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佛教的精髓是什么(63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9-25 阅读次数: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1、“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2、我说过:小心则举世皆绊索,心大则世界皆营养。

3、释迦牟尼佛为何步步紧逼,那是为了破妄显真。我们习惯于执着某一处,就把它当成己心,就如盲人摸象,只是局部不是整体,不能说这是象,但也不能说不是象。只说在一处几处都不能算对,因为,我们的心遍一切处。佛、天地、你我他、动物、植物等,无不是一心所显现。外在有差距是真妄有别,但妄心真心亦是一体两面,但能悟明此心,万事万物皆如大海里的水,何分彼此!(王寿云)

4、  以西藏的情况来讲,深受苯教影响。在苯教的仪轨里,修天龙八部等的仪轨比较多。这是在当地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特殊修法、仪轨,它并不会产生什么伤害,然而这并不是藏传佛法的精髓和精神。透过学习藏传佛法的精髓,我们西藏人都会很自然地说出这样一句话:「对待一切有情,都要像自己的母亲一般,慈爱着、关怀着!」这就是藏传佛法的精髓-菩提心和大悲心。  因为受当地文化影响的缘故,虽然佛法源自于印度,可是我们会说这是藏传、这是汉传、这是南传等,由此产生了某些不同的差别。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具有佛法的精髓。

5、闻、思、修、体、相、用、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6、所谓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来让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让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7、“雪漠读者见面”10月16日:广州购书中心

8、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姓乔答摩,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生于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邻尼泊尔南方国境,卡德曼多约二百公里处伦明丽的地方。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从此人们才称释迦牟尼为佛陀,或简称做佛。意即:真理的觉醒;或简称做:觉者。我简介佛陀修行的经过,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各位,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释迦牟尼——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即韩愈说的:‘闻道有先后。’

9、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

10、生活轻松就够了吗?肯定不够。我们人还有事业,还有理想;还有家庭,婚姻,情感。还要依据《心经》,把我们的苦集灭道照无。只有依据《心经》不断精进,才能进入禅定,最后达到究竞涅槃。

11、  (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不过是没有佛教说的如此透彻罢了。

12、我们很多的烦恼、迷惑,是因为我们只看了“相”,看不到“体”,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学佛菩:以佛菩为榜样,要有慈悲心,宽容心,要人之难忍我能忍,人之难行我能行,做事问心无愧。

14、所谓觉者,就是觉悟到宇宙运行的原理,并推论出离苦得乐的方法。

15、《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

16、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见,相当于现代用语中的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不过它是特指以四谛之理为指导的佛教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扩展资料:否定宿命论

17、  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因为一直是在这个世间进行的呀!而佛经上虽然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劝人念佛往生彼国,但稍为了解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这是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佛教最后的目的是在于‘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

18、  在佛四十九年的教化中,弟子们所看到他们的导师,总是和颜悦色,慈悲安祥的,他对好人如此,对坏人也是如此。佛对自己所说的道理,绝不强迫弟子们接受,他鼓励他们怀疑发问。一直到他八十岁在婆罗双树间即将临终时,仍然谆谆地教诲,一再地垂询弟子们还有没有疑问。佛说:‘大疑才有大悟,小疑只有小悟,不疑就永远不悟。’佛也在最后的遗教时说:‘我没有想过你们弟子是我的,众生是我的。。。。。。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从不压迫别人,也不会要人来服从我。’这是多么慈祥,多么感人的遗教啊!

19、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从《阿含经》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意为我的现世生命已经结束,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道谛--八正道

20、佛教所讲的一切法,凡无般若,皆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

21、孝双亲:在世父母增福寿,平等对待双方父母,使他们不为自己操心,能够安度晚年。

22、  我不认为想要修学藏传佛法,就一定得到华丽的藏传寺庙里,敲打不同法器。我不觉得那兰陀寺的论师们一定要懂敲打这些法器的方法。我也无法想象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佛护论师等大论师拿着法器,一整天敲打法器的画面。我对那兰陀寺论师们的印象是,他们在为他人教授、着书写作,我不会觉得他们是在敲打法器。

23、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

2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25、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打开心门,不偏执地拒绝一切,也不盲目地迎合一切,而是在世间纷繁的现象之中,锻炼自己的心,汲取有益心灵的营养,你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再也没有任何现象能羁绊你,束缚你,你在面对世界时,也就不会生起烦恼。相反,假如你关上心门,偏执地拒绝你不喜闻乐见的东西,就会把世界看成牢笼,把现象看成洪水追兵,觉得四处都是铜墙铁壁,一切都在挤压你,你找不到可以休憩的地方,也找不到自在的居所,那时,你将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

26、但吾人也不能将“中道”误以为是折中之道、中庸之道。中道应以般若智慧来调和事理,融和有无;中道是以般若智慧来导正吾人的行为,趋向解脱之道。

27、虽然如此,“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唯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

28、不邪淫:不违反道德法律,不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29、火对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火的利用,人类也走了自然界食物链的最上端,这更加解释了真空妙有这个意义。

30、真正能去除贪嗔痴的人,一定是不经常犯戒的人,一定是功夫修到家的人,也只有自己修到了,不贪不嗔不痴,才能真正断除贪嗔痴。我们学佛,最好要从了解佛教、相信因果、深入经典,严格持戒开始,做到这些,你就会离佛越来越近了。

31、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转化,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现象,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迁流,这些都说明了世间一切都是刹那无常。

32、从佛教来说,若是能领会到事物真相以后,进入到空的境界,空(无自性),谓自性空,是本体;有(万事万物),谓因缘结合,是现象,若能体达,就是大智慧者。在《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指出了宇宙的真相,就是空无,空无是指“我”空,外境空,一切皆空的空无自性。

33、传印会长指出,佛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更倡导护生。对自杀行为,佛陀有明确的呵责和禁止:“汝等愚痴,所作非法!岂不闻我所说慈忍护念众生,而今云何不忆此法?”并制定戒律:“若自杀身,得偷罗遮罪。”因此,所谓“自焚不违背教规教义”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34、闻,就是你要先听,包括研读佛典、听别人讲经说法……听完后再想一下,你觉得合不合道理?合不合逻辑?然后,你可以进一步去修。

35、  我且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眼前有一杯水,把水加热后就变成水蒸气了,再也看不见水的影子。但这并不是说水真的就消失成‘空’,当水蒸气遇冷的时候,又会还原成‘水’了。再者懂得化学的人,都知道水是氢氧的化合物,换句话说‘水’不过是氢和氧暂时的化合的‘物’而已。水经过电解以后,又会变成氢气和氧气了。依此类推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因缘暂时聚合生成的,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因缘合则生,因缘散则灭,那里有创造万物的‘神’?那有被创造的‘万物’呀?

36、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7、兄上敬:长兄如父,对长兄如同父亲一样尊敬。

38、廉洁奉公,清正廉明,为官者不贪财,不贪利,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浪费东西;

39、一定要有可燃物,助燃物,燃点这三个条件吧?

40、  从近千年来西藏诸大论师的着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着作是面向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人。然而那兰陀寺大论师们着作的对象却非如此,而且互相辩论。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印度,除佛教外,还有其它众多非佛教的教派和信仰。在维护佛教的教法这样的背景下,就更需要有一个明显、坚定的思想与立场,于是他们透过非常严谨的正理来阐述教义之关键。他们是偏向于这方面来写作的。

41、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地纠缠。

42、佛教认为,世上并不存在创世主,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万法皆遵循着因果规律,佛法认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规律,就算是佛菩萨也无法改变。

43、与人和:为人处事要做到公正,与人要和睦相处,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要和颜悦色。

44、所以我认为佛家的“一切皆空”是一种很高级的理论!

45、“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佛教偈语出自佛教经书《增一阿含经》。中国古代著名的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详细说明了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其中包括22项善行,155项恶行,为世人的行为做出具体的规范。

46、“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意为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这句话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日生一善念,日修一善行。一念善,则恶远,一念恶,地狱就在眼前。

47、体:H2O(学过化学就应该懂吧,没学过的有没有看过SK2的电视广告呢?堂主有些扯远了……)

48、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49、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一句话其实是《楞严经》的总纲。在《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种我执,只是一个幻觉。《楞严经》号称佛经之首,这部佛经其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追问,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心在哪里?阿难回答了七次,都不得结果,所以,叫“七处征心”。七处征心:心在身内;心在身外;心潜在根里;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心在随所合处;心在根尘之中;心在无所著处。

50、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般若重视“缘起”。《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今天,我们不论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这四句话都是对的,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确实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缘起”是我们理解般若思想的一个重点。

51、  “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我试将“佛”的定义如下:

52、“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53、当然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了,可是我们肉眼看到的是什么呢?太阳每天东边出现,西边说再见,对吧,看到的是相,不是体。

54、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集谛

55、该经字字珠玑,所谓“见性成佛”,所谓“直指本心”,所谓“明心见性”.....所以,修炼者当前修悟的一句就是最精髓的一句。

56、        他说,正如一个人无论是从哪个海哪个洋中取水,都会尝到咸的味道,佛陀的每一个教诲都揭示了解脱的味道。解脱、摆脱苦和苦的根源并获得自由,就是佛教的精髓。

57、七处征心破妄想,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心在何处?《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堪称完美的(宗教)教学典范,阿难尊者的七个答案非常精彩,却依然被佛一一驳斥“一无是处”,最后阿难尊者快要哭出来,“难道我是无心人”。从佛教来说,过去的人听佛讲完七处征心,即可开悟获得不同果位。现在人听到后不了了之,佛又说离开过去的尘而有分别想既汝真心。若是能在这一点上,参透彻了就明心见性了。

58、所谓“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因为“我”不能自由,不能自主,更没有实体。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幸福安乐,哪里能如我所愿呢!

59、说话,办事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表里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60、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的意思。觉有四种: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即佛证道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觉是迷惑颠倒,象迷路的人一样,不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连自己迷路这件事也迷了;始觉是迷路的人觉悟到自己迷路了,开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觉又称如来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拥有了本地风光。

61、而清净法身的本质是「真」,圆满报身体现的是「美」,千百亿化身代表的是「善」;因此,学佛就是追求「智仁勇」兼「真善美」,让人性的美妙、庄严发挥到极致。

62、  又如:对于热中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告诉他‘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藉努力以获致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例如:台北的人问佛说:‘台中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下。’至于回答高雄的人则说:‘北上。’依此类推,祗要众生所处地方不同,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须要有佛法了。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佛教的精髓是什么(63句一览)":/wenan/66331.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