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特别肉麻的情诗绝句(57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3-06-10 阅读次数: 69

1

特别肉麻的情诗绝句

1、闻先生声称要做“中西艺术结婚的宁馨儿”,他的《死水》、《洗衣妇》、《忘掉她》等诗,西方诗歌的影响是隐形的,而浓酽的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韵味,却随处可见。

2、  我们平日里看书看得快,可看的书就显得少了,于是只好像牛倒嚼一样,把有些书看了又看,直看得像后来的样板戏一样,可以提头知尾,倒背如流。譬如中国的四大名著,颠来倒去,少说也看过一二十遍,《水浒传》里的市井言语,《红楼梦》里的曹氏诗词,差不多耳熟能详。书看得多了,里面的文气流动,韵律变化,像音乐一样,不知不觉地渗入骨髓,形成了语感的一部分。过去只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但对其中的道理不甚了然。后来才有点明白,文字上的真功夫是一种对语言的感觉。而语感这东西,好像武学一样,不但要童子筑基,而且要反复演练,千锤百炼才能出功夫。老一辈读私塾的人文字根基坚实无比,靠的无非是记熟了几十部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说话撰文一片锦心绣口。我们后来学起英文来,虽然也仗着对文法的理解阅读无碍,但只能算是支着拐棍入了门,离登堂入室还差得远,论语感和中文绝对没得比。这种语感上的欠缺,一到审美的艰深处就暴露无遗。讐如两句话摆在面前,文法都不错,意思也差不多,在句子内部的气势,骨格,声韵,连贯得体上则可能大有区别,只有语感修养到家的人才能看出来。记得我们当年有普希金《青铜时代》的两个译本,一个是查良铮的,其中有这样两句:“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我爱你那庄严整齐的面容。”看了以后觉得很不赖,音韵工稳,有一种大家子气。再看另一个译本:“我爱你,彼得的营造,我爱你那匀整的外貌。”登时笑得人仰马翻。小波说,第二个译者准是东北人,唱二人转出身。

3、此诗大意是写一个妇人思念在那遥远的辽海之东从军的丈夫,夜很深了,也无法入睡。“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是拟人的写作手法。(特别肉麻的情诗绝句)。

4、这两首诗很短,和一首绝句的行数差不多,但是思想含量和艺术含量很丰富,语言上摇曳多姿,结构上新鲜考究,确实有许多地方值得旧体诗人认真思索。尤其是这两首诗中的口语表达,有效地缩短了诗歌和现实生活的实际距离。倘若换成佶屈聱牙的旧词老调,就会缺少这种朴实直接的沉甸甸的思想分量和美学效果。

5、李白就是一向是以谢安自居的,但是有文才,不一定有处理实际政治的能力,比如说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当官时不会处理实际政务,只能找一个人来代他作官,薪水一人一半。李白的诗才是旷古绝今的,但在政治上其实是个糊涂蛋。唐玄宗只让李白写诗,不让他参与政治,说明啥,说明那时候李隆基还是个明君,不像后来那样昏聩。李白晚年投靠唐玄宗的儿子永王,结果,永王叛乱被杀,李白也受牵连被发配。当初,永王启用他的时候,李白一口气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其中一首是“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大意是,天下乱糟糟的,只要你重我,天下太平那是小意思。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7、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8、这十个方面只是我读诗的大致的观感,第一个问题是我知识储备的不完整,因为元朝和明朝的诗歌是我读诗的两个盲点,读的很少;另一个是问题立论不严谨,只是一些印象性的表述,肯定会有以偏概全的地方。

9、姑娘之所以采葛,也是为了织成麻布,所以,在这首诗中所以理解为织布的意思。

10、译文: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1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你说泾渭青浊、苒苒莸香。后来琉璃尽散、槛褛衣裳。

13、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王建《行见月》

14、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5、适合在床上说的肉麻情话:希望能把第4句说给家人听

16、你说青荷恬淡、暮瞽霜染。后来楼敛恨眉、春败枝残。

17、我呼唤新诗和旧诗之间的互鉴和互见,同时在本文文末也坦率地提醒诗人同行,如果把诗歌阅读圈看成文化市场的一部分的话,两种诗体之间的友好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有段名言:“大企业的成长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美丽坚之美’那个品种的玫瑰之所以艳丽芬芳,使观者赞叹不止,就是因为摘除了早先长在它周围的蓓蕾。这不是企业界的不良现象,而是一个自然规律,是上帝的规律。”这个优胜劣汰的规律被人称作“洛克菲勒法则”。众人公认,“洛克菲勒法则”即市场竞争机制在美国早期发展中的作用的确是不可低估的。企业间的竞争如此,新诗和旧诗之间的竞争以及不同的诗人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虽然这种竞争绝不会像“洛克菲勒法则”表述的那样毫无人情味,但也绝不会像李汝珍的《镜花缘》所描写的“君子国”的“君子”们那样温情脉脉,礼让三先。

18、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

19、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表任何文章都要单位出具证明,担保作者政治上可靠。黄先生没有单位,没人担保,从此断了财路。黄太太虽有份工作,又不幸得了咽癌,一家三口人,每月只靠劳保金二十几块钱生活。窘迫之极时,竟然到小河沟里捉田螺充饥,像曹雪芹样割粥而食。

20、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1、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22、明明白白的勾引,却说得十足的委婉,又留给读者无尽的悬念,剩下的故事供读者异想天开。感情是来源于生活体验,这个必然如此,但是由于诗人们作诗才能有上下,写作技巧有高低,因而有的诗人确实表达了本人的思想感情,但是有的诗人却是无病嗟叹,装腔作势。

23、50堂经典解读,总时长800分钟的人文之旅,3000年来经典漫游;不需要过多的营销话语,只为让你品读经典之美,聆听名师大家的讲授。

24、从这两首诗来看,这两位真的是一个敢写,一个敢回,天生一对。处于那样的时代,晁采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能通过写诗的方式,主动向对方表达爱意,这本身就是很有胆量的事,这是她的敢写。而文茂显然也是一个痴情人,愿化为太是鸟,一嗅佳人,这样的话在当时若是被发现了,肯定是要被女方父母扭送衙门的。这两首诗,自唐代流传至今,已有千年。

25、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6、今天的诗歌发展的途径上,我们也要学会面向“市场”,坦率地承认并积极的参与文化市场的竞争,彻底解决艺术生产和群众需要错位的问题,从根本上纠正自我中心主义所造成的诗歌产品“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倾向,真正地实现全媒体思维和融媒体传播。

27、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8、还有两个人不得不说。先说第一个,这人算不得一个真隐士,他干了一番宏图伟业,李白、苏轼等这些后世的诗人经常写到他,他就是谢安。谢安早年一直在东山隐居,当时的人说,“安石不出,奈苍生何?”谢安不出山,天下的老百姓可怎么办哟,后来谢安出山打了一仗,淝水之战,大胜前秦的百万大军。谢安是所谓王谢子弟,风神潇洒,有点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感觉。第二个就是范蠡,功成名就之后,带着西施私奔到太湖去了。

29、晁采将一份彻骨的思念以及那份憔悴无奈,尽情挥洒。一日,池上莲开,风香水暖,晁采便采下莲子连同自己的诗歌送与文茂。之后,继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于是,花开并蒂,将两人心中的幸福引放,仿佛都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文茂接过晁采的莲子和诗歌后,自然明白了对方的心意,于是回了一首更绝妙的好诗:

30、晁采的美丽与多才,不同于当时的其他才女,她不张扬,不结交权贵以得利,不唱和名流而增色,她就那样守着无瑕的时光,任风云扰攘却静若春花。虽然如此低调,却依然名声响亮,就像一朵花开得再隐蔽,也阻挡不住那份芬芳的流淌。

31、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常务会长

32、无论是北岛,还是蒋一谈,都没有提到古代诗学中早就有“截句”这个概念。从这样一个小小的概念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写新诗的诗人对旧体诗学的隔膜和疏离。

3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4、秋深处,心怀一抹温度,与光阴把盏,与岁月言欢。五言绝句唯美爱情诗冷门(61-80)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35、聪明的男人,不会和女人聊3个话题,笨男人才会

36、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3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8、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稹《离思》

39、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40、泪珠飘落萦心曲,迷茫如雨蒙华屋。何事又离愁,凝思悠复悠。  霏霏窗外雨,滴滴淋街宇。似为我忧心,低吟凄楚声。

41、大家都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菊花是高人,牡丹是大款,莲花是君子。不知不觉地就藐视了大伙,抬高了自已。

42、  小波自幼身体孱弱,母亲对他千里戍边,只身跑到云南极不放心,很想把他带在身边。当时她也面临着去安徽干校,就打算带着小波一起去,没想到遭到小波的强烈抵抗。全家人凑在一起讨论他为什么铁了心要去云南,甚至往男女恋情方面做了大胆的猜测。我猜他是对西南边寨、西双版纳的旖旎风情抱着浪漫的梦想。另外,他也实在受不了教育部干部那种窝窝囊囊、鸡零狗碎的小市民气味。在教育部大院里还可以和大人们各玩各的,互不相干,到了干校那种弹丸之地,只怕是要整天混在一起。试想如果把一个像马克•吐温笔下顽童般的小子发送到安徽干校,让他整天和一班瘟头瘟脑、倒提起来也无妨的官员囚在一起,他会不会因此憋闷而死?那个时代的青年没学到多少学问,但从那个亢奋的时代吸取了不少浪漫主义精神。年轻人心比天高,没有几个人能理解“平淡是福”这种过来人的睿智。人人梦想着踢天弄井,建立不凡的功业,站在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对于一个北京的青年来说,“市侩”或者“小市民”的称号是对人格最严重的侮辱。对于小波来说,只要能避免陷身“小市民”的泥潭,他愿意干任何事,到任何地方去,却没想到古往今来,多少青年怀着类似的壮志奔赴疆场,最后被现实的巨轮碾得遍体鳞伤,甚至化作山陵上的一抔黄土。所以他的戍边之行,实际上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一次冲撞。

43、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44、  小波跟我去过煤矿,对煤矿有所了解,所以在小说里写下线条和李先生的煤矿恋情。他坐了三个小时火车,再换乘敞篷卡车,在弯曲的山道上晃荡了三四十分钟,终于到了煤矿。一路上他看见了拖着滚滚煤尘的煤仓,带有完美锥面形态的矸石山,一二十里长的运煤高空架线。他到了坑口,感觉到从坑口里涌出的森森凉气。他往坑口里走了一程,看到了从头到脚黑漆漆,头顶一盏灯,黑瞎子一般摇摇晃晃往外走的窑工们,同时对井下的电瓶车很感兴趣。他在澡堂的黑水池子里洗过澡,也品尝过食堂里快刀片出、布满花哨纹理的猪头肉。在我下井的时候,他上周围的山头去乱逛。在一个山头上,他看见一个破庙,屋顶都塌空了,可能是个玉皇庙。他在庙里留连了一阵,觉得趣味盎然,以后就把线条和李先生煤矿幽会、初尝禁果的场面安排在庙里。

45、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46、关于新诗和旧体诗的关系,郑欣淼说:“好句岂分新与旧,激情总伴雨和风”,台湾的旧体诗人林恭祖先生说:“诗无新旧之分,如写得好,虽旧如新;如写得不好,虽新亦不如旧”。

47、语出宋代李觏(gòu)的诗作《乡思》,意思是: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看不到我的家。

48、诗里面的葛,是一种藤蔓植物,它的根部具有食用性,可以制成淀粉,也是药材的一种。诗中的姑娘之所以采葛,是因为它还可以用来织布。

49、马戴《易水》:“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50、细腰蜂语蜀葵花,何日高堂供曼遮,但使侬骑花背稳,请君驮上法王家。

51、人生在世,看到一束光,被光吸引,概莫能外。听听敬爱的周总理如此表白,“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愿意有来生。”文人大师们笔下的情话,虽然无比斑斓,本质如出一辙。

52、语出晏几道的《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何处的人情能温厚似故乡?

53、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4、(本文为第五届雅韵山河中华诗词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

55、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56、江淹是不是真的写不出好文章了,我觉得未必。江淹早年就一倒霉蛋,家境贫寒,还是个孤儿,成年后又经历各种不如意,比如坐牢、贬官等,江淹的代表作有两部,一个叫《恨赋》,一个叫《别赋》,大家只看这名字就知道,他善于写“怨”。后来,江淹咸鱼翻身,官越做越大,人家不写诗文,专写公文了。所以,外人觉得是江郎才尽。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特别肉麻的情诗绝句(57句一览)":/wenan/9552.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