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49句一览)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1、但“以”毕竟与“崇”之类动词不同。“以”,主要用作介词和连词,动词用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很少。在《论语》“夏后氏以松”和“不以兵车”中,“以”虽然解释为“用”“使用”,但所带是比较具体的宾语,与表示抽象概念的“俭”不同。
2、(大意)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培育树根;想要河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源头;思虑国家如何能够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和仁义。
3、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
4、②告诫;劝诫。《冯婉贞》:“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亡发。”
5、(反义词)及时行乐、亡羊补牢、高枕无忧、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刀枪入库
6、讲完了道理,提出了问题,分析了原因,最终是要解决问题,说清楚“怎么办”,魏徵的解决办法就是“十思”:见到喜欢的东西,要知足克制;想兴建楼堂馆所,要适可而止;因为地位高,要谦虚而自抑;担心自满,要学江海容纳百川;喜欢游猎,要考虑嬉戏有度;怕懈怠,要做事慎始慎终;担心被蒙蔽,要虚心接受各种意见;担心奸邪,要先正自身以疏远小人;加以恩德,要考虑不因为个人所好而赏赐过度;施以惩戒,要考虑不因为一时恼怒而滥用刑罚。
7、魏徵的经历很复杂,他早年在瓦岗跟随李密,屡出计策却不被采用。跟随瓦岗军归唐以后,魏徵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颇受重用。他曾多次劝李建成要及早动手对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李建成被杀,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唐太宗的治国班底多为秦王府旧人,最受信任的臣子往往是参加了玄武门事变的铁杆。魏徵不但没有这些身份,而且是李建成的死d,处于敌对阵营。但是,面对太宗离间天家骨肉的质问,魏徵没有丝毫隐瞒推诿,直爽地表示如果李建成听取自己的谏言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了。太宗既欣赏魏徵的直率,又出于收服旧太子一d的考虑,赦免了魏徵,任命他为詹事主簿。
8、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9、舅舅住在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那儿靠海,是个渔村,年轻的时候,出过海打过鱼,日子过得很苦,因为家里穷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改革开放初期,他胆子大,拉起了一帮人,进城搞土建,辛辛苦苦打拼了几年,积攒了点家底。虽然,我舅舅没念过几年书,但非常好学,无论出海打鱼,还是做包工头,都会在空余时间看古书,听广播,他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观点犀利,是我们这些外甥的偶像。
10、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1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1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13、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1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15、(解释)处在安定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祸害。
16、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17、(解释):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18、隋唐之际确有文章将“奢”“俭”置于并列的动宾结构中作宾语。如隋文帝杨坚的《劝学行礼诏》:
19、魏征不断劝谏皇上节俭省费,爱惜民力,他自己在个人生活中要求更加严格。早在青年时代,就不治家产。官至卿相,仍保持朴素作风。“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几次“欲为营私”,帮他建造新房,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20、(近义词)极乐世界、灯红酒绿、秉烛夜游、醉生梦死、花天酒地、今朝有酒今朝醉
21、(大意)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
22、故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
23、接下来,舅舅就和我们坐在炕头上,喝着茶水,开始“演讲”,先谈国内形势,再谈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告诉我们要心系国家,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现在生活比以前好了,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时刻不能忘记艰苦朴素。有时候我们不明白舅舅说话的深刻含义,觉得生活好了,吃点好的,穿点好的没有什么,可是都会遭到舅舅的强烈的不满,他说,“我呢,可能是过穷日子过怕了,所以虽然现在我富裕了,但仍然要居安思危,要想到以后……”那个时候舅舅嘴边总是挂着“居安思危”四个字,慢慢地这四个字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
24、戒奢以俭: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戒奢以俭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全员了解戒奢以俭的历史渊源,梳理戒奢以俭与国家命运、学校命运、个人命运的密切关系,厉行勤俭节约,养成节约美德,杜绝铺张浪费,用节俭来格除奢侈的风气。
25、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奏议用一“思”字贯穿始终,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
26、居安思危:即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体现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身处高度文明的新时代,沐浴丰富的物质文明,面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师生跳出追求安乐的舒适区,富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保持警醒,把忧患之思转化为消除忧患之行,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7、(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8、虑壅蔽(yōng) 黜恶(chù)
29、木之长(zhǎng) 浚其泉源(jùn)
30、(出处)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1、每次到舅舅家时都快12点了,舅舅早早地把炉子生得旺旺的,把我们迎进去,嘴里不停地说,“今天外甥来,都是客,舅舅好好招待”。舅母把做好的菜搬到桌子上,我们就开始吃饭了。饭间,舅舅问问这个的近况,说说那个的未来,在欢笑中一顿饭就结束了。
3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我要感谢魏征的这八个字,正是它鞭策着我们,在普通的日子里,过出了值得骄傲的不平凡。我会让这八字家训铭刻于心,代代传承。
33、贞观15年,魏征由于操劳过度,一病不起。李世民派人探视,派名医诊治,见魏征居处,连一个待客的正厅都没有,下令限期为他临时建造了一个客厅。又根据魏征一贯俭朴的习惯,赐给他素色的褥子、布被、几案、手杖等一套用品,以补家中之缺。
34、出自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5、记得小时候,盼望着过年,过年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把一整挂小鞭炮拆开,装进上衣兜里,边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边在拜年的路上放鞭炮,那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但我最期待的还是正月初二去舅舅家拜年,我们当地的风俗是初二去姥姥家拜年,我姥姥姥爷过世的早,我没见过他们,所以从我记事起,正月初二就是去我唯一的舅舅家拜年,年年如此,从未间断过。后来我结了婚,就带上媳妇,再后来有了儿子,等儿子稍大一点,便带着儿子一起去。
36、朕受命于天,财成万物,去华夷之乱,求风化之宜。戒奢崇俭,率先百辟,轻徭薄赋,冀以宽弘。(《隋书》卷四十七)
37、不过,《礼记》说的是晏子行俭,《盐铁论》是对“公卿大夫子孙”提出要求,诸葛亮也是谈官员的适用,都没有针对君王。讨论君主以俭垂范的,有以下文段:
38、殷忧(yīn) 载舟覆舟(zài)
39、 《齐桓晋文之事》“于我心有戚戚焉”断句新说
40、魏徵死后不久,侯君集谋反案发,魏徵因曾举荐侯君集受牵连。太宗又听说魏徵多次将谏言表章先给史官过目,疑心他沽名钓誉,不是一个纯臣。因此,太宗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下令推翻魏徵的墓碑。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战绩不如预期,太宗想起了魏徵,感叹说:“如果魏徵在,一定会劝谏我不亲征的。”于是,太宗立即命人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了墓碑,明君直臣终于得到了善始善终的结局。在唐太宗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魏徵名列第也高于诸多秦王府旧臣。
41、(近义词)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虑危、安不忘虞、有备无患、处安思危、忧盛危明、常备不懈、安不忘危
42、(译文)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43、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下曲阳县(今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44、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45、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46、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47、①正反对比论证。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48、(反义词):及时行乐亡羊补牢高枕无忧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刀枪入库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49句一览)":/wenan/4923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写景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优美(66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