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描写冬天雪的诗句(41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8-06 阅读次数:

描写冬天雪的诗句

1、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雪梅》

2、宋·范成大《雪后雨作》。寻求关于雪的诗句(徐陵)

3、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5、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6、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7、她们用媚眼恬静善良引诱你离开你熟悉眷恋的一切

8、还心不在焉边练着美声唱法边大刀阔斧的在修剪我的头发……

9、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李咸用《大雪歌》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熖啤め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1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13、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梅花落清·纳兰性德春色凤城来,寒梅逼岁开。

14、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6、(柳宗元,《江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7、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张淑芳《满路花冬》

1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20、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范成大《雪后雨作》

21、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22、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2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4、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2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6、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27、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28、(李白,《行路难》)“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天放睛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好大的雪呀!整个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的摇晃着,将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都抖落下来了,玉屑儿似的雪末儿也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起初,下的是雪粒,就像半空中有人抓着雪白的砂糖,一把一把地往下撒。不一会儿,雪就越下越大,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那样晶莹,那样美丽。路边那些又细又高的柳枝,不时地晃动着身躯,把身上的雪晃落到底墒,可是它刚刚抖掉一些,马上又落下许多,渐渐地,大雪给它穿上了一件洁白无暇的外衣。  

30、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3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32、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3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3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35、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36、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37、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38、0雪随风飘舞着。雪花不时飘落到我的脸上,软绵绵、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我把手伸到窗外,想接一些雪花瞧瞧。可它们一落到我手上就融化了,仿佛害羞了似的,不想让我看。 

39、译句: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4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诗人:朱熹《春日》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描写冬天雪的诗句(41句一览)":/wenan/4017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