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雪中个性网 > 文案句子 > 正文
已解决

精选论语原文全文(93句一览)

来自未知 时间:2024-05-09 阅读次数:

论语原文全文

1、达巷d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2、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3、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原文全文)。

4、(解读)应该见义勇为的事你不去做,不应该祭祀的你却去祭祀,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用四川的方言来说,你是个“二百五”。

5、(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6、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7、(注释)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 垮女:诲,教诲,教导。女,同“汝”,你。 知:通“智”

8、  (原文)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9、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yuè),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fú)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论语原文全文)。

1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yuè)云乐(yuè)云,钟鼓云乎哉?” 

12、(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1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5、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16、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7、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8、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9、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0、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1、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22、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23、(译文)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非常高兴。

24、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25、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6、(译文)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27、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hé)彻乎?”曰:“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8、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yú与:同“欤”)!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29、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1、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2、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34、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5、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36、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37、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38、(译文)孔子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39、(译文)孔子说“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40、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rǔ)画。”

41、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4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4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44、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45、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46、(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4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8、(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49、厩(jiù)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50、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51、(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5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3、子贡曰:“纣(zhòu)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wù)居下流,天下之恶(ě)皆归焉。” 

54、(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55、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5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7、(译文)孔子评论《韶》乐说:“声音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乐说:“声音美极了,内容却不够好。”

58、(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59、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60、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6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63、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6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65、(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66、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67、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68、(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论语原文译文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69、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70、(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71、(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72、第一则: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73、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4、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75、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7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jū),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77、(注释)①申枨(chéng):孔子的学生。②欲;贪欲。

78、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79、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8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1、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shì)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82、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83、(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84、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85、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8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87、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88、(注释)(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89、(注释)①或:有人。②奚:何,为什么。③《书》:指《尚书》,以下几句是古《尚书》佚文,今文《尚书》无此几句。④施:延及。⑤有政:即政治,“有”字无意义,为名词词头。

9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91、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92、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版权申明

本文"精选论语原文全文(93句一览)":/wenan/102186.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