛玉发疯体的流行,都反映了当今读者对林黛玉形象中敏感、自我、直爽、语言锋利的个性特点的捕捉和发挥,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力。
24、1925年,鲁迅曾在与妻子的书信中写道:“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指出了国人遇到任何事情不主动寻求改变,反而只会寄希望于未来,有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正是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麻痹了国人几千年的思想,也是导致近代改革运动寸步难行的原因之一。
25、获奖后,萧伯纳表示:“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金铃?”他又说:“这件事我实在有点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由于我今年没有写出半个字。”领了奖状后,萧伯纳把它挂在别墅墙上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将约合8000英镑的奖金捐出。
26、开始新的一天,应该有比每天早上一觉醒来更好的方式。
27、这次社保调整后,你到手的工资会增加吗?答案在这里!
28、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29、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30、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31、“回国?”萧伯纳更吃惊了。顿了顿,他说:“那儿已经是战场,仗会越打越大。你不是将军,也不是士兵,回去干什么?”
3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3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34、△1933年2月17日萧伯纳与鲁迅、宋庆龄等在上海合影(左起:史沫特莱、萧伯纳、宋庆龄、蔡元培、伊罗生、林语堂、鲁迅)
35、一是它们交配的时候喧闹,以至于自己无法读书和睡眠;
36、鲁迅先生堪称近代中反讽第一人,他曾在《且介亭杂文》中,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反讽艺术的认识。鲁迅先生对反讽,最大的是无奈。因为对这些“中国人”原本好心好意,却被嫌弃甚至误会,只好想到反讽艺术,区别常人。“阔起来了”,亦是如此。
37、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38、从来如此,便对么?——出自鲁迅的《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其实从那时起,创新就一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能总是被古代的思想所禁锢,要勇敢地去做创新的事情。
39、说谎者的代价,不是别人不再相信他,而是他不再相信任何人。
40、他喜欢嘲笑自己,觉得自己偷占生命余额的时间太长,长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更可嘲笑的是,恰恰是他“偷占生命余额”的漫长阶段,最受人尊重。
41、30年代,后期成员虽然还有徐志摩,但主要成员换了一批,有邵洵美、陈西滢等,这些人在国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接受了国民d政府的条件,不仅不为劳苦大众说话,反而更加倡导艺术和文学,就是脱离现实和人民的个人主义、小资情调,甚至敌视革命,为国民d帮腔。
42、候任议员宣誓公然鼓吹“港独” 梁振英:不排除提请全国人大释法
43、幽默就像马车上的弹簧,没有它,一块小石子就让你颠簸。
44、1933年初,在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杨杏佛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会的邀请下,77岁高龄的萧伯纳偕夫人到上海作短暂访问。萧伯纳见到鲁迅,称他是“中国的高尔基,而且比高尔基还漂亮”,鲁迅则诙谐地答:“我更老时,还会更漂亮。”在欢迎午宴上,萧伯纳一边像天真的孩子学习使用筷子,一边随意地闲聊素食、中国家庭制度、大战、英国大学的教授戏剧、中国茶等。
45、做了人类想要成仙,生在地面上你想上天。——出自鲁迅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的名言,这句话读起来非常的上口,而且也有很强的语势。这句话是他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的讽刺,他们在要求上面总是让员工承担的比自己多。当有人要求你做一些明明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却还要你坚持做,你可以用这句话反击他。
46、△以上插图皆出自韩国画家JunghoLee,他以书为主题的插画作品集获2016国际插画大奖图书组冠军
47、“那儿已经是战场,回去干什么?”“赴国难”。
48、不过,也有人说,“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将经典踩在脚下秀优越感,令人不适。我觉得,这未免是有些反应过度了,大可不必过分苛责热情的网友。如果模仿造句林黛玉的经典台词,就可以毁掉一部《红楼梦》,那《红楼梦》未免也太脆弱了。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的生命力很强。
49、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0、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拍案而起,曾联合各国著名人士发表宣言,严厉谴责英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此后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抗日救亡运动。
51、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文艺运动了。
5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出自鲁迅的《鲁迅杂文精选》。
53、“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他的期盼,更不应当被国人忘记。
5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55、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外国也有》一九三三年
56、“我年轻时注意到,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努力干下去。”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剂“心灵良药”呢?
57、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58、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59、坦白说,在四大名著中,虽然一说起《红楼梦》的地位,几乎是无争议的第一位,但是在大众普及方面,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它的国民熟识度并不如其他三部。哪怕是不识字的老人、认字不全的小孩,都能对《西游记》津津乐道,但是坐在一起讨论《红楼梦》,却需要一定门槛了。
60、“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鲁迅深刻的感觉到有的人,特别是旧文人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
61、萧伯纳一生喜欢素食,一日三餐多半是可可茶、黑面包、通心粉、小扁豆、鸡蛋和一定数量的生菜,而且终身禁烟忌酒,连含有刺激性的咖啡都很少饮用。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鲁迅讽刺中国人语录(62句一览)":/wenan/270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祝福语简单短语(57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