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画蛇添足的道理一句话(44句一览)
画蛇添足的道理一句话
1、有了剩余精力应该干什么呢?这个故事诉我们,要见好就收,不要瞎折腾。也就是说,为了保住眼前利益,最好什么也不要做,这是种高级智慧。看到这里,我们恍然大悟,原来画蛇添足的故事,最后的落脚点还是那个无处不在的生存术啊!
2、此导语以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展开教学,能在巩固已学知识的`过程中,自然的导入新课。
3、比赛开始,有一个人先画好了。可是他有些得意洋洋,觉得这壶酒一定是自己的了,就继续画蛇,想要给蛇添上几只脚。可是还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完成了画作,并且把酒壶抢了过去。
4、最终,这壶酒还是被第二个人喝了,虽然第一个原本可以得到这壶酒,但是因为他的自大,多做无意义的事情,反而失去了本该得到的东西。(画蛇添足的道理一句话)。
5、我叫你去街上买菜,可没有叫你做菜,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6、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新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练习。
7、总之,在那一瞬间,他忘记了功利,把剩余精力转移到了更高级的需要上。但这个故事的要点在于,告诉我们这种转移是可笑的:人一但把剩余精力转移到非功利的目的上,马上会受到惩罚。因此,这个故事潜在话语是:人应该专注于实际,专注于功利,同时,还告诫大家要安于本份,不能骄傲,不能个性膨胀,否则你会失去既得利益。
8、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9、大家伙听了,都觉得这个办法好!他们也不用纸笔,一人拿起一根小棍儿,就蹲在地上画起来。有的根本不会画蛇,就在地上抓起一只蚯蚓,放在手心里瞅一眼画一笔,就这么照着画也没画出来!
10、这时有位谋士看穿昭阳的心思,便催马上前谏言道:“将军的智勇已令魏军丧胆,前方地势复杂,万一魏军败兵埋伏于两侧,我军或将失利,不如趁机令大军折而向东,进攻齐国,也能占领大片领土。”昭阳听了这话,额首称是,于是长鞭一指,楚军又迅速向齐国挺进。
11、《画蛇添足》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12、先秦的人讲道理的时候,喜欢用寓言说事。像这类因事而造的寓言,作者在讲述时,本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谈及一点,不计其余。一旦把故事从具体的上下语境中剥离出来,却反复强调在具体语境中所呈现的道理,并把它看成一种常识,是很危险的。“画蛇添足”的寓言就是这样。我们嘲笑添足的可笑,认为它违反了常识,那必须是在类似于昭阳攻齐的利益权衡的语境中,但如果因此认为凡是非功利行为都是可笑的,那就大谬不然了。
13、井底之蛙:最早出自庄子所作的《庄子·秋水》,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14、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国家叫做楚国,在这个楚国里啊,有一个贵族老爷,有一次啊,他们家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祭祖活动,活动结束后,贵族老爷非常高兴,就随手拿了一壶好酒分给了仆人们。这些仆人们一年到头也喝不到一次这么好的酒,都乐坏了,就聚在一起讨论这壶酒应该怎么分。这一伙人一共有二三十个,这么多人分着喝这一壶酒,每人就能喝上一小口,连润润喉咙都不够。大家伙围成了一圈,屁股朝外,头朝里,都在那撅着,看着这一壶酒干着急,哈喇子差点没掉进酒壶里。
15、这“上柱国”、“上执珪”是什么官爵,没有考证,不敢乱说,但肯定比昭阳将军现在的官爵要大。陈轸又问:“如果功劳大得不得了,最高可以封个什么官爵呢?”昭阳说:“没有比令尹(就是丞相)更大的了。”陈轸说:“贵国现在不是有令尹吗?你想想楚王会为你而设两个令尹吗?”于是他就给昭阳讲了画蛇添足的故事。
16、古人云:食色,性也。人不能离开自己天性去生活,但再本能的人,也有超越食色的时候。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正是因为压抑了自己的一部分本能,才有了剩余精力去进行艺术和文化的创造。他把这个称为本能的转移和升华。没有这种转移和升华,人类文明不可能产生。
17、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蛇添足。
18、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19、“嗯,这样吧,咱们比一个大家都不擅长的,就,画画吧!咱们就画蛇!谁画得最快、最像,这壶酒就给谁喝!”
20、画蛇添足,源于西汉文学家刘向的《战国策》的成语,"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21、他的认识同客观事实不一致,结果自然只有失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讽刺死抱着教条的人,非常有力。
22、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23、闲禅师上堂说:“你们各人的本分事,如果让老僧来说,就是为蛇画足了。”
24、多此一举,注音:duō cǐ yī jǔ,解释:举动,行为。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25、没错,画蛇添足这个寓言,就是向我们传播生存术的。
26、这个客观事实没在求剑的人的头脑里得到反映。他一心以为剑从哪里落下去,就从哪里去找,必能找到。
27、他也曾经尝试创作了第三乐章的一些片段,不过这些片段反而破坏了前两章统一的风格,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读后感∶今天,我读了《画蛇添足》后,感触很多。
28、每次考试他总要画蛇添足般多写很多无用的话,让原本简洁明了的作文显得冗杂累赘
2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蛇本来是没有脚的,画了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就不熟蛇了。
30、战报很快传到齐国都城临淄,当时齐王正在朝堂与秦国使者陈轸闲话,陡听楚军突然杀入齐国境内,齐王大为震惊,左右臣僚也是吓得手足无措,纷纷交头接耳,不知如何是好。陈轸见状,向上一拱手道:“大王勿忧,请让我代表齐国出使一趟楚营,我自有妙计令来犯楚军很快退兵。”齐王见陈轸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稍稍有些宽心,于是向陈轸道:“若你能为齐国分忧,寡人自有重谢。”于是陈轸带上符节和礼物,快马加鞭来到昭阳驻军大营。
31、鼓励、欣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32、小朋友,你知道“蛇”长什么样吧,它是长长的一条,有脑袋、有躯干、有尖尖的尾巴,可就是没有四肢,但是呢,却有这么一个人,他偏偏让蛇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画蛇添足”的故事。
33、大圣爸爸想要告诉小朋友的是:“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就是形容做了多余的事,不仅没有必要,而且适得其反!小朋友们,咱们做事只要恰当适度就好了!可不要“画蛇添足”哦!
34、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花月痕》第五一回
35、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
36、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无其酒。”
37、画蛇添足,典出于《战国策·齐策二》。楚国大将昭阳攻下了魏国,还想一鼓作气攻打齐国。齐国畏惧楚国的威势,派谋士陈轸去游说昭阳放弃攻齐。陈轸见了昭阳,先表示祝贺,然后说:“将军好威猛!在你们楚国,按照你现在攻城掠地的功劳,可以封个什么官爵呀?”昭阳答道:“官位的话,可以封为上柱国,爵位的话,可以封为上执珪。”
38、能力训练:这则寓言已成为常见的成语,请造一个句子。教师可先示范造句。学生造句后,组织大家评价是否恰当。
39、作者原来的作文就写得很精彩,我们只是突出强化一下技法,难免会有一些画蛇添足的成份在里面。
40、活动安排:复述故事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则寓言故事派代表参赛。
41、假使船是静止的,剑沉水底,在船的落剑处刻上记号顺着记号下水找剑,自然有可能找到。无奈剑沉水底就不动了,船却在不断移动。
42、写一件不太复杂的事一般不需用小标题,用了反而画蛇添足。
43、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共同学习《画蛇添足》这篇小古文,大家有什么样的收获呢?欢迎在推文下方留言。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小古文,也可以留言给我们,在后面的推文中我们共同来学习。期待在书香的浸润之下,你们的童年更加多彩!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画蛇添足的道理一句话(44句一览)":/wenan/59719.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39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