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李清照的词风(40句一览)
李清照的词风
1、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2、在她16岁时,就写出了后世广为传颂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诗不仅写出了对海棠花的怜惜,更写出了她细腻敏锐的诗意与才华,当时文人“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3、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版权声明:作者:柳桐。文章首发于古诗词文苑(ID:songciba),如需转载请联系责编(李清照的词风)。
5、但张爱玲对胡兰成百般体贴,一往情深。胡兰成亡命天涯时她不离不弃、誓死追随,但胡兰成依然不知悔改,同时和很多女人一起交往。
6、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7、(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8、家世、教育成就了这两位旷世才女,而爱情的悲凉,乱世战乱的颠簸又让她们的人生有了不同的色彩。
9、当她思念丈夫时:“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在传统的环境中,不得不说家世显赫对女子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公元1084年3月13日,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她的名字取自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表达了他父亲留下清明照千秋的美好愿景,在渊博家学的熏陶下,李清照自幼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无不通晓,再加上她天资聪颖,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大弟子晁补之很欣赏这个小姑娘的诗词,又是一个年少成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12、“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变革……”(李清照的词风)。
13、之后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府赴任路上感染疟疾不久后便离世了并留下遗言让李清照保护好这些文物并完成《金石录》的撰写,46岁的李清照再次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荒之路,一路上她孤苦无依唯一支撑她的就是这些文物和对丈夫的思念。
14、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惜花伤春常成为历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也总是孕育着作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词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清晨起床后的一个生活片段。前两句是回忆昨夜发生的事情――风声雨声,因为牵挂风雨中花儿的命运,无心睡眠,只好喝酒解愁。一夜都在担忧此事,所以早早起来,尽管残酒还未消,就急忙问屋外的海棠花如何了,丫鬟说“海棠依旧”,原来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关心花儿命运,其实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怀。
15、 李清照词意国画李清照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例如《声声慢》开头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具有独创性,做到了自然朴素,不见凿痕。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心理刻画,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词语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词被后人吟咏不哀的主要原因。
16、而南渡之后,政治风云变幻,世事翻覆莫测,朝廷d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d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17、12月的时候,青州发生了兵变,李清照在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江宁去投奔丈夫。她收拾家当装满了15辆马车,适逢乱世,要走1000多里才能到达,途中多遇险情,甚至被围困镇江。
18、李清照经历了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经历了南渡的流亡生活,反映在她的词作上,往往把北宋昔日的繁华和南宋今日的苟安放在一起,表达深切的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19、到如今形象容貌十分憔悴,乱发像风吹雾散也懒得梳理,也懒得夜间出去看灯了。倒不如偷偷地守在帘儿底下,听听外面别人家的欢声笑语。
20、可让李清照没想到的是,一年后赵明诚因扛不住压力,弃守江宁独自逃跑了,置一城百姓于不顾,这让李清照很伤心,所以乘船路过乌江时,李清照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1、父亲和祖父在当时的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均拜于韩琦门下。韩琦可能听起来有一些陌生,但范仲淹的名字对我们而言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晓了。韩琦与范仲淹同是以文人领兵的朝廷重臣,共称“韩范”。
22、.这几首词,以白描的手法,生动的文字,幽美的意境,细腻的描述,委婉的格调,充分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深沉的思想情感。别情之作,相思之情,孤独之感,都具有清新婉约之美,感情真挚,各词精致奇妙,声情并茂,扣人心弦,震撼读者心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地位,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23、她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为后“苏门学子”,官至礼部员外郎。
24、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虽然只有短短的20个字,且严格意义上而言不符合平仄格律;但此诗写得气贯长虹,劲力十足,胜在内容上,故而千百年来令人称赞不绝。
25、李清照当年写这首诗,也是有感而发。靖康二年时,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被迫南逃。不久,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之职。在一天夜晚,城中爆发叛乱,厮杀惨烈。谁知,身为知府的赵明诚竟然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对于丈夫赵明诚的行径,深感耻辱;路过乌江之时,感叹项羽的悲壮之举,遂写下此诗。
26、《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7、这在李清照的文章中也有提及:“嫠家父祖生齐鲁, 位下名高谁比数。当年稷下纵谈时, 犹记人挥汗如雨。”
28、一位在自我,家庭之中走到了自我之外,关注更大的外界
29、 千百年来她以别样的姿态绽放在这个由男性书写并且由男性构成的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毫不逊色,甚至写下《词论》把与她同期的男性词人怼了个遍。在女性三从四德的男权社会里,她喝酒赌牌活出了自己的潇洒。
30、所以李清照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古文,曾受到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大力称赞。
31、当十八岁成为新婚少妇后,“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她那女儿家的娇羞印入我们眼帘中。
32、其实在李清照真正表现爱情的词作中,主要是写与丈夫的感情。因为和丈夫两地分居,不少作品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丈夫的不舍相思。这些爱情的表白,在那个封建时代,是勇敢冲破封建礼教的爱情宣言。
33、而之所以为才女,不得不将一部分原因归于李清照那显赫的家世。
34、南渡是李清照的人生转折,也是她词风的转折,南渡之前不管如何愁绪满满,都是淡淡的少女情怀,浅浅的相思之意,都是带着甜味的婉转清丽。南渡后,经历了世间沧桑,她的每一个字里都有着孤寂和凄苦,读起来心都会疼,泪也会流!
35、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酒徒,她的诗词里不是小酌就是沉醉,愁来喝三杯,高兴醉一宿,总之海量无疑。我们的照照绝对当得起“酒徒”二字!
36、这首花间词是李清照笔下极少数的“纵情”之作,大多数时候李清照都比较多愁善感,这也源于她婚后与赵明诚聚少离多,结婚后的第三年,李清照因被父亲的案子牵连,不得不回到明水故里,此后他们异地整整三年。
37、檀郎:原指西晋的潘安。潘安姿仪秀美超群,小字为檀奴,后被人称为“檀郎”。这里的檀郎则是指赵明诚。
38、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3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怀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语,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文章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李清照的词风(40句一览)":/wenan/54921.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 上一篇:精选爱因斯坦名言一个人的价值(79句一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