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39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7-10 阅读次数: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1、释义: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以上是泰伯三让天下的大致情形,让是让国,孔子是周朝人,所以用天下二字。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4、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5、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试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办事勤快但说话慎重,向有道之士请教以修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8、后人解释恕道,把这个恕字分开来,解作“如”“心”。就是合于我的心,我的心所要的,别人也要;我所想占的利益,别人也想占。我们分一点利益出来给别人,这就是恕;觉得别人不对,原谅他一点,也就是恕。恕道对子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才华很高,孔门弟子中,子贡在事功上的表现,不但生意做得好,是工商业的巨子,他在外交、政治方面也都是杰出之才。才高的人,很容易犯不能饶恕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的错误会难以容忍。所以孔子对子贡讲这个话,更有深切的意义。他答复子贡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行之而有益,但很难做到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的注解。

9、译文: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10、A、政治思想。以“礼”和“仁”为核心。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

11、      (翻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2、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3、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但是,事实上,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孔子明确地告诉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他的弟子都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革新了“周礼”的基本精神。又如“周礼”规定的宗法制、世袭制在孔子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了的“举贤才”(《子路》)打破了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

15、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庭。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7、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

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9、(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20、(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2、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4、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5、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26、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

27、大意: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28、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2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0、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31、译文: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爱在里面了。”

32、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3、5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4、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6、试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

37、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38、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39句一览)":/wenan/2608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