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45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05 阅读次数:

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

1、王阳明一介书生,却能立下赫赫军功,令后人称奇。这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最成功的验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当生活中的一切内容,全部都是良知,人生就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享有一种与自己的生命本质相一致的现实生活。

3、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4、这篇写给长子正宪的家书便是王阳明著名的家规“三字经”,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告诫子女怎么去做人,如何做个好人。字里行间,融入了王阳明从小接受“蒙以养正”教育的点点滴滴,也寄托着他对后代子孙的谆谆教诲。

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6、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政府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7、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8、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9、阳明虽被尊为圣贤,但绝不是神仙。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实人物。一切将他神化、圣化、神秘化的想法和做法,都无助于我们从这一“思想宝库”中汲取生活营养。

10、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中若无所滞,处事自然洒脱自如。

1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2、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13、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

14、对于王阳明来说,“我心光明”就是他的终极追求。

15、乍看也没什么,但这其中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正是知行合一的信念支撑着他全力以赴。而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差不多就行了(请反思自己的毕业论文)。事事差不多,那这辈子也就是差不多而已。

1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传习录》

17、大道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致其良知,便得心之本体,只有良知才是人们的至乐之乡,才能使人们从世俗的悲欢之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超越的人。

18、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阳明《传习录》

19、谁也没承想,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此悄悄拉开了帷幕。

20、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21、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

22、阳明在前往贵州龙场的路上,写过一首名为《泛海》的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23、阳明晚年最关心的,是“致良知”的道理已经说了、明了,就应该在实处用功,应该时时刻刻在事上磨练。

24、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25、当朝臣因为议礼而分裂时,在越中大开讲席、声望日隆的“王夫子”,却采取了刻意回避的态度——大臣霍韬、席书、黄宗贤、宗明等“先后皆以大礼问,竟不答”。

2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27、前面提到,程朱理学(尤指朱子理学)认为理有一本治理和分殊之理的区别。但无论如何,这个“理”都是在人心之外的,求圣要向外求。这是心与理的二元论。

28、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29、大凡有着坚定信仰的人,无不具有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x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30、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31、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32、从这份简谱中,我们可以大略地描绘出,阳明从14岁到35岁这二十余年的人生轨迹、精神历程。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他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足以表征他内心张扬的个性,急欲找渠道发泄出来。

33、关于“盗贼也有良知”这个论点,王阳明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事实依据。据说他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

34、“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心不动,一切都不存在。静养心性,做一切事情都心安理得,对待任何屈辱都处之泰然。时机来了,权术、智谋,独断、狡诈,无所不用其极。惟圣人能用权,极高明而道中庸。

35、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6、15岁,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览山川形胜,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又出塞逐胡儿骑射,深慕豪杰行径,对立功绝域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推崇备至。曾对父亲说:“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3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3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阳明是真正活出了自我,成为能够认识规律、掌握命运的自由人,在那个时代绝无仅有,即便放到现代,也弥足珍贵。

39、“我以落第动心为耻”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40、自从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无论是讲学、做地方官还是剿匪、平叛,总能够游刃有余。最明显的是其事功,可以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都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

41、作为社会性的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论是照顾家人,还是成就事业,都难免劳心劳力。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全了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42、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43、1992年4月30日,冈田先生在江西大余县青龙镇的章江岸边,面朝南,口吟诗,洒酒问苍天,吊慰阳明灵,泪流满面,令在场陪同人员动容。

44、品味历史的细节,会发现,这俩人真是杠上了。正德登基之初就把阳明廷杖并贬谪外地,此后十余年两人相安无事,偏偏到正德在位的最后时间里,又成了死对头。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45句一览)":/wenan/5558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