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王阳明四句教书法(92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6-06 阅读次数:

王阳明四句教书法

1、简历格式不接受图片格式,为高清图片,图片大小不要超过4MB(4兆);

2、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心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止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

3、“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

4、    那么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王阳明四句教书法)。

5、    南怀谨先生认为王阳明这四句教并非完全正确,而且是相互矛盾的。

6、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所以他说,满街都是圣人。

7、阳明认为两条进路各有适用对象:“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3)因为各自适合不同根器的人或不同为学阶段的情况,所以两条进路本可并行不悖。不过阳明又要求王畿和德洪:“汝中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2)这一要求蕴含深意。(王阳明四句教书法)。

8、(2)《明儒学案》,《黄宗羲全集》,沈善洪主编,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9、我们继续来看王畿对无与有关系的理解。他说:“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3)他认为心与意、知与物是体用或微显的关系,并且是内在一致的。接着这句话,他进而作出两个重要判断,第一可说是以体之无推断用之无:“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第二可说是以用之有推断体之有:“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3)这两个判断同时见于《传习录》和《王阳明年谱》。第一个判断,正是他自己所主张的“四无”;第二个判断则是说,发用上为有的四句教,终究而言只是“四有”。他之所以断言四句教“谓之权法,未可执定”前提便在于他认为四句教最终只能归结为四有。他认为四无和四有是两种不同的为学进路,不能合而为一。四句教中存在两条不同的为学进路,王畿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一点,这是符合阳明意旨的。《天泉证道纪》对四句教“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3)的评论便暗示,阳明门下的学者根据各自的情况,从四句教中各取所需,或四无,或四有,加以实践,并且各有所得。

10、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11、    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认为自己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要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忧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无论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做一个领导人,都需要这个修养。

12、    道家的大殿供的是“三清”,三清是“上清、太清、玉清”,这个蔡蓬头当时走进大殿,在“三清”前面一站,不理这个王阳明。王阳明一上大殿,又跪下来磕头,蔡蓬头又拂袖而去,向后面上了一个假山上的亭子,王阳明跟到亭子上,又磕头。蔡蓬头回头看看他,对他说,你呀!前庭后堂拜了我三次,“礼虽隆”,你这个礼貌很隆重了,“终不离官气”,他说你不能修道,功名还有份,将来官做得大,事业好。

13、       瞭解了,做到道通為宇宙內事乃己份內事,己份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然後在這個裡面又跳出這個,無私無我,跟一切聖賢豪傑合在一起,為眾生服務,叫做「在親民」,就是菩薩道。朱熹把「親民」的解釋成「新民」,把舊的老百姓搞成新的。他錯了,錯在把自己當成精英的領頭爺。在親民,就是無私無我,為民服務,跟佛法的菩薩道是完全相通的。

14、心体之所以能好善恶恶,关键在于好善恶恶是心体本身固有的能力,是心体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因为好善恶恶是心体本具的能力,所以,只要心体在不断感应事物的过程中做到明莹,也就必定做到了无滞,无滞不过是这种好善恶恶能力的题中之义而已。换句话说,如果心有所留滞,那就不能做到时时明莹了;既然心能做到时时明莹,就说明已经做到了无滞。同样地,也正因为心体本具好善恶恶的能力,所以在心体不受遮蔽的本然状态中,意念自然能够依循心体而动,而不必借助人的刻意努力。如阳明说:“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全集》卷第124页)“无知”即是“未尝有心”,即不刻意。阳明常引的《尚书·洪范》“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所表示的正是不刻意地好恶的意思。之所以能够且必须做到不刻意,是因为良知作为心体,自有动力去知是知非亦即好善恶恶,若非私欲的牵累,本不必借助人的刻意努力。“却要有知”,即是诉诸刻意努力而非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刻意努力是不相信良知自然能好善恶恶的表现,且会阻碍良知这一能力的发挥,因而是需要避免或克服的。“无不知”即是良知在各种情况下,自能好善恶恶。“疑有不知”,即是怀疑良知的这一固有能力。

15、综上,王畿在对无善无恶内涵的理解上和阳明是一致的。他无善无恶不能称为善的观点,则直接违背了阳明将无善无恶称为善的观点。在无善无恶何以得名这一问题上,他的解释也与阳明不同。这一差异反映出,他虽然赞同并宣扬阳明在发用上谈本体、离发用无本体的主张,但他有关工夫之无的一些表述却不免落在未发之本体上讲,与阳明在已发之意念上讲的观点发生偏离。另外,他虽然敏锐注意到四句教中蕴含两条为学进路,但又认为唯有其中的四无才是究竟。至于初学阶段有善有恶工夫的本体动力和积极作用,他都没有看到。他对四无的推崇和对四有的贬低,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将无善无恶引向本体上讲的倾向,都影响了后世对阳明四句教意旨的准确理解。7

16、关于有善有恶,王畿说:“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意动于物”指人心为私欲所动的状态。在王畿看来,因为人心为私欲所动,所以必须刻意、执着才能做到好善恶恶,这样一来,好善恶恶就不是出于本体之自然了,亦即是“非自然之流行”了。“着于有矣”的说法表明,王畿理解的有善有恶,正是刻意、执着地好善恶恶。

17、  「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他定在那裡二十一天,一切的身心煩惱、痛苦都沒有了,成就了阿羅漢的大定。他自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存在的性狀,很重要,那就是一切煩惱,即「諸漏」都沒有了。

18、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19、   「純覺」是康德哲學所說的先驗,即超驗統一的底層。

20、    王阳明当年很有意思的,出将入相。日本人明治维新是受他的学问影响,这叫王学。蒋介石也是研究王学的。王阳明曾在江西做巡抚,那个时候的巡抚,等于现在的d政军一把抓,比省长还有权。有个故事,在王阳明另外一个传记上,说王阳明到江西一个庙子去,他看这个庙子非常好,但是有个房间锁着;他问和尚,你这个房间为什么锁?和尚说,过去有个老和尚闭关,涅槃了,死在里头,吩咐锁着不准打开。王阳明一听,有问题啊!他是地方最高的首长,这个庙子有怪事,说不定里头是什么特务,或是和尚做什么坏事骗人。他说打开!我看看,那和尚说,绝不能打开,我们两三代的祖师都吩咐过,不能打开这间房。

21、然而,与阳明对四句教的自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四句教在后世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质疑者如刘宗周,怀疑四句教并非出自阳明,而是出自王畿。刘氏认为:“愚按四句教法,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其说乃出于龙溪。”(《明儒学案·师说》,第16页)批评者如顾宪成,认为,无善无恶和为善去恶是矛盾的:“夫既无善无恶矣,且得为善去恶乎?夫既为善去恶矣,且得无善无恶乎?”(《东林会约》,见《顾端文公遗书》,第8页)并认为,主张无善无恶,必然导致颠倒是非、混淆善恶的严重后果。他将其后果概括为“夷善为恶,销有为无”(《小心斋札记》卷见同上,第7页)以及“何善非恶?……何恶非善?”(《明儒学案》卷第746页)

22、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事上磨练”。

23、    在王阳明的学案中,他也玩弄过神通的,但最后都丢弃了。王阳明的朋友从很远要来看他,他已经早知道了。到了那一天,他就出门在几里外等了。朋友说,你怎么在这里?他说,我来接你的。朋友奇怪:你怎么知道我来?他说,我早就知道了。可是,王阳明后来放弃这个了。他说,“此乃玩弄精神也!”所以,你看王阳明的学案,他是走儒家路线的。

24、       「在止於至善」,整個人生的存在是永無止盡的往善前進,為眾生服務,就是佛,就是菩薩。

25、“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

26、“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27、       原始儒家是什麼呢?有二句話:「天地的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是儒家核心表達的概念。自古以來,解釋儒家的十個有九個錯了。對生生之謂易,天地的大德曰生,解釋錯了。「生生」就是一切存在,本來就是發生、過程、轉折、歸結,跟佛家、跟道家所說的完全一樣,這個存在的本身是變化的,特別是人,在變化裡面問題好多、好嚴重,因為有貪瞋癡。天地的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在解釋存在的本身,就是生起來、就是過程、就是轉折、就是歸結,也就是輪迴。而在人的存在裡面,就是有問題,因為有貪瞋癡、有自私。怎麼辦呢?所以要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和佛法所講的八正道完全一樣,八正道是:「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念、正方便、正見、正定」,「八正道」也者,是解決我們生命的貪瞋癡的問題。每一個人生命的貪瞋癡解決了,社會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完全從儒家道德的意識,強求任何一個人,從道德的意識來成為一個聖人,那這樣的社會,自古以來,在古今中外人類歷史上,是沒有的。

28、对四句教,阳明认为“此是彻上彻下语”其意思不是说第一句仅仅针对上根人,后三句仅仅针对中根以下人,四句加起来涵盖了所有人的情形,满足了所有人的需要。而是说,四句既适合上根,也适合中下,四句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以无善无恶为核心的四无之进路,不仅没有否定以有善有恶为核心的四有之进路,而且作为无善无恶根本含义的好善恶恶,也保证了其和四有的进路一样,可以免于落入工夫的虚无。

29、2周汝登“为善去恶而无迹”(《明儒学案》卷第122页)的理解庶几近之。只是他对无善无恶的整体理解与阳明的异同,及其“九解”对无善无恶含义的拓展,则当另文探讨。

30、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31、与后世质疑和批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阳明自身坚信“四句教”是既具普遍性且无弊的工夫指点语。在他看来,“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不过是对“已发”之意识状态的描述,是不同条件下达致“好善恶恶”的不同进路。无善无恶指意念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没有且不必刻意和执着;有善有恶指受私欲牵累而必须有所刻意、执着。分别以两者为核心的“四无”和“四有”的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差异主要在入手处不同。四句教包含四无和四有两条为学进路;无善无恶的含义包含好善恶恶,并以其为根本。这两点分别保证了四句教的普遍性和无弊性。后世往往忽视这两点,质疑和批评也就由此而起。

32、    王学还有个道理的,你们这几位大师们,要特别注意啊!你听了这个王学,将来接引知识分子、学者,你们就有本事啦!不然你讲到禅宗,一提王学,什么都不知道,那不行的啊!尤其你们年轻学白话教育出来的,这些都不知道,那是不可以的。

33、然而,且不论在本体上至善与无善这两个描述语所指的性质究竟如何并存,重要的是,如前所述,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解释,虽然以未发之本体为依据,却又是落在已发之感应上来谈的。而在已发之感应上,当然有善恶可言,心既可以对事物施以好恶而作出善恶的评价,也可以对自身好恶是否循理或说合于本体作出善恶的判定。根据阳明体用一致、用上说体的思路,恰恰应该以感应之善来印证本体之善,而不是像王畿一样,由本体之至善推出无善,并反过来用本体上的无善支撑感应上的无善。因此,固然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符合阳明之意,然而他对无善无恶何以得名的原因的解释,却未免出于己见,且他把无善无恶之所以得名的根本原因放在未发之本体上,这便与无善无恶乃由已发之感应而得名之间,产生了龃龉。

34、关键词义:良知: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王阳明指的是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

35、4由此也可看出,儒家对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并非没有明确区分。只不过,两者的差异不仅在于是否有为。阳明说:“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全集》卷第23页)修德过程是一个日进无疆的过程。天地境界不仅在方式上做到了无为,而且在内容上也对道德境界进行了拓展和深化。

36、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37、当时广东出了一个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师。 五祖年纪大了,想把这个心要传下去,于是吩咐弟子们,每人写个偈子报告。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学问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写了一个偈子,题在迴廊牆壁上:

38、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

39、愿与投资人、美术馆、艺术空间、策展人、艺术家等其它机构合作

40、    2021年8月1日上午9:新华美术馆“新华讲坛”特邀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庆恩为大家带来书法讲座:《新华讲坛》--漫谈阳明四句教与中国书法实践。

41、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传到正在做劳动春米的六祖那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墙上题下这首偈子:

42、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43、嘉靖六年(1527)九月,即将出征思、田(今广西)的王阳明,在越城(今绍兴)天泉桥上与弟子王畿、钱德洪进行了一场著名对话,史称“天泉证道”。这场对话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它围绕引人瞩目的“四句教”展开。四句教内容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据《传习录》和《王阳明年谱》记载,阳明给予了四句教极高的评价,认为:“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以此自修,直跻圣位;以此接人,更无差失”。

44、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45、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杂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

46、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47、无善无恶以及整个四句教是理解阳明思想的一大关键。历史上对其有诸多误解。造成误解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思考。第阳明使用的无善无恶一语,未能在字面上表达出其好善恶恶的根本含义,导致其语意重点落在不刻意、不执着这一衍生的次要含义上。第解读者将无善无恶引向未发之本体。这两种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后人否定已发之好善恶恶及其工夫。前一原因,虽然是解释者未能细心体究使然,但是阳明自己在言辞表达方面恐也有责任;后一原因,虽可能由语言歧义引起,如四句教第一句直接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但主要还是由包括阳明门人在内的学者在解读过程中的偏差造成的。王畿作为天泉证道的当事人和阳明晚年门下首屈一指的高足,其对四句教的理解已经在离合之间。后世理解的偏离,乃至阳明意旨的隐晦、流弊丛生,由此也就不难想见了。

48、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一直在讨论人性是善是恶,现在在座诸位又提出这个问题。

49、    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性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当年国家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先生,也是黄埔军校校长,他对王学的研究很深。我正好担任政治教官,讲政治课就碰到这个问题了。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

50、    王阳明第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说他错了,他没有彻底的开悟,只见到一点清净,你们打坐的时候都碰到过的;就是坐得好的时候,没有妄想,也没有想什么,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这个是对了,不过你们不敢承认而已,对不对?好像那个稀饭煮得很稀,一端来“嘘嘘”一吹,米浆吹开了,看到里头有几颗米,这比方叫做“吹汤见米”,好像把分别心吹开了,很清净,这是第六意识分别妄想不起了,可是那个清净也只是心的一面啊!大家看《六祖坛经》学禅的,同王阳明一样,认清净心就是本体心,都走了这个错路,所以我说王阳明错了。“无善无恶心之体”,认为心性的本体,就是无善无恶,这个是什么佛啊?只能叫糊涂佛!

51、须指出,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除了表示有所刻意、执着以外,还有另一个意思,即表示良知发用时无法离开的见闻(如知觉、情感、思维或意识等)。此“有”是良知发用时所必然有的。阳明曾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全集》卷第81页)反过来,由于意念必然有见闻之类因素作为其“所在”或“所着”,并且离了发用无本体可言(关于该点,下一节还会详论),因此可以说,不惟良知之发用,而且良知之本体也“不离于见闻”(同上,第80页)。

52、       虛明靈覺是純覺遺身的上一層,朱熹的虛明靈覺,是《楞嚴經》裡講的純覺遺身的上一層,純覺遺身上一層虛明,虛明靈覺上一層再有意識的清淨面,意識清淨面由虛明靈覺來,虛明靈覺由純覺來。意識的清淨面,那是在朱熹講的虛明靈覺的上面,所以意識的清淨面是純覺遺身的第三層。源頭活水是意識的清淨面的意識作用,就是意識清淨面的起用,一起有這四層。為了幫助瞭解,什麼是「純覺遺身」呢?就是觀音法門的最高峰。條件是要空滅現前,歸到觀音法門最高峰,叫做純覺遺身。

53、   「半畝方塘一鑑開」──形容我們人的存在,生命整體的存在。

54、正念在西方开花结果,有了大量的超过40年的临床科研报告,为正念的传播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按照西方正念的发起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医学院正念减压中心卡巴金的说法,所谓的正念就是:此时此刻不做评判的觉知。这个解释,恰恰能够非常好的阐释了心学的初步,而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我们开始对情绪和思维、身体反应等等的觉察,再结合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习惯的洞察,就会衍生出更多需要修养的学问。

55、第一般人认为,就上根来说,“从本源上悟入”便已经足以“一了百当”然而,阳明认为这还不是完整工夫。“一悟本体即是工夫”是说此悟道是工夫,虽然其所悟之内容已是究竟,但不是说工夫也已是究竟,仅此便已足够。阳明说上根“一悟本体”之后,“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意是说,此时上根已经可以突破人己之分、内外之别,不受有我之私(“自私”)和事上刻意(“用智”)这两个工夫主要障碍的牵绊,能够完全出于良知本体之动力以好善恶恶并为善去恶。可见,尽管工夫的动力源自对本体的彻悟而无刻意、执着,然而无论如何,“一悟本体”之后,上根仍然有必要做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工夫。这一要求也回应了德洪的担忧。他在与王畿论辩的过程中,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若见得本体如此,只说无功夫可用,恐只是见耳”

56、    他常玩这个本事,道家、禅都玩得很好。最后忽然不玩了,他说,玩这些本事,只是自己“玩弄精神”而已。他是走禅宗明心见性的路线开始,最后他用儒家的话,讲心性之学。

57、       秦漢以來,孔子搞一個春秋,結果呂不韋又搞一個亂七八糟的呂氏春秋,秦朝垮也,就是例子。王陽明不是純覺遺身,他是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王陽明是在二禪的境界中,二禪的境界就是羅漢的初步。羅漢只有自己,沒有社會和眾生也。我們是在討論王陽明做為一個聖人,他在境界上、在佛法上、在唯識的、知識的成就上,他到一個什麼地步。

58、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59、   「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這個生命存在有源頭活水,那我們要問:這個源頭活水在哪裡?那是意識清淨面的展示,是佛法五十一個心所的善十一這一面的起用。朱熹整個的這首偈子,無非是描寫善十一。善十一是:「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很可惜,朱熹不懂唯識也。

60、5纵观东明对无善无恶的诸多诠释,可知他对阳明的意旨不乏深入的体贴。然而如果追问东明,他所谓“感动之善”究竟何指的话,则会发现他的主张和阳明并不相同。他不仅以发善念、行善事等为“感动之善”,而且认为这些善念善行足以遮蔽心体。就阳明的立场来说,东明未免忽略了心体具有的时时好善恶恶的能力,夸大了善念留滞心体、障蔽心体的负面作用,以至于否定了善念本身。实际上,阳明试图借助无善无恶一语中的“无”表达的,不是连善念也一并否定,而是否定对好善恶恶的刻意、执着。之所以有可能和有必要否定对好善恶恶的刻意、执着,都是因为心体固有好善恶恶的能力。当然,无善无恶一语未能直观地表达出其真正反对的不是善念,而是以刻意、执着的方式达到善念。这一表述形式上的弊病,在对阳明意旨多有善解的东明的误解中,直接显露出来。

61、明莹无滞解释的是无善无恶,明莹无滞之后的未发之中解释的则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中的心之体。我们对未发之中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心之体的情形。即虽然阳明直接说的是心之体,但实际上是指好恶完全出于心之体而不作好恶的意念。由此,心之体和下一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中的意之动,就不是体与用的关系,而是好恶是否完全出于良知的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就两者同属发用层面,而非分属体用的不同层面来说的。就学者为学次第而言,则可进一步说两者是进阶关系。当然,如第四节所论,作为不同根器人的为学进路,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心之体、意之动的并列关系,与《传习录》卷上“侃去花间草”章所载“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全集》卷第33页)的并列关系,是完全一致的。3

62、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认为人性这个“心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这个思想与儒家文化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是不一样的。

63、    可是后来我在教这个课的时候,反对王阳明,批评他了:我说他没有大彻大悟,没有见道。他参禅破了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了,第七识影子都没摸到,第八识更谈不上。换句话说,参禅他破了初关了,什么是重关也不懂,更谈不上破末后牢关。

64、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 

6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也叫“四句教”,是阳明先生哲学的核心思想。

66、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了的提出一位与我们本题有关的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

67、(1)《顾端文公遗书》,清光绪三年泾里顾氏宗祠刻本。

68、在天泉证道中,阳明说的“有善有恶”,便是指好善恶恶却又不免有所刻意、执着。之所以只是“有所”,原因就在于良知虽然没有提供工夫的全部动力,但由于良知自知、自觉,因此良知无论如何都对工夫提供了指引和一定程度的推动。和无善无恶一样,有善有恶本是达致好善恶恶的一种进路,就如阳明所明确表示的:“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1)不过,这是在心体受到私欲牵累条件下的进路。阳明认为应该摆脱私欲的牵累,超越有善有恶而达致无善无恶的阶段。他对尚且停留在有善有恶阶段的钱德洪提出了批评:“有只是你自有,良知上原来无有。”(2)此处的“有”,即指有善有恶,意思是有所刻意、执着。“良知上原来无有”,不是说良知本体是空无一物,亦即全无好恶能力的,而是说由于良知自然有好善恶恶的能力,因而本无须借助刻意、执着。阳明其后说“一过而化”强调的是良知不留滞,亦即不执着的特点。至于不刻意的特点,则是由后一句“亦何费纤毫气力”(2)所表达。由于工夫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不必刻意,所以说不费丝毫气力。阳明将这种工夫称为“合得本体功夫”更细致地说,这已经是完全出于本体之动力,且符合本体之准则(即好善恶恶)的工夫,亦即实现了本体与工夫的完全合而不仅仅是合于本体之准则的工夫。事实上,有善有恶的工夫便已是合于本体之准则,并且部分出于本体之动力的工夫。因而无善无恶是严格意义上的本体工夫,而有善有恶则可说是广义的本体工夫。

69、王畿认为如果按照德洪所说,那就只能把握到其中四有的一条进路,而忽略了四无的另一条进路。他试图做的,正是通过把四句教中蕴含的两条进路指示出来,从而提醒德洪不该忽视四无的进路,并进一步主张只有四无的进路才是究竟,而德洪所理解的进路不过是方便而已。

70、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71、       我已提醒各位,一切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例如:保溫杯是緣起,沒有了就是性空,在它沒有存在之前,是性空,存在才緣起。種種條件構成了保溫杯,這有很多條件。請問它有沒有一個體?「體」就是托子。假使有個體,這個體擺在哪裡呢?擺在緣起性空,沒有存在之前,它沒有,消滅以後,它消滅了,那這個體在哪裡?哲學上搞體、相、用,沒有這個東西,是人搞出來的語言。一切的存在沒有一個體,各位慢慢去體會囉。王陽明的無善無惡,倒是說到阿賴耶識本身無善無惡,這個對了。但他來個「心之體」,不通。所以宋明理學到他那裡,就更走樣了。

72、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一直在讨论人性是善是恶,现在在座诸位又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我常常讲,东西方文化都说人为万物之灵,我说那是人类自己吹牛的,人类一点都不灵,这些人性的问题、生命意义的问题,不管东西方所有宗教、哲学,到现在还没有解答出来,拿不出一个结论。人怎么会生来的?一男一女在一起,精虫卵脏相结合,一下就变出人来,而且变出来的人个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性到现在也没有结论啊!人类现在可以上天了,可是最基本的生命与人生的道理还没有得到结论,还没有脚踏实地呢!

73、就目前的讨论而言,王畿很好地把握了阳明的主张。不过,在四句教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考察王畿看法与阳明的异同,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反观阳明的主张,尤其是就现有材料来看,四句教中蕴含的“四有”和“四无”两条为学进路,首先是由王畿在与钱德洪论学时揭示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阳明意旨在其后学中是如何发生偏离的。

74、同时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出入佛脑,因此他对儒、释、道三家是非常精通的,最后是中国道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选择了以儒家的方式安身、立命、传道、授业。

75、    王阳明的个性,越听越奇怪,非打开不可,马上给我打开!他那个威严一发,一下命令,和尚没有办法,打开了。打开一看,一个骷髅打坐在那里,前面桌子上有个条子,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的名字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一下傻了,哦,原来他就是我!前身在这里涅槃,工夫到这一步,他预知自己转世再来时,会打开这个门。但是儒家呢,这一段公案不采用,不记载。儒家把很多真的故事拿掉,认为太迷信了,怕人家批评。

76、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77、实际上我们忽视了王守仁先生的成长历史。他自小就具备了超人的禀赋,虽然数次落榜,但是却提出了”以起心动念为耻”的最根本入门点。

78、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79、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都处于已发的层面,是对人心好恶如何做到好善恶恶的进路的分类。前者完全出于本体之自然,后者则包含了人为的刻意和执着。在这个意义上,阳明高第、素有“江有何、黄”之称的黄弘纲,其以下所说的,正是从有善有恶到无善无恶的工夫进阶:“太古无为,中古无私;太古至道,中古至德。吾将与子由至德而观至道,由无私而游无为乎?”(《明儒学案》卷第521页)无私而有为即是有善有恶阶段便可达致的中古至德境界,无私而无为则是无善无恶阶段才能达致的太古至道境界。套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前一境界或可称为道德境界,后一境界则可称为天地境界。4

80、首先,就阳明对德洪的告诫来说,中下应该努力达到不必刻意、执着而能完全依靠本体之动力的阶段。重要的是,阳明断言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他指出两种不同为学进路,“及其成功一也”这一说法可见,两种进路没有高下之分。阳明最后将上根与中下的区分归结为不同性格,如王畿之“明朗”和德洪之“沉毅”(3)之别。这正说明上根与中下的分别不是高下之分,而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正因为各有长短,所以才有必要相互取益。“上乘兼修中下”,中下“进此一格”无非是相互取益的具体实施方法。相互取益的必要,也正表现了两种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

81、须指出的是,在廷仁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解释中,尽管前半“心之应感无迹,过而不留”体现了后半“天然至善之体”的特征,然而两者并非对等关系。如前所述,心体除了此处所说“一过而不留”的特征以外,不仅有“何费纤毫气力”的特征,还有“一照而皆真”的特征。与此类似,“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全集》卷第33页),仅从无善无恶字面上可能解读出的不刻意、不执着地好恶的意思来说,无善无恶是在说至善(即心体)的特征,但只是说了心体的一个特征而已。心体的另一个特征则是好善恶恶。虽然好善恶恶的含义在无善无恶的字面意思中是不存在的,是阳明赋予它的,但如第一节所论,这一含义却是无善无恶的根本含义,是不容忽视的。

82、       這一堂我要講的,特別對在座的各位,將來你們在文化上,要領導社會,這一堂內容重要的不得了。剛才講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切存在無一不緣起,無一不性空,我要講什麼呢?諸位慢慢聽好了。禪修第三天下午了,第一天開始從肉體講起,一直講到現在為止,我現在講畢陵伽婆蹉經由肉體的痛,然後證道了。這個證道,是人類精華文化思想關鍵中的關鍵,一般人很少懂這個道理,特別是朱熹和王陽明不懂。思想領導社會,所以這一堂我特地跟各位講由痛證道。

83、       「有善有惡意之動」,說法也不通達。我們從幾重來做理解。有善有惡是我們意識開始動了,我們承認;那請問王陽明:這個「意」哪裡來的?這個思考很重要。人的存在是整體的(AsaWhole)存在的,我們身心的存在既然是整體的存在,你的有善有惡又是哪裡來的?你不可能離開身心整體的存在,再加上外在的來起用一個有善有惡意之動,一定是從無善無惡心之體那裡來的,對不對?既然有善有惡,那就本來有善有惡了,為什麼又來個意之動呢?也就是說從沒有無善無惡,結果來個有善有惡意之動,這樣表達不通也。但佛法的解釋就通了,這個意識是從第七識(末那識)那邊來的,第七識就是自己抓自己,善的也好、惡的也好,都是自己抓自己,自己抓種子識,然後第六識抓第七識,第七識就是情執,是我們意識的意根。所以惠明將軍遇到六祖的時候,他要六祖接引他,六祖就講你無善無惡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是什麼?惠明將軍一聽,就悟了。

84、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85、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中国禅宗文化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你们大概都听过。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不谈庙子里和尚念经吃素这些形式,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以外,另开了一条路子,直接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换句话说,是印度文化跟中国文化的接轨,产生了新的东方文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86、    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87、     注:请所有参加运动人员带上自己的球拍及换洗衣物等,运动后可简单洗漱。

88、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89、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90、“无善可名”,是王畿解释将完全出于良知以好善恶恶称为无善无恶的直接原因。这一解释是王畿自己的理解,而与阳明“不曾好恶一般”的解释未免有所偏离。“无善可名”是承接“其机自不容已”而来,意思是意念尽管好善恶恶了,然而却因为并不是人为的刻意、执着所致,所以也称不上是善。这个解释着眼于已发之感应,和阳明“不曾好恶一般”的着眼点是一致的。不过,阳明明确表示“循理便是善”(《全集》卷第34页),由于无善无恶也是循理的,因而无善无恶并非无善可名。在这一点上,王畿与阳明的理解之间,出现了分歧。

91、关键词义: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王阳明四句教书法(92句一览)":/wenan/7627.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